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學方法論及應用探究
——以柯林伍德史學觀念為例

2023-12-07 18:57孫婉娜
西部學刊 2023年21期
關鍵詞:歷史學家歷史學史學

孫婉娜

(魯東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煙臺 264000)

理論認知上的史學方法論,是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階段進行的概念闡述。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柯林伍德致力于打通歷史與哲學的壁壘,其所提出的“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開創史學研究方法論的重要舉措,也是其治史的核心所在。西學東漸后,史學家們逐步完善了近代以來的史學探究理論,尤其在史學思想體系的構建領域,打破原有的常規,明確了史學中難以被提及的治史觀念,從眾多的學科交叉與比對中獲得新知,從各類顛覆性的闡釋中獲得新論。本文擬以柯林伍德的史學觀念為例,探究史學方法論及其在現實歷史研究中的應用,借此透視二十世紀前后至今史學方法論的演進及其背后的歷史邏輯,以求教于方家。

一、史學方法論

方法論是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整體歸納并且提出一般的概括性原則。方法論屬于哲學概念,歷史研究者的主觀意愿和價值關聯的具體內容由社會實踐的方法論所決定,用這種觀點指導歷史研究,作為其研究的范式和基礎,從而為史學研究方法應用提供系統支撐的范例,在學脈與倫理主張的拓展與承襲上,提供眾多線索,其中價值與史實之間的關系模式是有規律可循的,如同歷史學家何兆武先生所言“沒有哲學深度,就不能真正理解歷史”[1]。因此,構建完整的史學體系并挖掘其研究深度是史學理論探究需要思考的關鍵所在。

在柯林伍德的觀點中,歷史作為一種科學而存在,其研究的對象范圍甚廣,包括但不限于人類的既定活動,且涉及人類活動的環境和背景。史學家通過對大量史料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對某個時期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解析。

史學方法論涉及對解決歷史問題的步驟進行梳理、對具體歷史問題進行論證等史學研究基礎方法闡述。簡要歸納之,即史學理論明確史學探究要解決的問題基礎,而柯林伍德的歷史方法論是解決“如何研究”的門徑?!笆穼W家們編纂歷史的活動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從一定的目的出發,有所取舍地對待史料和史實。因此,歷史研究不應該簡單地被視作對過去事實的檔案記錄,還必須延伸到主體解釋和實踐問題領域?!盵2]除此之外,史學研究注重運用“第一手資料”,史料的收集使用強化了史學家的選擇和解釋意識?!八麄儾辉僖蕾嚞F成的敘事文本,而是通過自己對檔案的研究,引導讀者走出復雜時間的迷霧,構建歷史敘事,因此突破了古代史家只記錄、不解釋事件的研究方法?!盵3]

由此一來,歷史學家的聲音顯得愈發重要,他們將歷史事件置入因果與時間邏輯中進行梳理,以“現在”的視角作為歷史評價的出發點,將“過去”視為自身界定的觀察對象,以如此視角闡述歷史事件的因果聯系與來龍去脈,不僅將過去的種種進行整合呈現在讀者面前,也涵蓋了史學家對事件本身的評價傾向。歷史研究者從價值、條件、手段三個方面切入,在歷史研究中加入自己的視角觀點,但這種觀點并非歷史研究中直接指出對應的行動目標,而是一種不帶有“目的論”色彩的輸出形式。

柯林伍德提倡采取交叉驗證的方法來剖析歷史事實,即同時考慮歷史事件的不同方面,掌握不同來源的證據,以獲得更為精確的結論。他提出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強調了歷史的背景和地理環境對歷史事件的影響。在這種凝視和反思之中,使我們對歷史概念的理解不斷深化。

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寫作《歷史》一書時,體現出深刻的比較史學觀念,在對史料的處理上,表現出去偽存真的特點,批判性精神得以展現,其執著于歷史真相的探究且對所陳述的歷史事實絕對忠誠。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編年史》的寫作中,運用通史作為模型,其中加入不同的史實進行比較進而闡述自我內心想法,開辟出歷史探究的新道路。由此可見,尊史、重史是史學家共有的立場,他們在敬畏中把握歷史的真相,探求真理,從零碎分散到整體將因果勾連,闡明思想認識,構建史學體系。

然而,史學方法論具有真理屬性,其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不可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架構,亦無法通過實驗反復驗證?!霸谶@種神學框架下,人類歷史在繼承了宿命論的同時,又被賦予了目的論的底色”[4],因此不能囿于原則規范上的認知,而是要運用多元批判的辨偽方式對史料進行重新領悟,結合歷史學家自身的“直覺”捕捉前人的思想意圖。重建歷史場景、將歷史脈絡在心中激活重演、進而領悟歷史潛在的行為動機——這些重建與重演的歷史打通了一串內在關聯重疊的時間,而這并非機械簡單地重復,其中必然包含了史學家的個人思想。在不同歷史時空的交匯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形態的擴散,還是一種歷史理念的擴散。這也是歷史專業跨學科研究的魅力所在,亦體現了歷史學方法本身的趣味性、嚴謹性、關聯性。史學研究從客觀實在的研究對象出發,秉持嚴謹治學的原則展開討論,從本體論去確立史實評述的內在意義,不斷與其他學科交錯,開拓出更廣闊的疆界,實現多元發展。

二、史學方法論的演進及其應用

對于史學方法論的應用,柯林伍德的貢獻不僅體現在理論層面,且在方法應用的實踐領域也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他的探索性史學方法強調對歷史事實的綜合分析和解釋,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整合不同來源和不同類型的歷史資料,也使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把握人類社會的演變趨勢和內在的發展規律??铝治榈碌臍v史哲學思想在歷史研究中有著獨特的、不可被替代的意義?!笆紫?他提倡把哲學和歷史學結合起來,在研究史學史中運用哲學的思維,使歷史學區別于自然科學成了一門特別的科學?!盵5]歷史哲學作為一種規律存在,在時間的進程中發現并支配各事物不斷運動向前,歷史學的目標則是將這一規律復述出來并公之于眾。

哲學是批判的、反思的,歷史學家的思想并非一個心靈現象的綜合體,而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知識體系。哲學不能夠將認識的過程和認識的事物分裂開來研究,而歷史正是借此與哲學相聯系,史學家首先對歷史概論進行整體把握,并鉆研其中的細致領域,從方法論出發將歷史學家的心靈主體與歷史客體連結起來進一步抽象出自身的觀念與理解,這種特殊的結合構成了有組織且系統化的歷史研究。歷史學的程序和根本方法在于解釋證據,古希臘和古羅馬史家首次將人們帶入了一個新世界。希羅多德作為歷史學之父,被放置在希臘思想一般傾向的背景之下,功績尤為突出。真知的方法論由此產生并展開,他告訴我們歷史的真知不僅是當下的決定性瞬間,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行之有效的,并且根據可證明的推理能通過辯證與批評來改正錯誤,從而將其在否定的基礎上揚棄。歷史的科學在希羅多德時期創立,但其領域相對狹窄,而后期的歷史學家波里比烏斯的著作里充分體現了歷史學的普遍價值,擴大了這門科學的研究領域。波里比烏斯認為歷史研究的成功是一種內心的成功,并非克服了環境,而是克服了自身的一種勝利,將一種新的方法論要素植入其中。

“歷史學家的本職是要知道過去而不是要知道未來;而且只要歷史學家聲稱能夠預先確定未來發生的事,我們就可以肯定地知道他們的基本歷史概念出了些毛病?!盵6]將歷史的過程割裂成抽象的規律和單純的事實、普遍和特殊,是對歷史先驗性的錯誤解讀,大規模的歷史變化或許是客觀辯證法的作用,而歷史過程的必然性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于是中世紀的歷史編纂對歷史研究進行了重新定向。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在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歷史概念時,強調歷史價值的實際作用,要求歷史具有教化作用,能夠在社會生活中教誨人民。這一時期,笛卡爾的懷疑主義應運而生,他以系統的懷疑主義和徹底的批判原則為基礎,認為權威著作必須以非文獻的證據加以核定。

“黑格爾的歷史觀成為19世紀中期以來文化研究的哲學基礎,也就是:心靈產品在被創造的時刻必然廣泛而忠實地反映時代精神狀況?!盵7]當時間轉至二十世紀,這些被認為是研究基礎的前提,逐步受到質疑。二十世紀的史學思想中主要分為兩種不同的取向,第一種是探討十九世紀保留的已有的敘事,朝向事件定向的歷史學轉化為二十世紀社會科學定向的歷史研究寫作形式,第二種則為新的社會科學研究,在更廣闊的語境中批判了老式的歷史編纂學。歷史學的民主化也將歷史眼光漸漸轉移到社會層面上來。各類繁多的質疑中,首當其沖的是近代客觀主義歷史學派之父蘭克所開創的史學典范?!霸谏嬲撘曈蛳?哲學詮釋學的歷史意識強調人類理性自身的有限性,在此前提下克服了近代歷史哲學的抽象思辨范式,在理性和歷史的動態協調中實現了對歷史意識真正的‘歷史性理解’?!盵8]在新文化史學者的眼中,國家中心體制、教會、市場以及眾多上層建筑領域已坍塌,文本已不再透明,其本身存在著繁多的矛盾并已被打上斷裂的烙印。

三、當下史學方法論的應用探究

十九世紀以來,歷史學作為一類專門學術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發展過程中逐步確立制度化的規范使得歷史寫作兼具連續性與真實性?!皻v史研究需要講究邏輯分析的方法??梢愿鶕壿嬐茢?包括材料的邏輯、學理的邏輯、事實的邏輯?!盵9]歷史敘述的問題在于其“從經驗所認定的事物出發”,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想象的步驟與虛構的話語成分。由此可見,歷史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本身就極富主觀色彩,且歷史學家其自身具有社會性立場,因此對過去的認識必然存在局限性。不可否認的是,歷史學家努力探求著客觀的歷史,并用可證實的物質資料闡釋著歷史知識的客觀性。

在此之上,二十世紀的史學思想不斷發展更迭,并對前者的真實性及意圖提出質疑,將人們帶入語言與現實的思考中去。歷史塑造與社會發展動因聯系緊密,由此產生“新史學史”。這是重塑并改良傳統史學研究的新取向,在二十世紀后半葉日益受到史學界的重視。新史學有更為廣闊的知識儲備作為其堅強后盾,其研究方法的建構合理有效,應用方面也后勁十足??偠灾?認識我國傳統史學方法論的存在,需要將新舊史學整合起來看,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關系密切。

步入二十一世紀,各類史學流派不斷推陳出新,產生了許多新的變化,見證著“歷史學”這一傳統學科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迭代和升級。各學科在新時代橫向延伸、縱向交叉。如今,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多偏向現實且注重實踐性與實用性能,側重于人類面對現代社會帶來挑戰的實際回應,解決實際問題,更具人文情懷與社會責任,而非僅在單一抽象的文本領域下功夫。王晴佳在《交叉融合、雙向互動:西方史學新趨勢之分析》一文中指出:“身體史、兒童史、情感史乃至最近20年發展起來的‘深度史學’和神經史,不但采用了諸如心理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而且還借鑒了神經醫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盵10]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科是一個發展性概念,其內涵與外延在歷史演化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11]。歷史探究方法上的多元重合和跨學科建設,促成了史學流派之間的大融合,豐富了史學自身的內涵,且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體現了交叉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安徽摶谑裁礃拥睦碚撆c學科框架,都需要面對受眾實踐的多維度性以及影響接受行為的不斷變化的語境?!盵12]我們不能將認識的過程和認識的對象分開來研究,有組織且系統化的歷史問題連續存在,故而造就了哲學問題,哲學上的方法論反作用于歷史問題的本質,因此歷史哲學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科學模式,從歷史的思維中抽象出特殊的方法論,且能夠被獨立證明。

正如柯林伍德所說:“歷史學就是一種徒然的希望,是企圖知道由于瞬息即逝而成為不可知的一切?!盵5]如今,在閱讀的基礎上我們欣喜地看到,歷史學作為一種表現力極強的哲思形式不斷融合語言、哲學、藝術等肌理元素,兼收并蓄且與時俱進,釋放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在當下,我們討論其中的深意與啟發,與史家對話,感悟史學的思維模式,更加靈活地運用史學方法論,并不斷探究其應用在當今社會的實際價值,論述建立在史學理論基礎上的內在邏輯,與歷史學學科整體發展相一致。我們期待著史學方法論及其應用探究道路上的無限可能。

猜你喜歡
歷史學家歷史學史學
傅斯年向夫人認錯
高中歷史學法指導
像歷史學家一樣閱讀:深度學習與啟示——以美國《埃及金字塔》教學計劃為例
歷史學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裸婚”背后的歷史學思考
當代史學的轉向
范文瀾譯《沁園春》
史學研究縱橫談(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