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的舞蹈

2023-10-16 10:57陳露編輯南溪
科學生活 2023年9期
關鍵詞:老高講話丈夫

文/陳露 編輯/南溪

在早期的文化中,男女兩性有明確的分工。男人負責掙錢養家,女人負責養育孩子,承擔家務。相對于女性扮演“情感”的角色,男性則是“行動派”。隨著時代的進步,至少在當前的社會,這些角色分工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男女兩性的潛力也相應地得到發展。但也不完全是這樣。

老高一家是因為13歲的女兒不上學前來咨詢。老高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從小跟隨父親經商,在生意場上多年的摸爬滾打練就了一套揣摩人心的本事,成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但很遺憾的是,他能夠在商場上應付自如,卻應付不了家里一大一小兩個女人。

據他說,女兒是他的心頭肉,但是女兒脾氣很大,說不得,碰不得。而且說女兒兩句,妻子還會跳出來,幫著女兒和他吵架。本來一件很小的事情,到后來就變成夫妻之間的戰爭。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多了以后,他為了避免和妻子吵架,在家里就變得很少說話或者不說話。

而老高的沉默,又成為了妻子的心結,妻子覺得丈夫不和她溝通,是因為她全職在家照顧一個孩子也照顧不好,她是一個失敗的母親,遭老公嫌棄,再加上妻子常年體弱多病,就越發地自怨自艾。每當妻子看到孩子躲懶,不好好寫作業,成績不好的時候,她就會情緒失控,就會去責怪孩子:為什么不爭氣,為什么不是一個自覺、聽話、懂事的孩子?

妻子很希望咨詢師能夠幫助她改變這個孩子,使孩子變成一個樂觀開朗、積極上進的孩子,而不是眼前這個低著腦袋,問她話卻半天不吭聲的孩子。

于是,咨詢師的每一句問話,她都幫著提醒孩子,或者為孩子解釋:她就是這樣,她很內向,她心里有很多想法,但她不敢表達,她怕爸爸說她,等等。

老高也在一旁附和著,催著孩子說:“你說呀,沒關系的。爸爸現在不罵你了。你說呀!”

而那個女孩依然低著頭,默不作聲。

家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一個大系統里包含著一些次系統,一個三口之家就有不同的組合,有父女次系統;母女次系統;兩個成年人之間除了以“父母”的身份互動,他們也是“配偶”次系統。另外,每個成員“個體”也是一個系統,屬于單人的次系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技能、夢想、需求,這些又會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而改變。比如說,子女年幼時,父母必須加以保護、栽培和管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能力與需求都會改變,父母要以不同的方式與之互動。

一個家庭的次系統是由關系密切的特定成員組成,本質上,一個次系統具有排除他人的“界限”。夫妻之間可能有自己的世界,將子女排除在外。

次系統間的友好關系可能是力量來源,也可能會引發壓力。在次系統里面的人感到支持的力量,被排除在外的人則可能感到被孤立或者憤憤不平。有時候,友好關系會變成聯盟,某些成員聯合起來挑戰或者攻擊其他人。如果出現跨代聯盟,通常是孩子病態的表現與壓力的來源,例如互相沖突的配偶拉攏子女以聯盟對抗另一個人。

在老高的家庭,我們看到了不同次系統的互動,反應了成員間糾纏與疏離的關系。在現場,因為孩子不講話,媽媽替孩子解釋不講話的原因,而老高則好言好語勸孩子講話。面對孩子的沉默,老高夫婦顯然比孩子更忙。

看得出來,老高更愿意和女兒說話,而面對眼巴巴看著他的妻子,他則完全無動于衷。所以,這個家庭明顯地表現出了夫妻關系疏離,而父女關系、母女關系更為糾纏的結構?;蛘哒f,正是因為夫妻關系疏離,沒有情感的連接,父母雙方都更愿意去親近孩子。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因為成長的力量,更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一定希望父母都盯著她。所以,她的不講話也是與父母互動出來的,因為父母講話太多,孩子就會相應的不表達。

妻子坦言,“女兒變成這樣,和我心情不好,責怪她有關。但是,我為什么心情不好。因為我的老公,他一回來就拉著一張臉,不跟我說話。我問他什么,他都顯得很不耐煩。所以,我把老公對我的情緒帶給了我的女兒?!?/p>

老高說:“我作為一個男人,就不能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我在外面應酬很累的,回家只想自己靜一靜,但你總是不依不饒,對孩子大呼小叫。那我的臉色能好看嗎?你作為一個大人,能自己處理情緒嗎?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承擔自己的情緒?!?/p>

妻子的眼眶泛紅,眼淚撲簌簌地流下來,說:“我做什么都是錯的。我教不好孩子,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p>

老高眉頭一皺,把臉轉到一邊去了。

孩子抬頭看了看哽咽的媽媽,又把頭低了下去,去摳她的指甲。

人與人的互動是很奇妙的。每個人說出來的話,表達的內容是一個意思,但是每句話,每個內容背后可能含著另外一個意思,或者說是弦外之音。而我們聽話的人總是容易聽到這個弦外之音。妻子表面上說的是女兒的問題和媽媽有關,但其實說的是老高有問題。而老高開始為自己解釋,同時認為妻子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這個回合,老高把妻子丟過來的球拋了回去。于是,妻子哭了,老高就更不想與她講話了。好像很多男人都很難處理妻子泛濫的情緒。

這就是父母次系統的互動,也許跟以往的每一次溝通一樣,講的是孩子的問題,卻顯示了夫妻之間沒有辦法溝通的問題,一講話就是相互責怪,妻子覺得丈夫有問題,丈夫覺得問題在妻子身上。然后,隨著妻子的情緒起伏,丈夫就不回應,以沉默告終。每一次互動不超過三個回合。

當父母間沒有辦法處理他們自己的矛盾和焦慮,孩子就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卷入父母的次系統里。問這個孩子,如何看父母的溝通問題。孩子搖搖頭說:“不知道?!?/p>

于是,媽媽停止了哭泣,說:“我們都很害怕爸爸。她不敢把心里話說出來?!?/p>

爸爸說:“我又不是老虎?!?/p>

孩子的頭埋得更深了。

處在情緒里的媽媽,只要看到孩子沒有理想的表現,她就會變得有了一些力量,借孩子的問題訴說對爸爸的不滿。

媽媽的話很有意思,她用了“我們”這個詞,代表了媽媽和女兒更緊密的連接。因為這份緊密,她的情緒可以肆無忌憚地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而孩子承接了媽媽的情緒,如果還沒有其他情緒排解的方法,孩子就可能默默忍受,變成行為上的磨蹭、拖拉;同時,也很少能凝神聚力去專注于學業。

焦慮的情緒也許是由爸爸帶給媽媽,然后媽媽又帶給孩子,最終,最小最弱的孩子承受了整個家庭的焦慮,變成一個個病態的反應呈現出來。然后,父母對于孩子的癥狀又非常焦慮,各自都想讓孩子改變,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是家庭的“舞蹈”,每個人都有份。

隨著訪談的深入,媽媽實際上是一個很有學習意愿的女性,她覺得是她的情緒影響了孩子,于是她去學習心理學,聽了很多的課,知道夫妻關系不好會影響孩子,于是她很想和丈夫建立良好的關系,很想和爸爸有很好的溝通,然后她就追著要丈夫和她溝通。

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不知道的是,她一開口就錯了,因為她說的每一句話,在丈夫耳朵里聽到的都是怪丈夫不好、不溝通。結果,丈夫就更不想回應她。

我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委屈,但是很難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我們講自己的委屈有沒有可能對方感覺不好?;蛘哒f,我們能夠感覺到對方情緒不好了,但是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情緒是由于我們講的話所引發的。又或者說,我們能感覺到我們所說的話引發了對方的憤怒,我們會覺得害怕,更不敢說話了,但實際上,我們依然不知道,我們講話的伊始,也許表達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委屈,而是在責怪對方!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我們有太大的創傷性的情緒的時候,是很難跳出來看自己是否一講話就是在責怪對方。也許是妻子常年的體弱多病,身體的不舒服也會導致情緒不好;也許丈夫在外工作也會感覺累,然而家里氣氛卻很壓抑,那么,丈夫也會有很深的挫敗和沮喪感。而夫妻關系是世界上最糾纏的關系,最容易缺乏理性地相互負性影響。

所以,夫妻雙方對自己講的話或者回應缺乏敏銳的觀察,都是情緒性的講話或者本能的回應。如果雙方都缺乏覺察自己和理解對方的能力,那么,我們的溝通就很難有效。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批評,一聽到批評就會進入防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再有道理的話也聽不進去了。我們會抓住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進行反擊。于是,談話就進入僵局。而在旁邊的孩子就會變得心緒不寧。

在不斷澄清下,老高妻子終于明白,不帶指責地說:“我實際上是需要你支持我的,我很害怕你會嫌棄我,覺得我是一個沒用的妻子和母親?!?/p>

老高說:“我沒有嫌棄你的意思,你要給我信任。你問我意見,我沒有馬上回復你,是我在思考,還沒有答案?!?/p>

妻子說:“你這樣講就很好。我就希望你多講一些愛我的話。這樣我才會覺得你是愛我的?!?/p>

老高說:“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你沒有看見,一定要我說什么愛不愛的,都老夫老妻了,搞虛頭巴腦地干嘛?”

老高妻子的神情又變得凝重。

咨詢室里陷入了沉默,孩子繼續默默地摳她的手指甲。

從老高的角度來講,他不一定有錯,有些人擅長行動,不擅長情感的表達,他們覺得為家人做事是他對家人表達關愛的體現。

但是,婚姻是一個由“我”變成“我們”的過程。如果我們都注重自己的價值觀,覺得自己做事就是表達愛的體現,而不是從對方的心理需要給到對方想要的東西,那么,就可能產生錯位,結果就不是很理想,對雙方的關系經營就很不利。

所以,給對方想要的東西,比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會更有利于良好關系的建立。

幸虧老高不固執,當他意識到行為很重要但語言的表達也很重要的時候,他也很努力地說了一些話,“我是愛你的,我是愛這個家的”。這時,妻子緊緊地拉住了他的手,老高也不像以前那樣把手縮回來,而是任由妻子牽著他的手,此時一旁的孩子看著他們,笑了。

這個時候,咨詢師問孩子:“你現在有什么感覺?”

孩子靦腆地說:“挺好的??吹桨职趾蛬寢屵@樣好好說話,挺好的?!?/p>

老高趁機又說:“爸爸媽媽其實是挺好的。以后,我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你不要攔著我,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我吵架,私下里跟我講就好?!?/p>

老高妻子這回不像以前一樣,一聽到老高提建議便開始解釋自己是如何如何的,這次只是簡單、干脆利落地說:“好的?!?/p>

孩子的笑容變得更加燦爛。

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行為的反應者和行動者,當對方變化了,我們也會隨之有新的回應,或者我們改變了說話的方式和態度,也許對方也會隨之有新的反應。

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自己開始改變,然后給對方時間,哪怕自己改變了,對方并沒有相應的改變。為了不讓孩子卷入夫妻之間的問題,我們也都要給對方更多的耐心和包容,至少婚姻關系里是需要一定的禮貌和尊重的。禮貌意味著不說苛責的話,不說貶低的話,減少情緒性的語言。尊重意味著尊重你有不改變的權利,但是,看得見你點點滴滴細小的改變,然后,放大這些細微的改變,最后變成你想要的局面。

而經營婚姻關系的目的,一方面就是把孩子解放出去,可以讓孩子去建立自己感興趣的人際關系,不用忘我地操心父母的關系;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把夫妻關系搞得順暢一點,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父母和孩子各司其職,才能各自安好。

猜你喜歡
老高講話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癥了嗎?
丈夫做事先斬后奏為哪般?
油香
“注水”講話
國旗下的講話
男朋友
誤會
我愛丈夫,勝過自己
快速致富有絕招
變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