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秋分, 享秋趣

2023-10-14 16:06貝勤英翟琳琳沈雅雯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香囊秋分桂花樹

貝勤英 翟琳琳 沈雅雯

科學活動:尋找幼兒園里的桂花樹

設計意圖

秋分時節,桂花競相開放,醉人的桂花香彌漫在整個幼兒園,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經常會產生“好香??!哪里來的香味”等一系列問題?!?-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币虼?,教師讓幼兒一起在園內找尋香味的來源,探究身邊的桂花樹,通過觀察、比較、觸摸、記錄等方式與桂花樹充分接觸,感知桂花的形態,發現不同品種桂花的差異,從而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培養其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適宜年齡

3~6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調查尋找幼兒園里的桂花樹,并計量總數。

2.了解桂花樹的不同品種,并能進行簡單的區分。

活動準備

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聞聞是什么味道?你覺得香味是從哪里飄來的呢?

二、尋找幼兒園里的桂花樹

1.尋找記錄。

師:空氣中到處都是桂花香,我們一起去找找香味的來源,然后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吧。

2.交流發現。

師:你們都有自己的發現,誰愿意來分享一下?

師小結:桂花長得密密麻麻,金黃色的小花擠在枝頭,有很濃的香味,我們在幼兒園的很多地方都找到了桂花樹。

3.調查統計。

師:剛剛我們都找到了桂花樹,那么幼兒園里到底有多少棵桂花樹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再次去調查一下,用桂花地圖的形式記錄下來吧!

4.分享結果。

師:請說一說我們幼兒園里總共有多少棵桂花樹。

師小結:原來我們幼兒園里有這么多的桂花樹呀,怪不得到處都是桂花的香味。

三、了解桂花的不同品種

1.交流討論。

師:孩子們,你們在尋找幼兒園里的桂花樹時,覺得它們是一樣的嗎?

2.再次觀察。

師:去看看幼兒園里的桂花樹是不是一樣的,它們的樹葉一樣嗎?花瓣一樣嗎?

引導幼兒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了解不同桂花樹在整體特征、樹葉、花瓣等方面的不同,并記錄下來。

3.分享記錄。

通過分享,幼兒知道桂花樹整體的結構特征:樹干高大、筆直、表皮粗糙;花小小的,一簇簇的,很密集,飄香;葉子比較大,表面光滑,葉脈明顯。同時,幼兒也知道幼兒園里的桂花樹有好幾個品種,不同的桂花樹上結的桂花有不同的顏色和氣味。

師小結:幼兒園里的桂花樹有不同的品種,淡黃色的是銀桂,橙色的是丹桂,黃色的是金桂,散發的香味也不同。

4.給桂花樹做標記。

師:孩子們,我們幼兒園里有不同品種的桂花樹,那么我們給不同的桂花樹做上標記,讓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也了解一下吧!

活動反思及延伸

課程源于生活,也應回歸生活。在秋分時節,桂花樹成了很好的教育資源。幼兒調查統計了桂花樹的數量并繪制了桂花樹地圖,還通過親自探究體驗感受到了不同品種桂花樹的區別。在這一親歷探究的過程中,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他們對桂花樹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接下來可以讓幼兒更為自由地去觀察桂花樹,獲得更多有關幼兒園內植物的經驗。

綜合活動:采摘桂花

設計意圖

幼兒知道是桂花發出香味后,就想采摘桂花。但是,他們發現桂花樹太高了,踮起腳才能夠采到一點,想要更多的桂花還要往高處采。怎樣才能采到高的樹枝上的桂花?這既是幼兒無法解決的難題,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面臨真實的問題情境,教師順勢組織了采摘活動,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動手動腦,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適宜年齡

3~6歲。

活動目標

1.能獨自或者與同伴合作商量、制訂采摘桂花的計劃。

2.能大膽說出自己采摘桂花的計劃和方法,并樂于嘗試,能根據需求制作簡單的采摘工具。

3.在采摘桂花的過程中,能積極探索,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幼兒園桂花樹的位置以及桂花品種有所了解。

物質準備:紙、筆,不同的采摘工具如椅子、桌子、梯子、采摘剪、傘、籃子、棍子、大大的布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幼兒園里的桂花樹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一起在幼兒園里找到了桂花樹,發現我們幼兒園的桂花樹分布的位置不同,那你們去哪棵桂花樹采桂花呢?為什么?

幼1:我要采靠近幼兒園東面滑滑梯那里的桂花樹,因為那里桂花樹多,足夠一個班級的人采摘。

幼2:那里的桂花特別香、特別黃……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在選擇采摘桂花前也要有一個思考,要思考這個位置的桂花能否滿足我們整班幼兒進行采摘;另外,還要考慮桂花的香味和顏色是否適宜,使得我們做的手工藝品質量更好。

二、制訂采摘桂花計劃

1.問題導向,讓幼兒的計劃更有目的性。

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采摘桂花呢?打算用什么樣的工具?這些工具去哪里可以找到?小伙伴們怎樣互相配合呢?

2.根據問題,幼兒3~5人一組,共同討論采摘桂花的方法、需要用到的工具等,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分享采摘計劃。

計劃1:爬到樹上去摘,不需要工具。

計劃2:使用梯子、椅子、桌子去摘,需要把梯子、椅子、桌子等搬過去。

計劃3:用木棍打下來,然后去撿,需要用到木棍。

計劃4:將傘掛在樹枝上,然后人用力搖晃樹枝,需要用到傘。

……

4.按照計劃,實施準備工作。

各小組按采摘計劃收集、尋找采摘工具:梯子、椅子、桌子、剪刀、雨傘等。

三、初次采摘桂花

1.每個小組按商議出來的辦法共同采摘桂花。

2.教師現場巡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幼兒予以鼓勵:你們采的桂花如何???幾個人合作得開心嗎?

四、再次討論

1.教師詢問。

師:你們剛剛采摘時順利嗎?你覺得自己的工具或者方法有用嗎?有沒有什么問題?

2.幼兒匯報發現的問題。

(1)爬到樹上去摘,樹很滑,爬不上去,摘不到高處的桂花。

(2)使用椅子、梯子雖然能采到桂花,但是一直要搬動椅子、梯子很麻煩,采的速度不快。

(3)用棍子打下來,桂花葉子也被打掉了,而且手臂很累,掉在地上的桂花比較臟,不能食用。

3.幼兒討論交流新的方法。

師: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摘得又快又多?

幼1:用衣服接著。

幼2:把雨傘掛在樹枝上,一個人搖晃。

幼3:用大大的布。

幼4:我們可以把工具組合一下,有的棍子和傘組合,有的雨傘和人組合,有的布和人組合。

五、再次采摘

幼兒用想出的新方法第二次嘗試采摘桂花。教師巡回觀察。

六、最后總結

1.以小組為單位分享本次采摘桂花的成果。鼓勵幼兒采用照片、繪畫、口頭表述等多種形式大膽表征本次組合方法的優點和缺點。

2.設置“最棒的組合法是什么”投票墻,請幼兒選出最好用的采摘桂花方法。

3.小結:原來采摘桂花的工具和方法不是唯一的,有些工具是可以相互組合的,組合之后不僅幫我們省了不少的力氣,而且讓我們收獲了更多的桂花。所以,辦法不是唯一的,需要不斷嘗試,也需要大家共同的智慧。

活動反思及延伸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針對“如何采摘高處的桂花”展開了探索。他們積極嘗試各種方法,主動合作,自主解決了問題。在此過程中,幼兒使用工具和互相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知道了要在采摘時注意保護植物。后續幼兒可以把采摘過程做成小書,告訴其他幼兒采摘桂花的方法。此外,幼兒還可以就采摘回來的桂花開展各種探究活動,讓桂花樹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藝術活動:桂花香囊

設計意圖

幼兒圍繞采摘回來的桂花可以用來干什么展開了討論,有的說可以做甜甜的桂花糕,有的說可以制作桂花冰粉,有的說可以制作桂花香囊……教師覺得制作桂花香囊既能幫助幼兒保存桂花的香味,又有利于幼兒了解秋分時節家鄉的傳統手作工藝。

適宜年齡

3~6歲。

活動目標

1.了解桂花的特點,感受桂花濃濃的香氣,喜歡桂花。

2.能根據步驟圖嘗試制作桂花香囊,遇到問題愿意向別人請教。

3.知道桂花香囊的作用,感受香囊背后蘊藏的美好祝愿,并對自制香囊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PPT 課件,一個束口袋,口罩(人手一個),桂花若干,雙面膠、泡沫膠、透明膠等黏合類工具,蠟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香囊,了解特點

師:我采集了一些桂花,把它做成了一個好看的香囊,這樣就可以將甜甜的香味留下來。你們知道什么是香囊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出示香囊,引導幼兒聞一聞、看一看、捏一捏,了解香囊的特點。)

小結:香囊的樣子和里面放的東西有很多種,它們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人們會在香囊上寫上一些祝福的話送給好朋友,表達一種美好的祝愿。桂花香囊中放著桂花,香香的味道讓人一聞就心情愉快。

二、制作香囊,體驗樂趣

1.介紹制作材料,了解制作步驟。

師:制作一個香囊需要用到口罩、桂花、雙面膠、蠟筆……(出示所需材料并介紹)

教師出示步驟圖:孩子們,這里有一張制作香囊的步驟圖,請大家仔細看看制作香囊有幾步,分別是怎么做的。

2.制作桂花香囊。

師:孩子們,現在請輕輕走到桌子邊上,開始制作自己的桂花香囊吧。(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按照步驟圖進行制作。)

三、交流問題,討論辦法

1.請幼兒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

師:在剛剛制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請說一說有哪些問題吧。

2.幼兒分享完畢,教師總結問題。

師:大家說了很多問題,我覺得主要是“怎么把香囊的邊封口”和“怎么將桂花塞進香囊里”這兩個問題。

3.師幼共同討論解決辦法。

師:那大家覺得要怎么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小結:先將口罩兩邊用雙面膠黏合,從開口的地方將桂花塞進去,少量多次進行操作,最后用雙面膠或是透明膠封口。

四、再次操作,合作完成

師:我們知道了解決的辦法了,現在繼續去完成自己的香囊吧。遇到問題可以問問邊上的小伙伴,或者跟你的同伴一起合作完成香囊。(教師引導幼兒用多種材料裝飾做好的香囊,互幫互助合作完成。)

五、分享成果,交流評價

師:孩子們,可以把已經做好的香囊掛在樹上,然后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香囊,為什么喜歡它。

師:天氣漸漸轉涼,桂花香囊能帶去一絲溫暖,讓大家永遠記住秋姑娘送來的這一份甜甜的禮物,喜歡上秋天的桂花香。

活動反思及延伸

在制作桂花香囊過程中,教師提供了步驟圖,讓幼兒掌握按圖操作的技能。針對幼兒比較突出的問題,教師組織大家共同討論,提出解決辦法,并讓不同幼兒之間互相幫助。除了集體活動之外,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在區角活動和生活活動中創作獨具特色的桂花香囊。此外,對于收集下來的桂花,還可以用來開展制作桂花蜜、桂花糖、桂花枕頭、桂花糕等活動。

美術活動:秋牛圖

設計意圖

“迎秋分,送秋?!笔乔锓謺r節的重要習俗,即秋分的時候挨家送秋牛圖?!扒锱D”是在二開紅紙或黃紙上印上全年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借此,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傳統習俗,并使用多種材料制作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秋牛圖。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分有“送秋?!钡牧曀?。

2.能運用剪、貼、畫等形式制作秋牛圖,體驗制作秋牛圖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筆、黏土、剪刀、膠棒、彩紙、秋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秋分時節“送秋?!钡牧曀?。

師:秋分時節,民間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圖者都是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牛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到主人樂于給錢為止。言辭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2.圖片導入。

師出示圖片:小朋友們,你在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

師:對,圖上有一只在耕田的牛,還有一些節氣的圖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秋牛圖。

3.欣賞各種“秋牛圖”。

師:下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秋牛圖上的牛有什么特征。

小結:牛的頭頂兩邊有著向上卷起的牛角,秋牛圖上的牛鼻孔比較大,有細長的尾巴。

師:那牛的周圍有什么呢?

小結:牛的周圍可以用一些秋天的景物來裝飾,比如豐收的農作物,或者秋天的花草等。

4.創作秋牛圖。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秋牛圖”的特征,知道了“秋牛圖”是什么,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創作一幅秋牛圖吧。

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及時的幫助,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科學活動:豎蛋

設計意圖

“秋分到,蛋兒俏?!鼻锓诌@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天地萬物也處于短暫的平衡狀態,不少地方有秋分豎蛋的習俗。為了讓幼兒了解節氣習俗,體驗傳統游戲的樂趣,我們設計此活動方案。通過聆聽秋分習俗、直接感知及親身體驗等途徑,引導幼兒動手裝扮蛋并且不斷嘗試豎蛋的方法,讓幼兒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認知能力,感受科學活動的奧秘。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分時節“豎蛋”的習俗。

2.能自己動手裝扮蛋,感受創作的樂趣。

3.探索讓蛋站立起來的方法,體驗不斷嘗試后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視頻、雞蛋、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了解秋分豎蛋習俗。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豎蛋嗎?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有關秋分豎蛋的習俗吧?。ㄓ變河^看視頻)

小結: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作為一年的平分時點,天地萬物也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在這一天中“豎蛋”最容易成功,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手里拿的就是一個生雞蛋,通過觀看視頻,我們知道了豎蛋要用生的雞蛋,因為熟雞蛋里的蛋清和蛋黃凝固了,不容易站穩。

3.裝扮雞蛋。

(1)談話。

師:馬上要玩豎蛋游戲了,你們開心嗎?咦,我聽到雞蛋在說話,噓——我們一起聽一聽雞蛋在說什么。

師:原來雞蛋說自己不夠漂亮,想請小朋友們來為它打扮一下,你們愿意嗎?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裝扮雞蛋呢?

幼:我們可以用畫筆來給雞蛋穿上漂亮的衣服。

師:在裝扮雞蛋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雞蛋殼很脆,我們在畫的時候要輕一點,不能弄碎了。

小結:我們在畫蛋的時候要輕一點,保護好蛋寶寶。

(2)幼兒操作裝扮雞蛋。

4.秋分豎蛋。

(1)教師指導幼兒“豎蛋”。

師:哇,小朋友的蛋寶寶一個個都好漂亮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玩豎蛋的游戲吧。取一個生雞蛋,把它豎著放在桌子上,把手輕輕拿開后雞蛋仍站著沒倒,則豎蛋成功。

小結:首先我們來使勁晃動雞蛋,然后將雞蛋大頭朝下,小頭朝上,擺在桌面上,尋找雞蛋的平衡點,注意雞蛋不能破碎哦。

(2)教師鼓勵失敗的幼兒多次嘗試。

(3)教師表揚第一個成功“豎蛋”的幼兒。引導幼兒介紹成功經驗——尋找支撐點。幼兒回家后也可以叫上爸爸媽媽一起嘗試。

生活活動:食秋菜

設計意圖

秋分有“吃秋菜”的習俗,所謂“秋菜”就是一種野菜。秋分之日,幼兒在成人的帶領下尋覓并采摘秋菜,通過親自動手采摘、清洗、烹飪,然后品嘗,既感受了秋分吃秋菜的習俗,在勞動中加強健康意識,并養成珍惜食物的美德。

活動目標

1.能認識常見的秋菜,知道秋菜有豐富的營養。

2.初步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知道多吃秋菜的好處。

3.體驗自己制作秋菜的喜悅,嘗試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各種秋菜圖片、秋菜、調味料。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節氣嗎?

幼:是秋天,是秋季。

師:現在是秋分時節,你們知道秋分有什么習俗嗎?

幼:吃秋菜、豎雞蛋、看看秋天的景色。

師:是的,在秋分這一節氣,我們可以吃秋菜,秋菜就是我們這邊常見的野菜(播放馬齒莧的圖片)。

師:這是馬齒莧。在秋分的時候,我們都會去采摘秋菜,然后做好吃掉,希望自己健康平安。

2.欣賞各種“秋菜”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秋菜。其實秋菜不單單只有馬齒莧,還有這些呢,來看看你們還認識哪些。

師:莧菜、蘿卜、芹菜、秋葵等都是秋菜,還有一種我們這邊也經常見到的紫莧菜。

小結:秋分時節,我們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防止秋燥,適當吃些酸味的果蔬。

3.嘗試自己制作美味“秋菜”。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嘗試自己制作秋菜吧。我們先把秋菜洗干凈,然后用熱水泡一下或者煮一下,這樣就可以去除秋菜的苦澀。接下來就可以放點醋和醬油,讓秋菜更加美味哦!

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幼兒大膽制作美味秋菜并品嘗,感受做力所能及事情的喜悅。

美術活動:面雀

設計意圖

“面雀”是將糯米粉揉成面團,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種糯米點心。古時候,秋分時節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壞莊稼。人們就用糯米粉做成團,用竹簽穿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鳥吃了面雀嘴巴就會被黏住,這樣便不能去禍害莊稼了。面塑對幼兒來說操作簡單,且有較大發揮空間,正值秋分,我們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產生制作面雀的興趣。

2.欣賞民間面塑,感受民間藝術的美。

3.大膽制作面雀,感受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面粉,木棒,臉盆,剪刀、塑料刀。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激發幼兒制作面雀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故事里農民伯伯的莊稼被肆意破壞,你愿不愿意幫助他們一起制作面雀,保住莊稼?

2.播放PPT,觀看不同鳥類的圖片及不同的面塑,請幼兒畫出心中的面雀。

師:看完圖片后,請你畫一畫你心中的面雀。

3.根據自己的設計制作面雀。

師:我們先將水倒在面盆里,不停攪拌,然后用手揉成面團,為了讓面粉更黏一點,可以多加一點點水。

幼兒攪拌面團、制作面雀,教師指導??商嵝延變河媚?、搓、揉、掀等多種手法,還可以用小剪刀剪、劃。

4.展示作品。

請幼兒將做好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自由欣賞,并請幼兒說說最喜歡的面雀。

猜你喜歡
香囊秋分桂花樹
緬桂花樹下的校園生活
床頭掛香囊,安神又助眠
桂花樹
略說民俗文物香囊
種桂花樹
小獾的桂花樹
TREASURE TRAIL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秋分
秋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