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骨折時用什么方法固定更好

2023-11-08 00:27鄭亞東
科學導報 2023年77期
關鍵詞:固定架夾板四肢

鄭亞東

日常生活中,四肢骨折比較常見,多是由于受直接暴力而引發的骨頭損傷,例如撞擊傷、跌倒傷等。固定,是四肢骨折后的一種常見治療方式,臨床常用固定方式分為外固定和內固定。其中石膏是較為傳統的一種骨折外固定方式,固定效果較好,患者所用石膏繃帶,其實就是在繃帶上澆筑熟石膏粉末,浸水后形成生石膏凝固為一體,貼附效果較好。然而,石膏固定需要貼合患者皮膚,無法脫卸,且透氣性比較差,如果石膏過厚,患者會感覺沉重;而如果石膏過薄,則很容易斷裂。

如果患者四肢骨折屬于輕微移位或者復位后移位不大的骨折,用石膏固定即可。但如果患者骨折移位較大,手法復位不成功,則往往需要切開復位,這個時候就會使用到鋼板、髓內釘等內固定的方法。如果患者為開放性骨折,同時并發皮膚軟組織損傷,醫師往往選擇外固定架固定。這么多的固定方法,那目前四肢骨折時應該用什么固定方法更好呢?本文為此做一科普。

對四肢閉合性骨折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復位后選擇塑料、柳木、紙板及杉樹皮等不同材料制作成與各部位相適用的夾板當作骨折固定物。該夾板長度在骨折上下關節以內,通過三個紙板墊在患者皮膚和夾板之間,通過帶子有效固定夾板,借助紙墊的壓力、布帶約束力與夾板彈性,對患者骨折部位形成三點擠壓作用,使患者四肢骨折部位形成對位。

對于尺橈骨骨折則需要增加分骨墊,而股骨骨折則要持續牽引,使修復后位置保持固定,該固定叫作小夾板固定。小夾板固定可有效避免患者四肢骨折端再次出現移位,而且還可以在骨折固定期中及時鍛煉患者的關節功能。小夾板固定不會對患者肌肉收縮產生影響,也不會擠壓其骨折端,對四肢骨折愈合更為有利。所以,小夾板固定骨折具有愈合快、固定穩固、功能恢復良好等諸多優勢。然而,要正確掌握小夾板固定的應用方法,否則會由于襯墊不當或綁扎太松而喪失固定作用,也可能會由于綁扎過緊導致患者出現缺血性肌肉痙攣、壓迫性潰瘍等后果。

若四肢骨折屬于輕微移位或者復位后移位不大的骨折,無需特殊治療,通過石膏外固定就能達到治療效果,但外固定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患肢感覺,對石膏松緊度適時調整,防止對患者肢體血液循環產生影響。

四肢骨折后,持續牽引在骨折復位中較為常見,也可用于骨折固定,牽引的具體指征包括:(1)四肢骨折。股骨閉合性骨折;(2)已感染開放性骨折;(3)脛骨與股骨開放性骨折。在使用牽引固定過程中,應根據患者性別、年齡、軟組織損傷和肌肉發達程度等,對牽引重量進行隨時調整,不僅要實現固定與復位目標,而且還要避免畸形愈合與過度牽引的情況。

外固定器固定同樣是四肢骨折的一種常見固定方式,即將骨圓釘穿過遠離骨折處的骨骼,利用夾頭和鋼管組裝成的外固定架固定,利用夾頭在鋼管上的移動和旋轉矯正骨折移位。優點是固定可靠,易于處理傷口,可行早期功能鍛煉。該情況一般用于開放性骨折,且伴有皮膚軟組織損傷,若患者骨折肢體存在顯著腫脹現象,同樣可選用外固定架固定,該固定方式既可固定骨折,又能有效保護軟組織,避免術后皮膚軟組織感染或缺損。

內固定主要用于切開復位后,采用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可吸收螺絲釘、髓內釘等將骨折予以固定。

一般對于手法復位困難的骨折患者,醫生為了使骨折達到原來的解剖位置,會選擇切開復位,同時應用金屬內固定物對骨折端進行固定,其中,鋼板螺釘是最常用的內固定物。針對不同的部位,學者們開發了各種不同類型的鋼板,目的是為了牢固的固定骨折端,這樣患者就可以較早開始功能鍛煉。

如果患者出現股骨干骨折、脛骨骨折,相較于鋼板螺釘,醫生會更傾向于選擇髓內針固定,該固定方式可避免破壞骨折供血,也可有效減少骨膜與肌肉組織損傷,有助于提升骨折愈合速度,而且也可避免發生骨不連問題。

因此,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根據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程度、能不能手法復位、是否是開放性骨折以及軟組織損傷程度等諸多因素來決定,沒有所謂最好的固定方法,但對每個不同病人,都會有最適合的固定方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

猜你喜歡
固定架夾板四肢
石膏與小夾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四肢冰涼就是腎虛嗎?
跟蹤導練(四)
跟蹤導練(四)
無天于上2035(一)
鈦夾板應用于美學區引導骨組織再生1例
邊條翼夾板結構強度設計
KD407:懸掛器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一期復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療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臨床觀察(附8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