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汽車理論為例

2023-12-12 01:59
汽車實用技術 2023年21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思政汽車

楊 松

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汽車理論為例

楊 松

(新鄉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專業課程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如何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是每位專業課教師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文章以汽車類專業為切入點,闡述了課程思政引入汽車類專業教學的意義,分析了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構建了汽車類專業思政建設的系統化實施路徑,同時以車輛工程專業汽車理論課程為例,進行了針對性設計與實踐。

課程思政;專業課程;汽車理論;車輛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而汽車類專業作為全國理工科高校常見的大類專業,承擔著為汽車行業發展輸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專業課程建設有什么樣的特點?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如何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如何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汽車類專業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以車輛工程專業汽車理論課程思政為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1 汽車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意義

1.1 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汽車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質,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全過程地貫徹“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理念[1]。

1.2 作為提高汽車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

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雖然汽車類專業眾多,包含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工程等,其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學情基礎、教師授課主體、課程內涵定位不同,但是都需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通到人才培養體系中,將課程思政引入專業教學中,從而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有效解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

1.3 作為適應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傳統的汽車類專業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為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應運而生。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應著力從“新”著手,把價值引導和塑造寓于新時代工程創新人才的培養之中,進而滿足科學技術發展和汽車產業變革的新趨勢對人才培養系統性改革的需要[2]。

2 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2.1 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脫節

汽車類專業注重生產實踐,學生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為主。因此,汽車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往往側重于專業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培養,由于傳統教學中缺少有效的立德樹人、價值塑造方面工作,造成學生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專業技術而缺少人文和社會情懷,出現了人文素養明顯脫節現象。

2.2 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薄弱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然而,部分汽車類專業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并未樹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課程思政意識不強,甚至有汽車專業教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師的專職,是輔導員的工作;加上部分專業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人文知識積累不夠,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不愿意、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和精神塑造。

2.3 教學的設計體系不完善

汽車類不同專業的特色和優勢差異化很大,比如車輛工程專業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前者側重汽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后者側重汽車的檢測、維修、理賠、營銷等。由于缺乏課程思政教學的系統性研究,在頂層設計方面,部分高校不能結合學校辦學定位,針對性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制定教學大綱時,育人目標不準、不全、不明的情況時有發生;在課堂教學時,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溫度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因此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體驗不佳,效果一般[3]。

2.4 思政元素挖掘的不充分

由于工科的專業特性,在汽車類專業中,常常強調“工具理性”,比如汽車設計、汽車構造、電動汽車等課程,側重知識技能的教育,注重邏輯思維培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課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融合不自然等現象,導致“課程思政”有名無實,教師在“課程思政”過程中生搬硬套,將專業課與思政課割裂開,降低了“課程思政”的實效性。

3 構建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系統化實施路徑

課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知識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強調融合和貫通,切實發揮好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有機統一,形成協同效應,達到同頻共振效果。

3.1 大力完善體制機制建設

在將課程思政引入汽車類專業教學活動中時,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要緊扣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盯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調動學校各職能部門、教學單位、教輔機構的積極性,合理地構建全覆蓋、多類型、逐遞進、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例如:學校層面支持課程思政建設的規章制度、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育人評價體系的建立等。

3.2 全面更新課程內容

在傳統的汽車類專業教學實踐中,課程內容往往沒有或者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在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必須要實現課程內容的優化升級,要聚焦國家工業戰略發展的新需求、汽車產業結構新變化、車輛科學技術新趨勢,深度挖掘、精心提煉課程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3.3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工科背景下,汽車類專業教學人才培養目標呈現新變化,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這些對教育教學活動都提出了更高標準、更新要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創新課堂教學的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新媒體、新技術等教學手段,通過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加強案例式、互動式、討論式、實踐式的教學方法,把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為學生的主動探索、思考、分享,從而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3.4 持續加強實踐環節

工科專業學科都是綜合性教學活動,需要理論和實踐活動相結合[4]。因此,要充分運用好第一課堂,將課程思政引入汽車類專業實踐教學活動中,例如:汽車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電動汽車課內實驗、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有效拓展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專業學科競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增強課程思政的整體實效性。

3.5 優化考核評價體系

教學考核和評價體系是判定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重要指標。通過細化人才素質能力體系,明確每門課程中課程思政的標準要求和效果評價的重點內容,從學生的精神風貌、理想信念、社會責任、工程素養以及課堂課堂主動性、表現力、獲得感等多個維度,加強過程性考核與期末測試的有機統一,制定定性定量的評價指標,整體實施和推進。

4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4.1 制定汽車理論課程思政目標

汽車理論以汽車底盤四大系統為基礎,系統介紹汽車設計、汽車性能試驗的基礎理論知識,是車輛工程等相關汽車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5]。根據學?!熬C合類、地方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建立了汽車理論課程知識、能力與素質“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教學目標,其中課程思政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學生政治素養

通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等,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胸懷愛國主義、勇擔社會責任[6]。

2.培養學生工程素養

通過課堂參加汽車動力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等虛擬仿真實驗,課外參與科研項目、社會實踐、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團結一致的協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汽車理論課程在內容上理論性強,涉及面廣且抽象,學習難度大,學生有為難情緒。在授課中通過引入愛國主義、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從而使抽象、枯燥的理論學習更加生動有趣,使課堂功能更加多樣化。

4.增強學生科研能力

在汽車理論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在車輛工程領域從事汽車設計、制造等,能夠正確認識、系統分析、合理解決所涉及的應用系統工程問題。

4.2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體系化設計

為了更加精準、系統、有效地完成汽車理論課程思政育人,本課程思政體系設計如下:

1.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作為課程思政的主要踐行人,承擔塑造靈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的重要職責。通過參加河南省高?!皩撊诤稀碧厣痉墩n程建設培訓會、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師德典型引領”專題課程等學習培訓活動,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準確把握汽車理論思政內涵;以汽車理論課程為基礎,參加學?!罢n堂教學獎”,申報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以及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培育項目,在實踐中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掌握課程思政下教學設計的原則,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

2.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

在課前,可以將一些概念性、基礎性的內容,例如:第一章汽車動力性的概念、汽車動力性的評價指標等,通過“學習通”等線上教學平臺,提前發布給學生,供學生下載、學習,培養其自主探索、思考的能力。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布置一些開放性的前瞻作業,例如:第二章汽車燃油經濟性,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后,分享一家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油耗,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降低油耗的措施,而且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進而增強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而努力的信心。

在課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緊扣課程內容,深挖思政元素,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習效果。以第四章汽車制動性教學為例:

首先,通過導入交通事故案例,說明汽車制動的重要性。在此可以融入思政元素,讓學生注重交通安全,增強社會責任感,珍惜愛護生命,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

其次,向學生提出思考題,例如:遇到緊急情況,如何讓車輛盡快減速直至停車?怎樣判斷汽車制動性能的好壞?在不同路面條件下如何發揮汽車的最大制動性能,并保持行駛方向穩定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去分析現象、探索原因、思考解決辦法。

再次,結合前期的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項目編號:20B413006):基于路面附著狀態辨識的智能車輛碰撞避免關鍵問題研究,講解汽車制動性的相關知識,由制動性概念出發,引出其評價指標,分析地面制動力、制動器制動力、附著力三者之間的關系等,增強學生對所涉及的應用系統工程問題,正確認識、系統分析、合理解決的能力。

最后,學生分組討論,就先前的問題給出分析和歸納,進行案例總結。

在課后,立足課后服務陣地,充分發揮好第二課堂育人功能。通過拓展課堂內容,增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例如:運用科學計算軟件MAT- LAB,對汽車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等進行仿真分析,學生在完成仿真分析的過程中,就需要對MATLAB軟件、動力學模型等進行再研究、再學習,而且可以結合當前汽車研究的熱點領域,進一步引申到車道輔助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仿真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能力。同時,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結一致的協作精神。

4.3 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進行授課

通過案例教學,問題導向,任務驅動,思政融入,加強對生活現象及工程技術問題的分析,創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同時,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啟發式與討論式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由學生自主開放地進行創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

1)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將課程內容和學生日常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在相關情景中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將品德培育和愛國情懷浸潤并滲透到學生的精神世界。

2)實踐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講授與實踐運用相結合,通過授課過程中工程案例導入,鼓勵學生在第二課堂參加學科競賽、教師科研項目等,推動他們在專業領域不斷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培養其分辨是非的思維能力,引導其堅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大國工匠精神,為科學報國貢獻力量。

3)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精選知識內容,重構知識體系,圍繞重點內容,設置目標任務,組織專題討論。例如:在講解輪胎的側偏特性時,就可以將提高側偏剛度的因素設置為目標任務,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輪胎的側偏現象是什么?側偏力-側偏角的關系曲線如何?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思想碰撞,從而做出總結,得出結論。

4)示范引領教學法:邀請往屆考研、考博以及在汽車行業從事設計開發工作的學長到校講學,結合個人經歷、實踐活動、工作感悟,講述不忘初心、不懈奮斗、收獲耕耘的精神與信念,向學生傳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榜樣力量。

4.4 完善考核評價

以汽車理論的考試大綱為依據,以突出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考評為目標。課程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成績分別占60%、40%,加強過程性考核,其中在平時成績中,加入項目小組測驗成績,虛擬仿真實驗成績,而且規定平時成績不足60分者,課程直接重修,在制度設計上,最大程度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在期末測試中,在試題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加應用性、創新能力等方面的測試,同時告誡學生禁止作弊,誠信做人,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誠信的品質。

4.5 教學效果

根據教育教學情況統計,結合學生反饋,汽車理論課程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以2019級車輛工程(53人)為例,累計有15人在學科競賽中獲得獎勵,8人參與過教師科研項目,1人榮獲“河南省文明學生”榮譽稱號;在期末測試中,優秀(≥90分)占比5.66%,良好(80~89分)占比24.53%;36人畢業后從事工程技術方面工作,以上統計信息,較以往均有大幅提升。

5 結論

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新工科背景下,汽車類專業思政建設對于高校提升汽車行業人才培養質量,改善育人效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現階段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大力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全面更新課程內容、持續加強實踐環節、優化考核評價體系,這四個方面構建系統化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路徑,并以車輛工程汽車理論為例,進行了詳細的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期為高校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一定的指導。

[1] 許小軍.高校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元素探討[J].江蘇高教,2021(3):101-104.

[2] 賈啟君.新工科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邏輯[J].中國大學教學,2021(5):50-53.

[3] 睢利銘,白寧山,李倩,等.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研究:以汽車理論為例[J].時代汽車,2023 (8):68-70.

[4] 杜斌雁,黨仕梅.課程思政引入工科專業教學的途徑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2):225-226.

[5] 張緩緩,郭輝,許莎.汽車理論課程思政的設計及實施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9):76-77.

[6] 王彥婷,楊艷艷,武欣.《汽車理論》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運用探討[J].時代汽車,2021(16):51-5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Automobile Theory as an Example

YANG Song

(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China )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s the necessary meaning and essential content of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basic carrier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how to achieve the silent effect of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 must face and think about. Taking automotive majors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the teaching of automotive majors,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utomotive majors, builds a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utomotive majors, and takes the automotive theory cours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majors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argeted design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ofessional course; Automobile theory; Vehicle engineering

G71

A

1671-7988(2023)21-152-05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1.031

楊松(1986-),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E-mail:641991463@qq.com。

2022年度新鄉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汽車理論(120180223017);2022年度新鄉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一般)項目(1205402203);2023年度新鄉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培育項目(20230102)。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思政汽車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汽車的“出賣”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3D 打印汽車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