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癮性行為,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

2023-10-16 10:01木棉
幸福 2023年20期
關鍵詞:思思病理性購物

文/木棉

你有“癮”嗎

朋友思思懷疑自己有“購物癮”,因為她超喜歡逛直播間,然后瘋狂買買買。前段時間“618”預售,她一晚上就花了1個多月的工資。第二天醒來,看著觸目驚心的信用卡賬單、可憐的存款余額。再想想家里還囤著用不完的護膚品、紙巾、衛生巾,一堆沒拆過標簽的衣服、包包……她又懊惱不已。同事阿水則說,他覺得自己有“熬夜癮”,白天睡不飽,晚上不想睡。每晚刷手機到凌晨兩三點,他都會害怕自己哪天就猝死了。他也不是沒逼過自己早睡,可腦子就是不聽話。有時是游戲一局接一局地打,有時只是無腦刷短視頻、影視解說、美食探店、養豬釣魚實錄……一晃幾個小時就過去了。生活中,我們許多人都有“犯癮”的時候:總是忍不住點奶茶;不喝咖啡就難受;一到晚上就想吃炸雞燒烤;半小時不看手機就不舒服……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上癮過后是無盡的疲憊和自責。但為什么我們越逼自己戒癮,就越是上癮呢?今天,想和你聊聊:正在侵蝕當代年輕人的“上癮性”行為?;蛟S看完之后,你會知道自己為何會對某些事物“上癮”,也就知道如何戒癮了。

“上癮性”行為

為何越逼自己戒掉,越是沉迷?

首先想和大家強調,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說的“上癮性”行為,與要去醫院做專業診斷和治療的“病理性成癮”,通常相去甚遠。

例如病理性賭博成癮、游戲成癮、酒癮、性癮等。因為很多人在說自己成癮的時候,是有夸張和調侃的成分在的。就像偶爾emo的人說自己“抑郁”了,偶爾不想社交的人說自己“自閉”了。事實上,他們并沒有到病理性成癮的精神疾病的程度。

相反,生活中大部分說自己“上癮”的人,多數時刻只是喜歡、渴望、重復做某件事。只是有些時候,會一邊渴望主動地做這件事,一邊又討厭不夠自律的自己。

你或許也試過,想戒掉自己身上的各種“癮”,卻總是失敗,然后批評自己:“為什么別人可以,我就是做不到?”“我怎么一點自控力都沒有!”“再這樣下去,我就廢了!”為什么我們越逼自己戒掉,卻往往越容易沉迷呢?

就像我的朋友小丸,她總是一到晚上就忍不住吃吃吃,然后罵自己。因為她的身體早已發出“警報”:腰腹軟塌塌的脂肪、臉頰隔三差五冒出的痘痘、越掉越多的頭發……每次照鏡子,她都恨不得扇自己巴掌:“胖成這樣,還有臉吃?”

其實小丸不是沒努力過。她不知卸載過多少次外賣軟件。但到了半夜,又忍不住下載回來。她還經常發“毒誓”,或者跟我們打賭說:“我再也不在晚上9點后吃東西了,吃一口就給大家發紅包!”然后,我們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發現小丸半夜又在群里發了紅包,附帶幾句自我嫌棄:“好煩啊好煩啊,我怎么就管不住嘴呢!”“我感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真是廢人一個……”

事實上,戒掉這些“癮”,真的不簡單。因為我們“成癮”的大腦,也會潛移默化地產生變化。首先,“成癮”的大腦需要更多獎勵。我們都聽過“多巴胺”,它帶給我們獎賞感,讓我們產生動力,體會到快感。而在“成癮”的大腦中,多巴胺的活動力變弱了。如果還想要獲得同樣水平的獎賞感,得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行。

例如,我們平時吃一頓燒烤就能獲得快樂,“飲食成癮”的人可能需要同時吃燒烤、炸雞、漢堡、奶茶等,才能感到滿足。再者,想要更強的注意和期待。我們睡前隨手刷刷直播,不一定會有購物沖動。但“購物成癮”的大腦一看到主播在試用試穿,很容易喚起與之相關的情緒記憶。即便他們已經擁有一堆衣服鞋子、囤到快過期的商品,仍然會期待購物帶給自己的快感,然后鬼使神差地激情下單。

最后,是大腦更難控制沖動?!俺砂a”的大腦,額葉功能相對受損——這是負責管理沖動、控制自己的腦區。它讓我們能在夜晚控制自己,及時放下手機,讓身體早點休息,為第二天儲蓄能量??蓪Α鞍疽钩砂a”的人來說,ta們的額葉功能沒那么強,這件事就沒那么容易了。

正如《欲罷不能》的作者亞當·奧爾特認為的:與藥物上癮或對某種物質上癮不同,“行為上癮”是你在進行個行為時,大腦里的“停止”鍵失效了。即便你已經不那么享受,你也很清楚這個行為長期下去,會給你帶來傷害,但你還是停不下來。

“成癮”背后

藏著未被滿足的內心需求“上癮”那么難戒,我們就只能認輸了嗎?倒也不是。癮,并不是無懈可擊。

早在20世紀,心理學家就提出,一個人網絡成癮的原因,和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論密切相關。其它行為成癮背后,同樣隱藏著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

我想起在微博看過的一段話:“如果你總是吃進去超過你需要的食物,那么這個食物不是你的胃需要,而是你的心需要。而我們的心是不需要食物的。它需要愛,需要包容,需要接納。你多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可能都是在填補你無法被滿足的愛的需要?!?/p>

所以,與其不斷責問自己:為什么你就是戒不掉“癮”?不如試著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你為什么需要這個“癮”?

前段時間我和小丸吃飯,聊了很久才知道,她一到晚上就忍不住吃吃吃,大概是從半年前被分手后才開始的。

和前男友在一起時,小丸其實不太開心。因為前男友總是明里暗里地,嫌她胖。那時小丸100斤出頭,娃娃臉,有點肉嘟嘟,但絕不到“胖”的程度。小丸知道,這都是因為他有個“白月光”前女友,高挑又苗條。所以她開始想盡辦法減肥,逼自己運動、節食、不吃晚飯……然而還沒等她減肥成功,前男友就提了分手,和前女友復合了。之后,她開始報復性地大吃大喝。她說,只有肚子填飽時,她才感覺心里不空,至少還有美食陪著自己。

原來,她是在用食物療愈那個被嫌棄的自己。這樣她才會打從心里覺得,胖胖的自己,也是值得被愛的。哪怕她也知道,愛與安全感的需求,只靠吃是吃不飽的。

而有“購物癮”的思思,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特別想買買買,好像是奶奶剛離世的時候。從小,思思一想買什么東西,就會被爸媽教育:“我們家窮,你要懂事點,不要亂花錢?!钡艿艹錾?,卻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弟弟想要什么,爸媽就給他買什么。思思很委屈,找奶奶訴苦。奶奶聽完嘆了口氣,然后問她想要什么,奶奶給她買,還經常偷偷塞給她零花錢。就這樣,思思擁有了人生第一個彩色發夾、第一支自動鉛筆、第一條連衣裙……直到思思大學畢業前,奶奶的病突然惡化,很快離開了人世。

思思工作后,爸爸媽媽開始變著花樣找她要錢。今天說弟弟要買東西,明天說他們想送弟弟上興趣班。思思每給家里一次錢,就會忍不住給自己花更多的錢。就像奶奶還活著,還在偷偷保護和偏愛著自己。對于“上癮”的ta們來說,愛、自主、安全、自由、掌控感等內心需求,從未被好好地看見和滿足過。即便長大后,也可能會像饑餓的嬰兒一樣,嗷嗷待哺。那些令他們上癮的事物,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成為了內心需求的替代品。然而,美食、手機、購物、熬夜等,雖然能短暫填補內心空洞。最終還是會像無底洞一般,怎么填也填不滿。

理解和允許自己上癮“癮”反而可能會消失

想要戒掉不健康的“癮”,我們得從健康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做起。到底怎么做呢?

挖掘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

“犯癮”的時候,不妨先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是什么引起了這個念頭?

此時此刻,你又有怎樣的想法和情緒?想點燒烤、炸雞、啤酒,是真的肚子餓,還是孤單、委屈、不甘心?忍不住熬夜到凌晨兩三點,是手機真的很好玩,還是想補償白天失去的個人時間、自主感和自尊感?無論想到什么,你都可以在紙上或者手機上寫下來。也許說著說著、寫著寫著,那些過去埋下的“病因”就出現了:“他憑什么嫌我胖?現在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為什么弟弟有、我沒有?現在我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沒人愛我,我就要好好愛自己!“看清過去的創傷,發現自己被壓抑的真實需求。當你理解自己為何上癮,或許就不會再苛責自己了。

換一種方式“上癮”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和欲望永遠不會消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抑制,你所能做的,不過是終于肯誠實地面對其中的一小部分。強行壓抑內心需求,或者強行戒“癮”,是很難的,還可能變本加厲。不妨先允許自己釋放這些被壓抑的需求和欲望。關鍵要在過程中,換一個方式上癮——更正念地,去吃、看、買……專注在當下,讓腦海中那些不甘心的想法、批評自己的聲音,被當下的真實感受蓋過:這塊雞爪表面是微黃色,掛了一些紅油,看起來肉比較厚;放進嘴里,辣味讓舌頭有微微的痛感,檸檬的酸味也出現了……當注意力集中在嘴里這口食物上、眼睛看到的畫面上、想買的物品信息上。它們就可以脫離滿足心理需求的屬性,回歸物品的本質了。然后我們就會發現,“癮”的力量弱了。

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并沒有那么多。甚至,還有的人會嘗試讓自己對某些容易引起積極反饋、得到多巴胺激勵的事物、行為上癮。比如“學習上癮”“跑步上癮”“打球上癮”等,這些“上癮”行為,反而越做越讓人快樂。

多一些自我肯定

當然,除了“犯癮”的時候,平時我們也可以多用健康的方式照顧自己,多一些肯定和鼓勵自己。

“今天你又吃到了很好吃的外賣,你可真會選啊?!薄澳憬裉毂茸蛱煸缢?分鐘誒,你真的太棒了?!薄皼]關系的,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不管你變成什么樣,你都是值得被愛的?!毖芯堪l現,越是低自尊的人,越可能行為成癮。

提升自我價值感,就像打造堅固的盾牌,讓“癮”望而卻步。當然,心理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成癮”的大腦也需要幫助。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癮”已經非常具有強迫性、不可控,甚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無法靠自己緩解,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尋求專業的診斷和幫助。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想危言聳聽。食品、手機、購物等“上癮性”行為,本身當然不至于毀掉一個人。只是,當我們長期用不健康的方式應對內心需求,那身心必將會回饋給我們不健康的結果。

就像朋友小丸,越吃越焦慮,越胖越抑郁,產生了嚴重的自我厭惡。為了不讓自己再胖下去,她嘗試了催吐、吃瀉藥等方式,但過后還是控制不住地繼續吃吃吃,已經出現病理性貪食障礙的傾向。后來,是我們幾個朋友半勸半拉,帶她去了醫院。在藥物和心理的雙重治療下,小丸終于不再依賴吃來安慰自己,體重也趨于穩定。

她說:“我的好朋友和心理醫生,花了很大的力氣讓我相信,我值得更好的。如果我再早點明白就好了?!?/p>

親愛的陌生人,我想對你說:你也一樣,值得被更好對待。世界和我愛著你。

猜你喜歡
思思病理性購物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術中頑固性低血壓1例
小針刀療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進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經痛中的作用初探
陸思思作品
我們為什么選擇網上購物?
田思思作品
圣誕購物季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
牛貝諾孢子蟲病的發生、病理性診斷及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