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美術教育對藝術大眾化的推動
——以西廂素民畫苑為例

2023-11-02 02:05郭麟書郝雨欣
藝術家 2023年8期
關鍵詞:西廂美術館美育

□郭麟書 郝雨欣

天津西廂畫苑主要從事面向零基礎成年人的系統化油畫教學工作,通過開展藝術普及和傳播工作,將“藝術無門檻”的理念貫徹始終。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數字化技術在教育領域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廂畫苑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業務戰略轉型,為素民藝術家們創立全國首家素民美術館。筆者對西廂畫苑創辦者的采訪內容進行提煉,并深入探究社會美術教育的社會意義及推廣素民藝術的重要性。

一、社會美術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美育作為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一種審美教育,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以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也同樣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者的共同努力。與面向兒童、學生群體進行藝術普及的學校美術教育不同,社會美術教育的目標群體既有兒童也有成人。

社會美術教育是以社會為背景、面向全民的美術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傳播藝術知識、引導鑒賞藝術作品、鼓勵參與創作的方式,使人們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中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社會美術教育包括社區美術教育、成人美術教育、博物館公共藝術教育以及藝術教育機構建設等。社會美術教育同時將藝術、教育、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融合在一起,與學校藝術教育并行,且相互補充、相互依存。

此外,開展美術教育還有利于提高全民藝術水平和審美素養,在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能夠使人們的情感得到凈化和升華,給人們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和精神食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社會美術教育在彌補應試教育的局限性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美術教育靈活性強的優勢,使教育形式不再拘泥于在教室上課或由教師單方面輸出知識,學生可以走出教室,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藝術館等公共教育場所切身感受,在戶外游覽中深入體會,在交流互動中學習。社會美術教育具有時空靈活性、形式多樣性的特點,是新時代提高全民綜合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當下美術培訓機構在社會美術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僅有針對兒童的繪畫培訓,還有對成人進行藝術教學的機構。美術培訓機構雖屬于社會性教育營利性組織,但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一致,均旨在提升群眾美術素養,對大眾進行藝術熏陶,為社會培養美術人才。

在數字化時代下,社會美術教育面臨著諸多難題,如美術培訓機構線下教學課程大量減少、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實體展覽數量驟減、公益教學活動舉辦難度大等。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韌性成長和數字化治理成為社會美術教育團體當下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社會美術教育團體開始積極應對危機與挑戰,美術培訓機構開始拓展線上教學指導,各大美術館、博物館開設了不同形式的線上展覽和公益教育活動,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向公眾傳播高清晰、多維度的藝術作品,在豐富群眾業余生活、拓展群眾藝術視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西廂素民畫苑

西廂素民畫苑成立于2010 年,是國內第一家自助式藝術客廳,目前在天津有三家分店,主要對零基礎成人學員進行系統化油畫教學。2022 年6 月,主要以素民(大眾)創作為主題的西廂素民美術館成立,提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讓藝術走進生活。

圖1 西廂素民畫苑

“素民”是指老百姓,素民藝術的目的是讓全民都可以參與藝術,進入無門檻的藝術領域,學習、發表自己的作品?!八孛瘛倍直磉_了全民都可以參與藝術創作,而不是如大眾傳統思維所想的藝術門檻有多高,只有進入學院或藝術殿堂才能接觸到真正的藝術。當下,學校美術教育讓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藝術,中小學校美術課程開始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培養學生的感受、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更注重興趣的養成,這同樣是對全民進行藝術普及的一種方式。而西廂畫苑教學目前主要針對成人進行藝術普及,畫苑個性化的課程,讓每個人都能實現藝術家的夢想,進而拉近藝術與公眾的距離,實現當代藝術在大眾中的傳播和普及。

成人美術教育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從事的工作可能與美術并不相關,他們在接觸和學習一系列美術繪畫的專業知識后,會與本身從事或擅長的領域相結合、碰撞,產生與學院派畫者不一樣的藝術作品,這也是素民藝術擁有獨特魅力的原因。

針對初次接觸繪畫的學習者,西廂油畫記工坊還開設了“一小時油畫”課程,油畫作品和手掌一樣大,也叫“掌心油畫”。西廂油畫記工坊是針對零基礎人群的體驗課程,在一小時的油畫體驗課程中,學員既能夠感受油畫藝術語言帶來的魅力,又可以完成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會使初次接觸繪畫的學習者擁有成就感,提高繪畫的信心,進而堅持學習,增加藝術體驗的滿足感。

針對許多受眾人群不能按時參加線下課程學習的問題,西廂畫苑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保證學員課程體驗及學習的連貫性。西廂畫苑的魏胃老師針對線上學員的教學方式做出了新的教學改變,他提出:“一直以來的線下課程始終面對的都是長期熟悉的學員群體,當開始了線上教學后,加入了新的學員群體,那么就需要將線上的一些知識點降維,降到一個讓更多人能聽得懂的表達,將語言品質化,讓更多的人在接觸線上課程的同時就可以聽得懂,讓更多人覺得藝術的門檻是低的,不是一開始就是接觸比較復雜的關系、色彩、技法的。在面對不同層次學員時,更需要將教學語言簡單化、平面化,讓更多人都可以融入進來?!本€下課程面對的客戶群體是天津的民眾,受地域局限較高;線上教育面向全國,是一個更廣闊的舞臺。不同的平臺能夠讓更多人提升藝術水平,提升藝術識別能力、對藝術的欣賞能力等,能夠讓更多人知道美術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圖2 西廂素民美術館

圖3 西廂素民美術館作品

三、改變大眾觀點,進行藝術普及和推廣

在采訪中,魏胃老師提到很多大眾對美術有諸多錯誤的認知:“目前社會上還有很多對藝術并不了解的人群,他們認為的藝術還在追求像與不像之間的關系上,大家夸贊一幅畫都更喜歡說‘這幅畫畫得真像’?!边@些觀點更多來自沒有真正深入接觸過藝術的人群。中國最早的書畫藝術創作以營造意境為主,并不追求“像”,而更追求情感的表達。西方繪畫最早是追求寫實的,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追求透視與構圖關系,針對三維空間繪畫。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相機產生,它替代了極度追求寫實的繪畫,其實從那個時候起西方繪畫就再也沒有了像與不像。

全民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不能只對比作品與現實描繪得是否“相像”,而是要探尋作者創作背后的思想,想要表達什么情感,作品的特點是什么,進而和作者的情緒產生共鳴。對全民進行藝術的推廣普及,會使全民的素質和藝術素質得到提升,讓大家不再局限于最原始的追求“像與不像”之間的關系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敢教授也曾在《關于藝術與科技的反思》講座中提到,藝術創作者要“從作為科學家的藝術家,到作為藝術家的科學家”轉變,隨著世界科技的創新發展,藝術創作也要進行新的創作方式的探索。

早在200 年前,西方繪畫就取締了只追求“像”的觀點,而更追求藝術家的創造。畢加索曾說過“像孩子般的繪畫”,其實他說的只是一個角度,孩子畫畫不是用眼睛畫畫的,是用自己的能量畫畫的,而成人學孩子繪畫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為成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邏輯性思維。魏晉南北朝時期,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的品評標準“六法”理論,“六法”之首為“氣韻生動”,要求繪畫表現對象的生命力和動態美。英國藝術史家肯尼斯·克拉克在《何為杰作》一書中對所謂“杰作”的概念這樣論述:“雖然杰作有眾多詞義圍繞,但是最主要的是指一個天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天才藝術家浸潤于時代精神之中,將個人經歷轉化為普遍接受的體驗?!庇纱丝梢?,古今中外,有價值的藝術作品都有著自身的生命力,體現出畫家結合時代的獨特創造力,這樣才會廣受大眾喜愛和推崇。

在素民藝術和素民藝術家的推廣上,西廂畫苑還創立了西廂素民美術館。在西廂畫苑學習的素民藝術家經過三到四年的系統學習,藝術審美和繪畫技巧能夠提升到一定的專業高度,他們從不會畫畫的“小白”到有了屬于自己的作品,再到創作出體現自身價值的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淀與提升,最終將藝術作品放入素民美術館展出,進行市場化銷售與推廣。西廂素民美術館要求創作者必須是素民,而不是以專業院校畢業為門檻,這樣會使美術館內的作品更有價值,更能體現出推動藝術全民化的過程。未來素民美術館的規劃不會局限于油畫、國畫,還會加入裝飾性、手工類等藝術作品,使美術館的藝術作品種類更加豐富,將美術教育與藝術商業化相結合,促進藝術大眾化。

四、社會美術教育推動藝術大眾化

學校美術教育是對兒童進行美術基礎教育,高等美術教育是專業性教育。而社會美術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有效工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兒童美術教育和美術專業人才培養資源已十分完善,但對極少接觸美術的成年群體的美術教育資源還有待完善。社會美育的最終目的是讓社會大眾具備美的素養和美的品格。2015 年9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 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蓖瑫r,近十幾年專業性美術高校不斷擴招,已經累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創作團隊和美術行業的從業者??梢?,政策的推動和人才的積累共同推動著美術大眾化的發展。

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推動美育工作的實施和開展,特別是美術教育工作的展開和傳播,除了要依靠具備專業能力的美育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了解、認知和參與,使藝術大眾化在各地順利進行,共同推動社會大眾提高藝術素養,拓寬藝術視野。

美術培訓機構可以直接與大眾群體溝通交流,直接進行藝術大眾化的教育。此外,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等社會公共文化場所,同樣也能對大眾進行藝術教育與提升。當下流行的大眾傳媒節目和紀錄片,如《美術經典中的黨史》《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美術里的中國》《國家寶藏》等,以及與美術史有關的音頻節目,將藝術、歷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知識相結合,采用大眾喜愛的視頻傳播媒介,對大眾進行藝術傳播。各種方式的藝術傳播和教育都具有對大眾進行藝術普及的重要意義,共同推動了藝術的大眾化進程。

猜你喜歡
西廂美術館美育
鋼·美術館展覽現場
鋼·美術館二層展廳 鋼·美術館一層展廳
西廂故事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去美術館游蕩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西廂”瓷畫及其在歐洲的傳播與接受研究——兼論《西廂記》的早期西傳
美術館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放風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