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評估指南》,促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2023-10-07 07:47泰州市東方明珠幼兒園陳愛華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9期
關鍵詞:指南評估幼兒園

■文/泰州市東方明珠幼兒園 陳愛華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是引領我們重新認識兒童,聚焦保教質量,落實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反思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指路明燈。對照《評估指南》,經歷了對幼兒園課程多年的自主探索,我園教師帶著諸多的困惑、問題與憧憬,踏上了踐行之路。一場以兒童為主體,聚焦兒童的主動學習和發現的課程改革在我園拉開帷幕。我們從兒童出發支持兒童生活與游戲,進一步探索完善以兒童為本,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開放性、多樣態、個性化的一日生活課程,促進幼兒園課程向高質量發展。

一、理念重塑,認知迭代知標而為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兒童,需要用游戲涵養兒童品質,將兒童發展的“生物密碼”(自身需求)與教育目標(社會文化對人的需求)緊密結合,發現兒童的天生不同,成就兒童的與眾不同。

1.更新兒童觀——知“底”

保教一體化是保教質量提升的底盤。通過對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兒童觀基礎以及當今兒童相關研究范式調整的梳理,愈加論證了在幼兒園課程質量中尊重兒童主體性地位的重要性。對兒童懷有平常心、好奇心、敬畏心,學會放手、等待、支持,放棄高控、刻意安排、過度設計以及強制的教育和培養,投入更多的呵護和照料,讓兒童從快樂玩耍到自主成長。

2.更新游戲觀——知“魂”

游戲是什么?從生物學、社會學和心理學視角看游戲,游戲就是兒童的天性、權利,游戲等于兒童學習。我們不斷反思是把游戲當成教育兒童的工具,還是發自內心地認同游戲,從而捍衛兒童游戲的權利,保障兒童自主游戲的機會,激活兒童生命的力量。我們傾聽與觀察,不斷走近真實的兒童;我們退后與等待,看見不一樣的兒童;我們回應與支持,發現了不起的兒童。

3.更新課程觀——知“理”

“兒童立場”是幼兒園課程質量觀的邏輯起點。堅定不移地相信兒童與生俱來的學習力,才會不斷反思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的合理性,平衡好教師發起的活動和兒童發起的活動。從生活和游戲中的問題出發,思考如何提供環境、材料,如何組織集體分享,如何關注重點兒童,真正從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支持兒童的學習與發展。

二、活動重構,兒童生活游戲為媒

幼兒園課程的組織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課程的靈魂與性質,即課程的結構化程度。落實《評估指南》應樹立大課程觀,將其視作不斷變化、不斷優化的系統,置于多方聯動、主體多元的背景中來看待和建構。幼兒園課程既要葆有兒童立場和生成起點,又要充滿愛與自由、思維進階和文化質感。

1.環境先行,教育隱形支持

學習的本質就是人和環境的互動。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重復、探索,激起興趣,對各種問題產生求知欲與好奇心。首先是心境營造。教師在尊重和接納的基礎上開啟每一日與幼兒相關的生活與工作。不再把精力和時間用在創設整齊美觀僅供幼兒欣賞的環境,而是把班級的每一面墻還給幼兒,幼兒親身參與,讓環境可對話、能表達。其次是環境打造。進行室內外環境的改造及優化,戶外環境提質增容,去除室內效能低下、形式主義的游戲區。積極增添各類游戲材料,讓幼兒有機會將生活經驗與游戲活動相聯結。

2.有序生活,幼兒自主管理

落實落地“一日生活皆課程”的大課程觀。凡是兒童能做的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能想的讓他自己去想。放手給幼兒嘗試練習、自我服務的機會,讓幼兒在做事中感受到自主掌控和勝任。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協商解決。梳理幼兒一日生活常規要求,在示范與指導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形成自理自立、自主有序、自在自然的生活樣態,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感受到歸屬感、安全感、愉悅感、效能感、價值感。充分考慮“大自然、大社會”和幼兒生活的關系,梳理從幼兒入園到離園一日生活中每一個自然環節背后的教育價值,匹配相應的內容,通過每一個生活片段,見證幼兒遞進式的成長。

3.放手游戲,幼兒主動學習

放手游戲、持續觀察、投放材料、親身參與體驗幼兒游戲、落實一對一傾聽后,我們發現游戲中幼兒是有思考的,游戲中的幼兒是會學習的,游戲中的經驗是會遷移生長的,有些經驗是幼兒能夠在游戲中獲得,而成人無法“教”會的。如,幼兒連續五天搭建同一條滑道,使用圓柱體當作小球滾動,不斷調整滑道的高度與長度。同一條滑道搭建難度卻在逐漸增大,通過靜靜觀察和傾聽,教師發現滑道搭建的同時也是對厚薄、長短、數量對等、數群目測等數學經驗的運用。教師感嘆兒童天生就會玩,比想象中更加能干。觀察和傾聽,就能發現精彩的兒童。

4.陪伴傾聽,師幼關系重塑

《評估指南》將師幼互動視為教育過程的核心。通過高質量的師幼互動,使幼兒的學習走向更高水平,最終讓幼兒在教師的有效支持和自身的主動參與下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兒童是積極主動、有能力的學習者,教師日復一日地陪伴,一對一地傾聽、觀察和記錄,才能走近幼兒,認識幼兒,欣賞幼兒,才會從僅僅關注游戲中的安全轉變為關注游戲本身,才能真正領悟傾聽的真諦,領略到自主游戲對幼兒發展的獨特價值。

三、評價重建,自我評估反思相隨

《評估指南》強調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堅持兒童立場,聚焦教育過程,抓住師幼互動和強化科學評估。我園倡導以反思和改進實踐為導向的幼兒園自我評估,從質量視角發揮主觀能動性,反饋教育方式,調整教育思想,改變教育行為。

1.將科學評估嵌入教育過程

園長要做到看見教師、相信教師、尊重教師、支持教師,陪伴教師共同走過每一段游戲變革的路程。園長要發揮課程領導力,幫助教師確立對自己認識和理解的課程的堅定信念。園部管理層要借半日活動觀察、走班、訪談,了解班級工作質量,組織開展問題導向的園本教研,為教師提供對話反思的機會,體會美好教育的內涵。要不斷為教師減負,減少不必要的事務性的文案工作,確保教師集中精力放在觀察、傾聽、對話、記錄和日常的回溯性教案的研究上。要支持教師堅持通過觀察記錄、檢核表、一對一傾聽記錄、作品分析、照片視頻等調整環境和材料,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2.以回顧反思改進教育行為

知之愈明,行之愈篤。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思考并得到新的感悟,讓我們堅定了改革的信念。幼兒園聚焦保育教育過程,緊扣影響保育教育質量的關鍵要素,在改革的路上排除萬難,不斷探索。在日?;晕以u估機制下,教師主動反思和改進自身的教育行為。每天幼兒離園后,班級兩位教師和保育員圍坐一起,對當天的各個環節、班級幼兒的整體表現和個別差異進行回顧反思,根據反思的結論調整第二天的一日活動計劃,同時對各個空間的環境材料進行逐一的檢查補充,使之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自主學習動力。通過日復一日有質量的陪伴、觀察、記錄、反思、計劃,增進對幼兒的認識、理解,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而達到走近兒童,讀懂兒童,支持兒童的美好教育愿景。

教育的本質在于促進人的自然生長,教育改革需要心無旁騖。教師要把落實《評估指南》,提升保教質量作為教育的專業追求,不忘初心、踔厲奮發,站在兒童視角,守護他們最美好的童年。

猜你喜歡
指南評估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指南數讀
論碰撞的混搭指南
評估依據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最終評估
EMA完成對尼美舒利的評估
就醫指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