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西地區冬春枇杷精細化氣象服務的思考
——以米易縣為例

2023-11-07 03:21吳少林
農業災害研究 2023年8期
關鍵詞:米易縣攀西積溫

吳少林

米易縣氣象局,四川米易 617200

攀西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優勢。研究氣象條件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對于發展冬春枇杷種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1991—2020年米易縣30年整編資料和2013—2022年米易縣30個自動氣象站資料分析氣象要素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有助于開展冬春枇杷氣象災害研究和精細化氣象服務,以期為攀西地區其他縣市發展冬春枇杷種植提供借鑒。

1 米易縣冬春枇杷的種植概況

米易縣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枇杷種植,經過多年發展,米易縣冬春枇杷實際栽培面積約為20 km2,主要分布在1 150~1 650 m海拔范圍內河谷地區和中山地帶,已建成包括丙谷鎮、草場鎮、白馬鎮3個枇杷種植示范區,品種以“早鐘6號”和“大五星”為主,“早鐘6號”果實呈倒卵形至洋梨形,平均單果重52.7 g,最大的可超過100 g,果皮橙紅色,鮮艷美觀,銹斑少,易剝離?!按笪逍恰惫麑嵣珴山瘘S,外觀誘人,風味濃甜,糖度高,品質上等。

2 冬春枇杷的物候期

冬春枇杷具有區別于其他產區的生育時段,根據蔡禮鴻[1]和許維娜[2]等對枇杷物候期的描述,結合冬春枇杷生產過程中關注的重點技術,將米易縣冬春枇杷物候期分為:芽分化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可采成熟期、抽梢期。物候期經過人工干預后,物候期大致時間范圍及生產技術見表1。

表1 米易縣冬春枇杷的物候期及生產技術

3 氣象條件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枇杷是常綠果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環境,枇杷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溫度、充足的光照、較多的降水、濕潤的空氣、無嚴寒天氣。米易縣冬春枇杷集中在12月至翌年4月上市,該縣是全國枇杷最早上市的地區之一,適值春節消費旺季,冬春枇杷栽培經濟效益好,在全國枇杷生產中獨具特色,這與米易縣獨特的氣候條件息息相關。要開展好冬春枇杷精細化氣象服務,前提是要明確枇杷各生育期對氣象條件的需求和不同氣象條件對枇杷生長的影響,下面將從溫度、降水、日照3個方面分析氣象要素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3.1 溫度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經查證文獻,一般枇杷年平均氣溫12 ℃以上即可生長,年平均氣溫15.0 ℃以上最為適宜,成年樹能抗-18.1 ℃的低溫,幼苗在-7 ℃即可能凍死,-6 ℃花器會嚴重受凍,-3 ℃幼果即會受凍[3]。但根據實地走訪調查,米易縣冬春枇杷果實發育期正值冬季,品種不耐寒,溫度過低可能導致枇杷冬季滯長,因此上述指標需要進行調整。分析統計米易縣2013年以來的氣象資料,米易縣3個主要的枇杷種植區年平均氣溫為17.1~20.8 ℃(表2),草場鎮、白馬鎮在米易縣3個種植區中海拔偏高,平均溫度也較低,上市時間相較低海拔的丙谷鎮也明顯偏推遲,推遲30~45 d,由此可見年平均氣溫會直接影響冬春枇杷的上市時間,因此攀西地區其他縣市在選擇發展冬春枇杷種植區時,可將年平均溫度17.1~20.8 ℃作為適宜條件之一,并可適度擴展平均溫度的上下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年平均溫度<17.0 ℃可能導致攀西地區冬春枇杷成熟期進一步推遲、低溫凍害風險增加,不能在春節前上市,導致種植經濟效益降低。

表2 2013—2022米易縣枇杷種植區年平均氣溫 ℃

統計2013—2022年米易縣氣象資料,還可以得到米易縣枇杷種植區內近十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2013年12月17日白馬鎮種植區,錄得的最低氣溫為-2.2 ℃。查證米易縣災情記錄,當年枇杷未發生凍害,因此可以將-2.2 ℃作為冬春枇杷凍害的預警指標,開展精細化氣象服務,后續還可以根據實際對這一指標進行訂正。

溫度是影響冬春枇杷開花和上市期的重要因子。米易縣冬春枇杷生產中一般將開花分成3批,自然狀態下,米易縣枇杷會大量開出夏花,而夏花盛開的6—7月正值米易縣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段,平均氣溫達25.3 ℃,月平均最高氣溫31.4 ℃,根據冬春枇杷開花授粉的溫度條件,6—7月氣溫不利于枇杷開花授粉,會造成枇杷花期短、花瓣難張開,柱頭黏液少,果小質差,且會大量消耗樹體營養,影響第二批和第三批花的開放[4-5]。而秋花期米易縣氣溫開始下降,9—10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2.4、19.8 ℃,月平均最高氣溫27.5 ℃,氣溫條件適宜枇杷開花授粉,花器發育、果實坐果等都要優于夏花期,且9—10月的秋花果實成熟期恰逢春節前后,經濟效益高,因此防控夏花、促發秋花成為米易縣冬春枇杷生產的重點。

溫度條件還會影響枇杷花芽分化,進而影響枇杷后續生育期。米易縣3—5月正值干季,月平均氣溫從19.9 ℃上升至25.1 ℃,月平均相對濕度44%~52%,月降水量10.9~68.4 mm,溫暖干燥的自然氣候條件會抑制枇杷植株的營養生長,促進枇杷的花芽分化,有利于形成夏花,是米易縣冬春枇杷生產中的不利因素,生產上采取短截頂芽的措施可以延遲花芽分花期和開花期。

枇杷短截頂芽后,一般需要生長5個月才能開花結果,溫度條件對這一時期的枇杷生長也十分重要,直接影響枇杷結果枝的成熟,溫度過低會導致結果枝生長期延長,相應的果實上市期也會推后,米易縣3個枇杷種植示范區短截頂芽后(3月)至開花前(8月)近10年的積溫見表3。

表3 2013—2022年3—8月米易縣枇杷種植區積溫 ℃·d

由表3可知,米易縣冬春枇杷短截處理后至開花前,海拔最低的丙谷鎮積溫在4 044.3~4 483.5 ℃·d,海拔最高的草場鎮積溫在3 678.3~3 989.4℃·d,積溫相差300~400 ℃·d,相當于30~45 d的積溫量,與3個產區枇杷上市的時間差相同,由此可以推測這段時間的積溫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冬春枇杷的上市時間。因此,新選址發展冬春枇杷,其積溫也應在上述區間為宜,并可根據當地積溫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果實上市期調節工作,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積溫高的地區可適當延長短截頂芽時段,積溫低的地區則需要提前結束短截頂芽操作。

此外,果實發育期過高的氣溫會使果實糖分不易積累,果實含糖量降低,而米易縣冬春枇杷坐果后正值秋冬季,氣溫處于本地較低水平,氣溫日較差增大,既可以保證枇杷充足的糖分積累,又不會溫度過低造成果實滯長,這也是米易縣冬春枇杷得以發展的重要前提。

3.2 降水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枇杷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要求年降雨量在1 000 mm以上,但雨水過多又易導致枇杷枝葉徒長,甚至造成園區積水導致枇杷爛根。米易縣30年氣象整編資料顯示,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 069.9 mm,但降水時間分布極不均勻,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94%,11月至翌年4月干季降雨量只占全年雨量的6%,同時,冬春枇杷不同的生育期對水肥需求的差異較大,因此無法利用自然降水實現對枇杷園的水肥管理。

枇杷果實發育期,要求水分較充足,但雨水過多又易發生裂果、著色差、味淡、成熟期推遲等問題。根據米易縣近30年來月平均降水情況,米易縣冬春枇杷自9月下旬進入果實發育期后,降水迅速減少,至翌年3—4月枇杷收獲末期,降水均維持在一個極低水平,在有水源保證灌溉的情況下,極少的降水有利于果園調控水肥供應,有利于果實生長。

綜上,只有雨季利于排水、干季水源有保障的地區才能發展冬春枇杷,攀西地區大多為山地,排水條件較好。

3.3 日照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枇杷屬于喜光植物,攀西地區大部日照充足,是發展冬春枇杷的重要條件。以米易縣為例,米易縣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 427.0 h,雨季日照相對較少,但仍達130~170 h/月,10月雨季結束后,日照時數增加至190~260 h/月,屬于日照較多的地區。但果實發育期日照過多,又易造成日灼病,影響枇杷品質,因此生產上要注意及時套袋,根據多年日照分析,10月中旬開始日照時數較雨季有較大增幅,因此可根據果實發育情況和實際天氣情況,在10月中旬左右及時開展套袋。

4 冬春枇杷主要氣象災害

4.1 低溫凍害

冬春枇杷為不抗凍品種,部分海拔偏高的果園或處于冷空氣易堆積區的果園可能遭受低溫凍害影響,造成果實受損。

4.2 大風災害

枇杷樹根系不發達,樹冠密,抗風能力弱,風力越大,危害越重。攀西地區春季偏南大風較多,會導致樹枝折斷、落果等情況。因此枇杷園宜建在背風區,必要時應設保護支架,減輕大風影響。

4.3 連陰雨

攀西地區連陰雨較小,但在9—10月仍可能出現5~7 d的連陰雨天氣,枇杷花芽分化期、開花期遭遇連陰雨,不利于花芽分化和花粉發育,可能導致花粉發芽率降低。同時易導致枇杷枝葉徒長,消耗開花所需養分,降低枇杷開花和坐果率,影響當年枇杷高產。重度連陰雨還會加劇病蟲害或造成枇杷園積水,導致枇杷樹爛根死亡。

4.4 高溫干旱

在枇杷花芽分化期,適度干燥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花芽分化,但攀西地區干季易出現長時間高溫干旱,尤其是極端年份汛期推遲至7月開始,會導致夏花過多,嚴重干旱還可能造成枇杷園水源枯竭。

4.5 連續強降雨災害

枇杷最忌積水,連續強降雨可造成積水,導致枇杷爛根死亡。連續強降雨過后,要抓緊挖排水溝放水出園,降低土壤和園內的空氣濕度;排水后隔數日及時進行樹盤和全園深翻,松土散墑,以利水分散發,加強通氣,促進根系盡快恢復吸收功能,同時追施有機肥等,促進新根生長,盡早恢復樹勢。

5 討論與思考

在選擇新增種植區時,可將年平均氣溫在17.1~20.8 ℃,短截頂芽后3 700~4 300 ℃·d的積溫,作為冬春枇杷適宜區的溫度指標,并根據實際情況對上述指標的上下限進行擴展,極端最低氣溫-2.2 ℃可作為冬春枇杷凍害預警指標?;ㄑ糠只?、開花期、果實發育期等多個時段對氣象條件都較為敏感,也面臨低溫凍害、大風、干旱等氣象災害的威脅,加強精細化氣象服務對米易縣冬春枇杷生產十分重要??梢詮囊韵?個方面繼續加強冬春枇杷精細化氣象服務。

5.1 深入分析研究小氣候對冬春枇杷生產的影響

攀西地區位于橫斷山脈,境內溝壑縱橫,立體氣候特征明顯,不同的海拔、地勢條件下,小氣候差異明顯,冬春枇杷的長勢和耐受氣象災害的能力也不相同。綜合觀測果園風、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等氣象要素和枇杷物候期,對加強枇杷小氣候研究和枇杷精細化氣象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5.2 加強冬春枇杷果園選址建設氣象服務

發展冬春枇杷對果園的小氣候有比較精細的要求,要選擇背風、向陽、冷空氣不易堆積的地區,還要易于排水和灌溉,對氣溫也有明確的要求,提前對擬選果園進行氣象條件評估有助于降低果園后繼種植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5.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田間調研

不斷提高基層農業氣象服務人員業務素質,并多方面提供學習機會,深入枇杷生產一線,加強與種植戶的溝通聯系,聽取種植戶的建議和需求,提前謀劃田間調研方向,獲取枇杷生產全過程的水肥供給、病蟲害防治、受災受害情況等資料,有助于開展冬春枇杷精細化氣象服務指標研究,豐富氣象服務產品。

猜你喜歡
米易縣攀西積溫
攀西蠶區小蠶共育質量的提升措施
湟源縣30年0℃活動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鄉村振興背景下米易縣特優農產品發展:成就、挑戰與對策
米易縣旅游產業重點項目發展淺析
石河子地區近50年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攀西地區釩鈦鐵精礦球團制備工藝及應用
漢區彝族漢化現象的探究
花香7號、花香優1618在米易縣示范種植表現及超高產栽培技術
石河子市近51a≥0℃積溫變化特征分析
攀西烤煙化學成分與有機酸含量的典型相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