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蠶桑產業情況分析與發展建議

2023-09-13 03:39趙瑞雪高文勝張升祥王瀚悅房德文崔秀峰
中國蠶業 2023年3期
關鍵詞:蠶種桑園蠶桑

趙瑞雪 郭 光 高文勝 張升祥 王瀚悅 房德文 崔秀峰

(1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濟南 250100; 2山東省蠶業研究所,山東煙臺 264002; 3山東農業大學,山東泰安 271001; 4山東廣通蠶種有限公司,山東青州 262500)

山東省是蠶桑產業傳統大省,生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有研究表明,山東省是桑樹原產地,山東西部是先民最早利用蠶絲和馴養家蠶的地方之一[1];“魯桑為‘桑之始’”,春秋戰國一直到魏晉之前,山東省都是全國蠶桑產業的中心[2];“齊紈魯縞”“冠帶衣履天下”[3]。其后,雖經波折,但直到21世紀10年代,山東省一直是中國蠶繭六大產區之一[4]。在中國蠶桑絲綢史上,山東省占據了重要地位。但近年間,山東省植桑養蠶規模不斷下降,蠶農和企業的積極性受挫,產業前景不明朗,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難度加大。山東省蠶桑產業今后該何去何從?為產業發展計,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對全省蠶桑產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分析,形成此文,希望能提供有益參考。

1 產業基本情況

1.1 生產數據

山東省桑園面積、蠶繭產量統計數字(圖1)表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山東省桑園面積基本在1.33萬~2.00萬hm2之間,蠶繭產量在1.00萬t左右;20世紀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2002年桑園面積達到歷史最高的12.45萬hm2,2006年蠶繭產量達到歷史最高的6.97萬t,占全國的8.5%(國家統計局數字:2006年全國蠶繭產量82.00萬t)。傳統的植桑養蠶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逐年攀升,傳統的營作模式越來越限制了產業盈利,東部老牌產區的植桑養蠶規模開始下調。尤其是2006年4月,商務部下發了《關于實施“東桑西移”工程的通知》(商運發〔2006〕190號)后,廣西、云南等西部蠶區蠶桑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而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則呈現整體持續下滑狀態[5-7]。2011—2019年山東省桑園面積基本穩定在3.00萬hm2左右,蠶繭產量在2.00萬t左右,蠶種產量在155萬~200萬張之間,發種量在43萬~60萬張之間;近幾年,由于疫情、中毒等原因,產業規模又有下降,2022年,全省桑園面積2.23萬hm2,蠶種產量195.00萬張,省內發種量27.80萬張,蠶繭產量1.00萬t(圖1、圖2)。

數據來源于原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2021年合并為現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物二部一部分)和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業務統計數據;圖2同。

圖2 2011—2022年山東省蠶種產量、省內發種量

1.2 規劃及區域布局

2013年以來,山東省先后編制發布了省級規范性文件《山東省蠶種生產經營許可辦法》[8]以及《山東省桑蠶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9]、《山東省桑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6—2020年)》[10]、《山東省“十四五”蠶桑產業規劃》[11]等,推出了“大棚養蠶消毒防病技術”“蠶蟲草人工栽培技術”“省力高效大棚條桑養蠶配套技術”“果葉兩用桑栽培技術”等省級主推技術。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目前山東省蠶桑產業優勢區域凸顯,絲繭生產集中于日照、泰安蠶桑產業帶,蠶繭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70%以上;蠶種生產集中在濰坊、臨沂、煙臺等地,占比100%;資源綜合利用則集中于蠶繭優勢產區及臨沂、德州、濰坊、淄博等地。

2 優勢與不足

2.1 主要優勢

2.1.1 繭絲質量優異 山東省地處北緯34°22′~38°24′之間,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溫濕度適宜,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桑樹產葉量高、葉質好,更重要的是家蠶上蔟時溫濕度適宜,蠶繭解舒率高,加之成熟的飼育技術,造就了山東省繭絲的優異質量。近年來推廣的專養雄蠶品種繅絲質量尤為優異,據我們調查,山東省最大的優質繭絲生產企業——莒縣海通繭絲綢有限公司生產數據表明,專養雄蠶95%以上的蠶繭繅絲均可達6 A級。

2.1.2 蠶種產量及質量均名列全國前茅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行政審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山東省共有8家具有蠶種生產許可的企業(含1家柞蠶種生產企業),2022年生產家蠶原種10萬張,家蠶一代雜交種195萬張。山東廣通蠶種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年提供原種10萬張、一代雜交種240萬張的公司;蠶種質量多年來一直名列全國前茅[12-17],有“廣通蠶種甲天下”之美譽;年出口一代雜交種30萬張以上,出口額超過全國蠶種出口額的50%[18]。

2.1.3 多方面的科研創新走在前列 山東省是國內最早研制成功并推廣自主人工飼料蠶品種及人工飼料的省份。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蠶業研究所和山東廣通蠶種有限公司等單位選育了優食1號、優食2號等適于人工飼料育的蠶品種,研發了成本低、適應性好的人工飼料,并研制了給餌機、切料機等配套機械,集成了人工飼料養蠶技術體系[19];專養雄蠶新品種魯菁1號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國家級審定的雄蠶品種;豐源1號高蛋白飼料桑品種通過省級審定,桑畜農牧生態循環模式及關鍵技術的研發示范方興未艾;研發推廣了桑園微耕機、條桑收獲及粉碎機等系列經濟適用機械,研發應用的蠶蛹雌雄鑒別機較傳統手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8~10倍[20]。

2.1.4 資源利用多樣 山東省蠶桑資源綜合利用中,蠶絲被、蠶蛹等傳統產品占主導地位,桑葉茶(粉、面條等)、桑椹酒(飲料、酵素等)、桑枝食用菌等的產量漸增,最具優勢的是桑黃、葉綠素銅鈉鹽等高端產品的生產。臨清市被中國林產業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桑黃之都”稱號,“臨清桑黃”獲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中國林產品交易會金獎[21];山東廣通寶醫藥有限公司(前身為山東廣通葉綠素有限公司)是葉綠素銅鈉國家藥品標準、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的起草人[22-23],產品通過GMP、ISO等認證,主產品葉綠素銅鈉鹽85%以上出口,維生素K170%以上出口。

2.1.5 文化傳承悠久 山東省蠶桑絲綢文化悠久豐厚,地方、企業等設有多個蠶桑絲綢文化展館,多地有傳承百年以上的古桑園,尤其是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是古樹、沙丘、河流、村莊協調共生,農、林、牧一體發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農業生態系統,核心區域蘇留莊鎮占地面積400多hm2、百年以上古桑樹2萬多株,是中國現存樹齡最高、規模最大的古桑樹群,2018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4]。夏津縣依托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建成了頤壽園景區,園區內樹齡千年以上的古桑樹超過 100 株,“福祿壽喜”四大樹神、“騰龍樹”和“臥龍樹”遠近聞名[25]?!跋慕螯S河故道椹果生態文化節”已經成為旅游品牌,年游客可達200多萬人次,可為當地創收 16億元左右[26-27]。

2.2 主要不足

2.2.1 產業整體基礎條件差、體量不足 桑園、蠶室、收烘等基礎設施老化簡陋、配套不完善,養蠶機械化率低;受政策、勞動力成本、疫情、中毒等因素的制約,蠶農養蠶積極性下降,棄養現象增多,目前實際用于養蠶的桑園面積不足總面積的30%。

2.2.2 科技研發、轉化及推廣效率有待提高 產業扶持政策少,新技術普及速度慢;已有成果的省內轉化動能不強,墻內開花墻外香,如人工飼料養蠶,省內除教育科研單位外,生產上僅近年間在青州、莒縣開始試驗示范;而省外已有較大規模人工飼料養蠶單位的早期技術主力均有山東省的科技人員身影。

2.2.3 終端產品研發及市場開拓能力欠佳 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產業鏈條欠長欠寬,高附加值的終端產品少,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少,市場開拓能力欠佳,對產業發展的帶動力不強。

2.2.4 產業輔助支持方面的短板較明顯 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規模大戶雇工難且成本高;蠶桑產業的生態功能、文化特質挖掘不足;歷史悠久、國家級特色專業的山東農業大學蠶學專業于2021年停止招生。

3 發展建議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人們生活需求的提升,蠶桑產品在食品、養殖、醫藥、生態綠化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現[28-33],蠶桑全鏈無廢的特點也越來越凸顯,在健康環保、生態循環要求不斷提升的國際國內大環境下,產業發展大有可為。新時期、新階段如何抓住有利時機,解決難題,強化優勢,引領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蠶桑從業者面前的新機遇、新挑戰。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及山東省蠶桑產業現狀,針對優勢與不足,提出以下建議。

3.1 強化植桑養蠶 保障產業基礎

3.1.1 適地適度增加體量 發揮桑樹耐鹽堿、耐瘠薄、耐澇、抗性強等特性,在鹽堿地、山耩薄地等發展桑園,不占良田提升生態,增加桑園體量,包括果桑、飼料桑等,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3.1.2 內外齊抓防范中毒 協調各相關部門,繼續做好農業、林業病蟲害防控和蠶作安全的錯時、錯峰“飛防”協調工作;推廣人工飼料育,減少大田農作及綠化林木噴藥污染桑葉對蠶作造成的危害。

3.1.3 強推科技提質增效 積極推廣標準化消毒防病、條桑育、蠶臺育等技術,應用智能蠶室、自動上蔟、桑園作業機械、切桑機、消毒機和水肥一體化等設施設備,推廣雄蠶品種、優質高抗蠶品種、全齡人工飼料育蠶品種及飼料,強化蠶桑生產基礎能力。

3.1.4 實施保險保護蠶農利益 宣傳鼓勵主產區向莒縣學習,出臺扶持政策,建立和實施有地方特色的蠶桑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措施,為蠶農基本利益保駕護航。

3.2 強化種業強項 建設現代化蠶桑種業強省

3.2.1 加大品種創制力度 在現有創新團隊和龍頭企業科研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合作,整合優化育種資源,集成創新繁育技術,加大蠶、桑種質資源的收集、引進、創制、培育力度,尤其是果桑、飼料桑、抗逆性桑和雄蠶品種、人工飼料育蠶品種等桑、蠶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建設蠶桑種質資源共享平臺,制定共享方案,實現資源、研究、技術的有序共享,建設完善有力的蠶桑種業創新體系。

3.2.2 提升種苗生產能力 加快蠶種生產設施及工藝機械化、省力化的研發應用進程,建設和完善蠶桑(桑樹、家蠶、柞蠶)種質資源庫(圃)、良種繁育基地,配套高標準保育設施設備及專業人員,完善園圃基礎設施,配套先進生產機械,進一步提高優質良種的生產質量、數量及能效,滿足國內外需求,保持優質良種產銷的領頭雁地位,建設現代化蠶桑良種供應體系。

3.2.3 強化資源監管工作 按照《蠶種管理辦法》《山東省蠶種生產經營許可辦法》[8]等有關規定,在依法按規辦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做好資源普查、行政許可、質量抽查等工作,助力蠶種產業健康發展。

3.3 強化科研攻關及成果轉化 領航發展方向

3.3.1 加強關鍵技術與新模式研推 加強省力化植桑養蠶、農機農藝融合、資源綜合利用、生態循環等關鍵技術、模式的研發和推廣力度。進一步研究、熟化、整合和推廣速生豐產桑園培育、桑園少免耕、大蠶條桑育、飼育機械化、自動上蔟等集約化省力化植桑養蠶關鍵技術;加強蠶桑安全生產與病蟲害防控,建立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推進桑園建設與機械化管理相融合、養蠶設施裝備與農藝要求相融合、蠶桑產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相融合等理念,研發并推廣滿足蠶桑生產農藝要求的機械裝備與設施,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蠶桑機械化與適度規?;噙m應的蠶桑生產新模式。

3.3.2 推進重點前沿成果研究與轉化 尤其要大力推進飼料桑農牧循環體系的研究、熟化與推廣。建設省力、高效飼料桑種植與畜禽養殖融合示范基地,加快研發、探索高效生態飼料桑種植、飼料開發及畜禽飼喂等全產業鏈技術體系,打造飼料?!胺N-加-養”一體化農牧循環新模式,為帶動、保障蠶桑、畜牧產業快速步入綠色生態高效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打下基礎。進一步優化人工飼料配方,提高適口性、方便性、耐貯性,優化熟化飼育技術,降低飼料生產成本和飼育成本,擴大家蠶人工飼料育的示范推廣規模和范圍,推進蠶繭生產向工廠化、標準化滾動生產邁進。將飼料桑農牧循環體系、家蠶人工飼料飼育與蠶桑種業一起,作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山東省蠶桑產業發展的三大突出亮點、重點任務來抓。

3.4 強化資源綜合利用 促進轉型升級

強化綜合利用推進融合發展。以“立桑為業、多元發展”“生態型、多元化、高效率、可持續”為目標和方向,積極拓展蠶桑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新業態,推進蠶桑藥食新功能開發、果桑發展及深加工配套;發展桑園畜禽飼養、桑枝食用菌等高效生態復合經營模式;進一步研究拓展蠶沙、蠶蛹、蠶絲等的開發利用;在有基礎的地區打造生產與生活有機融合的蠶桑特色村鎮,建設產業發展創新、文化挖掘體驗等產創文旅融合新業態,延長產業鏈條,拓展增收渠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3.5 強化規模特色主體帶動 促進產業振興

突出規模特色培育產業主體。培育和扶持養蠶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在產業模式、經營理念、運作手段等方面有特色、帶動力強的經營主體。扶持推動適度規模生產,通過轉包、轉讓、培訓、引進等措施,推進桑園、土地、技術、人才等向新型經營主體等流轉,重點培植“集約化、專業化、規?;毙Q桑專業戶與龍頭企業帶動的“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運作結合模式,促進蠶農與企業“合作發展、利益共享”。樹立特色優勢產業主體典型,從基礎設施、品種技術、機械配套、品牌創建等方面進行高標準建設,通過主體引領、示范帶動,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促進山東省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蠶種桑園蠶桑
重視桑園管理 強化養蠶基礎
淺談現代高標準桑園建設與管理
淺談種繭育夏伐桑園的冬季管理
南部縣蠶桑多業態發展探索
儀隴蠶桑園區化發展思考
普格縣蠶桑產業扶貧的實踐與成效
蠶桑產業 富民增收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