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特征分析研究

2023-12-07 05:01張云鶴
儀器儀表用戶 2023年11期
關鍵詞:儲能發電調度

張云鶴

(鄂爾多斯市碳中和研究應用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 017000)

0 引言

2021 年3 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會議指出,“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1]。

新型電力系統指的是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支撐,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基本特征的電力系統[2]。

而蒙西電網是全國唯一一家隸屬于地方政府管理的省級電網公司,屬于典型的以生產為主的輸出型電網,既有其特殊性,又具有代表性,一直以來是全國電力改革的先行示范區[3]。下面,將對新型電力系統特征,結合蒙西電網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展開。

1 新型電力系統特征

1.1 清潔低碳

清潔能源原意是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指環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然而,這個概念并不十分準確,容易導致人們將其誤解為對能源進行分類,認為能源可以分為清潔和不清潔兩類,從而誤解清潔能源的本意[4]。目前,清潔能源新概念是與低碳相結合的,主要指對能源清潔、高效、系統化應用的技術體系,強調的是污染小、轉換率高、系統化規?;瘧玫?。目前,低碳清潔能源重點關注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等,也就逐漸延伸出現在常常被提起的新能源概念。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 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2030 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睘閷崿F國家雙碳目標,“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新能源必將迎來飛躍式的發展,大幅替代傳統能源。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統計數據來看,截止2023 年4 月底,全區累計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達6713 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7.5%,這一比例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4 個百分點,新能源替代比例不斷上升[5]。

1.2 安全可控

原本以火電為主體的能源系統已在多年發展磨合中,與電網有機結合,各種調節措施相對成熟穩定。但當新能源大規模代替傳統能源情況下,安全可控便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新能源目前主要成熟的是風、光轉化電力。風力變化快、不穩定、有明顯季節特征,光伏出力受日出日落自然規律約束,并會被陰天、沙塵暴等情況大幅影響。依據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到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到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這對傳統電網是顛覆性的,原本電網結構已不能適應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接入,并且在新能源受自然規律和突發情況干擾的情況下,調節能力是不足的,這也是直接觸發新型電力系統改革的原因。

結合2021 年全國多地爆發的缺電限電情況來看,蒙西電網受到的沖擊也非常嚴重,以當年7 月形勢最為嚴峻,10 余次達到紅色等級有序用電預警,超過一半的天數都需要進行有序用電,大范圍工業用戶用電受影響,甚至有些負荷需要連續被限制超過10h。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煤價的居高不下,煤電發電意愿下降嚴重;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新能源在蒙西電網中的裝機比例越來越大,而可調用儲能規模有限。當小風季來臨,缺電的不可控因素就愈加嚴重。

1.3 靈活高效

當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為主體,為應對其不穩定性,電力系統也必須向靈活高效方向邁進。其主要體現在調度側、用戶側、電網側3 個方面。

1.3.1 調度側

新型電力系統以提升用戶服務為重要目標,符合國家對電力市場化運營的要求,電網公司也將從電網管理職能逐漸轉化為服務職能,電力調度也將更多向經濟調度方向轉型。一是電力交易市場可以依據相關政策對用戶的分類,分配其所用電能比例,通過電力市場,對國家重點扶持行業和控制行業的電價進行明顯區分,通過價格手段和綠電有限配比等措施調節用戶生產意愿;二是電力調度側未來將更加重視發電與負荷就地消納,小負荷小用戶通過配電網中分布式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供電,這需要從負荷分配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網規劃上進行精心布局,減輕主網系統壓力;三是原來的電力調度有著明顯計劃性經濟的性質,在面對煤炭價格大幅波動,火電廠發電意愿嚴重下降的情況時,調度能力明顯不足,限電情況時有發生,電網也經常處于邊緣平衡狀態,承受擾動能力嚴重下降。這就是計劃性的調度遇見市場化的煤炭價格產生的結果。

2021 年7 月底,國家發改委為應對全國大規模缺電情況,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允許用戶電價根據市場和供應關系進行調整,這是電力改革重要的一步。根據該政策要求,目前蒙西電網對大用戶實施峰谷電價。例如小風季期間,低谷電價為平價的0.49 倍,而高峰電價為1.48 倍,晚高峰期間(18:00 ~20:00)要執行尖峰電價,即在高峰電價基礎上再上浮20%。電價措施有效地讓用戶主動參與調峰,以鄂爾多斯市為例,晚高峰主動錯避峰負荷平均約25 萬千瓦,最高達70 萬千瓦,對應地區最大負荷580 萬千瓦來看,主動錯避峰降幅最高達12%,對尖峰時段調峰作用非??捎^。

1.3.2 用戶側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并入電力供應體系,電力的穩定性面臨更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需要在用戶側增加發電和儲能的手段,以確保電力供應的平穩性。同時,引入靈活的用戶負荷調整,使用戶能夠根據電網電力供應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變得非常必要。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源網荷儲”概念中,電力供應側、電力網絡、用戶負荷以及儲能系統相互融合,形成一種協同互補的格局。在這種格局下,負荷側也將經歷重要的改革。傳統上,負荷側僅僅是電力接收的終端,而如今,它將逐步演變為能夠參與電力調節的關鍵角色。這種新形態的負荷側不再是被動的受端,而是具備一定調節能力的參與者。用戶可以根據電力供應的波動情況,靈活地調整用電行為,以平衡電力網絡的負荷。通過智能技術,用戶負荷能夠更加精準地響應電力供應的變化,從而有效地緩解電力不穩定性的問題。

1.3.3 電網側

按照電網功能劃分,一般分為主網、配網。主網指66kV 及以上,配網指35kV 及以下。配網顧名思義,指分配電能作用的網絡。傳統電網中,配網系統中很少接入電廠、光伏、風電等,配網一般只是純粹的給負荷送電。但在未來規劃中,越來越重視負荷的重要性,電網末端負荷的電能質量需要得到保障。當末端有電源接入時,其電能質量將得到大幅提升,并且新型電力系統主打電力交易,屆時大多數電力交易在配電網中就完成了。主網架結構只是用于保電網頻率、分配較大用戶,及在較大電廠之間潮流、事故情況下提供支援等作用。

1.4 智能友好

智能友好主要指提高電網平衡能力的核心問題,主要涉及以下3 點:

1.4.1 提高新能源發電的可預測性

新能源發電的出力非常不穩定,但是通過精確的天氣預測和智能運算,是具備實現精確的短期和超短期出力預測和較為準確的5 天內中期預測條件的。目前國內因地域廣、自然生態環境復雜等原因,該預測精準度尚有很大進步空間,還需進一步發展,通過更精準的預測,使供電側備用需求降低,控制發電成本;使用電側提前得知未來電力缺口,做好準備或降負荷措施,減少因臨時減供負荷造成的生產損失。從蒙西電網來看,具備小時級和5 天中期級別新能源出力預測能力,調度系統會根據小時級預測情況,提前進行有序用電預指令下達,做好負荷儲備,以便快速響應。同時,調度系統會每5 天下發一次電力供需形勢預報,省地縣三級電力調度機構聯動,提前通知好可能參加有序用電的用戶,做到信息公開,讓用戶有所準備。

1.4.2 提高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依賴單一性質的發電方式往往難以維持穩定的能源供應。為了解決這一挑戰,常常采取風光互補的策略,以實現能源輸出的相對平衡。這意味著風能和太陽能等不同的發電方式相互補充,以便在不同條件下維持持續的電力生產。然而,要實現這種互補,就需要建立合適的協調和管理機制,以確保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都能獲得可靠的能源供應。此外,為了應對能源供需的高峰和低谷,大規模的儲能設備也變得至關重要。這些儲能系統可以在能源供應充足時存儲多余的能量,并在需求增加時釋放出來,從而平衡電網負荷。這種調節功能不僅能夠提高能源系統的穩定性,還能夠應對突發情況,如能源需求劇增或發電波動,這也將激發推動新型儲能的進一步發展。面對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儲能技術正不斷創新和演進,以適應日益復雜的能源供應格局,新型儲能系統不僅可以在電力領域發揮關鍵作用,還可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更廣泛應用,加速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1.4.3 增強發電的可調可控性

在應對能源系統的演變和挑戰時,面臨著兩個重要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對傳統的火電機組進行深入的調整和改造,使其具備適應更大幅度調峰范圍的能力。這不僅為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寬廣的施展空間,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整個能源系統的適應性和穩定性。通過對火電機組的升級,可以更靈活地調整發電產能,以滿足能源供需的波動,從而更好地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另一方面,采用更先進的能量管理系統技術,可以更好地協調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耦合關系。這樣的技術能夠有效整合不同能源來源,使其在電力生產和分配中實現更高效的協同作用。通過精確的預測、監控和調度,可以更好地平衡電力系統的供求關系,減少波動性,從而提升整個能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這一舉措旨在確保電網能夠在面對各種挑戰和變化時保持安全運行。

1.5 開放互動

從信息角度講:在物聯網時代,一個顯著的特征在于機器社交,而就能源網的最終演變而言,它的終極形態必然是用能設備之間互聯互通和機器社交。新型電力系統,將是以電力網為基礎,賦予物聯網、政務網等新概念,進一步增添了附加價值。這種融合為電力網賦予了更重要的角色和更高的利用率,使其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平臺。

從角色定位講:電網公司將逐漸從電力管理者的角色向服務商、資源整合商的角色演變,電力系統中各個參與方之間的關系是開放互通、交流互動的。這一特征旨在促進能源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使不同的參與者能夠更緊密地協同工作,共同推動能源系統的優化和智能化。

具體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4 個方面:

1.5.1 數據共享和交流

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各種能源設備、智能電表、傳感器等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和通信技術進行數據的共享和交流,這使各個環節的數據都能夠被準確地采集、傳遞和分析,從而更好地了解能源系統的運行狀況和需求。

1.5.2 多方參與

“開放互動”鼓勵不同的參與者加入電力系統,包括能源供應商、能源消費者、能源交易平臺、技術提供商等。這些參與者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合作開發新的能源解決方案,共同創造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能源生態系統。

1.5.3 能源交易和市場

開放互動的特點還體現在能源交易市場的開放性。能源市場的參與者可以自由地交易能源,不僅限于傳統的能源供應商和消費者,還可以包括分布式能源生產者、儲能系統運營商等。這種開放的交易環境可以促進能源資源的更有效利用和分配。

1.5.4 創新和合作

開放互動鼓勵不同領域的創新和合作。能源系統中的各個參與者可以共同研發新的能源技術、智能控制系統以及能源管理方案,以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等。

總體來說,“開放互動”是新型電力系統中一個關鍵的特征,強調了各個參與方之間緊密合作、信息共享和資源交流的重要性。通過這種開放的互動,能源系統可以更加智能、靈活地應對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和挑戰。

2 結束語

蒙西電網閆軍副總經理在全公司2022 年安全生產工作會提到:“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路徑更加明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亟待破題。鑒于蒙西電網新能源比例高、地區用電負荷大、源荷分布不平衡,缺乏大規模靈活性調峰資源等現狀,新能源出力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尤為突出?!?/p>

新能源飛速發展給電力系統構建帶來更多挑戰,正確認識新型電力系統,通過新型電力系統特征了解電力系統轉型的必然原因和未來方向,可以為能源行業和“雙碳”相關從業者提供更多參考,更清晰地感受國家能源轉型的路徑和脈絡。

猜你喜歡
儲能發電調度
“發電”
相變儲能材料的應用
檸檬亦能發電?
《調度集中系統(CTC)/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維護手冊》正式出版
一種基于負載均衡的Kubernetes調度改進算法
虛擬機實時遷移調度算法
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儲能真要起飛了?
搖晃發電小圓球
摩擦發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