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特色化打造案例

2023-11-21 07:17張鈺糧
汽車實用技術 2023年21期
關鍵詞:蒙古族外觀客車

張鈺糧,施 達,劉 洋

我國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特色化打造案例

張鈺糧1,施 達2,劉 洋3

(1.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四川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四川成都 610106;3.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公司,四川成都 610199)

嘗試基于城市客車外觀融入區域民族元素,從而為當地營造出更多旅游吸引物,同時美化城市環境,增強城市民族氛圍感。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現狀及可改進的方面,包括同質化嚴重、與城市環境不夠協調,以及缺乏時代感等主要問題。以呼和浩特市客車為例展開設計實踐,通過問卷調查和分級評價法,提取出蒙古包作為當地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呼和浩特市客車外觀,并從功能上結合新能源中的氫燃料作為驅動力。歸納出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特色化打造流程與手法,從而使城市客車助力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城市客車外觀;旅游吸引物;民族地區;特色化打造

民族地區風景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不少城市都將旅游業作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助力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1]。要想吸引客流,除了靠天吃飯以外,也離不開人為的努力,如盡可能多地打造旅游吸引物,為游客創造獨一無二的旅游體驗等,這些手法都成為提升民族地區城市旅游競爭力的關鍵[2]。城市客車素有“城市名片”的美譽,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大型的城市“流動”景觀[3]。然而我國民族地區的城市客車外觀卻鮮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融入,與其他地區的城市客車并無二致,給人以單調乏味、粗陋生硬的感覺。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使民族地區的城市客車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現出更強的審美性和文化性,成為當地的旅游吸引物,本文就民族地區城市客車的外觀改進及創新展開分析。

1 國內外城市客車外觀設計發展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工業發展主要受蘇聯制造和經驗的影響。蘇聯制造的中心思想在于只強調產品功能的實現,而對于產品的審美性、舒適度、消費體驗等其他特性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是計劃經濟下呈現出來的通病[4]。再加上制造成本和工藝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當時的交通工具、機械設施等基本談不上美學意識的融入,其外觀只能視作保證物理功能正常運轉下產生的附帶形式。具體到城市客車外觀,呈現出簡單粗陋、笨重呆板的“方箱型”車體形態和缺少變化、搭配單一的車體涂裝。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社會逐漸步入物質豐沛期,為產品設計表現出更多精神層面的追求和個性化表達提供了機會。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為產品設計打破常規、另辟蹊徑來獲得市場關注提供了有力支撐,很多五花八門的改裝設計被應用于交通工具外觀上,其中也包括城市客車,如圖1所示。改革開放后,隨著技術引進的深入和招商引資的擴大,我國客車制造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快速縮小[5],但在外觀方面,仍然鮮有結合本土元素的打造案例,總體給人以保守、中庸以至于無法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與時代審美風向脫節的感覺。從這一大背景來看,我國城市客車在外觀設計上,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點,眼界可以看得更寬一點,進而打造出一批能夠打動人心、美化城市環境以及引發社會關注的優秀案例。

圖1 20世紀70-80年代具有個性色彩的西方公交車外觀

2 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民族地區使用的城市客車沒有專門針對外觀的特色化打造,與其他地區的城市客車無明顯差異。從助力城市風貌和民族氛圍的打造,吸引游客并為其創造更加舒適愉悅的乘坐體驗的角度來看,當地的城市客車難當此任。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2.1 同質化問題

同質化會導致審美疲勞,大同小異的外觀無法給游客帶來良好的審美和情感體驗,五大民族自治區首府的城市客車外觀如表1所示,從前臉、涂裝、車型等方面可見其相似性。

首先,表1城市客車均為正方形前臉且垂直地面,顯得十分生硬。其次,這些城市客車的前風窗和側窗玻璃的上、下沿基本位于同一高度,缺少基于細節層面的差異性。再者,前風窗玻璃以下的中網區域幾乎沒有圖案或元素的排列,各覆蓋件之間缺乏如:陣列、交錯、重疊、漸變等各種“心理力”的視覺組織及關聯[3],中網區域作為前臉的視覺重心,難以發揮出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這些車身形態均為生硬的長方體,鈑金面的轉角處幾乎都采用了大小一致的圓角[4],還有基于體量、比例乃至功能對車體結構的劃分上也十分相似,如:腰線、乘客門、輪轂的位置和樣式等。這些點點滴滴的局部雷同累積在一起,就使得這些城市客車整體上呈現出較強的相似感。

表1 五大民族自治區省會城市客車外觀

再來關注表1車身顏色,可以發現綠色系使用最多。在我國,綠色系被廣泛應用于鐵路、醫院、公廁等環境系統的粉刷,這些地方人流量大、衛生條件差,給人以臟、亂、差的印象。因此,當城市客車也大面積采用綠色涂裝時,難免勾起人們的記憶和聯想,在造成審美疲勞之余對城市客車形成了廉價低質的印象。另外,表1車身涂裝幾乎沒有圖案或拉花的設計與融入,主要通過簡單的色塊來進行組合,如綠色搭配黃色、藍色、白色等,又給城市客車增添了一絲同質化的表象。

2.2 協調性問題

為了營造出更加濃郁的民族氛圍,很多民族地區城市展開了突出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城市環境打造,力求通過將民族元素與當地建筑、雕塑、公共設施等結合起來的方法來隱喻特定的文化現象,從而塑造出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5]。由此來看,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平淡無奇,完全沒有當地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但與周圍的景觀建筑形成了強烈反差,無法起到旅游吸引物的作用,而且還阻礙了城市環境的和諧統一。比如拉薩市有不少建筑外墻在裝飾件和涂裝上均使用了藏式圖案和符號來進行裝飾,而由表1可見,城市客車外觀卻顯得平淡無奇,完全沒有當地民族元素的融入,城市客車與周圍的環境風格明顯不搭配。

2.3 時代性問題

作為兼具旅游吸引物特性的交通工具,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不僅需要融入民族特色,還應與現代城市客車先進技術的保持一致,以保證乘客審美愉悅的同時獲得舒適的乘坐體驗。當前,新能源化、輕量化、高端化逐步成為城市客車的技術發展趨勢[6],與此呼應,在外觀上城市客車也應該表現出創意性、趣味性、時代性、流線感、未來感等多元風格糅合的審美趨勢。然而國內民族地區的城市客車外觀大部分還是沿用20世紀70-80年代的設計風格,即刻板的“方箱型”結構加上形式單調的涂裝[7],這種落后老舊的外觀設計難以體現出我國當前城市客車的制造水平。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先進機加工和成型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幅降低了汽車外觀不規則形態的制造成本[8],圖2為融合了動物形態的國外新型城市客車外觀設計,在體現審美性和趣味性的同時也展現出較強的時代感和科技感。

圖2 兼具時代性與趣味性的國外城市客車設計

可見,城市客車兼具時代性和民族性并不矛盾,并非融入了民族元素就給人以過時或落后的感覺、無法彰顯出城市客車的科技感和創新性。針對民族元素在城市客車外觀上的融入也不能直接照搬,需要先統籌考慮整車形態、涂裝搭配、覆蓋件的位置等,再憑借抽象、解構、重組等一系列手法來展開設計研究[9],如此才能將民族元素的提取與現代交通工具設計理論充分結合起來。

3 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外觀打造實踐

3.1 呼和浩特城市客車外觀設計

以蒙古族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為例,分析如何提取民族特色元素并融入城市客車外觀。呼和浩特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光輝燦爛的蒙古族文化。然而從表1中可見,其城市客車外觀卻缺少蒙古族文化元素的融入,故對其改良創新,以求成為助力當地民族氛圍感提升的旅游吸引物。

3.2 蒙古族特色元素收集

蒙古族文化元素眾多,將收集到的能夠具象化的特色元素分為6類,如圖3所示。

圖3 蒙古族特色元素收集與分類

3.3 蒙古族特色元素代表性強弱分析

針對圖3元素展開問卷調研,就這些元素在大眾心目中代表的蒙古族特色強弱展開分析,從而將模糊的心理感受轉化為可度量的指標,分為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5個等級。調研共發放問卷105份,回收99份,均為有效問卷,其中普通民眾49份,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50份,主要以某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專業本科大三、大四學生為主,少量教師參與調研。對評分者類型和蒙古族特色元素做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影響蒙古族特色元素代表性強弱得分的因素方差分析

由分析結果可知,普通民眾和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的整體評分沒有顯著差異(顯著性水平為0.843),而蒙古族特色元素得分有顯著差異(顯著性水平為0.000)。進一步對普通民眾和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的評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3所示。結果發現,普通民眾和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對動植物作為蒙古族特色元素的評分存在顯著差異(顯著性水平為0.002),對其他特色元素的評分沒有顯著差異。通常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對民族文化的研究較之普通民眾更加專業深入,故將民族學相關研究人員對蒙古族特色元素的評分權重設為0.6,普通民眾的評分權重設為0.4。

表3 不同身份人員對元素評分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蒙古族特色元素的代表性得分具有顯著差異,通過兩兩對比,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蒙古族特色元素代表性差異檢驗

由表4可知,樂器、建筑物和馬具分別與其他特色元素存在顯著差異,動植物、服飾、生活用品三者間沒有顯著差異。由平均得分可知,蒙古族特色元素代表性強弱順序依次為建筑、樂器、生活用具、動植物、服飾和馬具,如表5所示。

表5 蒙古族特色元素代表性強弱得分

3.4 結合蒙古族特色元素的城市客車外觀打造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蒙古族特色元素中,建筑類的代表性最強,加上走訪有關客車制造企業,綜合考慮到制造難度及成本等因素,認為建筑類中的蒙古包融入呼和浩特城市客車外觀中比較合適,既能體現出蒙古族民族特色又具有較強的可轉化性。在此以9~12 m中型和6~7 m小型清潔低碳能源車型作為設計案例,如圖4、圖5所示。

圖4 9~12 m帶有蒙古元素的新能源城市客車

圖5 6~7 m帶有蒙古元素的純電動小型城市客車

對于這兩款車型而言,在結構和材料方面,采用全新骨架平臺和高強度輕質材料,力求使車身減重達到20%~30%。在動力裝置方面,將純電動客車進一步提升為氫燃料電池客車,不但能夠大幅縮減燃料補充時間和增加續航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減輕車體質量。結合蒙古包的形態特征,可以將氫燃料電池置于城市客車頂圍的凸臺內,與鋰電池普遍較重不同,氫燃料電池具有儲能密度高、質量輕等優勢,故置于頂部不容易引起重心偏高、車身側翻等安全方面的問題[10]。結合這種技術發展趨勢,首先,兩款蒙古包車型基于前、后圍輪廓均呈弧線梯形狀向下延伸,與頂圍凸臺共同隱喻出蒙古包的固有形態。其次,針對蒙古包上重要圖案進行了提取并融入車身覆蓋件中,類似“盤羊角”的圖案就被應用于這兩款車型的后排乘客門上和前臉下部。再者,就色彩搭配而言,兩款車均采用了蒙古族最崇拜的白、藍色,不但體現出對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敬重,而且也體現出較強的品質和科技風格。因為白色和藍色在心理上都給人以平靜祥和的感覺,這正是科學研究和邏輯推理所需要的,很多科技公司或互聯網企業也以白、藍色系為主打。另外,呼和浩特市溫度較低,白、藍色搭配一方面能夠呼應銀裝素裹的城市環境,另一方面能夠通過藍色將車體與雪景分隔出來,達到增強安全性的作用。由此來看,這兩款外觀結合蒙古包形態的城市客車設計在兼顧可制造性、經濟性、實用性以及科技性的前提下體現出較強的民族性、審美性和文化性。從作為當地旅游吸引物的角度來看,有助于蒙古族文化氛圍的打造和提升[11-13]。

4 結語

當前,旅游產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變得越發重要,其中加強城市環境的民族氛圍塑造就成為提升其旅游吸引力的關鍵。然而,作為城市中“流動”的大型景觀,同時也是與游客密切接觸的一張“城市名片”,民族地區城市客車卻樣貌平平,鮮有地方民族風情的融入,不但難以發揮出旅游吸引物的作用,而且也影響到了整個城市環境民族氛圍的塑造。另外,從改革開放后,我國城市客車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吸收、轉化、改進及技術突破,目前已經和國外很多車企形成了全球聯動、資源共享的創新平臺?;谶@種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完全可以針對國內現有城市客車外觀展開必要的改良和創新,從而為打響本土品牌特色、體現我國特有的造車風格和理念發揮積極的作用。綜合以上原因,本文提出的結合民族元素來美化和創新城市客車外觀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可實施性,這也是本研究的目標所在。

[1] 畢詩春.以文化旅游產業助推精準扶貧[N].黑龍江日報,2023-01-19(2).

[2] 保繼剛,陳苑儀,馬凌.旅游資源及其評價過程與機制:技術性評價到社會建構視角[J].自然資源學報,2020 (7):1556-1569.

[3] 吳禮旭.基于形狀文法的新能源汽車前臉設計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2.

[4] 谷生秀,劉林元.從“全盤學習”到“以蘇為鑒” :建國初期毛澤東對蘇聯經驗的學習與借鑒[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20(4):16-22.

[5] 王波.城市公交車輛的發展演變及制造使用特點[J].城市公共交通,2022(9):33-35.

[6] 汪亮,張睿.城市公交車輛構造與使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

[7] 仝潔潔.城市文化氛圍滿意度對游客行為意向的影響研究[J].文教資料,2021(13):51-53.

[8] 宗威,李涵,鄭湘晶,等.基于博弈論的公交車外觀裝飾研究[J].包裝工程,2021,42(14):357-361.

[9] 劉開春.客車車身設計精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10] 趙燁菊,徐寧,崔海林.三維重建及3D打印在復雜鈑金試制焊接工裝中的實踐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 2021(2):82-83.

[11] 甘新旭,蘇暢,張智強,等.新能源汽車創新性造型解析[J].汽車文摘,2022(11):19-25.

[12] 何家海.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時代汽車,2023(5):4-6.

[13] 祁曉玲.我國汽車文化產業發展將迎新機遇[N].中國工業報,2022-07-13(4).

The Case of Characteristic Building on City Bus Appearance in Ethnic Regions of China

ZHANG Yuliang1, SHI Da2, LIU Yang3

( 1.Fine Arts and Design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2.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3.Sichuan Automobile Industry Group Company Limited, Chengdu 610199, China )

Trying to integrate regional ethnic elements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of city buses, so as to create more tourism attractions for the local, and as the sane time beautifying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the ethnic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c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ways for improvement of city buses appearance in ethnic, including serious homogenization, 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with the urban environment, also lack of period feeling.The design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for Huhehot c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mongolian yurts are extracted as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s to be combined into appearance of bus in Huhehot city, also combining hydrogen fuel of new energy as function which is taking for driving force. Summarizing process and ways for creating distinctive appearance of city buses in ethnic regions, for assisting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by city buses.

City bus appearance;Tourist attractions;Ethnic regions;Characteristic building

U462.1;U469.13

A

1671-7988(2023)21-192-07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1.038

張鈺糧(1982-),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交通工具外觀設計、交通工具文化等,E-mail:1245851 531@qq.com。

猜你喜歡
蒙古族外觀客車
外觀動作自適應目標跟蹤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論外觀還是聲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馬哈)A-S3200合并功放
黑龍江蒙古族古籍考錄
蒙古族“男兒三藝”傳承研究
客車難改下滑頹勢
金龍客車的不凡履歷
客車市場進入寒冬?
淺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基于Cruise的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匹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