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2023-09-13 00:43余世友
關鍵詞:紅色政權土地革命工農

余世友

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救國救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經歷了“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歷程?!白约旱穆贰本褪恰肮まr武裝割據”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肮まr武裝割據”包括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三項內容。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構成了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內容,根據地則是中國革命的戰略基地。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但由于斗爭經驗不足,起義仍然以城市為中心、進行中心城市暴動,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領導者都設想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沒有嘗試考慮開辟新的革命道路。20世紀20年代中共領導的三次武裝起義的結果充分證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紅色政權不能在城市立足,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斗爭是沒有出路的。在革命的低潮時期和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革命要取得勝利,黨的工作重心必須從城市轉入農村,發動廣大群眾,以農村為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革命不斷發展。從社會階級結構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農民受剝削、壓迫深,有革命的要求,是革命的主力,且南方群眾經受工農運動影響,革命的覺悟高,加上農村遠離城市,反動勢力相對薄弱,農村地形復雜,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在多重因素下,開辟農村革命新道路,成為歷史選擇的必然。

從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中可以看出根據地有井岡山(第一塊革命根據地)、湘贛、中央(贛南、閩西,是最大的革命根據地,領導中心:瑞金)、閩浙贛、湘鄂贛、鄂豫皖、洪湖、湘鄂邊、左右江、海陸豐等。主要集中在南方,大多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的邊界地區,相對獨立分散,中央蘇區是全國紅色政權的中心。此外,中共領導的革命斗爭形式多樣,在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同時,又開創了部分游擊區,領導當地軍民進行游擊戰爭,革命根據地與游擊區并存,遙相呼應,相互配合,海南島也成為了主要的游擊區。

革命根據地建立后,面臨國民黨反動派經濟封鎖和軍事“圍剿”的嚴峻形勢,為了保衛土地革命的成果,更好地堅持武裝斗爭,有力地推動革命斗爭的開展,中共領導軍民進行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根據地的建設,不僅包括經濟建設,也包括政權建設。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中共正式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紅色政權巍然屹立于中華大地上,形成了工農民主政權同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南京國民政府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

猜你喜歡
紅色政權土地革命工農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經驗及時代精神
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何時何地召開
從延安窯洞到抗戰大前方
朱德:“撫育部曲親如子,接遇工農藹如風”
習仲勛與西北地區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廉政建設探析
土地革命時期蘇區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130多部法律“保衛”新生紅色政權
延安紅色政權的政治正當性:生命意義的維度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和土地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