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與元宇宙

2023-10-12 02:41陳常燊
關鍵詞:默斯蘭頓實在論

陳常燊

[山西大學,太原 030006]

從1938年法國劇作家阿爾托(Antonin Artaud)首次提出“虛擬實在”(la réalité virtuelle),到1992年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小說《雪崩》中首次提出“元宇宙”(metaverse),再到2021年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將Facebook重新命名為Meta的“分水嶺時刻”,以及Oculus VR頭盔的問世,元宇宙的歷史可謂是許多相關理念和技術的編年史。(1)Cf.QuHarrison Terry,Scott Keeney,The Metaverse Handbook:Innovating for the Internet’s Next Tectonic Shift, 2022,p.57.元宇宙只能在人類的科技創造、理論思辨、社會組織等方面的充分準備下應運而生,其哲學本質涉及我們對“虛擬實在” “增強實在”(augmented reality)等基礎概念,以及“模擬假說”(simulations hypothesis)等哲學理論的理解。借助蘭頓(Rae Langton)和查爾默斯(David Chalmers)等人對康德的結構實在論解讀,本文試圖搭一座溝通康德與元宇宙的哲學之橋:一方面,闡明《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現象界/物自身(Ding an sich)的二元區分有助于厘清元宇宙的形而上學實質;另一方面,揭示元宇宙背后的模擬假說可以驗證康德哲學的當代價值。

一、蘭頓的康德

作為康德對休謨和貝克萊關于主客體關系以及獨立于心靈的外部實在問題的回應,物自身學說無疑是康德哲學的重點和難點。(2)參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B274),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頁。誠如牟宗三所言,康德哲學隱含了兩個預設,其一是現象界和物自身的區分,其二是人類的有限性。(3)參見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第1頁。雅各比(Friedrich H.Jacobi)說過:“沒有(物自身)這個預設,我無法進入這個(康德的批判)體系,但有了這個預設,我卻也不能停留其中?!?4)Friedrich H. Jacobi,David Hume über den Glauben,oder Idealismus und Realismus, Breslau:Gottlieb Loewe,1787,S.223.此言雖是對康德的批評,但客觀上佐證了“物自身”在康德哲學中的特殊地位:學界一般認為,物自身是人類感知經驗的起源,也是經驗知識的限度,還是一個富有價值意蘊的概念。(5)參見李明輝:《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價值意涵?》,《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档轮鲝?,所有的自然法則,包括物理學定律和特殊的科學規律,實際上都是理性的人類行為主體必須服從的認知規律。既然自在之物是事物獨立于思維的一面,就不能被賦予任何這樣的主觀認知特征,它們的本質對我們來說必然是不可知的。(6)參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A246/B303),第223頁。我們的認知圖景(如時空和因果關系)只能提供主觀上作為現象呈現于我們面前的事物。然而,物自身的本質不存在于它與感知者的關系中,也不存在于我們賦予它們的彼此關系中。

根據蘭頓的區分,康德把物自身理解為那些具有內在性質(intrinsic properties)的實體,這些性質獨立于它們與其他事物的關系;而現象則是實體之間的關系性質(relation properties),包括時空關系和因果關系。(7)Cf.Langton,Rae,Kantian Humility:Our Ignorance of Things in Themselv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0.實在的關系性質是可知的,但內在性質是不可知的。具體地說,她認為康德對事物自身的無知應該被理解為對內在性質的無知。據此,蘭頓提出了著名的“康德式謙遜”(Kantian humility)論題,即我們并不具有關于實體的內在性質的知識。(8)Cf.Langton,Rae,Kantian Humility:Our Ignorance of Things in Themselves, p.21.她認為這個論題與當代分析形而上學非常相關,通常被稱為“蘭頓的康德”(Langton’s Kant)。它不同于“休謨式謙遜”(Humean humility),后者把謙遜論題作為懷疑隱含該論題的形而上學理論的理由,而康德則不同,他把謙遜論題視為適用于世界的真理。

“康德式謙遜”論題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更加傳統的“性質形而上學”(metaphysics of property),它獨立于康德的先驗觀念論。根據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等人的區分,范疇性質(categorical properties)是定性的實體:每個范疇性質都有一個內在的定性性質,有時稱為本質。雖然這些性質可能具有因果效力(causal power),但它們是偶然的:它們的因果角色可以在不同的可能情況下改變,由每個世界的自然法則支配。(9)Cf.Armstrong,David M.,1978,Nominalism and Realism, Vol. I. A Theory of Universa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而根據傾向性質(dispositional properties)的說法,擁有一個性質通常意味著擁有某種因果關系的效力或能力(capacities),在某些情況下,我們能說的關于一個性質的唯一信息就是它賦予它的實例以什么效力。在當代學界,謙遜論題常常是傾向主義者對范疇主義的認識論抱怨。在劉易斯(David Lewis)等范疇主義者看來,盡管內在性質的存在是物質存在的必要條件,但我們永遠不可能了解它們,這已成為他們的主流觀點。(10)Cf.Lewis,D 1986,Philosophical Papers, vol. 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他們認為所有的基礎性質都是傾向性的,而存在更多的基礎內在性質這一想法意味著我們對相關性質的無知是無可補救的,我們沒有理由斷言我們永遠不知道的事物居然會是存在的,因此我們也不應該假定內在性質的存在。

與之相反,“蘭頓的康德”承認物自身在本體論上的實在性,同時又否認它在認識論上的可通達性。而這正是認知結構實在論(epistemic structural realism,ESR)的形而上學立場,主張放棄了解不可觀察實體的本質的嘗試,轉而關注正確地描述世界結構。一方面,它主張作為認識對象的物自身是真實存在的,并不以認知主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我們所有經驗知識的來源——如果否認它們的存在,我們只能走向反實在論的觀念論和建構主義;另一方面,我們只能夠獲得關于物自身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我們之間的關系的知識,也就是關于外在性質或關系性質的知識,其內在性質或范疇性質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知的?!疤m頓的康德”是認知結構實在論的擁躉,盡管康德的著作比這個觀點的命名早了兩個世紀。結構實在論的理論優勢正是它在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中所占據的有利地形:根據沃拉爾(John Worrall)的說法,我們關于世界的知識的連續性是形式或結構的連續性,而不是內容的連續性,這樣它既不違背實在論者所給出的“無奇跡”論證(no-miracles argument),又能避免實在論者所面對的“悲觀元歸納”(pessimistic meta-induction)反駁。(11)Cf.Worrall,J.,1989. “Structural realism:The best of both worlds?” Dialectica,43:99-124. Reprinted in D. Papineau (ed.),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39-165.這個被譽為“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在當代學界得到了其他哲學家的呼應。杰克遜(Frank Jackson)提出“康德式物理學主義”(Kantian physicalism)(12)Cf.Jackson,1998.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23-24.,主張科學只揭示了物理學對象的因果關系性質,我們只知道世界的因果和關系性質,而對世界的內在性質我們幾乎一無所知。劉易斯稱之為“拉姆塞的謙遜”(Ramseyan humility)。(13)Cf.Lewis,David,2009. “Ramseyan humility,” in D. Braddon-Mitchell and R. Nola (eds.),The Canberra Programm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3-222.安格爾(Peter Unger)也認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純粹是結構性的,而感受質(qualia)是現實的非結構性組成部分。(14)Cf.Unger,p.,2001. “Why there are no people,”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4:177-222.

二、查爾默斯的康德

在康德與元宇宙相互詮釋方面,查爾默斯的《實在+:虛擬世界與哲學問題》為我們提供了極佳的契機:一方面,該書是當代著名哲學家關于元宇宙的哲學基礎的前沿研究成果,出版于2022年;另一方面,該書對于推介“蘭頓的康德”以及如何借助“康德式謙遜”夯實虛擬世界或元宇宙的哲學地基的闡述極富啟發性。(15)Cf.Chalmers,David,2022,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W. W. Norton (US)and Allen Lane (UK),pp.419-422.特別是可以借助查爾默斯的“模擬假說”來理解康德的物自身預設。如果說上一節“蘭頓的康德”是將康德的物自身學說與當代認知結構實在論緊密結合起來,把“康德式謙遜”作為其核心概念,那么本節“查爾默斯的康德”(Chalmers’ Kant)的核心概念是“模擬假說”。

“模擬假說”最早由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提出,其含義是:我們生活在計算機模擬環境中,或者,我們無法分辨自己是否處于模擬宇宙之中。(16)Cf.Nick Bostrom,“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3)Vol. 53,No. 211,pp.243-255查爾默斯接著指出,模擬實在還需要滿足其余兩個條件:首先,模擬必須是終身的,或者至少是在我們能夠記憶的時間內,從昨天開始就參加模擬比賽不算;其次,模擬需要由模擬器(simulators)來設計,沒有模擬器就隨機彈出的計算機程序不算模擬。(17)Cf.Chalmers,David,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p.29.例如,如果我們生活在《黑客帝國》的世界中,我們的神(也稱之為“模擬器”)就是機器。他把虛擬世界稱為“實在+”(reality+),它可以被視為物理學實在與增強實在和虛擬實在的元宇宙結合體,這是一種沉浸式的、交互式的、由計算機生成的空間。虛擬實在的核心要旨在于,它是一種真正的實在,滿足查爾默斯對實在的下述標準:具有因果效力(causal power)、獨立于心靈,并且并非錯覺??档碌奈镒陨硪矟M足上述實在標準,但它并不滿足現象世界的可感知和可測量條件,所以只能是一種“頂級實在”(top-level reality)。

在查爾默斯看來,元宇宙比現實世界更加虛擬,但是有一種宇宙比現實世界更加真實,他稱之為元-宇宙(Meta Universe),現實世界居于二者之間?,F實世界是對元-宇宙的模擬,但根據模擬假說,即使我們在模擬宇宙中,我們所有的證據都與我們在非模擬宇宙中是一致的。所有這些都表明,完美的模擬假說與認知結構實在論者所宣稱的“一切源于結構,結構源于X”(it-from-structure-from-X)是高度一致的。(18)Cf.Chalmers,David,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p.417.這里的“X”又是什么呢?認知結構實在論主張,無論科學告訴我們什么關于物理學實在的結構,都有一個潛在的本質,不妨稱之為“X”,這是科學沒有告訴我們的。如果我們處于一個完美的模擬環境中,我們的物理學結構與非模擬宇宙相同,但具有元宇宙的基礎性質。我們可以知道它的結構,但不能知道它的本質。當然,元-宇宙的物理學有自己的結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模擬宇宙的結構是通過元-宇宙的進一步結構實現的。這就為如何實現元宇宙的結構提供了可能性。也許這是通過在一個元宇宙的進一步結構實現的,但這只是轉移了問題,所以只需關注最初的頂級宇宙(top-level universe),也就是一個包含所有其他宇宙的宇宙。據此,筆者認為,如果把康德的“本體世界”視為某種完美的模擬實在(perfect simulated reality),那么“X”就是康德的“物自身”。在元宇宙與康德的“本體世界”之間,還有現實世界與元-宇宙。

由此可知,這里存在一個模擬鏈條:元宇宙→現實世界→元-宇宙→本體世界。假定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那么元宇宙模擬了現實世界;而現實世界又模擬了元-宇宙。最終,所有宇宙最終都模擬了本體世界(物自身)。只有作為頂級宇宙的本體世界才是完美的模擬實在,所以我們稱其他幾種宇宙為“不完美的模擬實在”(imperfect simulated reality),亦即虛擬實在(virtual reality,VR)。本質上,元宇宙是對元-宇宙的模擬,二者之間是技術與理念的關系,或者現實與理想的關系。元-宇宙也不等于康德的物自身或“本體世界”,但它們之間的差別也是程度上或技術上的,而不是性質上或形而上學上的。在傳統的現象世界與康德的“本體世界”之間存在很多中間狀態,從原始的人造物(如石斧)到現在的電影、電視、智能手機,再到滿足了互動性和計算機生成性條件的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進一步借助滿足了沉浸感條件的虛擬實在設備,如VR頭盔、VR手套,我們進入了一個共享的、計算機生成的元宇宙世界,在其中進行社交、工作和娛樂。元宇宙不一定是錯覺、幻覺或虛構物,我們進入其中不等于逃避實在。實際上,人們已經在虛擬世界中過著復雜而有意義的生活,比如虛擬實在游戲“第二人生”,而虛擬實在將使這種生活變得司空見慣。

元宇宙聽起來很像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場景,但二者仍有重要區別:元宇宙在真實程度上遠不如“矩陣”中的世界,畢竟“虛擬的X”不等于“真實的X”,也沒有人會在其中度過一生,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進入和退出。元宇宙中的人無法完全脫離現實世界(元-宇宙),每個人都出生在日常的物質實在中,并且仍然以那里為基礎。當人們選擇進入時,他們可以戴上耳機,穿上緊身衣,進入元宇宙的虛擬世界。相較而言,黑客帝國是一個模擬的宇宙,大多數人都在其中度過了他們的一生。但《黑客帝國》只是科幻小說(當然理論上也有可能是真實的),不過元宇宙正在逐漸成為實在?!熬仃嚒笔澜鐚儆谡鎸嵭暂^高的實在層級,即模擬實在(simulation reality):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充其量只能創造局部(特定層次和區域)的、臨時的、預編(設定好情節)的,以及律則上不完美的模擬實在,現在談論全局的、永久的、非預編的、律則上完美的模擬實在還為時尚早。

假設我們在一個完美的模擬世界中,當我看到一個杯子時,我可以知道它的一些性質:我知道它的顏色和形狀。更一般地說,我可以知道它的結構性質。所有這些都可以看作是杯子的現象,但我不知道杯子的本質或物自身。事實上,在現象背后,有一個數字對象在元宇宙的計算機上運行。在模擬宇宙中,數字對象是我們不知道的,所以元宇宙中的數字杯子本身是不可知的,它就是杯子的物自身?!翱档率街t遜”主張我們不可能知道杯子背后的那個物自身。進一步,“查爾默斯的康德”告訴我們,物自身是一個不可知的“X”,它超越了我們的心靈,從而超越了我們的知識,盡管現象,即我們在空間和時間中感知到的日常對象,與人的心靈有著深刻聯系。根據查爾默斯的解釋,康德持有一種“從結構到X”的觀點,認為結構包括一個關系網絡,而X包括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的潛在內在性質。

三、結構實在論的“平原景觀”與“山地景觀”

當代哲學中出現了一場關于“平原景觀”(flatland landscape)與“山地景觀”(mountain landscape)之間的論爭。(19)Cf.Kristie Miller,“Is our world structured?”,in Duncan Pritchard (ed.),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Routledge,2015,pp.223-235平原景觀論者(flatlanders)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平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依賴關系,不能被我們在形而上學工具箱中已有的關系所捕獲。據此,實在領域是一個巨大的關系網絡,類似于我們將紐約地鐵描述為關系網絡的方式。這種關系網絡刻畫了一幅實在的結構圖景,事物的領域本身類似于網絡中各個車站的內在性質,這些內在性質刻畫了實在的內在圖景。相反,山地景觀論者(mountaineers)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多山的——這意味著一種層級性(hierarchy)。他們認為我們需要在工具箱中引入新的概念來理解世界的結構,因為我們的世界是由依賴鏈條構成的:世界上有些地方是最基礎的,或者至少是比其他部分更為基礎,世界上那些不太基礎的層級依賴于世界上更基礎的層級。

鑒于上述分歧,將模擬假說類比為康德的物自身學說同樣體現為兩個方面。這兩種景觀之區別可以簡化為是否承認實在的不同層級。在平原景觀論者看來,不同層級的實在以及與之相應的不同層級的現象界(元宇宙)/物自身(元-宇宙)的區分是不必要的。我們無法躍遷至上一級實在之中,甚至無法證明上一級實在是真實的,而所謂的頂級實在其實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物自身世界,它是現象世界的認識論來源和本體論基礎,同時也是現象世界價值觀的根本。筆者認為,“蘭頓的康德”體現了結構實在論的“平原景觀”:如果在康德看來,數字杯子背后是一個真正不可知的東西,那么相當于說,康德持有一個關于物自身的“平原景觀”。據此,實在的結構對應于康德的可見現象領域,而無論這種結構的基礎是什么,都與康德的不可知物自身相對應。

相較而言,“查爾默斯的康德”體現的正是結構實在論的“山地景觀”:康德會把元宇宙中的數字杯子看作是另一種現象,因為下一個宇宙中的人可以在空間和時間中感知到它。這樣,物自身仍能與模擬假說之間維持一個有趣的映射。為了理解查爾默斯所說的“下一個宇宙”,筆者將模擬假說拓展至“嵌套模擬假說”(nesting simulations hypothesis),它是一個容納山地景觀的模擬假說:我們一直處于一個處于某個層次的計算機模擬世界中,從中接收我們的輸入,并將我們的輸出發送給這個世界。羅素(Bertrand Russell)講過一個故事:某個印度思想家相信,世界由四頭大象支撐,而大象又由一只巨龜支撐,而巨龜又由另一只巨龜支撐,以至無窮。(20)Cf.Russell,Bertrand. “Is There a God?” (1952),in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Bertrand Russell, Volume 11:Last Philosophical Testament,1943-68,John G. Slater and Peter K?llner (eds.),London:Routledge,1997,p.544.借助模擬假說,兩個相鄰層次的世界或海龜之間可見一種“元宇宙(現象界或不完美模擬宇宙)/元-宇宙(本體世界)”關系,如下圖所示:

據圖1可知,下級實在的元-宇宙同時也是上級實在的元宇宙,頂級實在既是“頂級元宇宙”(top-level metaverse)也是“頂級元-宇宙”(top-level meta-universe),亦即,通過無限上升而最終實現了二者的統一。我們并不知道目前的地球人類身處幾級實在之中,但也許可以樂觀預測,隨著地球文明的層級提升,我們將來有機會躍升至上一級實在之中,這樣一方面,我們的元宇宙是下級實在的元宇宙,這意味著我們是下級實在中的創造萬物的“上帝”;另一方面我們仍然有自己的“上帝”,除非我們在某個時刻躍升至頂級實在中——此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圖1 實在層級與嵌套模擬假說

假設我們身處模擬宇宙,也就是對非模擬宇宙的一個完美的模擬。物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宇宙包含夸克、原子和分子。但如果我們是在模擬宇宙中,我們的物理學就不是“頂級物理學”(top-level physics)。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學要奠基于下一個宇宙中的計算機。(21)Cf.Chalmers,David,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pp.419-422.在這個意義上理解的“元-宇宙”就是下一個宇宙。元-宇宙本身可能是模擬的(在非頂級實在中),也可能不是(在頂級實在中),它有自己的物理學機制,可能與模擬宇宙的物理學機制完全不同。模擬宇宙和非模擬宇宙有一個四維時空,而元宇宙可能是26維的,可能居住著我們幾乎無法想象的生物。至于模擬實在的層級結構在頂級宇宙中是如何實現的,這里有兩種可能:其一,頂級宇宙可能是純結構的宇宙。如果是這樣,我們在頂級有純粹的“結構起源”(it-from-structure)的觀點——這是一種本體結構實在論(ontic structural realism,OSR)立場。其二,頂級宇宙是一個非純結構(impure structure)的宇宙,換言之,其結構仍然是由某種非結構之物實現的。如果是這樣,我們在頂級宇宙中又有了“一切源于結構,結構源于它”(it-from-structure-from-it)的觀點,這與認知結構實在論是一致的。如果后者更具說服力,那么康德的物自身學說可以與模擬假說相互詮釋。

筆者也不斷言結構實在論的“平原景觀”與“山地景觀”何者更為正確,但似乎后者所蘊含的嵌套模擬假說具有更強的解釋力。舉個例子,現象世界的道德法則來自康德的“本體世界”,或者上級實在之中。在本體論上,即便下級實在與上級實在都是真實的,在真實程度上也還是會有差別:相對于同級元宇宙,元-宇宙總是“實在+”。在倫理學上也是如此:如查爾默斯所言,也許非模擬人類比模擬人類有更高的道德地位,僅僅因為他們在頂級宇宙中。(22)Cf.Chalmers,David,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p.345.

四、對批評意見的回應

借助上述兩種康德解釋所共享的哲學立場,即認知結構實在論,我們將康德的物自身與為元宇宙提供形而上學奠基的“模擬假說”聯系起來,實現了康德背后的認知結構實在論與元宇宙背后的模擬假說之間的相互詮釋和深度契合。毋庸諱言,其可行性奠基于一系列理論預設,而這些預設恰恰又面臨一些重要的批評意見,下面稍作回應或澄清。

首先,回應對康德對現象界/物自身區分的批評。黑格爾提出了“生活實踐”的觀點來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論。(23)參見黑格爾:《自然哲學》,梁志學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13頁。據皮平(Robert Pippin)解釋,黑格爾的實在或絕對精神是個發展著的理念,而康德的“物自身”是一個悖謬性概念:如果它是不可知的,那么它與被它規定之物是毫不相關的;而如果它與它們是相關的,那么它就不能是不可知的,也不能是“自在”的。(24)參見羅伯特·皮平:《黑格爾的觀念論——自意識的滿足》,陳虎平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第321頁。此類批評太多,已超出本文范圍,只能簡單回應道,元宇宙的理論無需奠基于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即便后者是不成立的,并不影響我們對元宇宙的形而上學研究。

其次,回應對“蘭頓的康德”的批評。阿里森(Henry Allism)批評蘭頓把康德的物自身與萊布尼茨的單子(具有內在屬性的實體)等同起來,但是很難說康德會認同這種實體學說,況且斷言物自身具有內在屬性的說法也可能導致康德本人明確反對的對物自身概念的“先驗的誤用”。(25)參見亨利·阿里森:《康德的先驗觀念論——一種解讀與辯護》,丁三東、陳虎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9-30頁。其實蘭頓本人也意識到,“康德式謙遜”的解釋有其削足適履之處,但筆者仍選擇與查爾默斯一道,對這個方案抱理解之同情,因為它具有解釋力:幫助我們理解元宇宙的模擬假說。

再次,回應對認知結構實在論的批評。盡管雷迪曼(James Ladyman)等本體結構實在論者同樣認為,我們所知的只是事物間的結構關系,而不是事物本身,但仍堅稱沒有事物,結構就是一切。(26)Cf.Ladyman,J. and Ross,D.,with Spurrett,D. and Collier,J.,2007. Every Thing Must Go:Metaphysics Naturalis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通俗地講,可以存在沒有關系項(relata)的關系(relations)、沒有結點的網絡,類似于說,可以存在沒有設計者的設計、沒有程序員的編程。對此的回應是,目前無需斷言認知結構實在論與本體結構實在論孰是孰非,但即便前者是不成立的,并不影響我們對元宇宙的形而上學研究。

再其次,回應對查爾默斯的模擬假說的批評。一個來自觀念論者的反駁意見是:如果我們的現象決定了實在,這就排除了完美模擬假說的可能性,因為在這個假說中,從來沒有任何線索表明我們活在模擬宇宙中。在此情況下,即便模擬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仍然無法在現象上把捉任何模擬的跡象。(27)Cf.Chalmers,David,Reality+:Virtual Worlds 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p.71.對此的回應是,正如查爾默斯所言,我們不能排除意識可能是宇宙的基礎,因此某些形式的觀念論應該至少作為一種推測性假說而被認真對待。然而這不影響我們斷言,任何將現象與實在等同起來的觀念論做法都是難言成功的。

最后,回應來自對“元宇宙”不同理解的批評。也許有人認為,目前的元宇宙在技術上尚未成熟,其概念規定性尚不確定,相關的技術哲學和運用倫理學研究仍處于摸索中,所謂“元宇宙形而上學”更是無從談起。對此的回應是,作為技術的元宇宙與作為“理念”(idea)的元宇宙原本就處于康德關于現象界/物自身的二元關系中,本文側重于哲學上探討元宇宙相對于現時代的前瞻性和元-宇宙相對于現實世界的基礎性。換言之,這是一項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事業——而這正是康德的一部元哲學著作的書名。(28)參見康德:《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猜你喜歡
默斯蘭頓實在論
泰國漁民在海灘邊撿到珍貴龍涎香估值226萬元
上帝只負責過去
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
霍金的依賴模型實在論與馬克思的“有機哲學”
阿奎那關于原罪的實在論解析
放眼未來
EPR 悖論
放眼未來
剖析《八月之光》中喬·克里斯默斯的悲劇命運
淺析《八月之光》中喬·克里斯默斯的悲劇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