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3年9月: 金聲擲地 秉燭求明

2023-09-28 07:37李桂華朱騰飛
學習與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鄧子恢書社龍巖

李桂華 朱騰飛

毛澤東回湖南指導革命工作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法》,選舉產生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毛澤東成為9位正式委員之一。同時,由陳獨秀、蔡和森、毛澤東、羅章龍和譚平山組成中央局,陳獨秀任委員長,毛澤東任秘書。

在成為中央局秘書后,毛澤東開始全面負責中央的文書工作。事實上,他的職權并不限于此。根據規定,不僅“本黨一切函件須由委員長及秘書簽字”,且“執行委員會之一切會議,須由委員長與秘書召集之”。這充分表明,毛澤東進入了黨的中央領導核心層。

黨的三大確立了國共合作的新方針。會議一結束,陳獨秀、李大釗和毛澤東等人就以國民黨黨員身份向孫中山致函,建議國民黨“聯合商民、學生、農民、工人并引導他們到黨的旗幟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給季諾維也夫和布哈林等人的信中也談及,若國民黨領導人拒絕這一提議,中國共產黨的同志就要采取新的工作策略,著手“把國民黨的地方支部爭取過來”。7月,馬林在給共產國際執委會的報告中再次提到,鑒于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動力正在喪失,為了“推動國民黨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將在北方組建新的地方組織,并搞一場“聲勢浩大的、強有力的國民革命的宣傳運動”。為完成這一重要任務,李大釗、王荷波、項英和朱少連4位中央委員被分別派往北京、上海、湖北和湖南指導相關工作。

1923年8月,譚趙戰爭爆發,湖南革命斗爭形勢愈發復雜。于是,黨中央決定增派干部赴湖南指導工作。由于毛澤東工作能力強,且曾任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對當地情況較為了解,黨中央便委派毛澤東回湖南,幫助國民黨籌備地方組織。

1923年9月16日,毛澤東回湖南指導革命工作。10月初,國民黨長沙支部成立。隨后,寧鄉、安源等地的分支部和湖南總支部也相繼成立。在毛澤東的有力領導下,湖南成為大革命時期國民黨組織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毛澤東不僅圓滿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重大政治任務,也為國共合作創立了一個成功的樣板、開了一個好頭。

鄧子恢創辦《巖聲》報

鄧子恢,又名鄧紹箕,福建龍巖人。1917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資格,前往日本留學。但次年,貧病交加的他就被迫休學回國。為了生計,他改學從商,來到離家幾百公里的江西崇義縣,到堂兄的雜貨鋪當店員。

五四運動爆發后,他受到新思想和新文化的熏陶。1921年上半年,鄧子恢回到家鄉龍巖,進入桐崗小學擔任短期教員。當時,以杜連茹為首的土豪劣紳為了加緊對龍巖百姓的盤剝,組織成立了庚申俱樂部。鄧子恢對此十分憤慨。出于“先從個人改造做起,而后及于改造社會”的目的,他牽頭成立一個以“團結新青年,傳播新思想”為宗旨的進步書社。因書社位于奇山書院內,故而得名“奇山書社”。

奇山書社成立后,大批進步青年踴躍入社,社員人數迅速增加至200多人。隨后,書社購入一大批進步書報,供社員閱覽。1922年,為便于社員之間的探討和交流,書社將社員們的讀書心得刻版油印,起名為《讀書錄》,第二期又改稱為《同聲》。1923年,為廣泛宣傳進步思潮、啟發民智,鄧子恢等人決定在《同聲》的基礎上,增設新欄目,創辦一份公開發行的報紙,還取“發龍巖革命之先聲”之意,將《同聲》改名為《巖聲》??紤]到龍巖當地沒有鉛印設備且當局會阻撓報紙的正常發行,鄧子恢便將稿件送往廈門,交由新華印書館代為印刷出版。

1923年9月1日,由鄧子恢主編的《巖聲》報在福建廈門正式創刊。此后,在以“改造舊社會,宣傳新文化”為根本使命的《巖聲》報上,鄧子恢陸續發表了《龍巖被壓迫階級的現狀及其出路》等一系列文章,深刻揭露了封建勢力和反動軍閥對勞動人民的壓迫。

在發行的3年多時間里,《巖聲》報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作為閩西第一份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報刊,《巖聲》報不僅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閩西的傳播,也有效促進了龍巖地區廣大知識分子的思想解放和革命意識的覺醒。

聞一多第一部詩集《紅燭》出版

聞一多,原名聞家驊,字益善,號友三,湖北浠水人。辛亥革命前,在兄長聞展民的影響下,聞一多較早接觸到《新民叢報》等進步報刊,深受新思想的影響。

1912年,聞一多以湖北省第一名的成績被清華學堂錄取。入校后,他積極參加各類社團活動,迅速在校內嶄露頭角。五四運動爆發后,聞一多積極響應。5月4日當天,為喚起清華學生的愛國熱情,他連夜將手抄的岳飛《滿江紅》貼到食堂門口。在清華求學期間,他不僅是《課余一覽》《清華周刊》和《清華學報》等報刊的中文編輯、新劇社的骨干成員,還是文學社的“詩組領袖”。他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創作的白話新體詩多達四五十首。1922年3月28日,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談到“同學多勸我付印問世者,我亦甚有此意”,首次透露了將自己的詩集付印的想法。

1922年7月,聞一多赴美留學。此后,他想成為文學家的理想愈發堅定。1922年10月15日,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再次提道:“我決定歸國后在文學界做生涯,故必需早早做個名聲出去以為預備?!痹谒膱猿窒?,詩集的出版事宜最終被確定下來。

1923年9月7日,聞一多第一部詩集《紅燭》在上海出版發行。在結構上,詩集分別由序詩、李白篇、雨夜篇、青春篇、孤雁篇和紅豆篇6個部分組成。其中,前4篇為聞一多在清華求學時所作,后2篇則是他在赴美留學后所作。在內容上,這些詩歌或抒發對祖國的熱愛,或控訴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展現出詩人鮮明的進步意識和濃厚的家國情懷。

《紅燭》詩集發行后引發文學界的轟動,奠定了聞一多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都t燭》詩集不僅體現了他對詩歌的新思考,也為白話新詩的格律化作出成功示范,開辟了一代詩風。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百年歷程與經驗研究”〈項目編號:22BDJ02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李桂華,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朱騰飛,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 金蕾蕾

猜你喜歡
鄧子恢書社龍巖
新時期單元控規動態維護探索實踐——以龍巖主城區為例
利群書社
利群書社
解放戰爭期間在三大戰略區都任過副職的鄧子恢
鄧子恢之子憶父親
鄧子恢毛澤東能托付妻小的人
謹以此文紀念鄧子恢誕辰120周年鄧子恢發中國農村改革之先聲
童迷黑白秀
龍巖:“三色”發力 崛起提速
龍巖全面推進“九措到戶”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