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撳針治療腦卒中后偏側忽略的臨床研究*

2023-11-09 08:00高燕玲蘇清巖戴清月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3年21期
關鍵詞:風府神庭督脈

高燕玲 孫 情 蘇清巖 程 熙 戴清月

1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2 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偏側忽略是腦卒中后常出現的行為認知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對受損大腦對側身體或者空間的刺激無反應,臨床常見于右側腦卒中所致左側偏側忽略。研究發現[1],腦卒中早期偏側忽略率可高達81%,有1/3的患者在發病1年后仍無顯著改善,偏側忽略嚴重阻礙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是影響腦卒中康復的主要因素之一。臨床實踐中,盡早對偏側忽略進行評估和治療對患者的整體康復至關重要,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撳針源自《靈樞·終始篇》“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的治療思想,其作用是對腧穴產生持久穩定的刺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文近年來對腦卒中后偏側忽略的患者進行撳針治療,療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腦卒中后偏側忽略患者60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57.70±7.90)歲,腦出血11例,腦梗死19例,平均病程(52.93±30.53)d;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58.87±8.35)歲,腦出血7例,腦梗死23例,平均病程(53.83±27.14)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

1.2 相關標準

1.2.1 診斷標準:腦卒中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 2019》[2],并經頭顱 CT或 MRI 證實。

1.2.2 納入標準:首次腦卒中,病灶位于右側;右利手;偏身忽略測試量表測試后確診偏側忽略;病程≤6個月;年齡40~70歲;意識清楚;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 排除標準:因失語、其他認知障礙影響干預者;存在偏盲、青光眼等視力障礙;合并嚴重的心、肺、腎等臟器疾病;不愿合作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1)基礎治療:患者接受規范的基礎治療,包括血脂、血壓、血糖等的管理,抗血小板聚集等對癥支持治療,同時進行康復治療。(2)康復治療:運動訓練,即積極活動患側肢體,健側肢體越過身體中軸線在患側進行活動,增加患側感覺輸入,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患側。環境適應性訓練,即將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的忽略側,與患者講話、喂食時位于其忽略側,提示患者注意忽略側的物品。鏡像視覺反饋訓練,即讓患者面對鏡子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颊唛喿x訓練時給予視覺暗示,用彩色線條標注出忽略的文字。在上述訓練的同時,適當減少對健側的刺激??祻椭委?5min/次,1次/d,6次/周,共治療4周。(3)撳針治療:采用華佗牌一次性無菌撳針,注冊證號:蘇械注準20162200966,規格0.25mm×2.0mm。取百會、神庭、風府穴。75%酒精消毒后,將撳針垂直刺入,指腹按壓200次后膠布固定,留針24h,留針期間早晚各按壓200次,按壓強度以個人耐受為度。隔日治療1次,共治療4周。

1.3.2 對照組:(1)基礎治療和康復訓練同治療組。(2)假撳針治療:采用與撳針表面顏色相近的膠布,剪成與撳針同樣大小的形狀,常規75%酒精消毒后,對準風府、百會、神庭穴貼緊固定,指腹按壓,留置時長、按壓次數、干預頻次同撳針治療組。

1.4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于采用中國行為性忽略測試—香港版(CBIT-HK)評定偏側忽略程度,包括6個紙筆測試(線段交叉、字母取消、刪星星、人體描繪、線段二等分和自由繪圖),9個行為任務(圖片掃描、撥號電話、閱讀菜單、閱讀文章、告知和設置時間、分揀硬幣、復制地址和句子、地圖導航和卡片分類)。采用MMSE量表評定認知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FMAS)對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量表(MBI)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CBIT-HK評分、MMSE評分、FMAS 評分、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腦卒中后偏側忽略主要表現為不能對大腦損傷灶對側空間或身體呈現的視覺、聽覺、軀體感覺及運動覺等刺激做出反應。偏側忽略嚴重影響患者吃飯、穿衣、洗漱、輪椅操作、行走、閱讀等日常生活活動,以左側忽略為例,患者進食只吃右半邊的飯菜,梳洗時不使用放在左側的用品,操作輪椅或行走時撞到左側視野的物品,閱讀時往往從頁面中線開始閱讀而忽略左側文字。偏側忽略使患者容易受到外界的損傷、反復跌倒,導致其日?;顒?、社會參與能力及生存質量嚴重減退,影響患者的康復預后。及時地進行評估和治療對患者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腦卒中后偏側忽略的治療方法有運動療法、視覺刺激訓練、經顱磁刺激、經顱直流電刺激等現代康復療法以及針刺等中醫康復方法,中醫治療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雷達等[3]將針刺結合運動想象療法與常規康復訓練、運動想象療法結合常規康復訓練相比,結果顯示針刺結合運動想象療法能夠顯著改善治療腦卒中后偏側忽略,提高患者的整體康復療效。潘新永等[4]通過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單側空間忽略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針刺能有效改善卒中后偏側忽略程度、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腦卒中后偏側忽略屬中醫學的“呆病”“癡呆”范疇,病位在腦,腦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匯集之處。六陽經脈均循行分布于頭部,督脈乃“陽脈之?!?是諸陽之會,具有統帥整個經脈系統的作用。督脈是十四條經脈中唯一直接與腦絡屬的經脈,可治療各種腦部疾病?!峨y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督脈出會陰部向后行于脊柱內部,上達至風府穴,便入于腦,上行顛頂百會穴,向前過神庭穴下行鼻柱。腦為隋海,其輸上在百會,下在風府。風府是陽維脈與督脈之交會穴,可“治腦中百病”,能調動諸經之氣直達病灶,具有濡養腦髓、開竅醒神、清明元神之效。百會穴位于元神之府上,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對元神的刺激作用最強,針刺該穴有醒腦益智、填髓充腦之效,能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常用來治療腦神經失用后遺癥。神庭穴為神之所處,有安神生慧益智之效,黃琰[5]研究認為神庭穴是“調神四穴”之一,主要作用是調控神經系統,是治療神志性疾病的關鍵穴位。江一靜等[6]采用電針百會穴、神庭穴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結果顯示患者的認知能力和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林爾正等[7]對針灸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的古代文獻進行分析,總結出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用穴頻次前兩位為百會、神庭,督脈為最常用的經脈。因此,本課題選用風府、百會、神庭三穴治療腦卒中后偏側忽略,能起到總督陽氣,調理神機之效,具有填髓海,通腦竅,醒神智之功。

撳針是一種淺刺久留針的針刺方法,能產生持續溫和穩定的刺激,延長針制效應的時間,治療疾病的優勢突出[8]。撳針短小,可避免彎針、斷針、滯針,相對于毫針針刺,其更為安全、操作簡便、疼痛感輕,長時間留針不影響正?;顒?患者更容易接受。鄭雅思等[9]研究發現撳針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吞咽功能,促進相關腦功能區域的激活,安全性高。畢海洋等[10]研究顯示常規針刺治療聯合撳針五臟俞可明細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和認知功能??梢姄遽樢褟V泛用于治療腦卒中后各種功能障礙,但筆者尚未檢索到撳針治療卒中后偏側忽略臨床研究文獻。故本文以卒中后偏側忽略為研究對象,通過CBIT-HK量表評價患者的偏側忽略程度,發現撳針風府、百會、神庭穴結合常規康復訓練和假撳針結合康復訓練均能改善卒中后偏側忽略程度、認知能力、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撳針治療結合常規康復訓練更優。撳針通過久留針產生持續有效刺激,達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醒腦開竅的作用?;颊咂珎群雎愿纳坪罂梢愿玫嘏浜线\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從而達到提高整體康復療效的目的。

綜上所述,撳針治療能有效改善腦卒后偏側忽略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后續研究將采用多中心研究,增加樣本量,進一步探索撳針改善腦卒中后偏側忽略的療效機制。

猜你喜歡
風府神庭督脈
龍氏手法結合頭頸部督脈電針治療落枕的臨床觀察
從督脈論治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論探討
手梳前額 緩解失眠
手梳前額可緩解失眠
手梳前額緩解失眠
風府穴禁灸淺析
基于熱掃描成像系統探討易筋經“托天樁”對陽虛質督脈紅外熱成像的影響
針刺風府、啞門穴為主治療腦卒中失語60例
太沖、風府穴治療帕金森病的作用機制研究探討
針刺治療中風后遺癥6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