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教育故事的策略探究

2023-11-23 19:22孟小曼
教育傳媒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國際傳播職業教育一帶一路

孟小曼

【內容摘要】本文以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帶一路”職教行》項目的國際傳播探索為例,探討在國際傳播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教育故事。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傳播;職業教育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命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①

共建“一帶一路”,教育承擔著基礎性和先導性的重要作用,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教育使命和合作愿景,重點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強化務實合作,加大推進力度,促進民心相通,不斷為“一帶一路”建設厚植民意根基。據教育部官方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末,我國已與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共計60所高校在23個沿線國家開展境外辦學,16所高校與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17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教育在民心相通方面有著獨特作用和天然的親和力,特別是職業教育在消除貧困、增加就業、增進人民福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節目定位在“一帶一路”的職業教育合作中選取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制作,《“一帶一路”職教行》應運而生。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度影視橋工程項目②,《“一帶一路”職教行》以系列節目方式呈現,共制作完成10集節目,每集10分鐘。系列節目精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項目合作的職業教育學校,圍繞相關合作教學項目展開內容,通過留學生、老師、企業方代表的故事,共同繪就出一幅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為“一帶一路”合作共贏貢獻中國教育智慧的繁榮圖景。系列節目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初的紀行探訪拍攝計劃無法實施,但節目最后在記者大量采訪和素材積累的基礎上,以記者出鏡、采訪手記的方式,將人物和故事串珠成鏈,將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世界的影響娓娓道來,提供生動觀察和觀點。該項目也是較少以職業教育為視角進行國際傳播的節目,很好地彌補了內容空白,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實踐。

一、以特色優勢項目為線索,展現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

“一帶一路”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的“大合唱”。這就要求我們在制作“一帶一路”相關節目的過程中,特別注意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既秉持中國視角、中國立場,同時兼具全球視野、世界眼光;不僅關注大國與發達國家,更不能忽視小國與發展中國家。

在遴選職教合作項目的過程中,節目組發現聚焦發展、改善民生,蘊含希望的“小而美”項目更有利于體現沿線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政策立場,更有利于展示沿線民眾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獲得感、幸福感,使得“一帶一路”民心工程的成果和先行作用愈發凸顯,“民心相通、命運與共”的愿景更加清晰。

《“一帶一路”職教行》系列節目從設置選題之初就特別注意對外宣傳的口徑,緊緊圍繞我國職業教育的優勢特色項目展開,選取的典型故事案例中,既有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標桿項目“魯班工坊”的首個踐行學校,也有我國首個在海外開展學歷教育的職業技術學院——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既有我國引以為榮的軌道交通等優勢學科的技術輸出、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模式,也有農業、畜牧獸醫、酒店管理等具有更大范圍實用價值的技能型項目的合作與交流。在選擇對口合作的國家時特別留意地域差異與范圍覆蓋的兼顧,在有限的節目體量中,既體現政府合作與民間合作的結合,也涵蓋教育與產業的結合;既有國家之間的政府合作項目,也有學校與地區、企業、學校之間的交流;既有“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的新合作、新內容,也有長達半個世紀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和經驗的特色優勢項目……

十期節目濃縮精華、各有側重,把我國具有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項目取精華展現之,在《魯班工坊:職業教育的中國方案》節目中提到,泰國魯班工坊除了為泰國師生提供學習訓練外,還對東盟國家職業院校師生開放,截至發稿時,已累計交流培訓學生8000余人次。從這里畢業的泰國學生,除9人到本科院校深造外,其余均已就業。泰國大城技術學院教師 雅那婉 (Yanawan Thailand Ayutthaya Technical College)在采訪中表示:從魯班工坊畢業的學生去處都非常好,因為魯班工坊在泰國也比較有名了,大公司都愿意要他們。截至2022年,天津已在亞、非、歐三大洲19個國家建成20個魯班工坊,這個以我國享有盛譽的古代杰出工匠命名的職教品牌,已經為世界所熟知。

二、見“當地人”匯“當地情”,展現國際傳播“親和力”

“一帶一路”是中國領導人提出來的偉大倡議,它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制作“一帶一路”相關節目的過程中,不僅要講“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戰略,而且要講“一帶一路”是世界的事業;不僅展示“一帶一路”對中國產生的效益,更要反映“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傳播,不斷擴大“一帶一路”的影響,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傳播主要依靠中央主流媒體,多采用國家民族敘事,導致國際傳播效果不佳。近年來,從“走轉改”到“加強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再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建立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增強國際話語權”。這都要求新聞傳播,特別是國際傳播積極探索更適合國際傳播的敘述技巧和傳播渠道,以塑造共識為目標,以構建整體認知框架為手段,改變自上而下的宣傳,推進傳播范式轉型。例如,Noort和Colley以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為例構建“戰略敘事認同框架”(strategic narrative buy in frame-work),指出中國通過傳遞“真正的利益”與“和平發展”的信號,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項目的接受程度增加。③

作為國際傳播項目,《“一帶一路”職教行》系列節目在制作過程中非常注意語言的表達,盡量用當地人、當地事來講故事,用事實說話,通過故事里人物的心路歷程、真實案例,用實打實、沉甸甸的收獲和成就來體現“一帶一路”應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的理念。

在《“一帶一路”職教行│陸海新通道讓職教有了“國際范兒”》節目中,畢業于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長安校企合作項目班的李知行講述了自己學有所成后,作為高級技師派駐到中東地區負責當地企業的技術支持和人員培訓,從最初的水土不服,到與當地人“打成一片”,不少經過他培訓的學員后來都和他成為了好朋友,也在中國老師的講述中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及好感。其中有一位沙特Almajdouie集團技術支持部的經理 Fawzy Agamia就在采訪中表示,很高興能遇到中國的老師,他們懂技術。他們認真耐心地教我們車輛檢查的技巧,我的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有機會,我想去中國和重慶看看。我聽說那是一個非常迷人的城市。也有人表示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留學。

在《“一帶一路”職教行│中贊職院》節目中,中方老師們需要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教材。為此,國內學校迅速組織英文版專業教材的開發,不僅為每一個專業編寫了適合當地學生使用的專業課教材,還與贊比亞支教專家共同為每個專業制定了教學標準,如今已經開發的9項教學標準全部通過贊比亞高等教育部審核,被納入贊比亞國民教育體系,成為贊比亞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龔亞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把中國有色集團和國內院校在中贊職業技術學院的模式積極推廣出去,帶動更多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高等院校一起走出去,讓更多的境外的學生以及境外的員工了解中國,也收獲自己的職業技能成長,給當地的員工和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讓中國和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誼更加牢固。贊比亞盧安夏地區議員 Patrick Bwalya Maimpambe也表示:希望有些專業課程可以開設到更多的學院中。同時要求中贊職院校長繼續招收當地的孩子,學院的大部分孩子都應該來自盧安夏地區,讓盧安夏地區受益。

三、把握關鍵受眾,實現全員全程全面的國際傳播效能

中國特色國際傳播應該對國際傳播進行系統化、制度化的規劃設計,鋪設有利于世界交往,傳遞中國聲音的軌道。也就是在國際傳播中,注重站在當地受眾的視角講故事,讓我們想傳達的理念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讓對方接受,從而達成國際傳播整體目標過程中的有效溝通,促進文明互鑒、平等交往、互通互利。與大眾傳播不同,國際傳播要求有更加明確的傳播受眾,根據關鍵受眾的特征進行分層、分群、分類傳播,以確保傳播的到達性。

雖然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在不斷加強,但是面對來自不同文化圈層的不同受眾,傳播精準性和針對性方面還有待提升,具體而言,可以結合文化距離和社會分層對國際受眾進行精細化分類,例如,針對某個國家和地區的目標國際受眾,可根據其掌握的經濟資源、文化資源和政治資源多寡,分為“精英層”和“大眾層”,進而采用精細化的應對方式開展對外傳播。④

以《“一帶一路”職教行》系列節目為例,受新冠疫情影響,節目由原計劃的海外拍攝改成以國內職業學校為切入口,遠程采訪或指導相關采訪對象自己拍攝回傳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方式給拍攝采訪制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項目組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溝通協調,有的記者和一個被采訪對象通過各種方式溝通30多次,最終指導對方自己拍攝了生動自然的視頻和自述內容,雖然最后使用的部分就是1分鐘,但記者們為每一秒的畫面、為每一句采訪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克服時差問題、語言障礙、網絡信號差、資料傳輸量大……一系列困難之后,節目中通過遠程采訪的對象以真實自然毫無擺拍痕跡的方式呈現在面前;在記者指導下由當地企業員工、學生“素人掌鏡”拍攝的畫面雖然不那么專業,卻樸素鮮活,真實感“溢出屏幕”……內容和素材的“本土化”和“接地氣”讓整個系列節目呈現出強大的親和力,參與感和真實感爆表,這個“意外驚喜”也帶來了“意料之中”的效果,在后期傳播中,節目由于采訪對象精準化本土化故事化,以及合作深入——幾乎所有的企業、境外合作學校、相關合作項目涉及的外國政府官員都一定程度上參與了節目“制作”,也第一時間“水到渠成”地收到了制作完成的節目,使得系列節目以更加親和的方式得到了傳播助力,節目傳播的到達率和影響力都得到了有效加強。

雖然遠程采訪是疫情時期不得已的應對之策,但是卻“歪打正著”地踐行了社交媒體在參與國際傳播中的重要作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固有的國際輿論格局。特別在當前社交媒體盛行的環境下,受眾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信息傳播方式互動化,這給《“一帶一路”職教行》的前期采訪包括后期傳播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接地氣”的素人掌鏡使得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成為現實,通過全息媒介傳播內容,從而全面實現了傳播效能。

四、巧借“東風”力,實現獨辟蹊徑的國際傳播效果

2022年8月19日至20日,《“一帶一路”職教行》系列節目在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期間,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四頻道播出;同時分別翻譯成英語、泰語、俄語、法語四種語言,分別在塔吉克斯坦SINAMO國家電視臺(2022年11月21日20:00)、剛果布TELE CONGO電視臺(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薩摩亞電視臺播出。

除了傳統渠道,節目組還積極利用教育媒體資源進行免費渠道的投放,同時利用新媒體渠道擴大節目的覆蓋和影響力,分別在Facebook、SinowTV海外客戶端、Instagram、印尼電信平臺進行發布和宣推,其中包括臉書Kande Gao個人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ndeGaoRaisa等渠道投放。

這里不能忽視修辭傳播學在國際傳播中的運用和實踐。修辭傳播學強調傳播的說服能力,主張運用各種話語修辭策略提升傳播效果,如訴諸理性、訴諸感情、訴諸品質等,從而達到塑造認同的目的。在國際傳播的具體執行層面也提示我們應通過豐富的言語結構、多樣的話語表達方式和宣傳策略,加強傳播的到達性。⑤可以說,修辭傳播可視化、交互化的傳受特性,更加有效地整合了《“一帶一路”職教行》報道中的精神物質資源,深耕細作,精準傳播,同時提升話語內涵的貼近性、豐富性和生動性,增強說理能量和情感魅力,從而提升國際傳播效果。

以《“一帶一路”職教行》系列節目的海外傳播為例,除了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渠道的投放,中國教育電視臺還充分發揮教育系統優勢進行推廣傳播,精準投放。與歐中文化教育促進會達成一致,他們將陸續在相關合作推廣時進行播放。此外,節目還通過在海外的孔子學院協調部分國家的落地,拓寬了中國廣播電視海外傳播的渠道。目前已落實的有約旦、塔吉克斯坦、毛里求斯、吉爾吉斯斯坦、泰國孔子學院及法中交流協會。作為視頻教材,孔子學院還將本系列視頻贈送給20所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孔子學院播放,作為介紹中國文化和促進中外青年交流的視頻教材。云南師大華文教育學院也已答應在給留學生上課及相關交流時使用該系列視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

②《“一帶一路”職教行》是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度影視橋工程項目,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延期一年執行,于2022年9月結項。

③Noort,C.V.&Collet,T. How do Strategic Narratives Shape Policy Adoption? Re esponses to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47,no. 1,2020. pp.39-63.

④陳虹、秦靜:《中國特色國際傳播戰略體系建構框架》,《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期。

⑤陳世華、汪旭:《“一帶一路”修辭傳播的邏輯與進路》,《國外社會科學》2021年第1期。

(作者系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韓勇】

猜你喜歡
國際傳播職業教育一帶一路
全球化與國際傳播:媒體與公民的世界性互動
促進漢語國際傳播的十項策略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電視紀錄片國際傳播的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