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農作物種子檢驗體系現狀與對策

2023-10-29 06:10熱甫克提阿布來提帕麗旦艾海提朱文文廉英杰趙文霞賀娟娟
新疆農業科技 2023年5期
關鍵詞:種子檢驗檢驗員種業

高 翔,熱甫克提·阿布來提,李 立,李 曼,帕麗旦·艾海提,朱文文 廉英杰,趙文霞,賀娟娟,馬 騰

自治區種業發展中心,烏魯木齊 830001

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子檢驗工作是用種安全的重要技術保障,只有加強檢驗工作,才能確保用種安全、保護知識產權、凈化種子市場。

1 新疆種子檢驗工作

1.1 種子檢驗機構現狀

新疆地區種子檢驗工作自2000 年國家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實施“種子工程”后,有了長足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治區級種子檢驗室建設項目和地州級種子檢測分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基本建成了以自治區級為龍頭,地州級種子檢測分中心為核心,縣市級為基礎的三級種子檢測體系,國家投資建設1 所自治區級種子檢驗站和6 所地州級種子檢驗分中心(和田、喀什、阿克蘇、巴州、伊犁州、昌吉州)。

1.2 種子檢驗人才隊伍

2005 年農業農村(原農業部)部出臺《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管理辦法》(2005 年2 月6 日農業部令第49 號公布)、《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大綱》(2005 年8 月12 日農業部公告第530 號公布)及相關工作指南、定期審查等工作規范性文件的發布實施,自治區級種子檢驗人員參加農業部統一組織的理論和技術操作考核,先后有8 人取得農業部頒發的檢驗員證書;地州和縣(市)從事種子檢驗人員參加自治區組織的考核,考核合格由自治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合格證書,取得合格證書方能從事種子檢驗工作,2009 年-2014 年期間,自治區先后培訓考核了1854 人,取得證書的1745 人次,其中種子管理部門218 人次,種子生產經營企業人員1527人次,《檢驗員考核管理辦法》的實施,極大的提高了我區種子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1.3 種子檢驗設備配置

“種子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檢驗工作質量和檢驗工作環境及設施設備、檢驗儀器等,硬件設施得到改善,全區檢驗室面積7000平方米,購置檢驗儀器設備940 臺(套)。13 個地州種子管理站和70%以上的縣級種子管理部門均配備種子檢驗室和檢驗員(2006 年種子管理部門與企業脫鉤,此項改革對于縣級種子站人員、儀器設備造成影響,部分劃撥企業),全疆檢驗人員、儀器設備、環境設施等軟硬件方面較齊全,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完備。

1.4 種子檢驗認證考核情況

1997-2010 年期間,自治區種業發展中心(原種子站)、塔城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昌吉州、伊犁州等種子檢測中心陸續通過自治區計量認證。2008 年農業農村部頒布實施《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2],2012 年11月28 日,自治區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通過農業農村部機構考核,取得CASL(中國合格種子檢驗室)證書,至此新疆種子檢驗工作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渡。

2 檢驗工作現狀

2.1 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訂后,新疆種子檢驗情況

2015 年11 月4 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于2016 年1 月1 日起實施,主旨是推進改革創新,發展現代種業,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強化事后監管,維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安全。取消《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管理辦法》的行政許可事項,種子檢驗機構和生產經營企業檢驗技術人員不再要求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由檢驗機構和生產經營企業自行確認檢驗能力。2016 年以來,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執法部門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現象凸顯。2020 年3 月統計,全疆14 個地州,地州級有檢驗室的共計9 家,占總地州級數量比60%;縣市級有檢驗室的30 個,占總縣市級數量的38%。種子管理部門,原有檢驗員218 人,在崗66 人,占比30%;儀器設備正常使用499(臺、套),老化、報廢儀器204(臺、套),正常開展檢驗工作38 家(地州、縣市),僅占總數量比40%;2022年1月統計,地州級具備檢驗能力的9家檢驗室,縣市級具備檢測能力23 家,檢驗人員48 人。

2.2 當前新疆種子檢驗情況

從以上數據看,我區種子檢驗人員逐漸減少,一部分種子管理部門職能劃并到行政執法部門,不再從事檢驗技術工作,種子站或種業發展中心大多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劃撥,檢測經費有限或沒有檢測經費,委托檢驗又不能收費,工作經費緊張,積極性降低;檢驗室儀器設備老化嚴重,技術人員流動性加大,離崗、借調、退休、駐村等原因造成技術人員數量不能滿足檢驗需求。部分制種重點地州,國家級制種基地所在地,存在檢驗能力不足的情況,影響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3]。

2.3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實施,帶給種業發展的變化

2018 年以來,一大批體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的種業制度、標準陸續發布,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中國種業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2022 年3 月1 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1]實施,通過擴大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擴展保護環節、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強化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等,加大了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力度,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對種業創新者核心利益的最大保護,是對增強我國種業競爭力的最大激勵,是對打好種業翻身仗、推進種業振興的最大支持[4]。

2.4 新疆種子檢驗工作重點轉型

近年來,通過加強種業市場監管,我區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種子質量“低劣”問題基本解決,種子市場的主要矛盾已轉移到以知識產權為重點的仿冒、侵權糾紛。我區種子檢驗工作主要以常規檢測為主,內地較發達省市較早地開展了品種真實性和轉基因分子檢測技術,我區一直未開展分子檢測工作,對侵權糾紛案件缺乏技術檢驗手段。為順應現代種業發展形勢,為品種權保護做好技術支撐,必須將分子檢測技術納入種子檢測工作的重點。

3 檢驗工作對策

3.1 提高重視

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1]實施為契機,抓住工作機遇,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工作著力點在種子檢測上,檢驗機構提供具有證明作用的檢測數據,為執法部門提供技術支撐。

3.2 引進人才

加大檢驗技術人才培養與引進是關鍵,從目前的情況看,2005 年出臺的《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管理辦法》[2]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種業發展的需求,存在檢驗人員門檻過低,人員素質不高,專業水平有限等問題,下一步,要按照《農作物種子檢驗員考核大綱》要求,增加常規四項檢測的檢查人才等能力培養。針對分子檢測存在的短板,應加大培養和引進專業對口人才的力度,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

3.3 爭取項目

地州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在開展常規檢驗的基礎上,爭取項目資金,擴充分子檢測儀器設備,逐步提升種子檢驗能力,并在具備一定條件的基礎上,逐步開展分子檢測技術,以適應我國現階段種業發展需求。

3.4 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為補充

由于機構改革,執法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搶奪,表現為專業人員匱乏,加之檢驗工作經費不足等原因,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對于種子檢驗工作積極性不高,可以將社會第三方檢驗機構納入種子檢驗體系,補充檢驗工作資金技術不足的矛盾[3]。執法部門如需檢測數據可向第三方檢驗機構購買服務,為其提供檢測結果,為執法部門提供技術服務,減少政府部門檢驗機構儀器購置費用,人員工資、機構運行等各項費用,減輕政府負擔[4]。由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第三方機構考核監督管理,保證檢驗機構出具公正、有效、準確、及時的檢驗數據。

猜你喜歡
種子檢驗檢驗員種業
新形勢下縣級種子檢驗工作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論加強種子檢驗工作對農業增產增效的重要性
質量事故的根源,值得注意!
關于做好農作物種子檢驗工作的思考
新形勢下縣級種子檢驗工作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種業名企展示
論檢驗員的素質與人才培養
種業名企展示
礦泉水生產企業實驗室檢驗員考核結果分析
種業名企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