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調查研究

2023-12-12 03:03鄧蘊祺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華飲食英語教學

周 珍,鄧蘊祺

(南昌師范學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食育活動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主要體現在飲食知識、飲食禮儀、飲食道德、飲食審美等方面。[1]自2006年李里特將現代“食育”引入中國以來,“食育”才逐漸受到國家以及社會的重視。[2]傳統飲食文化是一個國家飲食的“根”,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孕育了科學的飲食知識、養生思想和飲食習慣,體現出深刻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思想,成為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教育對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3]

然而,我國當前食育研究和實踐較其他國家而言尚不成熟,如何基于傳統飲食文化,促進食育在我國的推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3-6]從2010年起,國內開始試點將食育納入中小學課堂,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觀念、傳承優良的飲食文化、培養食品制作的實踐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6]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方法也不斷發生變革,一些專家學者探索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7-12],但是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教學情景為切入點來展開大學英語教學融合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有機融合,采用一種嶄新的視角來改革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中國文化輸出能力,增強文化自信,進而為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江西省某高校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隨機抽取3個班),共計156名學生,問卷在2022年秋季開學第二周課堂上發放并當場收回,實際收回的有效問卷為152份。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來獲取數據資料。問卷采用的是筆者設計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調查”問卷。筆者對問卷進行了試測和信度、效度檢驗及項目分析,問卷的信度是0.9152。訪談對象是從每班分別隨機抽取5名學生,共計15名,每名學生的訪談時間為8分鐘,主要目的是對問卷作答做出合理性解釋。

(三)數據處理

將收集到的152份有效問卷的調查數據輸入電腦并采用SPSS27.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和訪談旨在了解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情況、大中小學英語教師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情況以及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看法,以明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情況

1.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情況

針對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缺乏了解。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數共占34.1%,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思想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數共占8.79%,對中華傳統文化禮儀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學生僅占24.25%,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習俗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學生共占38.64%(見表1)。

表1 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情況

大多數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有一些了解,但仍未達到“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程度,學生仍需加深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

2.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的看法

針對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重要性的看法展開調查,結果顯示,92.42%的學生認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是重要的,認為不重要的僅有3.04%。認為用英文來表達中華傳統飲食文化重要的學生有90.91%,認為不重要的有1.52%。認為高校英語教師拓展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很重要的學生有92.43%,認為學習翻譯反映中華飲食文化的詩句來提高文化外宣能力很重要的學生占90.91%(見表2)。

表2 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的看法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很重要,我們應該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學會用英文向世界講述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3.大學生最想學習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內容

針對“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中最重要內容的看法”的調查結果表明,排在前三的是飲食禮儀、飲食習俗和飲食健康知識,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飲食哲學、飲食審美和食德食志(見表3)。

表3 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中最重要內容的看法

學生更期待學習飲食禮儀、飲食習俗和飲食健康知識,這些都是具體實在的知識。而飲食哲學、飲食審美和食德食志等飲食思想在學生看來較為次要,可能因為這些方面的內容比較抽象,遠遠高于現實生活。學生的學習需求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學內容的重要參考。

4.大學生對現代飲食文化的看法

針對大學生對現代飲食文化的看法進行調查,結果顯示,41.67%的學生喜歡現代飲食文化,不喜歡的學生占28.03%(見表4)。這與第15題的調查結果相一致,學生認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大學英語融合的過程中,需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現代飲食文化相結合。

現代飲食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認為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合能讓傳統飲食文化繼續在現代文化中大放異彩。

(二)大中小學英語教師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情況

1.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情況

對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教師(81.04%)從未進行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合,經常進行融合的教師僅占2.27%(見表5)。

表5 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教學情況

在大學英語課本中,中華飲食文化內容較為匱乏,只有少量教材翻譯練習題中涉及中華飲食文化。英語教師一般是就題講題,主要講授翻譯知識,很少拓展中華飲食文化知識。

2.中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教學情況

對學生的中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情況的調查顯示,近25%的學生的英語教師從未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56.06%的學生曾有兩位以上中小學英語教師進行過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合教學(見表6)。

表6 中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教學情況

有過半的學生曾經有過兩位以上的英語教師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教學,教師能夠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融合,拓展飲食文化知識。這與中小學英語教材也有一定的關系,中小學教材有些單元涉及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許多教師會適時作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拓展。

中小學英語教師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大學英語開展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合教學的心理期待和認知。

(三)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看法

1.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語言技能的看法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大學英語語言技能的融合”調查結果顯示,84.09%的學生希望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閱讀教學中,選擇融入筆譯和口譯的學生最少(見表7)

表7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大學英語語言技能的融合

閱讀是吸收語言信息的重要途徑,是各類英語考試中最重要的題型,因此選擇融入閱讀教學的學生最多(84.09%)。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口譯實踐匱乏,學生對口譯的興趣淡薄、需求較少,所以選擇口譯的學生最少。

2.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的看法

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的調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融入方法是歌曲法(66.67%),其次是視聽法(58.33%),再次是游戲法(47.73%)(見表8)。

表8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

歌曲法、視聽法和游戲法都是輕松有趣的方法,備受學生青睞??梢?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方法需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寓教于樂。

3.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

問卷第15道題調查了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在融合原則上,學生建議“趣味性、漸進性、實踐性、時代性和長期性”等原則;在融合內容上,學生建議“多加入一些民風民俗的飲食習慣,多與當代飲食文化相結合”;在融合方式上,學生建議“開發并使用融合教材、課程、考核試卷,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開發并使用含有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英語教材,增加一些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實踐結合的課程,設計考題等方式來融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在課堂融合教學形式上,學生建議“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口語分享活動、閱讀寫作教學、情景扮演、視頻觀看、聽力訓練、教學舉例等教學活動中,學??梢远嚅_展中華飲食文化英語交流活動。例如,學??梢远嚅_展講座分享經驗,鼓勵師生拍攝英語宣傳片”。

三、調查結果討論

基于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現狀的調查結果,筆者從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和英語外宣能力,對融合教學的重要性及途徑的認知與建議等展開討論。

(一)大學生普遍缺乏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和英語外宣能力

我國飲食文化教育尚處于初級階段。長期以來,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教育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食育體系,大學生的食育意識淡薄、食育知識能力匱乏,學生用英文來表達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能力明顯不足。英語教材中涉及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內容相對較少且分散,學生在課堂上系統接觸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機會較少;在課外,學生仍缺乏主動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意識。一般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就是學好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雙基能力,對語言的工具性、人文性以及傳播作用的認識不深入,應用英語來表達傳播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內涵的意識和動機有待深入。

(二)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

大學生普遍認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是重要的,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應適時拓展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認為學會用英文來表達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尤為重要。學生普遍認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大學生應傳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語言是溝通文化的橋梁,學習英語不應限于了解西方文化,語言教學不能出現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失語癥”現象。英語教學應該引導學生使用英語來表達并傳播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幫助學生加深對優秀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充分發揮語言的溝通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提高我國的語言軟實力,增強世界影響力。

(三)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途徑的建議

大多數學生認識到英語作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重要傳播載體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途徑的建議。在宏觀融入途徑上,一方面,學校要構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教學的校園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氛圍,多向學生開展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英語交流分享活動(文化節、視頻拍攝比賽、歌曲創作大賽、知識競賽、沙龍、講座、演講、讀書分享、公眾號推文等),以推動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合發展,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識和外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開發體系化的融合課程以及融合教材,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融合學習氛圍,創設新的教學場景,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采取多元的評價方式等來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增長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英語表達知識和技能。在微觀的融入途徑上,學生最希望大學英語教師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巧妙融入大學英語閱讀、寫作、口語等語言知識技能教學中,建議教師豐富課后英語學習活動,通過學習平臺(學習通、慕課等)、社交平臺網站(QQ、微信等)、視頻網站(嗶哩嗶哩、抖音等)等來拓展交流,幫助學生鞏固所學中華傳統飲食英語知識與技能。此外,學生建議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時,教師始終要充分考慮學情,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設計,以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文化外宣能力。

四、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本次調查結果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啟示,師生應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通過開發教學資源、善用并創新教法、優化評估方式等來開展融合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和中華飲食文化素養。

(一)轉變師生觀念、開展融合教育

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師生不能僅停留于對融合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知的層面上,還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切實行動起來,實施融合教育。首先,共同促進,提高素養。在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師生合力發揮英語溝通交流的工具性、文化傳播的載體性和認知的人文性等特點,共同提高語言素養和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輸出素養。其次,利用傳播載體,積極傳播文化。師生都要認識到英語教學不只是關乎語言知識和技能,還具有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作用。大學英語教學應以英語為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傳播的載體,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提高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傳播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語用能力。最后,主動配合,有效表達。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是當前的一種教育創新,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面臨一些困難,這需要師生之間多交流,互相理解支持,學生主動配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英語講好中華飲食文化故事,增強講好中華飲食文化故事的精準性,提升有效表達的能力。

(二)開發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當前大學英語教材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相關內容較少,教師需要合理開發教學資源,在課堂內外恰當地進行知識拓展融合,提高學生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外宣能力。首先,教師要挖掘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教材的切入點。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材第三版第四冊第四單元A課文“Achiev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ism”的主題是理性的環保主義,教師可以用英文介紹孟子的環保飲食思想(If the seasons of husbandry be not interfered with,the grain will be more than can be eaten.If close ne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pools and pond,the fishes and turtles will be more than can be consumed.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睹献印?,以提升學生用英語傳播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語用能力。其次,教師要開發“活教材”資源,拓寬教學空間。教師要基于學情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如視頻資料、網站資源、平臺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生活資源等,開發本土飲食文化英語教材、校本飲食文化英語教材,創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最后,教師要聚焦典型內容、著力提高對外文化傳播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基于對外宣傳實際,融入飲食禮儀文化、中華傳統節日節氣飲食習俗、傳統飲食健康知識、烹飪知識、傳統飲食美德和志向教育、飲食審美、飲食哲學等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內容,以引導學生傳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提高學生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國際傳播力。

(三)善用并創新教法、提升學生的外宣能力

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提出了巨大挑戰。融入教學不是生硬地教學,而是充滿智慧的教學。融入方法應適合學生,巧妙自然、潤物細無聲、含蓄而有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富于啟發性。就宏觀教學法而言,融合教學應基于學情、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應善用教法并能創新教法(適合融入教學的教學法有交際法、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產出導向法、項目式學習法、行動學習法、問題式學習法、體驗式學習法、對分課堂法等),促進英語語言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不同學科的交融;就微觀教學法而言,教師要充分考慮教學因素,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英語語言知識、聽說讀寫譯不同技能相結合,可以采取故事法、繞口令法、配音法、視頻觀賞法、視頻拍攝分享法、游戲法、實物法、歌曲法、翻譯法、討論法、表演法、繪本法、辯論法、思維可視化法、展示法、情景法、角色扮演文化輸出法等方法來提升融入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創新教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構建高效課堂,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外宣能力,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四)優化評估方式、以評促教促學

教學評價是師生綜合性成長和發展系統的一大要素,其最終目標是促進師生共同發展。[13]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相應的教學評價內容和考核方式都應有所改變。融合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都與常規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學評價方式也會產生較大的改變。與傳統的教學考核和評價不同的是,大學英語教學應建立相應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的評價,更關注語言在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傳播中使用的工具性和認知的人文性。英語教學評價將涵蓋學生對飲食禮儀文化、中華傳統節日節氣飲食習俗、傳統飲食健康知識、烹飪知識、傳統飲食美德和志向教育、飲食審美、飲食哲學等方面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情況。教學評價注重學生的表現性評價,主張通過表演、展示、討論、寫作等更真實的表現來評價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教學評價上,加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方面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實用性的認識,增強學生用英文表達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能力,提高文化輸出力。

五、結 語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普遍存在不足,尤其是用英文來表達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能力尤為匱乏,大多數大學生認識到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的重要性,希望教師能采取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融合教學。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與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相融合是一種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師生應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開發教學資源,善用并創新教法,優化評估方式,努力提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外宣能力和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猜你喜歡
中華飲食英語教學
春節飲食有“三要”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何為清淡飲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健康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