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2023-11-02 06:29戴文婷
成才之路 2023年30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戴文婷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其人才培養模式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效果。文章以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出發點,分析培養過程中目標不清晰、課程體系不完善且內容陳舊、教師數量少且隊伍建設不合理、人才質量標準低且就業困難、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等問題,指出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善課程體系,擴大教師隊伍,合理設置培養方案,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以期為“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C961;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0-0001-04

隨著會展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市場需要更多能夠策劃展覽活動、了解會議現場管理和會展禮儀以及熟悉物流、報關流程的優秀人才。在這一背景下,許多高職院校設置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從而為行業提供專業對口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距離會展行業所需要的人才標準尚有一定差距,有效加強校企合作,改變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既是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亟待研究的問題,也是會展行業取得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本文對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進行探討。

自會展行業產生以來,很多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合乎行業需求的會展策劃和管理人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探索總結出具有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

“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高職人才培養中采用最廣泛的模式,其致力于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綜合素養,使其在就業浪潮中具備核心競爭力。該模式是由高職院校和合作企業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企業用人需求為核心,設計相應的教學課程?!爱a學研”人才培養模式能最大化利用高職院校和企業的資源,讓學生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之余可以到企業深入實踐,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象的操作,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從而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1]。這一模式完全以企業需求為基礎,所有課程安排、教學內容、實踐訓練都為培養出企業滿意的人才而服務,較少出現供需不一致的情況,因此獲得了諸多企業的青睞。

2.“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的三年學習時間重新分配,即靈活的“2+1”教學模式,學生在校學習共兩年時間,在校外實踐一年。一般情況下,學生前兩年在校學習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這一期間由合作企業提供會展策劃等工作項目,教師根據項目引導學生進行實訓,熟悉相關業務流程),于第三年直接到崗實習。但隨著會展企業人才需求缺口的加大,近年來“工學交替”模式也有所改進,部分高職院校會在學生到校后就安排其去企業實習,由企業骨干擔任專業教師,讓學生迅速了解行業規則,在后續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時能夠理解得更透徹。該模式將企業的“產”和學校的“教”深度聯合起來,從人才培養方案開始,每一步都有企業的深度參與,這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都大有裨益。高職院?!肮W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如下:學習半天,工作半天,重復交替;學習半年,工作半年,重復交替;學校學習知識2年+企業實習1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2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1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1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1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半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習半年。

3.“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產學研”模式較為類似,也是由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但在該模式下,學生要先與合作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再由校企雙方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以確保學生畢業后即可上崗。簽訂合同后,企業也會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經濟補貼,以增強其學習意愿。該模式需要高職院校和企業彼此信任,更強調企業合作意愿的主動性,若企業愿意采取這一方法,那對人才培養將是一大助力。但目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過于重視企業需求,校方處于被動地位,仍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專業缺乏方向與特色

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其最終的培養效果,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本科院校相比,更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但部分高職院校對此并沒有正確的認知,目標定位模糊,導致專業人才培養未見成效。就“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而言,目標定位不清晰導致本專業缺乏明顯的方向和特色,僅是作為現代服務、藝術設計、旅游管理等專業的衍生而存在,無法成為獨立的專業體系。還有部分高職院校為了完成就業率指標,偏離專業核心目標,最終學生雖學得“全”但不“精”[2]。此外,除了部分一線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經濟和辦學條件,該專業能較早開設外,其他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缺乏足夠的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經驗,學科體系并不成熟,不僅無法成為會展產業的領路人,甚至只能被動隨著行業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本該承擔細化專業課程重任、將學科學習和區域經濟發展聯合起來并為之服務的高職院校,會因定位不清晰,使人才培養效果大打折扣。

2.課程體系不完善,內容有待更新

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工作是課程內容的完善和課程體系的科學設置,但部分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時并不以行業需求為參照,而只是根據現有的師資力量、校內實訓基地和合作企業情況來設置,這就導致不同地區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水平相差較大[3]?!皶共邉澟c管理”課程設置本該根據會展項目的工作流程或任務來設計,再進一步擴充教學內容,但現實卻是將管理、藝術、旅游專業的課程融合成“大雜燴”,導致課程體系既不完善,也不具備系統性,且這些拼湊的知識較陳舊,重復內容較多,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創新。學生學習了這些知識,在就業時無法應用到工作中,也難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3.教師數量不足,隊伍建設不合理

教師水平對人才培養的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成效。當前,“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部分教師是由旅游學科或管理學科轉行而來,沒有豐富的會展行業經驗,專業實踐能力偏弱,對會展行業的理論掌握并不牢固,在講解專業知識時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甚至與教學目標相偏離[4]。此外,受辦校層次和其他因素的限制,部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并不合理,業務能力強、學歷高的優秀教師較少,無法對課程設置、前進方向以及實踐教學做出有效指導,不能起到相應的領頭作用。

4.人才質量標準低,就業困難情況時有出現

我國高職院?!皶共邉澟c管理”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許多方面與部分會展業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并且在短期內無法達到會展業發展的人才質量高標準。這樣,就會出現人才市場上供求不能有效對接的問題,即教育與培訓市場發展迅速,但經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屢屢碰壁,人才供給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例如,湖南會展業發展對技能型與服務型人才的需求較大,其對人才的具體需求主要體現在“三高”方面,即對人才的素養要求高、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儲備要求高以及對人才的實踐能力要求高。由此可見,“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需求考察的便是綜合素質。但當前龐大的“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隊伍依然存在質量欠佳的問題,直接拉低了會展行業的整體發展質量。

5.校企合作浮于表面,融合程度有限

雖然許多高職院校已意識到產教融合是培養“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的有效模式,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浮于表面:高職院校無法真正使用企業現有的項目資源,企業的人才需求也并未真正體現在教學中。高職院校希望企業能夠深入參與到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但在企業需要時卻不能充分利用本校的資源為其服務,雙方都有所保留的表面合作使得產教融合程度十分有限,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確定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側重于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立志于培養出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會展行業發展需求,熟練掌握會展專業相關知識,有較強的會展調研、策劃、營銷能力的人才[5]?!皶共邉澟c管理”專業學生在接受三年教育后,不僅要能勝任基礎的會展策劃和項目助理工作崗位,更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會結合自媒體和多媒體浪潮做營銷、寫文案,成為一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6]。確定好人才培養目標后,高職院校應積極構建“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獨立體系,努力將會展專業和旅游、藝術專業區分開,借鑒其優秀教學經驗的同時分析會展行業的深層需求,及時調整課程方向,打造有特色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使學生畢業時僅憑本專業知識就能輕松就業,不必為了就業率而學習與本專業無關的內容。

2.完善課程體系,更新專業內容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雖然盡可能偏向于實踐教學,但依然存在著側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實踐技能培養的問題,學生往往在就業時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適應實操崗位,缺乏一定的競爭力。因此,從產教融合理念出發,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時應當多考慮合作企業的人才需求,在校內增加實訓課程的課時。學生在學習純理論的知識時會存在一定難度,大段的文字解析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學習興趣也有所下降。將實操訓練融入課程設置體系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情景模擬或者課堂扮演,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使其理解相關知識也變得相對容易[7]。高職院校應以“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培養出的學生要滿足企業綜合職業能力的要求。高職院校要明確專業課程體系的主線,根據不同的會展任務或工作內容來安排學習內容,使學生對會展策劃過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務和具體流程有所了解。高職院校還要厘清“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知識構成體系,將原有的拼湊式課程體系打碎后重建,并增加現階段會展策劃方面的全新內容,進而構建符合時代要求和企業需求的課程體系。

3.擴大教師隊伍,培養優秀雙師型教師

部分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隊伍建設不合理,高層次的“雙師型”教師人數較少。因此,高職院校要為教師隊伍注入新的血液,同時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定期在校內開展會展專業培訓,以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選聘人才時,高職院校應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制度,對選拔的教師采取專業考核的篩選方式,并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專業評估標準,及時完善教師職稱的評定辦法,給教師提供足夠的經濟保障。由于高職院校多與企業進行合作,所以也可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短期實習,讓他們在崗位上學習先進的會展策劃知識,積累豐富的會展經驗,在講解專業知識時能用貼近現實的例子來佐證和分解,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8]。此外,針對“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高層次教師數量少這一情況,高職院??筛鶕恳粚W期的教師績效考核,為表現優秀的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或出國深造機會,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我,從而培養更多優秀的雙師型教師。

4.合理設置培養方案,推動人才培養連接社會需求

隨著會展經濟的飛速發展,行業與企業對“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建設的核心環節。目前,“會展策劃與管理”教學仍存在培養方案無法與市場需求保持一致的問題,所以需制訂更為合理的培養計劃,以實現高職教育同社會需求相對接。這就需要高職院校不僅要夯實“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的理論體系與能力,還要持續提高“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的動手能力[9]。高職院校應合理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強化貼近市場的方案設置,關注學生多重能力訓練,推動學生形成綜合素養,全面拓展學生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應強化與社會的協作力度,培訓學生的會展項目策劃與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行業與企業也應推動會展職業教育與再培訓制度的完善,通過開展多層次的繼續教育來提升相關從業者的持續工作能力。

5.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加大合作力度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雖然校內實訓基地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主要依賴于校企合作。高職院校應與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參觀。企業若有合適的會展項目,也可請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感受真正的會展策劃流程,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現場感知和解決實際問題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使他們真正實現從“紙上談兵”到學以致用的轉變。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理論問題,高職院校也可發揮本校師生的作用,為企業出謀劃策,以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重視產教融合,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發現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調整,以充分履行學校的社會服務職能,使學校培養出的“會展策劃與管理”人才能高度匹配會展行業企業的要求。筆者在本文中雖然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教師隊伍建設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策略,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高職院校在后續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解決,方能構建出更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會展行業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潔.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D”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29(02):5-9.

[2]胡凌霞,肖圣飛.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對策研究———以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7(11):63-66.

[3]黃璇.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推廣應用經驗淺談———以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例[J].科教導刊,2022(28):37-39.

[4]甘慕儀.技術哲學視角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踐模式和路徑研究———以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為例[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22,24(04):83-86.

[5]李薏坤.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6):80-82.

[6]童茜.基于產業數字化背景下的國際化會展人才培養路徑[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22,20(04):6-9.

[7]文曉立.會展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21,30(02):41-45+52.

[8]徐明.產教融合背景下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為例[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4): 72-76.

[9]蔣麗霞.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林區教學,2020(04):43-45.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ai Wenting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battlefiel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exist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such as unclear goals, in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and outdated content, small number of teachers and unreasonable team construction, inconsistent number and quality of talents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superfi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larify the goals of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Expanding the teaching staff, setting up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s, and building a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jor; talentcultivation;curriculumsystem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