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貴:家庭教育十大原則

2023-10-13 01:13羅振宇
伴侶 2023年9期
關鍵詞:底線習慣家長

羅振宇

“家庭教育十大原則”來自李希貴校長。這十條原則,可以說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礎。家長不需要先把自己培養成教育專家,只要理解這些原則,遵循背后的教育邏輯,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今天很多父母的生活常態,是自己的時間往往安排得很滿,卻沒有陪伴孩子的時間。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優秀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動當中,父母有意無意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很多父母,平時工作忙,但和孩子在一起時,卻又忍不住會啟動訓導模式,這其實是孩子最反感的。

事實上,只有在父母無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產生歸屬感、安全感,坦露真實的自己。比如,父母可以每天和孩子共進早餐、晚餐,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戲,或者在睡前進行15分鐘的親子共讀。如果平時實在沒時間,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園、參觀博物館。是愛把父母和孩子聯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為彼此帶來深刻的滿足感。親子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學的教養方法更重要。

李希貴校長有一句著名的話:教育學其實就是關系學,在學校里面,師生關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這個規律在家里也是一樣的,陪伴孩子的質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線。什么是底線?就是必須遵守的紀律。比如,放學后必須按時回家。

當然,孩子的每個年齡段都需要設置不同的底線。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時候,和孩子商量、確定下一階段的底線。需要強調的是,底線一旦商定就不能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線,就盡量不要再過多地對他做紀律方面的要求。如果除了底線,你還是沒完沒了地對孩子說“不”,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會膽小怕事、不敢擔當,更別提有創新意識。

確定底線的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如果孩子達不到底線要求,你會對他采取哪些懲戒措施。這里的懲戒措施,指的是日常的一些小規矩和小代價,比如“完不成作業就不能玩玩具”等等。確定好這個底線,可以把底線的具體內容寫下來甚至打印出來,一式兩份,一份貼在孩子的房間,一份貼在所有家庭成員都能看到的地方。

對于孩子,家長無疑具有權威,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如果總是用權力來壓制孩子,你的確可能經?!摆A了”孩子??珊⒆幽?,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失敗者。如果頻繁失敗,孩子要么會變得反叛,要么變得盲從。事實上,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贏”孩子,而是“贏得”孩子,讓孩子理解而且信任自己。所以,要少用權力,多用規則。

規則不能單方面制定,必須和孩子協商制定。制定好后父母便不能再隨意地、無休止地對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父母要和善而堅定。我們要讓孩子懂得規則的道理,而不是逼著他遵守規則。對于還沒有形成良好規則意識的孩子,不要一次制定過多規則,可以先制定簡單易操作的規則,再制定完成起來稍有難度的規則。

守住了底線,建立了規則,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培養孩子的素養。

首先從習慣開始,從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會讓父母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事半功倍。

所有好習慣都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長期培養。但是好習慣的培養沒有那么容易,往往是孩子一哭鬧、一撒嬌,父母就心軟了、放棄了。父母要做的,其實是設計策略,給孩子一個腳手架,讓他能比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習慣的臺階上。

比如,幾乎所有家長都想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那么以后只要出門,就一定要帶一個小書包,里面裝上孩子最近喜歡的書。出門之后,至于看不看,不那么重要。讓孩子時時刻刻知道,即使出了門,我的小書包里也有一本最近喜愛的書。按照這樣的自我認知和心理暗示,孩子就比較容易養成閱讀的習慣。

再如,想培養孩子按時睡覺的習慣,就要規定好家庭作息時間,可以把睡前15分鐘作為親子共讀時光,時間一到就開始共讀。共讀之后,孩子一般都會準點睡覺。這就是“設計策略,培養習慣”,培養習慣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順著策略循序漸進。

培養習慣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急不得。比如,一兩歲的孩子剛開始學吃飯,用手抓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但是飯桌上、衣服上,肯定弄的都是飯菜。但其實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便能輕松地學會怎樣使用筷子和勺子。了解了這一點,當孩子吃飯時,將衣服上、飯桌上弄的都是飯菜,家長不要怒火沖天,也不要喂孩子吃飯,慢慢地,他會越做越好。僅僅從吃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情當中,孩子就能建立起信心,這才是最寶貴的。父母要做的,是幫孩子搭建階梯,化難為易。

再如,想讓孩子整理房間,家長最好給孩子一個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單,并教他操作方法,這樣孩子就知道該怎么干了。這就是階梯。

又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可能讓他從讀繪本一步跨越到讀文學名著,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橋梁書”,例如插畫版的文字書,便可以幫助孩子提升閱讀水平。

對于孩子,做家長的總是批評太多,表揚太少。我們看見孩子身上有什么缺點總是忍不住去批評,希望他變得更好。

但退一步想,事實上孩子好的行為通常占85%以上,不好的行為只占15%左右。當我們認為孩子沒有可以表揚的優點時,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看待孩子的眼光有問題。為什么85%好的行為家長往往看不見?因此,父母要隨時對孩子進行鼓勵。當孩子通過你的鼓勵不斷意識到自己的優點時,這些好的行為就會固化成他的習慣,讓他閃閃發光。那15%不好的行為怎么辦?單純批評沒用,應定期和孩子一起反思。反思,是幫助孩子對一定時期內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歸因,找到改進的方法。定期也很重要,不是每天反思,而是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反思一次。

當然,李希貴校長反復提醒,反思是針對行為本身,而不是對孩子本人。每一次鼓勵或者反思,都要謹記對事不對人。

家長們要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夠影響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個人的潛能可能會表現在不同的方面,僅此而已。

如果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顯的短板,父母要立刻轉移視線,去發現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賦;轉移視線不是放棄,而是幫孩子找到一條更開闊的道路。數學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藝術方面有優勢;不喜歡彈鋼琴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鍵盤類技能方面沒有優勢,可以嘗試舞蹈、繪畫、合唱和其他的藝術門類。

如果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賦中的短板,非得盯著短板不放,必然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進而出現叛逆心理和行為,最終不僅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緊張,也會影響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父母要做的是激勵孩子,讓他發現自己的潛能。

孩子之所以會犯錯,往往是因為他沒有資源做更有意義的事。父母要做的,是在正確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預期的資源,讓他在這方面的發展跟同齡人相比有明顯的優勢。有了資源,孩子才會逐步形成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才會珍惜時間,熱愛生活,進而珍愛生命。

如果希望孩子愛運動,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簡易的運動器材,甚至把家里的客廳變成運動場地,激發孩子的運動興趣。

如果希望孩子愛讀書,可以多帶孩子去書店,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定期瀏覽圖書網站,商討購書計劃。

如果不希望孩子看沒營養的動畫片,可以幫孩子找一些健康的紀錄片、高雅的故事片,給孩子提供好一點的觀看條件就行了。

這一條很精妙,一般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孩子往往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某個學科,老師也會因為孩子喜歡自己而更加喜歡孩子,從而更容易發現孩子的優點。

你傳遞給老師的認可,也會慢慢影響孩子對老師的看法。反過來,家長也要想方設法從老師那里獲得對孩子的認可,然后及時傳遞給孩子。

當家長的,就得兩頭傳遞好消息,讓孩子更喜歡老師,讓老師更喜歡孩子。老師可能會一分為二地向你介紹孩子的情況,不光說優點,也會說缺點。老師把孩子的一些問題告訴你,不是向你告狀,而是為了方便家長教育孩子。這時家長就要注意,不要把老師指出的問題直接告訴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對老師產生負面情緒。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之間難免會起沖突。一旦起沖突,家長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會屏蔽一切事物, 當然也包括家長對他的教育。

李希貴校長的最后一條原則,就是為了應對沖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發生沖突,家長越是焦躁、惱怒,孩子的抵觸情緒就越強烈。因此,家長首先要平復自己的心情。

你先冷靜下來,再處理孩子的情緒??梢宰尯⒆颖M情地傾訴或者大哭,或者讓他靜思,通過一個人躲在房間里聽音樂、深呼吸等方式來緩解心情。等孩子的情緒平息之后,再跟孩子交談。

家長可以全神貫注地傾聽孩子的講述,而不打斷他;可以用復述孩子的話去回應他,而不評價他,每一次復述其實都意味著,“我聽到了,我肯定你的想法”。家長還要思考孩子產生壞情緒的底層原因,而不是僅停留在孩子壞情緒的表面。

要給孩子時間,相信孩子稍后會冷靜思考,然后家長就可以有策略地與孩子進入下一個活動,比如一起購物,一起整理書柜等等。

以上十條原則,其實殊途同歸,最終都指向孩子社會情感和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選出你覺得最簡單的一條開始行動,就可以立即在自己或者孩子身上看到效果。

責編/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

猜你喜歡
底線習慣家長
上課好習慣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真相與底線
我心中的好家長
戈恩被捕:底線不可碰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家長請吃藥Ⅱ
守住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