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讓黑土地“重生”

2023-10-18 03:17張穎
科學導報 2023年72期
關鍵詞:黑土農用黑土地

張穎

黑土地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資源,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東北地區作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優勢區、最大的商品糧優勢基地。但高產豐產的黑土地,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2022年8月,世界上唯一一部國家層面立法保護黑土地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正式實施,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黑龍江的黑土地面積超過東北黑土區面積的一半,為了讓黑土地“重生”、深入落實藏糧于地戰略,我們針對寒地黑土區農用化學投入品土壤殘留消減轉化難、阻控產品效率低等問題,潛心鉆研、試驗,最終篩選分離出40余種適用于不同黑土障礙因素的耐低溫高效菌株。一開始,微生物菌株投入實際土壤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趕忙去現場查看,找到了癥結:篩選出的菌株在土壤中會與土著微生物競爭,菌株的持久性和長效性得不到保障。為此,我們嘗試以農業廢棄物為固定化載體,創制新型生物膠囊及菌劑等10余種產品,開發了寒地黑土改良新技術,有效消減土壤環境中農用化學品的殘留量,形成獨具特色的“固定化菌株-障礙性消減”的黑土耕層改良新模式。

解決了冷涼區障礙消減功能微生物活性低的難題,我們開始思索:怎樣在減少化學品投入的同時提升糧食產能?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黑龍江生物有機肥產品功能不足,優質有益微生物資源匱乏。我帶領團隊踏遍白山黑水取樣,往返于田間地頭和學校實驗室……經過10余年的探索,植物促生與培肥多效一體化技術終于成型,不僅能有效保證作物品質、實現有機肥中殘留重金屬的穩定化,添加的益生菌還能培肥土壤,克服連作障礙及病蟲害等問題,實現農業土壤可持續利用,極大降低了農業生產管理的成本。

近年來,我們研發的農田障礙因子消減技術與多功能肥料產品在黑龍江多地開展應用示范,累計推廣面積153.56萬畝,化學肥料使用量降低了10%,實現糧食增產5%~10%,農民每畝增收100元以上,累計新增收益1億元。為帶動更多農民參與黑土保護,我們還配合地方開展農技培訓服務,受益人群達1萬余人。

黑土地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是大地的寶藏,是守住“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底線的重要保障。在未來的黑土地保護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同時也期待各級政府、農民及相關企業齊發力,實現黑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共同端穩中國飯碗。

猜你喜歡
黑土農用黑土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保護黑土地刻不容緩
基于Sentinel-2遙感影像的黑土區土壤有效磷反演
農用機械發展
黑土地上稻花香
農用履帶式底盤技術及衍生產品概述
農用機井管理
阿榮旗保護黑土地的做法
摘取黑土地上黃金珠的人
典型黑土區不同尺度觀測場地融雪徑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