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齡化發展現狀、城鄉差異特點及經濟發展戰略綜述研究

2023-09-27 05:04李佳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現代經濟信息 2023年11期
關鍵詞:老齡人口老齡化老齡化

李佳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一、“人口老齡化”的定義

“人口老齡化”的定義是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長的動態變化。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的劃分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這個國家或地區意味著就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世界大會對人口老齡化的定義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就意味著進入了嚴重老齡化時期。

人口老齡化有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所占比例中不斷上升;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1]。

二、國內外老齡化發展現狀

從張桂蓮和王永蓮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建國初期到現在的73年間,我國的人口發展情況。我國人口的自然變動經歷了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再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轉變。

我國人口發展的階段有:

第一階段,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到實行計劃生育之前的年輕型人口。第二階段,20世紀70至80年代,人口年齡結構由年輕型向成年型過渡開始邁向年老型。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人口年齡結構由成年型向年老型過渡。第四階段,21世紀初以后,人口年齡結構是年老型的調整與回歸。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獨有特征有:第一,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發展迅猛之勢,老年人口的規模大,老年撫養比快速增長,老齡化發展速度快。第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不平衡,不僅表現為地區的不平衡,而且還表現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第三,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未富先老的現象[2]。

了解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我們還知道人口老齡化具有區域性特點,在不同區域老齡化程度不同,具體特點也不同。根據王志寶、孫鐵山等的論文研究,將中美日韓四個國家的人口老齡化的區域空間格局的地域集聚與推移進行了總結分析。

具體表現如下:中國人口老齡化在三大地帶具有明顯的梯度差異,表現為從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推移,差距不斷縮小。沿海地區的人口老齡化規模大、增速快,比中西部地區早10年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美國人口老齡化集中于中部地區,西海岸地區和北方地區。日本人口老齡化主要集中于四國、本州和九州三大島,并向外圍推移,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低,包括關東、近畿以及北海道新干線附近地區。韓國人口老齡化由西南向東北推移,呈現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空間格局[3]。

三、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及演變過程

我們從論文中將中美日韓四個國家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了解了并作了比較。下面我們從劉華軍、何禮偉等人的論文研究中了解一下我國具體的人口老齡化的空間非均衡發展態勢及演變過程。

我國人口老齡化空間分布存在顯著的空間非均衡特征,中部地區老齡化程度強,由東向西擴散,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低,老齡化程度差距懸殊。東部地區率先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其他地區則跟進發展。老齡化程度由西向東逐漸增強,形成空間非均衡趨勢。我國已經處于較高的老齡化水平,我國老少比的地區差距經歷了先擴大后縮小的格局[4]。

人口老齡化的空間差異不僅僅存在地區間的差異,還存在城鄉間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會不斷變化,存在一種S型曲線的變化趨勢。下面我們從杜鵬、王武林的論文中了解一下人口老齡化的城鄉間差異特點及城鄉差異的轉變趨勢。

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各國均表現出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點,城鄉倒置明顯。但城鄉倒置只是老齡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不會長期持續。當社會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大規模人口遷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狀況將發生轉變,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農村。當經濟、人口、制度等環境具備后,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轉變拐點將會出現,人口老齡化程度農村高于城市的狀況將轉變為城市高于農村。我們將這一轉變過程歸納為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轉變模型,類似一個“S”形。

具體根據城市和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將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轉變模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于城市,城鄉倒置差距逐步擴大;第二階段,城市人口老齡化速度快速發展,城鄉倒置差距逐步縮??;這兩階段是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階段。經過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轉變的拐點時,農村老年人口比例和城市相等。第三階段,城市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于農村;第四階段,城鄉老齡化差異將趨于減少直至最終消失[5]。

四、人口流動導致農村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速

初步了解了人口老齡化的基本情況、基本特點、發展趨勢和演變過程,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并關注一下農村人口老齡化情況。

根據鄒湘江和吳丹的論文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人口老齡化是農村與城市間的人口流動造成的。不同地區的農村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并不一致。十年中,中西部省份農村人口老齡化發展相對較快,天津、北京等東部省份和地區人口老齡化發展較慢。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鎮人口,人口流動是農村人口老齡化狀況的關鍵,推動了年輕人口的城市化進程。

“年輕結構”的流動人口流入城市,導致城市人口老齡化延緩,反之則使農村人口老化加速。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和增加幅度明顯高于城鎮人口,農村人口流動是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推動力,而隨著農村人口流動量的增加,年輕人口流動量對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影響也在增大。

在農村人口不斷老化的情況下,農村不斷流出年輕人口,流出人口與農村現有人口的年齡差距變大。人口流出的規模不斷增加,進一步加速農村人口老齡化[6]。

五、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我們對人口老齡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人口老齡化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王德文等人的研究認為人口轉變導致人口結構變化,通過勞動力供給、儲蓄和技術進步三條渠道對經濟增長施加影響。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醫療成本以驚人速度上升;養老支出產生高額的保險費用和財政赤字;老年撫養比上升導致經濟持續惡化;勞動力短缺導致經濟總產出下降;儲蓄率下降導致有效投資減少;工作熱情降低,改革阻力增大,經濟活力下降。隨著人口老年化持續發展,人口轉變對經濟的影響將由人口紅利階段變為人口負債階段,給我國經濟長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7]。

人口老齡化給經濟增長提出了很多挑戰,我們知道經濟的增長依賴資金的支持,儲蓄情況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國的高儲蓄現象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人口紅利作用。這種作用在人口老齡化的發展下會不會有所改變。我們再具體研究一下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高儲蓄的影響。

陳彥斌、郭豫媚等研究并預測了我國高儲蓄的變化趨勢:中國的平均國民儲蓄率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高水平,高儲蓄為高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人口年齡結構是影響國民儲蓄率的重要因素。未來的人口老齡化將會影響中國儲蓄特征,進而對經濟增長速度和方式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將出現明顯下滑,但在2035年仍然高于全世界整體、OECD國家和美國的長期歷史平均水平分別4.7、5.7和10.4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會降低國民儲蓄率,在2025年之前變化不明顯,2025年之后國民儲蓄率會出現顯著降低,但不會改變中國的高儲蓄特征,中國將還是高儲蓄國家[8]。

人口老齡化確實對我國的經濟會造成沖擊,我們再從劉國斌和杜云昊的研究中了解一下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縣域的經濟的影響。

研究認為人口老齡化降低了縣域的有效勞動供給,減少了資本的供給,引起儲蓄率的下降,最終導致實際投資總額和增長率下降。而社會養老支出比例的提高、外出從業人口和老齡人口的增長也會對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9]。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宏觀和微觀都有重要影響,從楊雪、侯力的研究中我們知道,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有發展速度快且人口規模龐大,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不同步,人口老齡化地區和城鄉差異較大,老齡人口中高齡化趨勢明顯。

對經濟社會的宏觀影響有:將減少勞動力有效供給、減緩勞動生產率速度提高,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雙重影響,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加重養老保障的負擔。對企業微觀影響主要集中在勞動力供給與成本、繳納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的負擔等方面[10]。

六、人口老齡化的戰略研究

我們目前對于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了我國建國以來人口年齡的變化,對比了各國的老齡化特點,了解了老齡化的城鄉差異轉化特點及發展的趨勢,研究了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多機遇和挑戰。對此我國需要研究新的發展戰略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我們從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的研究中做深入了解。

目前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多挑戰。老年人口規模龐大、老齡化發展迅速、未富先老特征明顯、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人口老齡化推力將由底部老化轉變為頂部老化,人口老齡化速度將由快速老化轉變為加速老化,人口老齡結構將由低齡老齡化轉變為高齡老齡化,養老保障主體將由城市居民為主轉變為全民覆蓋,保障方式將由家庭養老轉變為社會養老。人口負擔壓力逐步由“高少兒負擔”向“高老年負擔”轉變;經濟影響方面“人口紅利”持續;社會影響方面“代際傳遞”轉變;文化影響方面“家庭價值”重構。

人口老齡化對發展的影響使得產業結構升級,使得養老資源積累轉移,促進養老保障安全網建立。但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還有許多問題。養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基金混賬管理,行政管理與投資運營職能不分,轉軌成本和支付壓力日益增大,制度碎片化與統籌水平低相互交織,醫療保障制度亟待提高對重點人群的覆蓋,老年人群保障不到位,醫療保險共濟能力不強,養老服務亟待完善體系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缺失,養老設施供需矛盾突出,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滯后。老齡產業需要建立有利發展的制度及環境。產業發展滯后,缺乏相應政策支撐,投資動力不足。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亟待理順管理體制,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缺乏頂層設計,老齡事業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

對此我國的老齡化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是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保障老齡化、和諧老齡化?;驹瓌t是:堅持兼顧發展與保障、堅持統籌整體和局部、堅持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堅持以人為本,堅持?;A、廣覆蓋。

人力資本綜合開發戰略是:實現人口紅利,延長人口紅利,挖掘人口紅利。

養老保障制度提升戰略有:加快建立養老保障制度,增加公共財政投入,構建養老保障戰略,實現三支柱互補,明確主體責任,升級制度結構,加快省級統籌,努力實現全國統籌,改變統賬運行模式,改革個人賬戶管理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預算,確保資金積累,多渠道籌資,促進養老金保值增值,健全企業、職業年金制度,降低運營風險。

養老健康保障促進戰略有: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提高老年人口醫療服務可及性,養老服務社會化戰略,將強化“家庭”發展作為社會治理的核心,將家庭養老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將構建社區養老服務網絡作為首要任務。將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作為發展特色。將養老服務規范化作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關鍵。根據產業發展振興戰略,制定老齡產業發展規劃,完善老齡產業發展政策,不斷加大老齡產品研發力度,實施無障礙化改造工程,規范老齡市場秩序,老齡事業發展保障。制定積極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創新老齡事業行政管理體制,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提升為基本國策。加強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大老齡事業資金投入[11]。

本篇論文研究的戰略因為有圖表的原因未能全面地展示,筆者將2011至2050年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指標體系分成了三個階段,分別是2011—2015、2016—2020、2021—2050年,將戰略指標分成6個項目:人口發展、養老保障、醫療保障、養老服務、老齡產業和老齡事業項目進行了對比展示,將今后我國的戰略目標作出了披露。展示得較全面,可供大家閱讀學習。

本文總結了各篇論文的研究成果,希望對大家的研究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老齡人口老齡化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十年,聚焦骨質疏松癥
《老齡科學研究》(月刊)歡迎訂閱
老齡蘋果園“三改三減”技術措施推廣
世界人口老齡化之住房問題
《老齡工作者之歌》——老齡工作者的心聲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內蒙古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運動對老齡腦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進展
健康老齡化與養醫結合
應對老齡化 中法共同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