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文學的屬性及其編輯原則

2023-10-28 08:54范艷軍
科學導報 2023年74期
關鍵詞:新聞性文學性時代性

范艷軍

關鍵詞:時代性;新聞性;文學性

報告文學屬于文學范疇,是報告,也是文學。是非虛構的真實文學。

報告文學是讀者較為關注的文學體裁。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與文學性的新聞文體,其核心使命是以文學手法及時、藝術地反映和評論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雖可以進行藝術化的概括和加工,但不可逾越新聞真實的底線,誠如報告文學大家夏衍先生所言:“報告文學不但不能虛構,我認為,甚至連夸張也是不允許的……作者如果認為寫報告文學有困難,可以寫小說,決不應該在報告文學作品里弄虛作假?!蓖瑫r,報告文學又不簡單等同于一般新聞,而是要“融新聞性與文學性于一爐”“要求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形象化的文學手法”“可以夾敘夾議,以深化作品的主題思想,加強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

1.真實性。真實性是報告文學顯著區別于其他文體的根本所在。報告文學的優勢在于用事實說話,需要作者有敏銳的眼光,對事物有透徹的理解,善于捕捉真實的細節,明白無誤地對事實作出準確的判斷,報告文學最主要的標志只有一個:真人真事真實性,這種真實主要體現在:

首先,追尋本質真實。報告文學所表述的內容,必須以現實生活或歷史真實中的人和事為依憑,杜絕作者任何形式的假想與虛構,要求作者的寫作必須建立在認真采訪、細致調查,或對歷史資料、物證進行科學解讀、多點印證的基礎之上,寫作中必須遵循記實、求真、可證等原則。在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理由先生看來,寫好報告文學要做到“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強調的就是要把重點放在采訪環節,花大功夫去采訪真實的人、真實的事。

其次,重視細節真實。細節真實是藝術真實、本質真實的基礎。細節是容易被忽視的東西,卻是報告文學的血肉,把思想與情感化為形象的樞紐。在報告文學作品中,一個或幾個典型細節通常能夠生動映照事實真相,對活靈活現地刻畫、渲染人物有事半功倍之效,進而強化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但同時,一個或幾個小細節的失真,也有“一條臭魚滿鍋腥”的破壞效果,導致整部作品藝術檔次的下滑。因而,我們在創作實踐中,不僅要確保人物、事件大方面的真實性,還必須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環境、過程、結果,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思想等等細節反復采訪、推敲、核實,對關鍵細節或者有些模糊的細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核實與印證。尤其需要強調的是,作者切不可為了增強作品的“文學性”、拔高主人公的形象而虛構、杜撰細節,這種“主觀故意”通常難逃弄巧成拙的結局。

第三,背景資料真實。報告文學,尤其是場面宏大、歷史跨度長的報告文學創作,通常都會涉及歷史背景、新聞背景以及相關數據等的引述,這些內容專業性、復合性較強,作者僅有認真的態度是不夠的,還要有跨專業、跨學科、跨文化的學習、研究能力做保證,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2.典型性。從新聞學角度講,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性、事件的規模、事件的遠近、發生時間、沖突等因素構成了判斷什么是新聞的尺度,簡言之,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才最具新聞價值。與一般新聞文體相比,報告文學在報道速度等方面不占優勢,但它能夠對重大社會事件、熱點人物做更生動、更詳盡、更深度的報道。為更好地發揮報告文學這一最大優勢,作者、編輯必須在選擇新聞素材時高度重視其典型性,用典型性豐富、提升報告文學的新聞屬性。

“報告文學的最大的力點,是在事實的報告。但這絕不是和照相機攝取物像一樣地、機械地將現實用文字來表現。這,必然地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傾向”,也就是說,報告文學要寫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作者在創作實踐中要善于對素材進行典型性篩選和取舍,善于從林林總總的生活現象和新聞線索中發現、挖掘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新事件、新人物,并借此展示現實生活的主旋律,抒發作者的新觀感,帶給讀者新的審美愉悅和思考空間。為此,要求報告文學作者“不僅要著眼于事物的本質,而且不能把個別當整體,把偶然當必然,把支流當主流。這樣報告文學才能反映整個社會的真實、歷史的真實和時代的真實”。

報告文學的典型性通常是和報告文學的社會性高度契合、有機統一的,如果作者能夠恰如其分地選擇、客觀生動地描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其作品通常就能獲得廣泛的社會性,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比如,徐遲先生的《哥德巴赫猜想》,藝術再現了數學家陳景潤在特殊年代的人生旅程,使陳景潤迅即成為為科學為理想獻身的代名詞,激勵了幾代中國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離不開作者熟稔的文學能力,但也與故事、人物的典型性、社會性大有關系。

滴水之所以可以觀照大海的浩渺,關鍵在于選準“滴水”、選準“觀照大?!钡慕嵌?。報告文學首先是一種選擇的藝術,只有恰當選擇出最佳事件、人物以及表現手法、寫作角度,才能更好地概括與再現生活真實。對報告文學創作而言,選準具有典型性意義的人和事,強調、突出、開掘其新聞價值的顯著性、重要性,堪稱實現創作意圖、提升新聞傳播效果的捷徑?;仡櫚儆嗄陙斫浀涞膱蟾嫖膶W作品,則可或隱或現地發現它們幾乎都具備這一特質。

3.及時性。茅盾先生認為:“每一時代產生了他的特性的文學?!畧蟾妗俏覀冞@匆忙而多變化的時代產生的特殊的文學樣式。讀者大眾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變化,作家迫切地要將社會上最新發生的現象(而這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給讀者大眾看,刊物要有敏銳的時代感,——這就是‘報告’所由產生而且風靡的原因?!毙侣勈撬蚕⑷f變的社會生活的及時記錄和反映,報告文學除了要滿足“及時記錄和反映”的要求,同時還須在生動、詳盡、深刻、前瞻等層面具有較深意蘊。

首先,發現素材、創作作品的時間要快。適合報告文學創作的新聞素材,雖然不會像消息等新聞文體那樣“一夜之間就淪為舊聞”,作者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新聞素材進行思辨、經營,但是,新聞屬性決定了報告文學通常不會留給作者較多的創作時間,所以作者要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發現新聞素材、創作報告文學作品的能力,而且創作出的報告文學作品還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水準。其次,要及時把握時代脈搏,具有超人的藝術敏銳力和政治洞察力,能夠迅即洞悉現實生活中的新事物、新人物、新現象,尤其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歸納新出現的且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人和事,然后用新視角、新思考、新手法將此書寫為文本。

4.思辨性。報告文學是文學門類中最具社會責任、歷史使命、現實擔當等文化關懷意識的文學題材,“報告文學應當是文學戰線上為新時代探索、思考、追求、吶喊而堅決戰斗的尖兵”,報告文學作者要有直面人生、直面社會的勇氣與智慧,對繁雜豐富的生活現實要有獨立的、個性化的觀察與思考,對自己在作品中所敘述的人和事要有理性的思辨、獨立的判斷。如果說新聞記者的第一使命是真實記錄和反映社會發展的進程、探尋事實的真相,報告文學作者則要在承擔這些使命的同時有新的超越、有更高的自我期許——不僅要反映生活,還要評論、思考、干預生活,用自覺思辨、批判現實主義等品格提升新聞素材的精神張力,為自己的報告文學作品賦予人文關懷、社會關懷的光輝。

優秀的報告文學當是時代性、新聞性與文學性的高度統一,新聞性是其根本,是第一位的,絕對的;文學性是其載體,是第二位的,相對的。立足于此探究報告文學,也許更有益于人們深刻理解其創作規律,洞悉其美學特征。

怎樣恰到好處地做好報告文學的編輯、出版工作,我認為編輯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全面認識報告文學的屬性,真人真事真實性。報告文學屬于文學范疇,是文學,也是非虛構的真實文學。一切以真實性為基礎,然后結合時代特色運用新的視角、新的思考、新的手法將此人此事書寫為文本。編輯報告文學作品,編輯的首要任務是對其真實性把關、求證,精雕細琢。

其次,把握輿論導向,守住政治關和學術關是編輯的工作重心。報告文學是從林林總總的生活現象和新聞線索中發現、挖掘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新事件、新人物,對重大社會事件、熱點人物做更生動、更詳盡、更深度的報道,并借此展示現實生活的主旋律和正能量。通過對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客觀生動的描述,帶給讀者新的審美愉悅和思考空間,獲得廣泛的社會性,同時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

第三,編輯要有創造性。好的報告文學,在思想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更要有鮮明的時代感,好的報告文學是一種高度智慧的產物。編輯在組稿時要有敏感的觀察力和很精確的選擇能力,要有能夠物色合適的作者、正確把握稿件價值的能力。由編輯角度看,這方面最具挑戰性,最考驗編輯人員的職業能力。所以編輯不僅要有認真的工作態度,還要有跨專業、跨學科、跨文化的學習、研究能力作保證,及時把握時代脈搏,具有超強的敏銳力和政治洞察力,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第四,以洪荒之力迅速出版。新聞屬性決定了編輯拿到稿子,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編輯出版流程,盡快出版。緊跟社會熱點、焦點,深耕受眾記憶,深刻注重報告文學的及時性、時效性。

作為一名優秀的報告文學編輯除了堅持以上四個原則,還要培養以下四種品質。

第一,做“工匠”型編輯。要想成為優秀的報告文學編輯,就要講“工匠精神”?!肮そ尘瘛斌w現為四種基本功能:一是鑒審能力與學術,兩個維度認知稿件內容和核心觀點,做出價值判斷。二是編輯加工能力。對文字、句子、結構和邏輯等進行加工處理,甘于寂寞、腳踏實地、精雕細琢。三是編輯規范運用能力。體例要統一,引文要核查,堅持內容的原創性,結論的實用性。四是校對能力。校對是編輯工作的延續,是對編輯工作的重要補充,不能眼高手低或不屑一顧。

第二,做策劃型編輯。在數字時代,期刊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選題策劃與優質稿件的競爭。一個策劃型的編輯,應當是學術前沿的跟蹤者,應當是“走出去”的約稿者,應當是各種資源的整合者,應當是重大選題的參與者,應當是重要成果的推廣者。培養編輯的主動創新意識。

第三,做學者型編輯。學者型編輯是指既精通編輯業務又學有專長的編輯。學者型編輯的能力能夠去皮剔骨,削繁為簡,洗盡鉛華,提升報告文學的內容質量。二是在策劃選題時有問題意識,更懂得深度挖掘,能夠給作者提出建設性的修改建議,令人折服。三是術有專攻,對某領域的學術有研究、有著作、有創新,可以與學者進行對話和交流。協同作者創造出一流的報告文學作品。

第四,做情懷型編輯。要倡導與培養人文情懷,一名優秀的編者不僅要具備從事職業工作所必需的專業技能且要具有一種深厚的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是一名優秀的編者體現出的格調、氣度和魅力,是對學術的敬畏、對學者的尊重、對弱者的同情、對社會的關注、對道義的守望。

參考文獻:

[1]朱寶蓁,吳培華.報告文學的幾個要求——夏衍同志在報告文學座談會上的發言摘要[J].新聞業務,1963(Z1):25-28.

[2]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

[3]陳荒煤.一首雄渾的現代交響詩[N].文藝報,1988-9-17.

[4]梅朵:《成功者的力量和勇敢者的道路》.引自《報告文學研究資料選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

[5]理由:《她有多少孩子·后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6][美]杰克·海敦著,伍任譯:《怎樣當好新聞記者》.新華出版社,1980年版。

[7]阿英:《從上海事變說到報告文學》,引自《報告文學論集》,新華出版社,1985.

[8]歐陽宏生.論報告文學的新聞性[J].自貢師專學報,1989(03):45-50.

[9]茅盾:《關于“報告文學”》,《茅盾選集》(第5卷).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

[10]陳荒煤:《讓事實說話——報告文學漫談》,引自《報告文學論集》,新華出版社,1985.

(作者單位: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新聞性文學性時代性
時代性來源于現實的生活
強化詩詞用詞的時代性
氣象宣傳新聞性和專業性融合的實踐與思考
毛澤東詩詞文學性英譯研究
論《阿達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學性
詩詞的時代性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文學性”
捕捉時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純凈的心寫純凈的人
梁亞力山水畫的文學性
融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為一體 “文編”+“美編”思維碰撞創出優秀漫畫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