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3-11-08 02:58蔣新能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關鍵詞:白菜

蔣新能

摘 要:白菜種植時,種植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是兩項重要工作,規范白菜種植技術應用,科學落實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保障白菜豐產的關鍵。本文以施甸縣為例,著重對白菜種植技術要點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白菜;種植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措施

蔬菜產業是施甸縣重要產業,白菜是當地主栽蔬菜之一,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萬畝左右,在當地農民致富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保證白菜產量和質量,提高種植效益,做好白菜種植技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播前準備

1.1 品種選擇

品種是決定產量及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播種前要科學選種,夏秋季栽培時建議選用耐熱、抗病、豐產優質白菜品種,冬春季栽培時建議選用冬性強、耐抽薹品種。菜農要從正規渠道購買種子,嚴把種子質量關,確保符合GB16715.2要求。

1.2 土地整備

白菜屬淺根系蔬菜,對土壤有一定的要求,菜農應當合理安排茬口,優先和蔥蒜類作物輪作倒茬,同時要確保土地肥沃、物理性狀好,以pH值6.5~7.5之間的沙壤土、壤土種植白菜最為適宜。上茬作物收獲后應當及時深翻晾曬土壤,增加土壤松散透氣性,同時每667米2施加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30千克,將肥料深翻入土耙細、整平,然后起壟備用[1]。

2 播種作業

2.1 條播法

白菜條播法屬直播法范疇,其一般情況下是按大行距110厘米開墑起壟,壟寬70厘米,一壟雙行,小行距50厘米,且條播是在壟面按小行距開5~10厘米深的溝,先順溝澆水,水滲后,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并撒蓋0.8~1厘米厚的細土。然后將白菜種子均勻撒播在溝內,最后覆土平溝即可。

2.2 穴播法

白菜穴播時,可按株距在壟上做長10~15厘米,深1.5厘米的穴,按穴澆水,用種量120克左右。

3 播后管理

3.1 間苗定苗

白菜直播模式下,全生育期需間苗3~4次,建議在白菜幼苗出土之后每間隔5天間苗1次,最后1次間苗時要求條播的苗距8厘米,穴播的每穴留3株。幼苗長出6片葉時定苗,條播的要求苗距55厘米,穴播的每穴留1株。

3.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白菜田間管理重點工作,要求在白菜封壟前中耕除草3次,后期不再中耕除草。落實中耕除草工作,有助于破除土壤板結及裂縫,增加土壤松散透氣性,清除田間雜草,避免其和白菜爭奪水肥,促進白菜良好生長。

3.3 適時追肥

適時追肥是提升白菜產量及質量關鍵。白菜追肥關鍵期為蓮座期和結球期。蓮座期追肥每667米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5千克。結球期需追肥2次,中心幼小球葉出現卷心時追肥1次,每667米2追施硫酸銨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間隔2~3周再追肥1次,每667米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0千克。

3.4 水分管理

水是白菜生長的必需品,因此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意義重大。播種后若遭遇干旱,應當澆小水1次,將壟溝水位控制在8厘米即可。后期結合間苗進行澆水,每間苗1次就澆小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蓮座期配合追肥澆大水1次,結球期配合追肥再澆大水1次,后期每間隔1周澆水1次,將壟溝水位維持在15厘米即可。白菜收獲前1周停止澆水。

4 防病防蟲

4.1 農業措施

科學選種,優選高抗病性白菜品種,同時做好藥劑拌種工作,建議使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可防治白菜黑斑病及霜霉??;科學選地整地,堅持輪作倒茬,禁止連作重茬;合理控制播種時間及密度,采用適宜的播種方法,提高白菜長勢;加強田間管理,重點做好間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澆水等工作,促進壯苗培育,降低白菜病蟲害的發生率。

4.2 物理措施

色板殺蟲,在白菜田間懸掛黃板、藍板、綠板,每667米2懸掛30張,可誘殺蚜蟲、煙粉虱、薊馬等多種害蟲;白菜規?;N植時,可在田間安裝LED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燈和地面保持2米距離,對小菜蛾、菜青蟲可起到不錯的誘殺效果。

4.3 生物措施

天敵殺蟲,如:寄生蜂、瓢蟲,是蚜蟲的天敵,可有效誘殺白菜田內的蚜蟲;噴施生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可防治銀紋夜蛾幼蟲;B.t.乳劑、滅幼脲一號,可防治菜青蟲、菜粉蝶。

4.4 化學措施

化學技術防治白菜病蟲害主要以噴施化學農藥為主,用藥時應當優先選用廣譜、綠色、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保證白菜品質、減輕農藥殘留及污染。如:軟腐病,建議噴施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500倍液;霜霉病,建議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炭疽病和黑斑病,建議噴施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建議噴施50%辛硫磷1000倍液;菜蚜,建議噴施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2]。

5 收獲作業

白菜收獲時,應當遵循早熟品種適當早收、中晚熟品種適時收獲、冬儲品種適當晚收的原則及要求進行收獲作業,收獲時間過早或過晚均會對產量、品質、儲存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在白菜包心7~8成時收獲嘴鷗為適宜。菜農要密切留意天氣情況,確保在霜凍前完成白菜收獲作業,降低對白菜的影響。

結語:綜上所述,白菜是目前施甸縣創收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為提高白菜產量及質量,要高度重視白菜種植技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掌握白菜種植技術要點,完善病蟲害防治措施,確保白菜安全生長,降低病蟲害影響,提高白菜產量及質量,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 盛鵬,陳智平,丁磊,等.白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種子科技,2022(03):76-78.

[2] 王輝.白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02):80-81.

猜你喜歡
白菜
巧摘白菜
一棵白菜
白菜長黑點還能吃嗎?
開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換裝”
羊與白菜
國宴之開水白菜
我為白菜狂的日子
南瓜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