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頭頂球訓練在足球比賽中的應用研究

2023-09-28 11:45華紹鵬仰玲玲
師道·教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射門頭頂傳球

華紹鵬 仰玲玲

頭頂球是足球的有球技術之一,在大型足球比賽中,對于攻防技戰術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頭頂球在防守方面有較高的使用率,因為足球的運動軌跡不可能永遠留在地面,球員在進攻中會利用長傳將球傳至防守薄弱的區域以調動敵方的防線,頭頂球技術的施展方式又根據敵方空中球的落點、后場防衛的人數和敵方的人數而變化,這種利用頭頂球破壞敵方空中球攻勢的戰術在比賽中就大量以及高頻出現。在進攻方面,頭頂球技術的變化就顯得更加豐富了,由于進攻戰術又是基于對手的防守策略而變化,因此每次頂球技術都不可能相同,在比賽轉播中經常出現球員利用頭球“轟炸”敵方的罰球區,各種高難度、高對抗、高風險的頭頂球紛紛呈現在觀眾眼前。足球戰術不斷的革新,頭頂球技術的應用也會隨著變革的主流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一、比賽中頭頂球攻防技術分析

頭頂球技術在足球比賽中是常見的技術之一,表1展示了5場比賽中運用頭頂球技術的目的分析,其中包含了對運用頭頂球斷搶、頭頂球破壞、頭頂球傳球是比賽中頭頂球技術應用最多的三項,其中用頭頂球進行破壞的次數為65次,占55.1%,用頭頂球搶斷的次數為20次,占16.9%,用頭頂球進行傳球的次數為19次,占16.1%,用頭頂球進行射門的次數為11次,占9.3%,用頭頂球進行運球的次數為2次,占1.7%,用頭頂球意圖不明的次數為1次,占0.9%。

二、比賽中頭頂球技術出現的時間段分析

頭頂球技術出現的時間段是指隊員在使用頭頂球技術的瞬間所處的時間段,在研究中以上、下兩個半場以及傷停補時階段作為三個劃分區間。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在統計的5場比賽中,上半場共計使用61次頭頂球,下半場共計使用43次頭頂球,傷停補時階段使用14次頭頂球,上、下半場兩個半場使用頭頂球技術的次數差別較大,經觀察頭頂球技術使用次數減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運動員體能下降的影響,此外,傷停補時階段頭頂球技術使用次數明顯少于上下兩個半場。

三、比賽中頭頂球射門次數分析

對5場比賽中頭頂球射門效率分析。5場比賽中運用頭頂球射門的次數為11次,這其中頭頂球射偏的次數為8次。且頭頂球射門通常出現在發角球階段,這一時間段進攻隊員距離對方球門較近,利用頭頂球技術的空中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射門的成功率。使用頭頂球進行射門既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又需要善于把握好射門時機,因此在比賽中運用頭頂球射門的成功次數較少。

四、比賽中頭頂球傳球次數分析

對5場比賽中運用頭頂球傳球的效率分析。這5場比賽中共產生了19次頭頂球傳球,其中頭頂球傳球成功次數為7次,成功率為36.8%,12次頭頂球傳球被對方破壞、斷搶或解圍,失敗率為 63.2%。成功的頭頂球傳球對球隊的進攻組織有重要貢獻,在進行頭頂球傳球時,通常隊員處理的都是高空球,因此,能夠讓球在空中準確的傳給己方隊員,將有助于球隊進行進攻戰術,此外,傳球也十分考驗隊員對高空球的把握,此外還需要將球頂到合適的方向這些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

五、比賽中使用頭頂球球員位置分析

對5場比賽中不同位置使用頭頂球技術的次數統計。其中使用頭頂球次數最多的是后衛,共計58次,占比49.2%,中場隊員使用頭頂球的次數為41次,占34.7%,前鋒隊員使用頭頂球的次數為19次,占16.1%。從使用頭頂求技術的球員位置來看,中場與后衛使用頭頂球技術的次數較多,一方面是因為在進攻與防守時,經常會處理高空球,這就需要球員利用頭頂球技術來爭搶球權。前鋒使用頭頂球技術較少,經觀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鋒球員身高優勢并不明顯,另一方面是因為隊伍整體戰術主要依靠靈活的跑位與插上實施進攻,因此前鋒在爭搶頭頂球時顯得不夠熟練。

六、比賽中頭頂球起跳姿勢分析

通過觀察比賽中運用頭頂球的身體姿勢,共整理出6種起跳頭頂球的身體姿勢,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前后移動起跳頭頂球,共出現了53次,占45%,排在第二位的是原地起跳頭頂球,共出現了17次,占14.4%,排在第三位的是左右移動起跳頭頂球,共出現了13次,占11%。向前移動起跳頭頂球運用次數最多,這表明在起跳頭頂球時需要一個加速向上發力的過程,比賽中運動員前后移動更有利于進行加速起跳,且運動員在前后移動時速度最快。因此,前后移動起跳頭頂球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經常會使用的一個身體姿勢。

七、討論

1.加強球員頭頂球專項身體素質練習

通過研究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學生身高對頭頂的發揮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同時,核心爆發力也會影響學生的起跳速度和高度,這對球員頭頂球的爭搶起到關鍵作用。足球運動的專項素質練習方法有很多,基本身體素質訓練方法有:發展頸部和上肢力量練習、發展腹部力量訓練和發展下肢力量訓練。頭頂球的技巧練習有:頭頂球射門、頂正面空中球射門、頂傳中球射門、傳中頭球射門、原地起跳頂球射門、助跑起跳頂球射門、魚躍頭頂球、原地躍起頂傳中球射門、傳長空中球和接傳中球射門等。不同位置和不同方法的頭頂球訓練對于比賽中出現頭頂球機會的處理能力也會大大加強,對提高球員的臨場應變能力有很大幫助。

2.提高學生耐力性訓練,保持全場機動性

通過隊員五場比賽的研究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上半場隊員的頭頂球次數明顯高于下半場的次數,主要是因為頭頂球的需要助跑起跳或者原地起跳,會消耗大量體能,隨著時間推移,隊員下半場體能相較于上半場明顯下降,所以選擇頭頂球的次數明顯減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補時階段時間較少,但頭頂球次數相對半場時間比并沒明顯下降,通過觀察發現,補時時間較短,很難組織起有效進攻,隊員會選擇大腳開球至禁區,增加進球幾率,所以頭頂球次數增加。頭頂球是足球比賽中有效的進攻和防守技術,但需要充足的體能儲備。因此,加強學生耐力性訓練是提高學生全場機動性和靈活性的有效保障,在保證基本腿部和核心力量訓練的同時,還要進行針對性的頭頂球耐力技術訓練,主要包括:連續立定起跳、對抗起跳、連續助跑起跳等。

3.加強球員的位置判斷和選位能力

頭頂球作為一個難度系數較高的一個傳球和攻門手段,不同位置球員頭頂球的次數差別較大,通過研究結果分析可以看出,隊員在利用頭頂球的攻門的次數和成功率較低,這是由于防守球員對于禁區的防守強度較大,導致進攻時頭頂球的接球次數和成功率不高。中場和后場球員的頭頂球次數較多,是因為中場和后場球員頭頂球用于傳球和破壞對方傳球,直接進攻的目的性不大,所以產生的頭頂球次數較多,特別后場球員防守目的性居多,所以頭頂球次數最多。因此,球場位置的判斷與選取是考驗球員核心要素,而位置的準確選取將直接影響頭頂球的方向、力量以及準確性。球員在觀察來球時,應選擇在球飛行自然弧線與兩眼正視來球的視線直接相遇為最佳時機。當然,隨著球的高度和速度的不同,球員選擇位置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因此,擴展球員在球場的視野和預判能力非常有助于頭頂球技術的發揮。

4.加強球員足球理論學習

在足球實踐過程中,缺乏理論知識的學習,會導致問題的出現沒有充足的理論知識進行指導,因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有效促進球員技術理解,掌握技術動作的內在原理,使得球員在技術訓練和運用過程中更加的自如與靈活。加強運動員理論知識的學習有助提高競技水平的提升,理論與實踐具有相輔相成作用,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和日常實踐中,讓運動者對練習的技能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提高運動技能水平。例如,動畫技術講解,動作技術的理論解析等。

責任編輯 邱 麗

猜你喜歡
射門頭頂傳球
足球“射門”有技巧
水平二(三年級)《足球:腳內側傳球》教案
單排輪滑球亞洲強隊比賽中射門技術運用研究
頭頂蛋蛋的小豬
把黨和人民舉在頭頂
頭頂上的花椰菜
頭頂生活
籃球“五星傳球”的組織與教法
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射門特征分析
一道“傳球”問題的解法引起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