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麻醉下足月及近足月外倒轉術103例臨床分析

2023-10-24 09:49王樂樂孫想妹史驍梁
現代實用醫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臀位胎位胎心

王樂樂,孫想妹,史驍梁

臀位屬于產科常見胎位異常,據報道在足月孕婦中發生率為3%~6%[1-2]。鑒于臀位助產技術要求高,陰道分娩存在后出頭困難、胎兒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的風險,因此產婦及家屬往往選擇剖宮產,臀位幾乎成為了剖宮產的“絕對”指征[3]。雖然目前剖宮產技術比較成熟,但術后近遠期并發癥以及再次妊娠風險及結局仍值得關注。隨著對剖宮產并發癥的認識,臀位孕婦陰道分娩意愿提高,而外倒轉術(ECV)可糾正異常胎位,進而有助于提高產婦經陰道分娩的概率。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 例行ECV 孕婦的臨床資料,探討ECV 成功率及其成功實施的影響因素,以期通過正確評估可能的影響因素來進一步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術后不良結局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選取自2019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在紹興市婦幼保健院行ECV的103 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一般資料、手術相關資料、分娩方式及母兒結局情況。納入標準:(1)單胎臀位;(2)孕周36 ~42 周;(3)無陰道分娩禁忌證;(4)有行ECV 意愿。排除標準:(1)前置胎盤及產前出血史;(2)瘢痕子宮;(3)嚴重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診斷標準:ECV 成功指術后超聲檢查明確為頭位[4],失敗指術后仍為臀位。本研究獲得紹興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詳細詢問病史,復習化驗超聲資料,仔細查體,向孕婦及家屬充分告知ECV 的利弊及風險,簽署《臀位外倒轉知情同意書》和《剖宮產知情同意書》。孕婦更換手術衣,排空膀胱,術前1 ~2 h 禁食,準備寬松腹帶一條。手術室準備超聲儀、胎心監護儀和緊急剖宮產人員。所有孕婦均由同一位受過專門培訓的產科醫生評估操作。

1.2.2 ECV 孕婦平臥位,胎心監護無應激試驗(NST)反應型,超聲再次明確胎位及胎盤羊水情況,皮下注射特布他林針0.25 mg,觀察15 min,子宮軟,腹部予耦合劑涂抹潤滑。旋轉的方式首選前滾翻,胎背呈屈曲狀,一手扶住胎頭,另一手托住胎臀,將胎兒臀部緩慢推向宮底,胎兒頭部劃向骨盆入口處。如果前滾翻不成功,嘗試后滾翻,直至超聲確定頭先露。術中監測胎心,若胎心異常停止操作,并作宮內復蘇等相關處理。

1.2.3 術后管理 腹帶常規固定2 h,加強胎心、胎動、宮縮及腹痛等觀察,若無異常第二天可出院。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6.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采用單因素分析篩選外倒轉術成功的影響因素,將單因素分析P <0.2 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篩選ECV 成功的獨立影響因素,并進一步分析外倒轉術成功者最終剖宮產終止妊娠的原因。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及妊娠結局分析 103 例中成功86例,失敗17 例,總成功率為83.5%;經產婦成功率為87.3%(55/63),初產婦成功率為77.5%(31/40)。成功組中最終經陰道分娩73 例(84.9%),發生產后出血3 例,原因分別為巨大兒、胎盤植入和宮縮乏力,余病例未出現母兒不良妊娠結局。失敗組中,1 例ECV 后4 h 因胎心異常急診行剖宮產,其余孕婦外倒轉過程中均未發生并發癥,最終均以剖宮產終止妊娠。

2.2 影響ECV成功的單因素分析 成功組ECV時羊水指數高于失敗組,BMI、股骨長低于失敗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成功組相比,失敗組前壁胎盤比例較高(P <0.05),見表1。

表1 影響ECV 成功的單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P<0.2 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ECV 時孕婦BMI和胎盤位置是ECV成功的獨立影響因素(均P <0.05),見表2。

表2 影響ECV 成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4 ECV 成功者最終剖宮產終止妊娠原因分析總結 ECV成功孕婦中4 例試產過程中胎兒宮內窘迫中轉剖宮產,2 例羊水過少,4 例巨大兒,1 例次日自動復位,2 例產時發熱。

3 討論

3.1 ECV 成功率及并發癥 外倒轉是糾正異常胎位的有效手段,據報道成功率在35%~85%,平均成功率約為50%[4],本組成功率為83.5%。國外研究結果顯示,ECV 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低,胎膜早破、胎心一過性改變等輕度并發癥發生率<5%;胎盤早剝、急性胎窘至剖宮產等嚴重并發癥<1%[4]。本組除1 例分娩時發生胎盤早剝外,其余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3.2 ECV 成功的相關因素分析 國內外對ECV 成功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多,但結果尚不一致。既往研究表明,各項臨床指標和超聲數據與ECV成功率具有一定的相關性。Dong 等[5]報道,BMI <22 kg/m2,后壁胎盤的孕婦行ECV 更易成功。國外一項持續10 年的大樣本研究同樣顯示,BMI及與胎盤位置與ECV成功密切相關[6]。另有研究表明,后壁胎盤ECV的成功率是前壁胎盤的2.85 倍[7]。本研究同樣發現,非前壁胎盤行ECV成功率明顯高于前壁胎盤,與大多數報道一致,這可能與前壁胎盤容易導致胎位觸摸不清,影響術者操作有關。ECV 時BMI 高的孕婦,腹壁脂肪相對較厚,同樣可能影響操作者的判斷和水平的發揮,導致成功率下降[8]。文獻報道影響ECV成功的因素除了胎盤位置及BMI外,還包括產次、孕周、胎兒雙頂徑、羊水量、胎臀類型、臀先露入盆情況、子宮張力、胎兒性別及產科麻醉等[4-6,9]。本研究則發現,ECV時孕婦BMI及胎盤位置是能否成功實施的獨立影響因素,而孕婦年齡、ECV 孕周、產次、臀先露類型、雙頂徑、股骨長、羊水量、新生兒出生體質量及性別與ECV成功率之間無明確相關性。

3.3 ECV 后剖宮產原因分析 Salzer 等[10]對ECV成功組與同期對照組(病例數1∶2)分娩結果比較發現,兩組患者總體剖宮產發生率、難產所致剖宮產發生率均無明顯差異。一項對350 例孕婦行ECV 的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年齡<35 歲、經產婦、BMI<22 kg/m2是ECV 成功后陰道分娩的有利因素[5]。本研究13 例剖宮產產婦中,初產婦有9 例,而BMI <22 kg/m2僅有1 例。國內有學者報道,ECV 成功后剖宮產分娩占前三位的因素是引產失敗、產前發熱和胎兒窘迫[3]。本研究13 例ECV 成功后剖宮產孕婦,胎兒窘迫4 例,產時發熱考慮宮內感染2 例,均與外倒轉無明顯關系。另有4 例考慮巨大兒擇期剖宮產,提示了胎兒體質量管理重要性。羊水過少剖宮產2 例,與外倒轉無直接關系,1 例胎兒生長受限成功ECV 第2 天復位,可能與胎兒小、胎位固定困難有關。

綜上所述,ECV能提高臀位孕婦陰道分娩率,安全性相對高,值得臨床推廣,對外倒轉有顧慮、猶豫不決的孕婦,需充分知情告知,詳細利弊分析,慎重選擇決定,根據臨床指標進行評估,實施分層管理,給出個體化處理意見,以期提高臀位外倒轉術成功率且不增加母兒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臀位胎位胎心
孕晚期臀位孕婦外倒轉術失敗的影響因素分析
胎心監護儀的多發故障解析與日常維護
順產前胎位不正能否糾正
胎位異常包括哪些
基于聯合聚類分析的單通道腹部心電信號的胎心率提取
體位指導聯合艾灸在糾正臀位妊娠中的應用效果
探討異常分娩中臀位助產術的臨床應用效果
俯臥位分娩對胎位異常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臀位助產術在異常分娩中的應用價值
胎心監護:胎兒健康早知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