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

2023-10-19 04:00張紅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思辨能力文言文高中

張紅

摘 要 思辨能力培養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閱讀理解文本、認知事物本質有著重要意義。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具體做法有:掌握論證方法,培養實證能力;融入歷史背景,培養推理能力;引發思考質疑,培養批判能力;整合群文閱讀,培養發現能力。

關鍵詞 高中? 文言文? 思辨能力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之一,對學生思辨能力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融入思辨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通過思辨性閱讀文言文,增強思維的理性、深刻性和邏輯性,促進思辨能力的發展。

一、掌握論證方法,培養實證能力

實證能力是思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從文章語言層面出發,深入剖析文章語言特點,把握文章觀點。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實證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主提取和概括文章主要信息,明晰作者觀點,準確掌握文章論證方式,提煉文章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實證能力,促進閱讀思維能力發展。

如,《答司馬諫議書》是一篇駁論文,作者采用了先立后破的寫作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此篇文言文的駁論方式和對比論證方法。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讓各小組找到文言文中的“立”,再讓各小組找出文中對守舊主張和變法運動駁斥的內容并進行討論和總結,由各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如果存有異議,可以提出反駁意見。小組學習能夠深化學生對駁論方式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駁論文的閱讀思辨方法。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對比論證方法,對比分析文言文中正面立意與接下來三個“不”字排比句之間的關系,再分析原文從反面敘說國家無法安定的原因,使學生理解作者對全文的嚴謹布局,感受作者對對比論證方法的巧妙運用,為學生深度思考文章、感知文章打下基礎。

在思辨能力培養中,教師要以實證能力培養為根基,讓學生立足文本尋找論點、論據和論證,揭示論點與論據的聯系,通過論證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證能力,有助于學生深度思辨文章謀篇布局方法,掌握論說類文言文的寫作方式,積累閱讀思辨經驗。

二、融入歷史背景,培養推理能力

在文言文中,作者會通過說理論證觀點,但部分學生對作者說理過程理解不透徹,欠缺邏輯推理能力,導致學習難度增加。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對作者提出的觀點進行邏輯推理,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說理技巧,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

如,在教學《阿房宮賦》時,此篇文言文是借古諷今的賦體文,作者杜牧僅憑想象寫出阿房宮的富麗堂皇。在分析文言文時,教師要講明文章創作的歷史背景:當時皇帝唐敬宗窮奢極欲、罔顧朝政。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杜牧雖然沒有親眼所見,卻是在史實的基礎上描寫的阿房宮,表達了對當朝皇帝的勸誡。在文章中,作者引入三段史實,即“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資料分析三段史實之間的邏輯關聯,進而了解作者對阿房宮結局的推理過程?!笆浣小笔乔爻臍埍┙y治使得統治者失去民心,引發農民起義,給秦國帶來沉重打擊?!昂扰e”是劉邦在函谷關擊敗秦軍后,繼續在藍田大破秦軍,秦國最后一道防線失守,最終滅亡?!俺艘痪妗笔琼椨鹑腙P后燒毀阿房宮。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三段史實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關系,正因為“戍卒叫”造成秦國實力銳減才會發生“函谷舉”,導致秦國滅亡,而阿房宮“楚人一炬”的結局也就此注定。這表達了杜牧對秦國滅亡惋惜之情以及對當時人民生活環境的同情之心。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推理作者的說理過程,使學生明晰作者說理的層次,進而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為彌補學生對文言文相關背景知識了解不足的缺點,教師要合理引入史實講解,使學生在了解史實來龍去脈、因果關系的前提下,客觀分析、推理文言文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三、引發思考質疑,培養批判能力

批判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高層次思維。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表達的是作者在當時歷史環境下提出的觀點,而有些觀點受古今認知和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很難認同。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質疑、批判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謹慎的質疑態度和批判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勸學》時,文中第四段采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式,引入蚯蚓和蟹的習性。作者認為,蚯蚓沒有爪牙和筋骨,卻可以上吃泥土、下飲泉水,這是因為蚯蚓用心專一。而螃蟹有鉗子和腿,卻依靠蛇、鱔的洞穴生存,這是因為螃蟹用心浮躁。通過引入蚯蚓和蟹進行說理,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學習必須用心專一的觀點。部分學生在學習此處時,會對作者的論據產生懷疑,教師可以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文章論據的合理性。即便學生在討論中未能得到一致的答案,也要給予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空間,調動學生批判性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反思性思考的欲望,指導學生運用理性思維分析作者觀點的不足,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以此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同時也對學生不假思索全盤否定作者觀點、主觀臆斷文中論據對錯的習慣進行糾正,要求學生客觀分析例證,以科學批判文中觀點。

四、整合群文閱讀,培養發現能力

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習慣全篇講解文言文的含義,很少讓學生自主總結文言文知識點,這導致學生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思辨能力不足。因此,教師要整合同類型文言文,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群文的異同,并結合已學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發現能力,為思辨性閱讀打下基礎。

如,在《語文》必修下冊教學中,教師可以整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齊桓晉文之事》《庖丁解?!愤M行群文閱讀,這三篇文言文分別出自《論語》《孟子》《莊子》,是古代學派思想的代表之作。教師先讓學生分析孔子、孟子和莊子所代表的學派思想,再結合文章比較分析不同學派思想的異同,同時自制表格,記錄下自己歸納總結的情況,以此深化學生對文言文學派思想的認知。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文章中的相同場景描寫、相似語句等細節入手,剖析文章的異同之處,并整理出相似觀點和相反觀點。

發現能力是思辨能力的基礎,教師要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觀點、分析異同、總結思想,以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從群文視角出發整體思考問題,鍛煉閱讀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綜上所述,文言文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文學體裁之一,高中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文言文的行文構思、思想觀點以及說理論證,將其作為鍛煉學生思辨能力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并深度思考其中的觀點和論據,以此提高學生思辨能力。

猜你喜歡
思辨能力文言文高中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思辨能力
“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