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經典教育融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研究

2023-12-06 17:46林明華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1期
關鍵詞:國學中華院校

林明華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通識教育學院 福建 漳州 363202)

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學經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精神面貌、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國學經典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家也將國學經典教育列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目標。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1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要“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1]。2018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其中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2]。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作為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在學校教育中承擔著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同時,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專業,肩負著為幼兒園輸送優秀師資隊伍和優秀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更是新時代培養幼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绷暯娇倳浽谥鞒质艑弥泄仓醒胝尉值谌糯渭w學習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3]。因此,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仍然要不斷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國學經典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能夠豐富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將來學生走上教育崗位,面對的是代表祖國未來的一代代幼兒,作為幼兒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授給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過程中傳承和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提高就業競爭力

當今世界,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需要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人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是為幼兒園輸送優秀師資的重要力量,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才能真正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幼兒教師。國學經典教育中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此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和《保教知識與能力》中包含大量國學內容,而且需要大量的積累,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融入國學教育有助于學生順利考取幼兒教師資格證,有效地促進其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幼兒教師的師德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辦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未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是培訓幼兒教師的主力軍,幼兒教師是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核心,其直接關系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著力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辦好學前教育的關鍵。要想培養出符合國家需要的高素質幼兒教師,必須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既是對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師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新時代幼兒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國學經典教育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而且能提升他們未來從事教師職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國學經典教育現狀分析

國家對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視,促使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國學熱”。高職院校也陸續開設國學課程,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以及職業教育以“技能+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特點影響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對國學經典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對國學經典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國學經典教育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

(一)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專業課程為主,傳統文化課程的內容相對較少,文化課程方面的整體滲透力不強,造成高職學生整體人文素養、藝術修養偏低。因此,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國學經典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將國學經典教育融入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中。從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國學經典教育來看,雖然有些院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方面有所突破,但只是簡單地將國學經典教育作為選修課程或公共選修課開設,并沒有形成國學經典教育的長效機制。國學經典課程的教學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主要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不好。

(二)教師教學理念陳舊,自身國學素養不高

很多高職院校的國學經典課程主要是語文教師負責講授,缺乏專業的國學教師。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是按照傳統語文課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理念陳舊,阻礙了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效實施?!皣鴮W課”是一門專業性要求比較強的課程,需要教師具備較豐富的知識儲備,而負責講授國學的部分語文教師自身的國學素養不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不夠,在授課時自然無法將國學經典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特點相結合,也就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

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仍然采用理論授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這樣做雖然節省了教師的授課時間,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學內容枯燥,教師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加之教師對國學經典內容的講解也很難做到深入淺出,學生自然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三、國學經典融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國學經典教育組織保障體系

要真正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通過國學經典教育提高人文素養、豐富人文精神、提高綜合素質,需要在頂層設計方面做好規劃,建立組織保障體系。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由高職院校領導、教師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國學經典教育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其次,要加強對國學經典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支持、經費保障和制度規范。高職院??梢圆扇∮蓪W校統一安排國學經典教育專項經費的形式,建立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國學經典教育課程可以納入學校公共基礎課程管理和學校年度教學計劃之中,并以學分制管理形式納入學生綜合考評體系之中。最后,要明確國學經典教育的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學校成立的國學經典教育領導小組,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分管校領導兼任。

(二)選用活頁教材,重組課程體系

時代發展與社會需求的日新月異使教材在選用上更需講究與時俱進。國學經典教育可采用活頁教材,活頁教材內容是基于國家高職類“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同時參考其他出版社的教材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樣的教材既可以與學前教育專業貼合,又與時代變化相融合。

當今新技術、新規范的更新速度加快,傳統教材更新和補充新內容時要更換教材版本,但這并不容易操作。而活頁式教材,既便于學生做筆記及進行內容的組合和添加,又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對教師而言,也便于教師對教材的自由組合,同時滿足了不同班級學情對教授內容難易程度的需求。

(三)改革教學內容,內容基于學前教育專業崗位需求

國學經典內容的選擇,不僅要符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還要符合學生崗位需求和學習特點。

首先,國學經典教學內容要基于學前教育學生工作崗位需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是為幼兒和家長服務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國學經典引入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課程中來,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工作崗位提供幫助。其次,要對國學經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國學經典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優秀的歷史人物以及國學經典中優秀的道德理念來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在講到《三字經》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等人物的故事,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集體等良好品質。

(四)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為國學經典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教師是國學經典教育的關鍵,教師的職業素養直接影響學生對經典文化的理解程度。高職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支由“雙師型”教師構成的具有高度責任感、高度敬業精神、高度文化素養的師資隊伍。一是要加強國學經典教育方面的教師培訓,使他們能夠把國學經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去,引導學生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要鼓勵教師自主學習,通過讀書、網絡學習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通過參與教研活動、觀摩學習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三是要有計劃地為教師安排培訓機會,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學經典文化發源地考察學習,到國學經典文化教育發達地區進修培訓等。

(五)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國學經典教育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要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注重學生興趣點、能力點和知識掌握點,采用多樣化、個性化和創新化的教學模式。

首先,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信息化教學,教學環節由線上的“網絡學習”和線下的“課堂教學”兩部分組成,實現“互聯網技術+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線上網絡學習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包括觀看課程視頻、閱讀國學經典資料、隨堂小測、完成作業等。線下課堂講授主要是以教師設置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的方式為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為輔[4]。其次,教師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課堂中由教師主導,引出相關主題,每個小組在討論中形成觀點并發表觀點。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融入情景劇表演、情景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最后,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改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國學經典教育的主角,從而提高國學經典教育的實效性。

(六)健全考評機制,建立國學經典教育的長效機制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國學經典教育,要從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向多元化評價轉變。從單一成績考核向過程性考核轉變,從單一質量標準向多層次、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如將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將考核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將多元化考核方式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等。通過多種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學知識是否符合學校培養要求,從而為更好地開展國學經典教育打下堅實基礎[5]。

結語

國學經典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和道德價值,將國學經典教育融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自覺承擔起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個人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

猜你喜歡
國學中華院校
“垂”改成“掉”,好不好?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