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思“理想”與“當下”:數字化時代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感”

2023-10-12 10:34張樂天
文化藝術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王斌理想人工智能

張樂天 郭 莉

(1.浙江工商大學 中外話語研究院,杭州 310018;2.復旦大學 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上海 200433;3.上海睿叢攝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21)

2023 年3 月5 日,OpenAI 發布了ChatGPT-4 多模態大模型,人工智能發展進入一個“將改變世界”的新時代。但短短半個多月以后,無數人的歡呼聲還在耳畔回響,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等千名業界、學界著名人士就拋出了一封公開信,強調人工智能“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巨大風險”,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實驗室應立即暫?!?。[1]不過,DeepLearning.AI 的創始人吳恩達和 Meta 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楊立昆等一大批業界名人明確反對暫停強大人工智能開發的提議,他們兩人于2023 年4 月7 日在YouTube 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連線討論,試圖從多個角度論證“AI 暫停 6 個月是個壞主意”。[2]

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業界專家的激烈爭吵,都導向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對于日常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過程中提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3]56命題,強調了生活實踐的本體論意義。繼承馬克思主義學術傳統,盧卡奇指出,“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一條長河,那么由這條長河中分流出了科學與藝術這兩種對現實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現形式?!ㄟ^它們對人們生活的作用和影響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長河”[4]。盧卡奇把“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現形式”歸結為“生活態度”,歸結為人們對于日常生活實踐的意義感。由此可見,“意義感”既是日常生活本身,又反過來直接影響日常生活,并進而影響科學技術的進程。

本文將圍繞日常生活的“意義感”展開,希望通過比較改革開放前后中國民眾對于日常生活意義的表達,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數字化時代人們的“活法”,緩解人工智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焦慮,更好地反思人工智能的未來。

曾幾何時,虛幻的未來左右著當下,朦朧的理想使艱難困苦的當下成為“激情燃燒的歲月”。1950年冬,長清的朋友正在祖國北方邊疆“保衛祖國”,在饑寒交迫之中,他寫信給長清說:

國內各方面都是突飛猛進,這是每個人都感到萬分高興的。在國防戰線上的我,更感到自己負的責任重大和光榮。我將以與你同樣的心情與努力來關懷祖國的富強,以萬分的熱情行動起來,迎接這個偉大的祖國的各種建設。長清,我們一起努力吧。①參見復旦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書信掃描X14C041(1)-2 長清086。

20 世紀50 年代初,畢業于農學專業的茹玉放棄了家里為她準備的“農場”,投入創辦福建泉州農業學校的艱苦建設之中。1953 年12 月12 日,在福建泉州農業學校工作的茹玉給在上海復旦大學讀書的戀人景治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我對當前國家正在進行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偉大事業感到極大興奮。這將給予人帶來無窮的幸福生活,不僅是往后的代代子孫們,即就我們一代,甚至就年齡較大的一輩,亦將可身受和眼看到這一幸福社會的到來?。、趨⒁姀偷┊敶袊鐣钯Y料中心,書信掃描X15E002 陳景治、陳偉民033。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20 世紀50 年代末期,全國農村的許多地方遭受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但“土豆加牛肉”“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之類充滿著理想主義的口號仍然激發起一波又一波理想主義的狂熱。

這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普通民眾不斷被似有似無的理想、似真似幻的未來所裹挾?為什么可望不可即的“意義感”會成為苦難民眾的“鎮靜劑”?

假如從一個長時段的人類歷史進程角度去透視,我們可以察覺到一些端倪。人類從刀耕火種起步,慢慢學會了制造更好的生產工具來從事農業、手工業,漸漸增強了從自然界汲取資源的能力。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而蒸汽機的出現、電力的使用更讓人類走進了現代社會?!白匀涣Φ恼鞣?,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得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3]277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不斷征服自然的歷史。近現代以來,憑借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生產工具的使用,人的能力越來越強大,人類越來越為自己創造出前人無法想象的美好生活。于是,一個大寫的“我”出現了,這個“大我”可能主導并隨心所欲地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意識形態并流行起來。

這種理想主義意識形態可能是國家的、政黨的、族群的,影響著無數人的思想與行為,成為一個時代占主導地位的思潮。這種理想主義意識形態存在著極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心懷“天下”,有人志在“大任”,有人想著“光宗耀祖”,有人一心想做個科學家,也有人追求某種難以名狀的完美境界,諸如此類。但不同的理想在個體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卻驚人地一致。理想以神妙莫測的“意念力量”把虛無縹緲的未來拉到當下,以心靈中的美妙掩蓋、遮蔽了當下的苦難、艱辛與饑餓,使不堪的當下富有“意義感”。

吊詭的是,科學技術成就了人,讓人對未來充滿理想與希望;科學技術也打擊了人,人類的主導權消解了,理想中的未來正在漸漸消失……這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數字化時代。

1996 年,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出版了專著《數字化生存》。他認為,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原有的生存方式,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出現了,人類將越來越多地在這個數字化空間中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與生活。

自從“數字化生存”概念提出以后,數字化的迅猛發展令概念的提出者也頭暈目眩。曾經的時空障礙打破了,借助于數字化技術,人們可以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工作與生活;曾經的權力格局消解了,電子網絡和個人電腦賦予個人最大的權力;曾經的民族、國家界限模糊了,全球化成為不可遏止的歷史潮流。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智能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的創新和應用,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發生了難以置信的變化,網上購物、微信支付、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上麻將、虛擬社區……過去誰能想象人能這樣“活著”,人的欲望可能這樣被滿足?

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更讓人匪夷所思。ChatGPT猶如一匹“超級大黑馬”,能接受圖像和文本輸入,具有強大的語言生成能力,甚至能作圖、寫詩、做論文,在處理辦公文件時遠遠超越了人的能力。很快,百度推出人工智能的中文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阿里云更鼓勵大家試用具有“極限的語文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通義千問”。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對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

禍福相依。人類在歡呼數字化福祉的時候,本身也被數字化了。數字化不只與計算機相關,也決定著人類的生存??枴ぱ潘关愃乖f:“人失去了他自己的世界?!保?]在數字化時代,萬物數字化讓每一個人都變成大數據汪洋大海里一滴小小的水珠;萬物互聯讓每一個人變成無窮無盡的互聯之網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節點;萬物突變收縮了時間之軸,每一個人都很難“跟上數字時代的節律”;萬物混沌重塑著空間秩序,每一個人都很難在這斷裂、不連續的歷史進程中大有作為……如果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曾經托起了大寫的“我”,那么,數字化把人打回到了自己原生的狀態,即茫茫宇宙中那個小寫的“我”。

數字化時代的生存環境是易變的、不確定的、復雜的、模糊的,無數人處于所謂的“懸浮”之中,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人們采取的生存策略是“抓住當下”,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交往與消費中獲得生命的意義。2002 年,江蘇鹽城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高年級學生寫信給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的網友,信中表達了自己“當下”生活中的淡淡的幸福:

幸福不就是這樣嗎?不需太多的形容,太復雜的愿望,只是每天生活上的小事,就構成了幸福的要素。我想要平淡安逸的生活,早晨和貓兒互道早安;我想要父母都健康快樂,住得很近,天天見面;我想要有個可能緊握彼此雙手、永遠相隨的牽手;我想要的幸福,就是這么簡單,美吧?、賲⒁姀偷┊敶袊鐣钯Y料中心,書信掃描 X16F062 周麗紅001。

義烏雙童吸管有限公司董事長樓仲平于20 世紀90 年代中期創辦吸管企業。在公司運行穩定以后,他曾幾度制定公司發展“五年規劃”。2010 年后,他不再制定發展規劃,因為市場瞬息萬變,經營環境錯綜復雜,企業根本不可能按照事先的規劃去應對。他一有時間就抓緊讀書,為自己充電,以便有能力及時處理隨時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2021 年10 月初,樓仲平自拍了一個短視頻,標題是“美好的時光就應該浪費在太陽下”。在視頻中,他手拿一本翻開的書,邊朝陽臺走,邊說:“這么好的太陽,在太陽下看書,是很大的一個享受。今天上午,就坐在這里吧!”在旁邊的一個柜子上,赫然放著一本韋伯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義烏佛堂鎮王斌是世界著名的“相框大王”,是歐美相框市場最大的供貨商。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他創辦企業以后,一直注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終于做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相框生產產業鏈”。例如,在辦廠初期,有一段時間,相框油漆一直沒有過關,他到處打聽哪里有相關師傅。聽說金華農村有這樣一個人,他立刻騎摩托車去尋找。王斌在田邊找到了這個師傅,問他:“會不會做圓桌面的那種油漆?”對方表示能。王斌請他馬上出發,但他不愿意,說要插秧,沒有鞋子。王斌付給他雙倍的錢,讓他請兩個人幫助插秧,還花錢為他買了鞋子。油漆師傅被感動了,坐上王斌的摩托車。王斌與油漆師傅共同努力,三天三夜后,終于做出了最合適的油漆。又如,2019 年,一個業務員告訴王斌,電商平臺出來以后,小相框賣得火熱。于是王斌動起了再做小相框的腦筋。他隔天就親自到全國各地考察小相框生產的情況,并通過“對標”做出了超越其他企業的產品。

周洋霞,1983 年出生于義烏農村,曾經多次榮登世界冠軍領獎臺。2011 年,她創辦禪心閣非遺工作室。經過艱辛努力,周洋霞成為義烏市傳統古典珠寶飾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每一天,每一刻,她都只爭朝夕,抓住當下,去創造,去工作。春夏秋冬,日月輪回。周洋霞每天早上6 點多醒來后,就通過手機開始工作。10 點多至11 點,到工作室。晚上9 點多至10 點回家后,周洋霞繼續工作,一直到十一二點,甚至凌晨。有趣的是,她睡夢里也常常在工作,因為“夢中會有最美的意境”。早晨一覺醒來,夢中的意境突然如東方噴薄的朝霞,美妙異常。說時遲,那時快!她趕緊拿起手機,或者拿出畫筆,把夢中之美記錄下來。2019 年一把“五福臨門”黃金宮鎖的靈感就來自夢境。周洋霞說:“那個鎖特別有意思,像個柜子一樣可以打開,里面是五個蝙蝠,這是中國傳統題材;關上去有一把新月的鎖。特別有意思的是,鎖里可以放胎毛,可以放沉香,還可以放情書,放你的小秘密、小照片?!雹趨⒁娏x烏訪談資料,訪談周洋霞,2020 年1 月14 日。

近3 年來,由于疫情,更由于數字化的發展,很多人開始在家里辦公,他們精心布置,讓工作與生活空間變得溫馨而富有意義。[6]一位被訪者說:“一天的時間都是宅在房間里學習、工作、看視頻、打游戲,所以一張書桌要把所有體驗都拉滿。比如我經常把大平板放在旁邊,滾動播放一些喜歡的動圖,通過放音樂營造一種投入的氛圍?!绷硪晃槐辉L者說:“小圓桌就很可愛,而且能折疊,既兼容戶外,也兼容家里的風格,而且在家辦公、戶外露營、做茶幾都很適合,像這種多功能的東西我們就覺得非常好,很靈活?!保?]

“抓住當下”讓生活與消費變得豐富、多元而且有趣。一位被訪者說:“因為我們現在有攀爬架,如果有沙發固定在那邊,可能就施展不開,所以在設計這套房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考慮了寵物的需求,客廳并不只是我們三人的空間,也是我們和狗狗的空間?!薄敖衲觊_始幾乎我們各種活動都帶貓咪一起去,現在發現朋友們帶寵物出來玩的頻率也變高了?!绷硪晃槐辉L者說:“比如我在家要休息了,就會打開這個黑膠機(它是一個手提箱一樣的),營造一種復古咖啡廳的氛圍,再選一瓶精油香熏,模仿咖啡館的味道,音樂起來之后,再配點合適的小酒,挑個喜歡的杯子,這才是真正的沉浸式休息?!保?]

近20 年來,民眾日益把“抓住當下”作為一種“活法”,這是否意味著,在數字化時代,民眾放棄了“理想”的恢宏偉大,選擇了“當下”的卑微渺???

回答是否定的。

100 多年以來,杰出的哲學社會科學家不斷批判“大我”的傲慢與荒謬。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曾舉出許多案例,告訴大家人類許多開發大自然的行動最后如何導致了出乎預料的災難。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指出,現代成了一個“完全沒有問題的時代”,再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可能的和不能達到的,只要“我們”對它有“意志”。我的這種“意愿意志”是“最高、最極端的意志”,支配一切。[4]斯科特專門討論人與自然關系的著作《國家的視角》更給出一個副標題“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大我”是對個體在自然與社會世界中的位置的錯誤幻覺,基于這種幻覺的“理想”有恢宏偉大的外觀,卻不斷“制造”出災難。

數字化技術的突飛猛進,史無前例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世界,“武器的批判”壓倒性地超越了思想的批判?!按笪摇毕饬?,人民大眾告別了理想,回歸現實的人與真實的生活,開始了“抓住當下”的生活實踐。我們發現,這種“抓住當下”的實踐看起來有點“小兒科”,其實卻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韌性創造著新的生活。

其一,虛無主義的理想“摒棄”人的肉體需求,“抓住當下”則優先關注“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即人首先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東西,生活下去,才有可能“創造歷史”。因此,人們選擇優質的食品,設計優美的環境,進行適當的鍛煉與舒適的休息,這一切感性的實踐活動本身有其難以替代的特殊意義。有趣的是,我們觀察發現,數字化環境中的白領們還會著意創造生活的意義。因為在他們眼里,“意義”就是生活質量的體現。

其二,“抓住當下”就是積極行動起來,去“做”。為什么要去“做”?因為世界不能滿足人,更因為“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3]79。人不同于動物,動物的活動與其生命是直接同一的,它依靠本能適應自然。人是一種文化的動物,不斷地為自己創造新的生活。人要“做”,在“做”的過程中改變世界,創造價值。所以,“做”是有意義的,不但創造著新的生活,同時創造著人自身。

其三,從字面上看,“抓住當下”似乎漠視、放棄了未來,其實恰恰相反,在理想主義泛濫的時候,虛幻的未來反而阻斷了真實的通向未來之路,導致行為的普遍失范。①1958 年10 月1 日,浙江海寧聯民村農民興高采烈地慶祝人民公社成立,陳家場的公共食堂第一天開張。陳家場人到食堂里吃飯,每一個人都吃得“撐死”,誰也不管“明天太陽是否仍然升起”?!白プ‘斚隆笔莻€體在當下不斷生成的過程。這里的個體是感性的,各種良知、道德、煩惱、擔憂、快樂在心頭涌現,他下意識地領會著當下的情境,“做”起來。一旦“做”,時間之軸就被激活。時間本無意義,生命實踐創造出意義。時間本無限,生命實踐賦予時間無數個富有意義的有限。所以,“抓住當下”恰恰是創造未來的最佳方式。正如萊布尼茨所說:“現在包含著過去,而又充滿了未來?!保?]“做”在之前、當前、將來的三維“在場”的意義上讓美好的未來“綻放”出來;這種“綻放”既是物質意義上的,又是價值意義上的。

人工智能的超常發展創造著新的生活,也帶來了數不清的煩惱、焦慮,有人甚至擔心一旦人工智能失控,將會“毀滅”人類自身?!白プ‘斚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斷在解決問題中創造美好生活,這才是消解煩惱、焦慮的最優方案。綜觀人類歷史,人類的未來從來都不是事先設計好的,人區別于動物的最重要標志恰恰在于人有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人類才有不斷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我們應當相信,人類一定能在不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在“抓住當下”的創造性工作中,促成人工智能的發展、ChatGPT的前行,并創造美好而富有意義的新生活。當然,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也提醒我們,尤其是政治領袖們,切忌讓最新技術成為打擊對方的工具,否則,毀滅美好生活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類自身。

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不斷沖擊著人民大眾日常的工作與生活,未來難料,世事難測。近些年來,面對著數字化的挑戰,“抓住當下”流行起來。這種“活法”的“意義感”修正著數字化的弊端,開啟著有意義的未來。

猜你喜歡
王斌理想人工智能
Hydrodynamic metamaterials for flow manipulation:Functions and prospects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習作轉化創作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Microbial ec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Bohai Strait*
數讀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