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小學體育課后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策略

2023-09-12 12:00丁亮
拳擊與格斗·上半月 2023年6期
關鍵詞:身體素質小學體育學生

丁亮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后訓練;學生;身體素質

1 課后體育訓練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

1.1 對學生身體健康的有利影響

小學生參與課后體育訓練,對其身心健康發展有諸多積極影響。第一,體育鍛煉不僅能夠讓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且能促進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有助于大腦發育;第二,參與課后體育訓練能夠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心血管功能。課后體育訓練活動可以常態化組織,讓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運動,鍛煉心臟功能;第三,參與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肺活量,改善學生呼吸系統的功能。第四,體育訓練活動可為骨骼和肌肉發育提供營養,讓肌肉組織更有力量,促進骨骼的生長;第五,提高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課后體育訓練和課堂訓練不同,需要學生面臨多變的訓練環境。經常鍛煉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讓學生產生敏銳嗅覺,不斷開闊其視野,對于空間、時間等判斷更加準確,提升其環境適應能力。第六,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鍛煉,可以使體內的白細胞數量增加,進而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

1.2 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有利影響

第一,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體育項目當中蘊含著競爭元素,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可以參與對抗練習、比賽練習,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參加學校之間的對抗賽、達標賽和選拔賽。體育比賽符合小學生樂于競爭的特點,也是其喜聞樂見的課余體育活動形式。比賽以競爭作為媒介,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不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促進群體活動開展。所以,指導學生參與體育比賽,能夠使其在比賽過程中形成凝聚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第二,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體育課后活動的組織可以選擇集體活動、比賽活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之間交流、接觸提供良好的環境。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當中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為了完成訓練任務積極合作,長期堅持能夠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使學生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

第三,課后體育訓練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知識積累和身體成長的關鍵期,活潑好動,為了減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壓力,尋求身心的放松,小學生更愿意參與課后體育活動。所以,學校方面可以選擇集體育、娛樂、健身為一體的訓練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或觀看體育比賽,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享受,放松身心。

第四,培養學生的運動自信。體育和其他學科不同,學生需要參與真正的訓練活動,才能掌握運動技巧。在課后體育活動組織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付出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2 利用小學體育課后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策略

2.1 組織學生參與田徑訓練

2.1.1 訓練目標

田徑運動屬于體育的基礎性項目,不僅項目種類多,而且鍛煉的形式豐富,具備競技體育特征,也是活動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參與田徑訓練,對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田徑訓練方面,主要以身體素質相關訓練作為重點,引導學生運用田徑運動知識和技能,提高運動水平。同時,通過專項訓練,使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激發其運動興趣。所以,學??梢酝ㄟ^課后田徑訓練活動,培養學生關心集體、吃苦耐勞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進而促進學生運動特長的發展。

2.1.2 訓練內容

田徑訓練內容包括身體素質、技術、專項素質等方面的訓練,其中,素質訓練包括常規跑步、跳躍、投擲等運動項目,以上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常規訓練能力,而且能提高其身體素質。專項訓練內容包括速度訓練、柔韌性訓練、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爆發力訓練以及靈敏素質訓練。技術訓練旨在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術相關概念,對完整動作形式有初步的了解。課后訓練作為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環節,能夠解決學生體育技術運用能力不足的問題,用完善的技術指導,輔助學生掌握技巧,提高運動成績。專項身體速度訓練主要是發展學生身體部位的常規力量練習,比如,選擇單腳跳、蛙跳、立定跳遠、跳繩、擲實心球或者俯臥撐等練習,課后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式練習以上體育項目,提高力量素質。高抬腿、變速跑、后蹬腿以及往返跑等跑步練習具有循環的特點,適合以游戲的方式練習。為了鍛煉學生的肌肉群,還可以添加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等練習項目,指導學生參與追逐類游戲,完成車輪跑、加強跑、站立式起跑等練習。要增強學生身體協調能力,還要通過課后訓練提升學生空間判斷、時間判斷、方向判斷的能力,鍛煉學生視覺和聽覺反應能力,使其在訓練過程中變換方向跑,或者參與反應類、追逐類游戲。為培養學生的柔韌性素質,可強化關節搖擺練習,鼓勵其參與壓腿、下叉或者踢腿練習。

2.1.3 訓練流程

雖然學生參與的是課后田徑練習,但是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科學參與體育訓練。在課后活動期間,明確訓練要求,做好基本訓練準備工作,使用慢跑、徒手操或者柔韌性等練習方法。學生可以利用課堂上學習的體育技術,進行身體訓練、專項訓練,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在訓練結束以后,稍作休息,再參與接力、短跑沖刺等方面的練習。全部訓練結束以后,逐漸恢復至常規狀態。在此階段,注意放松慢跑,可以使用跳躍或者倒退走等方式進行放松練習,或者通過球類活動、放松游戲等進行放松。

2.1.4 訓練方法

小學生課余田徑訓練方法有多種。教師可以選擇持續訓練法組織訓練。持續訓練就是在訓練的一段時間內保證訓練強度的穩定性,采取無間歇連續訓練方式。此類訓練方法練習時間長,單次練習量相對較大,訓練強度穩定,屬于周期性訓練,對于學生的耐力素質培養有促進作用。對于非周期性運動項目可選擇此類訓練方法,輔助學生鞏固技術動作,增強學生的耐力。

重復訓練也是課余田徑訓練的重要方法之一,指導學生在特定條件下根據要求完成動作練習。連續進行兩次練習,間歇過程要保證機體能夠順利恢復正常狀態。該訓練方法的應用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鍛煉其意志力。練習期間,對間歇時間沒有硬性要求。學生可以等到自己身體完全恢復以后再參與練習。重復訓練的應用廣泛,能夠提升學生的最大力量。

利用間歇訓練方法,要求學生完成某次練習以后,能夠對間歇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在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再次參與練習。在小學課后田徑訓練中,學生可以選擇大強度間歇法進行,每次選擇較高強度的訓練內容,如100—400 米重復跑運動項目,可以鍛煉學生速度力量、無氧耐力以及耐力。還可以選擇小強度間歇練習,該方法應用訓練強度不高,重點鍛煉學生的局部肌肉,發展其有氧耐力。同時,間歇訓練的應用對學生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均有較高要求,能夠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有助于提升訓練效果。依托該方法訓練,要求教師落實醫務監督工作,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參與課后體育訓練。

除此之外,田徑訓練還可應用變換訓練法。在小學階段,變換訓練在田徑訓練當中的應用是教師有目的性地將練習條件改變,使其學生參與體育訓練。需要注意的是,練習內容變換不是隨意變換,可以將練習條件、練習環境更改,練習條件的改變能夠讓學生逐漸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練習環境發生改變主要是改變比賽環境,讓學生逐漸適應訓練環境,還可以改變負荷,提升學生對負荷的適應能力。

2.2 運用趣味體育訓練內容

2.2.1 訓練目標

為了讓學生享受運動的快樂,學校方面可以組織趣味十足的課后體育訓練活動,營造輕松的訓練氛圍,幫助學生在活動當中放松身心,還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形成集體榮譽感與合作精神。訓練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年級差異組織不同的趣味活動,展現活動設計以生為本的特色,為學生提供訓練器材,進入趣味游戲輔助課后訓練,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實現訓練目標,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

2.2.2 訓練內容

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體育課后訓練,可以選擇游戲或者比賽的方式。例如,“司機運輸忙”游戲:提前為學生準備障礙物、乒乓球、乒乓球拍等道具,在游戲階段,一人手持乒乓球拍,端著乒乓球,從起點處向前跑,跑到障礙物位置后,繞過障礙原路返回,之后將球和球拍傳遞給同組其他成員。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必須圍繞障礙物轉一圈,如果在跑步過程中,乒乓球掉落,需要重新回到起點。在游戲過程中要遵守規則,只能用手端球拍,不可以用身體接觸球,一個小組最后一人完成任務以后,計算小組活動時間,作為評比的依據。這種活動設計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發展需求,學生在游戲階段參與接力跑練習,協調肢體的平衡性才能完成任務,賦予了課后體育訓練趣味化元素。

中年級學生的課后體育訓練,教師可以設計“碩果累累”體育游戲?!按T果累累”游戲訓練活動的組織,由教師準備籃球、背簍等道具,要求兩名學生交換接球,一人負責投擲,一人負責接球,接球要在直徑為一米的圓圈之內,不可以超過投球區域。此游戲活動能夠鍛煉學生跑步、跨越、投擲等方面的能力。

對于高年級學生,可組織“一箭雙雕”游戲活動。學生沿著直線跑道站立,一端為起點,另一端為終點,參與比賽的成員以縱列站在兩端,比賽開始時,運動員在起點位置使用小木棍撥動小球,將球滾動到終點指定區域,之后在第2 個球也進入該區域以后,將小棍交給下一隊友。在追趕球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一個球滾出跑道,需要重新將其撿回。高年級活動設計難度逐漸提高,考驗學生跑步、合作的能力,在比賽過程中樹立規則意識,增強合作意識,鍛煉學生肢體協調能力。

猜你喜歡
身體素質小學體育學生
身體素質對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影響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研究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快樂體育教學策略探討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吉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