?

從案例評選角度看團體標準的應用推廣

2023-09-11 21:33朱文君
品牌與標準化 2023年5期
關鍵詞:應用推廣

【摘要】為積極探索“政府倡導、市場引導、行業主導、專業指導”的團體標準培育發展新模式,引導社會團體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團體標準,鼓勵社會各界實施優秀的團體標準,促進高水平團體標準推廣應用,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上海市團體標準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在案例評選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典型案例,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關鍵詞】案例評選;團體標準;應用推廣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4977.2023.05.005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Group Standards from Case Selection

ZHU Wenjun

(Shangha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To actively explore "government advocacy, market guidance, industry leading, professional guidance" group standard foster new development model, guide social group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of group standards, encourage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implement excellent group standards, promote high level group standard application, Shanghai market regulators to carry out the Shanghai group standard typical case collec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case selection, a number of excellent typical cases have emerged,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 case selection; group standards; application promotion

近兩年,上海市通過組織開展“上海標準”評價以及上海市團體標準“優秀典型案例”評選等活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通過層層把關、專家遴選,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從團體標準典型性、實效性、創新性、示范性等角度,最終確定了2022年度上海市團體標準“十佳案例”10項、“優秀案例”10項。

1案例評選過程回顧

2022年,本市團體標準典型案例評選工作經歷了案例申報、歸集和評價3個階段。從2022年7月開始,各社會團體開始向市場監管部門申報其在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間發布實施的團體標準;隨后,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所申報的案例進行集中和歸類,并根據申報要求,對申報單位、申報案例開展核驗,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確定申報案例清單;最后,由來自市場監管部門、市民政部門、市工商聯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根據案例要求,從申報案例的合規性、原創性、典型性、實效性、示范性等角度出發,開展評價活動。

經過兩輪評審,在提交申報材料的30多家案例中,有準備充分、內容翔實的,有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也有在社會各界獲得好評、被政府采信的優秀案例,但也有工作不夠到位、敷衍應付的反面教材,經梳理匯總,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工作基礎不夠扎實

1)申報環節審題不清

在案例申報的前期工作中,申報表的填寫十分重要。根據征集活動通知的要求,紙質版的申報表需要蓋章,并附證明材料,而電子版的申報表需要Word版本和圖片。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申報企業提交的申報表存在漏章現象,還有企業提交的電子版申報表完全不符合要求,甚至手寫填表后拍照轉成PDF版本。這樣的操作屬于審題不清,完全失去了提交電子版本的意義,另外在需要提交的附件中,也沒有任何可以證明其工作實績的相關工作圖片或獲獎圖片,這樣的申報材料就明顯不符合要求,很難脫穎而出。

依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第二十條,國家鼓勵社會團體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自我聲明公開。根據通知要求,申報案例所涉及的團體標準,應在前一年發布實施,且依法進行了自我聲明公開,然而在后期核驗過程中,仍然存在團體標準制定后未及時公開的情況。對于未及時公開其團體標準信息的申報案例,會直接影響專家在第一輪打分中對相關申報材料的評分結果。

2)答辯環節準備不足

當申報材料通過專家初審后,還會組織初審入選的企業進行答辯。在答辯過程中,專家會對申報案例進行反復推敲,針對關鍵問題進行提問,這時候就要考驗答辯人員的應對能力。針對每個案例進行答辯的時間也就一刻鐘左右,因此參與答辯的人員需要對材料有非常充分的準備,對于其團體標準的制定、應用、推廣等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和案例成效了然于胸,同時最好還能準備好其他證明材料以備不時之需。

在現場答辯環節,有的單位代表雖然準時趕到,但是并沒有充分準備,現場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對材料的掌握不夠熟稔;有的答辯人雖然抓住了重點,但過于言簡意賅,沒有把重點、亮點更加全面地呈現在專家面前,錯過了難得的表現機會;有的代表不理解答辯的重要性,回答問題時缺乏自信,或者過于自信,都會給專家留下不好的印象。雖然有些案例在第一輪函審中得分不低,但是答辯環節表現不佳也會影響到專家的主觀判定,最終影響現場評審成績。

1.2亮點成效不夠突顯

1)案例亮點不突出

有些申報材料雖然在正文案例介紹部分,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內容,但是重點不突出,更沒有把案例的亮點、特點提煉出來。有的雖然對亮點做了提煉,但是過于簡單膚淺,甚至胡亂拼接、斷章取義。例如有的案例把國內外對該團體標準的研究情況作為亮點,有的則是把該標準的制定情況、借鑒了前人的經驗教訓等作為亮點,這樣的亮點沒有體現出團體標準制定實施的核心價值,基本等于沒有亮點。

2)實施成效不明顯

案例的實施成效也是整個申報表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有的企業就把該團體標準發布實施作為成效,明顯沒有抓住“成效”兩個字的中心思想。有的企業雖然寫了自我聲明公開承諾執行該團體標準的成員組織名單,但并沒有詳細介紹該標準的應用推廣情況和實施后的社會反響,因此沒能把該團體標準制定發布后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體現出來。

2優秀案例有章可循

在評選過程中,無論是前期的郵件函審還是最后的現場評審,各位專家都是從團體標準服務城市建設、實際發揮的作用以及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問題出發,圍繞工作基礎、技術創新、社會影響、實施成效、申報材料這5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

反觀最終評選出來的“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我們可以梳理出一些共性特點(見表1)。優秀案例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離不開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長期的技術鉆研,以及對整個行業大環境進行“把脈問診”,通過技術創新,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并取得良好的實施成果。

通過此次評選活動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團體標準所起到的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制定發布之后,其應用、推廣及實施成效才是該標準制定成功與否的判斷準繩,然而,想要在貫標過程中取得良好成效,往往離不開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2.1注重前期調研

在團體標準制定初期,標準制定主體對有關企業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查并對多家企業開展專題調研,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前期調研過程中,標準制定主體全面對標國內外公開渠道發布的有關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以及國外的相關標準,確保指標覆蓋面上的先進性,同時廣泛聽取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建議,充分考慮標準的“普適性”和指標的“先進性”,確保技術領先。

2.2積極參與活動

在團體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相關單位會發布一些研究成果并積極參與學術交流,這也是擴大團體標準社會影響力的途徑之一。團體標準制定發布后,除了培訓宣貫、聯合會員單位推廣標準等常見宣傳模式,還可以通過活動、論壇、媒體報道等渠道,抓住合適的時間點和社會關注點,進一步擴大標準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一些行業內的重要交流會議、高層級的學術論壇、成果展示類活動,對于推廣團體標準的應用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2.3注重實際應用

團體標準制定發布后,貫標試點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標準化的手段,促使生產效率和成品率有了一定提升,進而也推動了產量和業績的增長。團體標準在相關區域和行業內的應用情況也是標準實施成效的重要體現,得到行業認可的團體標準往往擁有更廣的覆蓋面和更高的貫標率。另外一些團體標準因為表現突出,被政府采信,有效推動了相關區級標準、地方標準的出臺,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標準的影響力。

3提升案例成效的意見建議

3.1強化系統思考、填補標準空白

在團體標準制定初期,標準制定主體通過前期調研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洞悉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社會的需求導向。在掌握行業整體情況之后,標準制定主體要系統思考、合理布局,摸清上下游產業鏈,通過全產業鏈協調、統籌推進,充分考慮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對相關產品標準進行分級分類。

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引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制定多層級、多系列的團體標準,填補行業領域的標準空白,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制定周期短、時效性強的優勢,迎合市場的創新需要,服務社會發展的深層次需求。

3.2擴大宣傳渠道、提升社會影響

在團體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標準制定主體要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向,注重與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相關上下游企業的溝通交流,通過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來擴大團體標準在行業領域內的社會影響力。

團體標準制定發布后,還可以通過參加一些獎項申報或案例評選活動,提高標準影響力,如每年一次的“團體標準典型案例”和“上海標準”的評選活動,都是能夠體現標準制定的實效性、擴大標準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2018年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提出,要積極推動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開展標準化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特別是鼓勵中國的企業、社會團體、教育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同時也要鼓勵參加到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中,推進中國標準與國外標準之間的相互轉化和應用。對于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團體標準,可以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強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連通,提高我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3.3加強標準宣貫、提升案例實效

團體標準在相關區域和行業內的應用情況也是標準實施成效的重要體現,積極與行業內企業互動,加強團體標準的應用推廣和成果轉化,只有得到行業認可的團體標準才能擁有更廣的覆蓋面和更高的貫標率,從而獲得標準躍升的機會。

團體標準的制定實施,在提高技術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不僅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進而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同時優秀的團體標準,在后期貫標過程中還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

4總結

團體標準是由市場驅動的標準,其應用與推廣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扎實的前期工作、廣泛的溝通調研、深入的實踐研究,才能促進團體標準更好地發揮社會、經濟雙效益。團體標準的實施成效與應用推廣工作相輔相成,只有結合自身行業領域的特點,注重技術創新填補行業空白,充分發揮技術引領作用,才能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地促進相關行業領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梓.助力工業物聯網行業發展[J].質量與標準化,2022(2):32-33.

[2]楊小琴.淺析團體標準發展現狀及建議[J].中國標準化,2022(5):64-68,73.

【作者簡介】

朱文君,女,1984年出生,工程師,雙學士,研究方向為質量和標準化。

(編輯:于淼)

猜你喜歡
應用推廣
國產軟件應用推廣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鹽分脅迫對公路護坡植物紫穗槐適應性的影響
對劉官莊鎮設施大棚蔬菜物理農業技術應用推廣的思考
西番蓮矮棚架密植栽培技術在和平縣的應用推廣
馬樹鎮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應用
推廣農機深松整地技術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淺談OA系統對醫院的作用
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