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意地凝視:沉思現實與回歸古典
——蔡東小說論

2023-11-08 15:40
新文學評論 2023年1期
關鍵詞:詩意現實文學

曹 陽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币粋€作家的閱讀史,為認識這位作家提供了某種方法論,尤其是作家自己的聲音,更是往往被寄予厚望,具有了某種天然正義性。聚焦蔡東的閱讀歷程,我們能夠窺見她的創作意圖、文學觀念、寫作追求等的蛛絲馬跡,在巍峨壯觀的文學世界里尋覓到她的文學坐標與精神譜系。

蔡東在回顧自己多年的閱讀時,提到自己總是會想起美國現代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那首小詩《雪夜林畔小駐》:整首詩描述了“我”雪夜趕路的場景,在趕路時“我”駐馬欣賞被積雪覆蓋的森林夜景,被黑夜和積雪共同籠罩的森林雖陰暗神秘卻又可愛迷人;但承諾要走的路途還是讓“我”回到現實,現在的“我”不會就此安眠,現在的“我”也不可安眠。雪夜小路儼然就是艱辛人生的隱喻,漫長的勞碌與短暫的逸出,以及余裕中優美詩意的突然降臨①。一個疲憊至極的旅人終將選擇鼓起巨大至極的勇氣,在冰雪泥濘中繼續前行,因為冰冷的雪中總是藏著潛能與希望。蔡東的小說便是如此,她在對日常生活的冷靜凝視中,呈現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的種種困境,但又飽含脈脈的溫情與由衷的體恤,給筆下的都市人以精神超越的詩意救贖之路。

一、 現實苦難與精神困境

對于葳蕤繁茂的深圳文學而言,蔡東的寫作特征鮮明,區別于一眾“80后”“打工文學”“城市文學”“底層敘述”等標簽化、代言式的寫作,蔡東拒絕了殘忍粗暴地撕開血淋淋的都市生態,不再將現代都市置于想象的傳統鄉村的二元對立面,做簡單的“出走離鄉——都市受挫——回歸鄉村”式的結構化描寫與抒情,而是將溫情的筆觸探入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呈現以家為基本人際關系的深度依托和心靈希求。

城市化的持續推進,特別是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速度和效率是這座南方城市的赫赫標簽。在高歌猛進、緊鑼密鼓的城市節奏中,人的都市生活經驗也呈現前所未有的豐富和深入,當下的城市文學“既不同于茅盾式的‘階級都市’,也不同于沈從文式的‘文明病都市’,又不同于老舍式的‘文化都市’,更不是周而復始的‘思想改造都市’,它主要表現為物質化、欲望化、日?;?、實利化的‘世俗都市’”②。關注并承認現代都市的日常世俗性,尊重每個人世俗性的物質追求,是理解蔡東小說人物行為的前提。蔡東自己曾說:“我是生活的信徒,從沒有停止過向生活賦魅:收集貌美的杯盤,在清晨午后的某些時刻講究儀式感和器具之美?!鳖愃频拿枋錾踔林苯映霈F在了她的小說中,成了人物歆羨的理想生活:“她時常在清晨午后的某些時刻講究儀式感和器具之美:生活中需要這樣的時刻,哪怕有些做作,哪怕心知肚明這不是常態。儲物格里是軟布覆蓋的茶具,抽屜里是閑置的烤盤,角落里是蒙塵的長方形塑料盆——她喝茶、烘焙和種菜的殘留?!薄杜蠡糍M爾從五樓縱身一躍》中周素格的這一段遙想,和作者蔡東的自述構成一對精妙的互文,在相互的注解中建構起理解“蔡東式”人物行為與邏輯的基本前提。

在對日常生活的書寫中,蔡東呈現普通人的種種苦難與無可奈何,這種苦難并不是階級對立式的血海深仇,而是俯拾即是的眾生皆苦,在看似重復無聊、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敘述中,再現生活的浩蕩車輪下每個人都不可逃遁的悲戚與苦難,現代人在家庭、職場、婚姻關系中的真實困境?!杜蠡糍M爾從五樓縱身一躍》有一句話,生動而殘酷地描述了這一現實:“服著天地間古老而平凡的役,平淡無奇的勞累?!痹谖魑鞲ニ故降耐剖仙嚼Ь持?每一個人都在以荒謬而悲劇的姿態體認重復庸常生活的真相。以《往生》為例,康蓮已經年逾花甲,本該安享晚年,卻還要照顧八十五歲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公公,丈夫常年在外奔波,無暇他顧,小叔子一家對待老人粗暴簡單,推卸責任,所有的辛勞全部落在了這個命苦的女人身上,長年累月的操勞,作為人的尊嚴與體面早已喪失殆盡。蔡東為我們講述了疾病與衰老給老人的軀體、給子女的內心所帶來的影響與震撼,在公公身上,我們看到了生的受辱感,看到了衰老的殘忍與無奈;在康蓮身上,我們看到了道德使命的折磨,她要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可是她又害怕自己終將和公公一樣,陷入悲劇命運的循環,成為兒女的負擔。

死而不得,生亦艱難,蔡東為我們呈現了當下社會真實的家庭困境,這種困境不是傳奇式的,沒有緊張驚險的矛盾沖突,只有平淡如水、冷靜克制的日常敘述,而《往生》的意義恐怕在于康蓮的困境是我們每個人即將或正在面臨的,是無法逃脫、無處遁形的。正如饒翔所說:“作者的關注顯然不在具體的倫理實踐與道德景觀,而是日常生活的苦難,是近乎無解的精神困局?!雹?/p>

作為一個現代人,每個人身上都有種種社會關系與社會身份,正如馬克思的經典論斷所言:“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边@些社會關系共同交織構成了人的社會屬性,使人得以成立;但現代性的發展使得每一種屬性都在增強,屬性的日趨膨脹勢必產生沖突齟齬,從而束縛人、綁架人?,F代人無解的精神困局絕不止體現在家庭這一倫理范疇,應該說,親子、婚姻、家庭等關系是以外顯的方式,在與外在世界的交互中證明著自我的存在;如果聚焦于個人更為幽深隱秘的心靈世界,那么困局的無力感將以令人窒息的方式放大。

《和曹植相處的日子》《我想要的一天》兩篇小說都指向了生活與藝術的關系,蔡東設置了現實世俗生活與靈魂藝術世界的相互沖突,在富有張力的對比中具象化現代人的價值迷茫與終極選擇?!逗筒苤蚕嗵幍娜兆印饭适孪鄬唵?因為追慕曹植而選擇研讀古代文學的碩士生禾楊,入學后遭遇了肉身和精神的雙重困境:對象找不著,工作成問題,逐漸對曹植也失去了想象力,文學的能力逐漸變得蒼白孱弱……理想無處安放,現實終究殘酷,在藝術與生活的浪潮間,禾楊尋覓不到得以平靜呼吸的空間,最終只能在顧影自憐中讓人唏噓感傷。而《我想要的一天》情節和人物關系則相對復雜立體,小說原名為《我們的塔西提》,顯而易見,這是對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的獻禮?!对铝僚c六便士》中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藝術而拋棄日常生活,甚至離經叛道,做出常人不可理解的種種行徑,最終在隔絕喧囂繁華的塔西提島創作出讓后世震驚的藝術杰作?!段蚁胍囊惶臁分械拇蝴惒]有文學寫作的天賦,但她卻希望能夠來深圳追尋自己的文學夢想,從而對抗無聊倦怠的重復工作和日常生活。春麗的文學之路是可以預見的悲劇結局,她以決絕的方式,希冀藝術能夠拯救她的世俗人生;好友麥思完全清楚這一點,“她覺得春麗只是急于尋找一個外殼,一個臆造的自由澄明之境,好不去面對真實的世界”。更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麥思自己以及她的丈夫高羽也陷入類似的現實困局與精神困境,局外人亦在局中。三個人迥異的世界里,理想和現實呈現出一致的貌合神離的分裂,而如何跨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似乎看不到方向,因為生活總是“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生活與藝術的關系紛繁復雜,游走于兩端的每個人謹慎地拿捏著各自的尺度?,F代主義的文學創作,往往是取藝術而舍生活,讓理想的“另一種生活”呈現迷人而恍惚的色澤;而蔡東獨具一格的是,她看到了藝術與生活相通的某種可能性,“我始終不能拒絕家庭生活的召喚和誘惑,熱愛它所能提供的安穩閑適”,但同時又警惕“家庭生活具有某種意義上的沼澤的質地,充滿著細小的吞噬和‘如油入面’般的黏濁難纏”④,在不?!跋蛏钯x魅”“做生活的信徒”和“拉開距離,撇開關系”之間實現了某種融通:既能夠凝視、直面現代人的現實困境與精神危機,承續現代主義對“內在的人”的關注,尋覓一個供心靈棲居的詩意烏托邦;同時又對世俗的人保持信心,在彌漫的詩意中烘托出人這一主體所固有的高貴和德性,“蔡東式”人物都在壓抑苦難的現實與精神困境下閃耀出人性的熠熠光芒。這是一種獨屬于蔡東的寫作美學與生命哲學,也是蔡東的深刻與超越。

二、 以輕寫重與古典詩意

面對現實世界絕望壓抑的沉重苦難,文學以何種方式來反映,體現了不同作家各自的寫作動機與美學追求。一大批現實主義小說家以“敘述之重”呈現“現實之重”,再現廣袤厚重的現實生活,作品分量深厚、力度雄厚,如余華、陳忠實、賈平凹等;但同時出現了一批“以輕寫重”的作家,在敘述的輕盈、輕逸中觀察和表現厚重的外部世界,使得現實之厚重與文學之輕盈形成了絕妙的反差,產生奇異的文學張力。

卡爾維諾在《新千年文學備忘錄》中就有這樣的推崇:“我寫了四十年小說,探索過各種道路,進行過各種實驗,現在該對我的工作下個定義了。我建議這樣來定義:我的工作常常是為了減輕分量,有時盡力減輕人物的分量,有時盡力減輕天體的分量,有時盡力減輕城市的分量,首先是盡力減輕小說結構與語言的分量?!雹菘柧S諾對于輕盈的重視,并不意味著刻意回避現實的沉重,而是通過解除現實生活的種種束縛,引導人們超越現實世界,進入一個相對空靈、澄澈、輕盈的詩意文學世界,是對文學無限可能性的呈現。這樣就對作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與挑戰,作家應該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創造出主觀感覺的心理真實,將筆墨聚焦于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領域。

20世紀以來,伴隨著現代心理學的急速發展,柏格森、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榮格以及其他許多哲學家、心理學家對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研究,顛覆式地改變了人們對現實的看法?,F實不再僅僅是外部的社會現實,還理應包括人的內心世界,人的意識活動、內心體驗和思想感情無疑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一個人的內心生活和內心世界就是其本質的、最重要的現實。這一認識反映到文學領域,就意味著以卡夫卡為鼻祖的現代主義文學對人心靈世界的充分開掘,由內而外地,以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來認識和表現外部世界,心理存在成為文學領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蔡東的小說中,我們經??吹酱笃男睦砘顒雍吐撓胂胂?她善于捕捉瞬間的心理活動,并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并進行放大,從而為讀者所感知。如《我想要的一天》中麥思夫婦在面臨夫妻情感的隔閡困擾時,“仿佛幽閉于黑魖魖的山洞,從一個絕境走向另一個絕境,始終沒覓到通往光明之門的道路”。又如《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中的周素格終于擺脫丈夫,忙里偷閑來到市博物館看到三百萬年前的石器時:“她呆住了。跟精巧無緣,但也絕不粗陋,她觀察著小小的石球,一側是毛糙的巖石粒,一側光滑。它起起落落,砸開過多少顆堅硬的果實,她想象著那個場景。刮削器更讓她驚嘆,那磨過的一溜薄石片邊兒,那一點非天然的弧度,現在這樣看著,既叫人心生謙卑,又不禁后怕,那驚心動魄的一磨,到底是怎么發生的,要是沒有那道靈光閃過,此刻我又在哪里?”“她久久地盯著這根被制成笛子的鶴骨,鶴骨娉婷,擔在兩塊肥圓的石頭上。笛聲如一縷輕煙從笛孔里飄出來,淡青色的煙,淡青色的笛聲,升到穹頂處,頓了下,散開了。她的身體猛然一抖,靈魂歸竅?!背錆M了通靈玄妙的場景,成功地讓周素格從逼仄壓抑的生活中抽身出來,置身于三百萬年前的原始曠野,寂寥的宇宙中只剩她一個人,而這正是她現實生活求而不得的補償性心理與替代性想象。

除了心理活動之外,濃郁古典主義氣息的文學意象也是實現文本輕盈的重要載體。富有抒情意味的中國古典文學意象,向來都能成功地建構起詩意的桃花源,讓人從現實的困頓與淤滯中暫時逃遁。在早期創作的《木蘭辭》中,蔡東就已經有意在尋覓古典的雅致與韻味:柳萍接到女兒的錄取通知書時,“木蘭當戶而織的恬靜畫面倏然而過,接下來,是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對泡茶細節的描寫,“泡茶的手,經過清水和微風的洗禮,遠離異味和塵埃,保持了絕對的潔凈。隨勢微笑的前奏動作,欲語還休的預告,卻如此意味深長,調動起人們對后續部分的渴盼。每個人的心都被撩動了,酷寒的冬日喝上一杯醇厚的熱茶,本就是美事一樁,何況,這杯茶還來自考究、復雜的沖泡過程。程序本身就是一門自給自足的藝術,是形而上的、精神性的,有美學層面的意義,超越了低級的口腹之欲”,蔡東用同樣考究、復雜的文字營造了一個精致唯美的藝術境界,讓人得以減輕現實的重量,追逐片刻的輕盈靈魂?!秲魤m山》中“世界變了,梧桐和青鳥的生命,氣若游絲地在字面意義上延續,已是一縷余緒。梅雨柔韌,從未過氣,每年由虛構步入現實,遮天蔽日,連月不開,將現代世界籠罩在它古典婉曲的氣質里”,梧桐、青鳥和梅雨這諸多雅致的古典文學意象,以及《岳陽樓記》中名句的引用,蔡東用極富古典韻味的詩化意境隱喻張倩女的情感現實和隱秘幽深的愛情心理。

應該說,蔡東擅長內向型的心理現實主義寫法,她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以綿密繁復的心理活動、聯想和古典主義意象編織了一個浮動恍惚的心理世界,文本縈繞著濃郁得化不開的古典詩意。

三、 自由意志與古典德性

彼得·蓋伊曾簡明扼要地指出“現代主義中的核心原則是自由主義”⑥,希利斯·米勒也在《文學死了嗎》中通過哲學譜系的梳理,指出了“自我”之于現代文學的核心意義。蔡東筆下的人物大多是哈姆雷特式的憂郁貴族,是受過教育的具有理想主義、人文主義價值追求的精神貴族與敏感人。他們追逐著靈魂的自由與詩意的存在,在與現實種種困頓與滯澀的抗衡中求而不得,他們向往精神的烏托邦,可是又和現實世俗生活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系,游走在生活天平的兩端,仰望自由與回歸世俗的悖論使得他們的生活散發出特有的迷人光澤。

我們在蔡東筆下的人物身上看到了某種一致性:《往生》中的康蓮最終還是扛下了所有,照料年邁公公的起居,履行一個妻子、兒媳的家庭責任;《朋霍費爾從五樓縱身一躍》中的周素格面對丈夫生活不能自理,終究還是選擇帶他一起去看演唱會,并在喧囂的演唱會現場深情親吻他;《伶仃》中的徐季身處一段無愛的婚姻,還是選擇接受婚姻撫養女兒長大,之后才獨居孤島……這種種的人物選擇,都基于激烈的內心沖突,在自由意識與倫理道德之間做出艱難的取舍,最終回歸責任、愛與義務?!笆澜缟嫌袃杉|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笨档碌倪@句經典名言,似乎能夠成為蔡東筆下人物的生動注解。

在喧囂的都市生活、膨脹的物質欲望與遙不可及的自由追求之間,人的價值迷茫似乎成了一種注定的時代宿命。何為美好生活?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卻又莫衷一是。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蘭在《倫理》中有一段精彩絕倫的解釋:“人性地活著,就是要充分擔當起人類身份的三個維度:個人身份、社會身份及人類身份。這尤其是要詩意地度過一生。詩意地活著,如我們理解的那樣,‘是從某個閾限達至的參與、興奮和快樂。這種狀態可能會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在與共同體的關系中,在審美關系中突然出現’。這種體驗表現為快樂、沉醉、喜悅、享受、癡迷、歡欣、痛快、熱情、吸引、福樂、神奇、敬愛、交融、興奮、激動、銷魂。詩意地活著給我們帶來肉體或精神的極樂。它使我們達及神圣的境界:神圣是一種情感,它在倫理和詩意的巔峰上出現?!雹卟號|的寫作,立足于倫理和詩意的孿生巔峰,人物的倫理邏輯扎根于深厚的現實生活,貼近地面的粗糲與滄桑,在具體而微的生活細節中呈現人物的艱難與選擇;同時,短暫的歡欣愉悅與日常世界的痛楚等量俱在,現實的幽暗中又透出理想的微光,就像《來訪者》當中的那句話:“還有一種光,是屬于葦草般柔弱又強韌的生靈的?!?/p>

注釋:

①蔡東:《像遠山上突然亮起樹枝形的閃電——閱讀我所熱愛的女作家們》,《當代作家評論》2022年第1期。

②雷達:《新世紀十年中國文學的走勢》,《文藝爭鳴》2010年第3期。

③饒翔:《追摹本色,賦到滄?!摬號|的小說創作》,《百家評論》2013年第5期。

④蔡東:《寫作:天空之上的另一個天空》,《文藝爭鳴》2013年第11期。

⑤伊塔洛·卡爾維諾著,黃燦然譯:《新千年文學備忘錄》,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

⑥彼得·蓋伊著,駱守怡、杜冬譯:《現代主義:從波德萊爾到貝克特之后》,譯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121頁。

⑦埃德加·莫蘭著,于碩譯:《倫理》,學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292頁。

猜你喜歡
詩意現實文學
詩意地棲居
我們需要文學
冬日浪漫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被耽擱的詩意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現實的困惑
春日詩意
我與文學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