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

2023-09-20 00:57陳琦丁嗣胤
傳媒 2023年17期
關鍵詞:廣播電視人才課程

文/陳琦 丁嗣胤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崛起,打破了重裝備筑起的高墻,使全媒體時代加快到來。全媒體內容生產與傳播新技術的運用也昭示著傳媒行業對人才的期待發生了變化,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成為行業追捧的“搶手貨”。即傳媒人才既要具備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又要對全媒體技能有一定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還要具有互聯網思維。這對高校廣播電視學學生,也就是未來傳媒從業者們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很顯然,廣播電視學傳統教學體系下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已然更新的市場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掌握全媒體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是傳媒行業與現實發展的迫切期待,也是廣播電視學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目標。

一、廣播電視學實踐教學的現存問題

廣播電視學專業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教學體系,但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傳統的新聞學不僅具備完整成熟的教學體系,而且有著學院的資源資金傾斜優勢;為適應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發展而開設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實踐課程和實訓機會更充足,兩大專業的學生都能得到較好的培養和特色優勢。而廣播電視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優勢尚不夠明確,在就業市場中處于夾縫地位。這表明廣播電視學在人才的培養方式以及教學思維上還存在不足,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機制亟待改革。

1.課程內容體系陳舊,考核機制僵化片面。傳統的廣播電視學課程體系所運用的是“理論為主+業務為輔”的模式。當前看來,這一模式存在著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隨著傳媒產業的優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新的全媒體生產體系、傳播體系、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形成,5G、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技術在傳媒領域的運用也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數字閱讀、區塊鏈編輯室、云采訪等新業態不斷涌現,顯示著新聞傳播領域的專業知識體系持續地升級更新。學院所提供的理論型課程大多比較傳統,包括廣播電視學概論、廣電史學等,這些課程能夠形成學生對學科的元理論認知,不應當隨意刪除。但培養學生互聯網、全媒體元認知思維的課程在課程內容體系中占比較少,與市場需求較為脫軌。另一方面,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較為普遍。業務類課程不僅數量上相對較少,而且以采寫編評、視頻拍攝與剪輯這類傳統媒體時期的技能教學課程為主,很難與行業所需相對接。隨著全媒體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人、VR、云技術等被媒體機構所廣泛運用于內容生產、儲存、管理與傳播,力圖帶給用戶全方位的感官沉浸式體驗。高校所提供給學生的實踐課程的缺乏導致學生難以在高校中獲得實訓經驗,無法鍛煉學生掌握契合當前行業所需的全媒體實操技能,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全媒體內容生產、管理、運營和傳播的思維,學生所學與行業需求脫軌。以世界頂尖的新聞學院——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為例,該學院只有三分之一是理論課,大量豐富的實踐課程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優秀的傳媒人才。借鑒該思路,我國高校的廣播電視學也應當增設更多的實踐課程,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實操能力,以免出現苦讀四年,進入媒體行業仍然不知所措的窘狀。

另外,大多數高校廣播電視學專業的考核機制仍然是以卷面考試為主,導致學生一味地“啃書本”,試圖通過死記硬背通過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偏重理論的考察,忽略了實踐性,無法突出廣播電視學的學科特色,更無法有效檢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2.缺少課外實訓機會,“紙上得來終覺淺”。廣播電視學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學院應當給予學生更多實訓平臺來鍛煉應用能力。實際上,由于資金的限制,部分高校的實踐場地建設尚未完善;或基本建成,但利用率低,無法起到學生充分使用實驗室來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有關全媒體技能業務型課程也無法通過在實驗室實際操作和運用來得到深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在上課時只能通過PPT和案例來教授,無法使學生真正地接觸其運作原理和機制,也無法驗證學生是否理解。導致這類新設課程僅限于“紙上談兵”,不能夠真正啟發學生的實操能力。

除此以外,部分院校的新聞與傳播領域專門競賽較少,有的含金量相對較低,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加競賽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運用水平和綜合知識運用能力,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競爭意識等綜合素質。一些有含金量的競賽更能夠為學生就業增加優勢。因此,競賽的組織和籌辦必不可少。

最后,校企合作的融合度不足,主要表現為:校企合作開展不平衡、校企合作質量不高、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和形式、校企合作機制不健全。因此,學生很難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了解職業崗位、制定明確實際的職業發展規劃,更難以得到充分的機會鍛煉。

3.應用型教師缺乏。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育人水平、創新能力的高低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人才培養質量和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當前高校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大多數教師都是在校園畢業后即走向校園授課,缺少教學經驗和從業經歷。由于高校對人才招收的學歷標準不斷提高和收緊,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工作者們難以進入到教師隊伍中長期教學。

全媒體格局下,傳媒行業出現多個“新”——新業態、新機制、新結構、新組織等,這導致高校中青年教師們很難從以傳統媒體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師群體獲得充分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因此,青年教師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教學實踐中更新教學方式,這也影響了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除此以外,沒有在媒體行業深耕經驗的青年教師在授課時也只能教授理論型知識,而對技能實訓和社會實踐有所忽視。應用型教師的缺乏,導致學院無法真正培養出滿足行業期待的廣播電視學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廣播電視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理念

在廣播電視學的教育改革中,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理念。OBE理念于20世紀90年代在北美提出,并已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廣泛運用。作為一種現代教育理念,OBE理念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一種顛覆。與傳統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學內容和知識為驅動不同,OBE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結果為導向。以學生在教育中最終所獲得的實際技能對于學生就業有何種幫助來衡量學校教育質量如何,因此,OBE理念也被稱為“以結果為導向”的理念。它要求教育者對學生畢業時所應達到的能力具有清楚的構想,并致力于設計出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的課程設置與教育模式來實現構想、達到預期成果。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現代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分為學術研究型人才、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實用型職業技術人才。趙玉明教授認為,作為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的廣播電視學的特點在于時代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結合學科特點,廣播電視學所培養的人才應當面向社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適應時代發展和行業要求,具備較強的時間水平和優良的綜合素質。因此,“以結果為導向”、目的性較強的OBE理念與重視應用性的廣播電視學的教學改革相契合,可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理念。

從OBE理念出發,廣播電視學應當以最終學生應當掌握的能力為構思與設計起點,為傳媒行業培養并輸送實踐型人才。在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之下,傳媒從業者更要成為全媒體人才。胡正榮認為,“全媒體人才應該具有互聯網思維,具備全媒體生產、傳播、運營、管理等相關能力?!?廣播電視學應當著重培養學生在全媒體時代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來調整教學目標、優化課程體系、教學模式以及考核機制,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和實訓機會,豐富學生的實訓經驗和提升學生的實操水平,培養學生的新媒體、全媒體的元認知思維,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優勢。

三、廣播電視學教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路徑

吳巖將新文科建設的時代轉向比作“守城”到“攻城”的轉換。如何“攻下城池”,必然需要切實可行的方針對策。作為培育廣播電視學子的搖籃,高校應當從教學模式、實踐機會以及教師隊伍三大板塊著手,三管齊下共同賦能專業學子,在21世紀綜合提升核心競爭力;更深化學科本質優勢、賦予學科時代優勢,實現廣播電視學在新時期新發展之下的煥新與煥活。

1.結合時代需求和學科特色,改革教學模式。在OBE理念的指導之下,為向社會輸送優秀的廣電人才,廣播電視學應當擁抱時代,緊扣學科特色,增設符合時代需求及社會需要的新課程、調整單一考核機制為綜合考察制度,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一方面,增設新媒體認知型課程與全媒體技能型課程。改革課程體系,是廣播電視學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行業需求的根本路徑。學院教師應當保持行業敏感通過政策文件、咨詢傳媒從業人士和招聘廣告等來做行業調研,動態增設符合行業期待和時代要求的新媒體認知理論類和技能類課程?!靶旅襟w認知類課程+全媒體技術應用類課程”雙管齊下的課程模式,這可以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全面發展與提升,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優質人才。除此以外,課堂實踐活動也應當予以豐富,除了拍照、單輯長新聞視頻制作以外,還可以增加短視頻制作、公眾號文章排版等活動。

另一方面,調整考核機制,綜合評定人才素質。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能綜合考察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學生最終的考核分數應當由“平時分+期末作品”按比例構成。OBE 理念強調過程式考核,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業、課堂討論參與度、資料查閱等的每一個階段。因此,老師可將授課內容劃分多個板塊,下發任務,學生自行查閱資料、準備PPT等,并在課堂中作展示,最終展示成果將是平時分的重要構成之一。另外,學生的課堂表現也納入平時分計算之中。期末作品則摒棄卷面考核方式,按照不同的課程布置相應的期末任務。將這一考核方式引入教學改革中,既能夠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又能夠使學生在完成考核的過程中親身體會,提升創新創意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2.提供實踐平臺,充分鍛煉學生實訓能力。學??梢酝ㄟ^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多元實踐平臺。首先,投入資源在校內打造“全媒體實驗室”。全媒體實驗室要包含傳媒行業目前所廣泛使用的技術,如直播、攝影等,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學習不同技術與設備,半學期后再進行輪換。前提是實驗室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而非“做樣子”和“充場面”。

其次,組織具有較高含金量的專業比賽,邀請業界人士作為評委和點評嘉賓,以物質獎勵或大平臺實習機會作獎賞。而資源較少的院校應當多留意知名高校組建的競賽,鼓勵學生多多參與。競賽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主動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得到專業的建議,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和信心。除此以外,競賽獲勝者也能夠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未來進入著名的傳媒機構或互聯網公司也有了更多的競爭優勢。浙江傳媒大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賽,2019年學院學生獲獎288次,畢業生受到業界歡迎,該校多年來的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最后,學院與企業合作,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以企業的資源和平臺為基礎,依托高校的學術資源和教學經驗,將社會需求和學術研究緊密結合,使學術成果與社會生產合作共贏。深化產教融合,使象牙塔中的學生提前接觸企業實踐。針對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問題,學院方面需要設計和推行促進校企合作的有效機制與流程,做出長期的合作工作規劃和戰略策略,提升創新進取意識,提高校企合作的活力和動力。此外,學院與其他高校、媒介機構、新媒體公司等達成合作,搭建全媒體實訓平臺。學生既能夠在網站上展出作品,也可以欣賞與學習借鑒優秀的學生作品和媒體機構的數字化作品。

3.培養青年教師,引入應用型人才。教師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完善。一方面,健全教師發展體系,完善青年教師的培訓機制和保障制度。針對校內缺乏擁有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的狀況,可以通過開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安排現有師資隊伍中的青年教師進入媒體機構,深入一線工作,提升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有助于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升華總結,形成經驗,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專業、更具實用性、更契合行業需求。另一方面,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充分落實高校用人自主權,政府有關部門不統一組織高校人員聘用考試,簡化進人程序。高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辦學實際需要,自主制定教師聘用條件,自主公開招聘教師。不得將畢業院校、出國(境)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和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因此,高校在嚴格把關教師選聘的基礎上,適當拓寬人才引入力度,引進一批在媒體行業從業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合理優化教師隊伍。最后,當前高校教師的流動問題較突出。對于廣播電視專業而言,為保證既具備理論知識又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教師的穩定從教,高校需要完善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完善人才培養計劃和服務保障制度,營造注重教師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結語

廣播電視學的教學改革是在全媒體視域下的一條必經之路,是賦能學科高質量發展的一步勇敢探索,更是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一項偉大工程。因此,高校應該順應時代變化,立足行業需求和人才期待,高瞻遠矚,革新僵化的教育模式,從課程內容體系、實習平臺給予等各方面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實訓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培養與增強學生的全媒體思維,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傳媒行業輸送優秀的全媒體人才。

猜你喜歡
廣播電視人才課程
人才云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