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以吉安市泰和縣為例

2023-12-13 07:27李子婧羅軍元呂偉生王馨悅劉小三肖國濱柴曉明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21期
關鍵詞:泰和縣先行綠色

李子婧,羅軍元,呂偉生,張 晨,王馨悅,劉小三,肖國濱,柴曉明

(江西省紅壤及種質資源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46)

“十三五”期間,我國提出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并提出未來我國農業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1]。2021年8月25日,農業農村部等6部門聯合公開印發了《“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表明中央對著力推進未來我國的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決心[2],對進入生態文明時代我國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頂層設計。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先行區是各省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一個綜合性示范試點平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作為第二批國家農業綠色示范先行區,成功入選2021年的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典型案例,為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農業綠色發展模式提供參考。

1 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的時代意義

隨著農村人口增長、社會化農業大生產組織和專業化市場分工制度的大量出現,人們不得不以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的方式發展,以支撐日益增長的社會城鎮化對農產品的需求[3],“白色農業”與“石化農業”現象的出現則加劇了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趨勢[4]。綠色才是農業生態長期穩定永續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客觀與必要條件。農業綠色發展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部署內容[5],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先行區作為“五區一園”之一,是發展優質現代綠色農業重要的示范引領平臺和生態建設重要實踐載體,是我國推進新型農業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驗的重要改革抓手,是實施質量高效興農的領頭羊、排頭兵。開展農業綠色持續發展示范先行區建設工作是加強環境治理集約資源合理利用,促進高效農業規?;l展與產地環境保護協調有序發展的重大部署;亦是進一步加快創新培育新型業態,促進區域一二三產業綠色健康融合持續發展的緊迫需要。當前,要積極宣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6],建設國家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初步探索出一條農業高質量永續發展的新路,更好地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2 泰和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現況

泰和縣隸屬于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西南部[7],地處贛中南吉泰盆地腹部地區,境內地貌形態多樣,丘陵面積約占轄區54%、河谷平原面積約占轄區30%、山地面積約占轄區16%。 全縣面積共達約2 495 km2,轄地有3個社區、279個行政村、23個鄉鎮場。2021年末,泰和縣總人口共計57.86萬余人,其中包括城鎮人口21.5萬余人,鄉村人口36.36萬余人。泰和縣是傳統農業大縣,農業資源豐富,被列為首批全國商品糧、商品良種?;乜h、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又是世界珍禽中國泰和烏雞之鄉[8]。2019年10月,泰和縣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2022年8月,泰和縣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泰和縣以被列為農業綠色持續發展先行示范區為契機,主動融入“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產業品牌輻射帶動農村發展的新區域戰略,按照農業區域資源開發與國內市場優勢經濟發展規模相匹配的原則,以高新技術促進提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要戰略引領,培育形成并發展一批優勢特色富民產業,鑄造循環農業綠色品牌[9],穩定形成了高效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探索并建立了畜禽產業生態種養循環技術模式,走出了一條新型現代綠色農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3 泰和縣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實踐

3.1 創新政策體系,積極強化政策支持創新政策體系,探索研究建立更有利于農作物綠色技術示范推廣及應用的綜合政策體系,逐步探索健全新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制度。加快逐步建立農產品綠色生態及相關技術的國家農業補貼支持制度,如泰和縣執行農業農村部“三品一標”農產品安全認證補助獎勵政策文件時候就提出,凡是符合泰和縣政策的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的農產品均可以通過國家認證為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獲得獎勵1.0萬、1.5萬、3.0萬元,換證續展的,還能按首次獎金補金額的50%進行獎補[10]。這樣,農民種植農產品不僅能用來銷售,還能獲得額外的獎勵,增加農民的收入。另外,縣財政每年下發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4 000萬元,出臺土地使用、土地流轉、財政貼息、農業保險、金融信貸等優惠政策,扶持壯大產業龍頭。不斷創新綠色農業相關保險產品,加大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推廣應用[11]。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向先行區匯聚,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3.2 創新發展模式,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泰和縣通過建設生態現代農業示范園,結合當地自然情況積極發展綠色畜牧養殖,建立一批循環效益農業示范點,推廣應用“牛-沼-果”“豬-沼-菜”等綠色循環高效種養模式[12]。萬合傲農生豬生態高效循環養殖生態小區建設的綠色生態種養一體化的模式,是泰和縣重點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和循環高效產業的縮影。目前,泰和縣累計已經建有農村戶用沼氣池達1.1萬戶,大型集中式的沼氣工程4處,聯戶沼氣工程25處,沼氣系統綜合利用率高達100%。泰和縣還積極扶持培育現代農業生態及循環種養產業,大力引導推進現有農業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秸稈堆腐還田技術、秸稈機械粉碎處置技術及農作物秸稈加工飼料技術,在泰和縣得到了大力推廣。目前,泰和縣擁有1 500多臺現代化秸稈加工飼料機械,建立了一個千畝(66.67 hm2)左右的水稻綠色高產集約化栽培示范片,綜合秸稈回收和利用率90%以上,既能夠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戶收益,又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

3.3 創新經營方式,打響綠色產業品牌創新經營體系,擴大各類農業綠色技術知識培訓的推廣及應用,壯大基層農業綠色發展經營服務隊伍,打造各級農業綠色持續發展固定觀察站,逐步推動形成以綠色為底色的特色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泰和縣積極推進建設覆蓋到全縣主要產業的農業綠色發展固定觀測點80~100個,開展農業生產發展與環境要素指標的定點連續動態觀測,打造全縣農業綠色生產發展模式的萬畝(666.67 hm2)科技示范基地建設項目3~5個,帶動農業綠色發展示范模式經驗的推廣及應用。圍繞泰和農業綠色品牌項目建設,立足開發當地特有優勢農業資源,引導帶動農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產品泰興有機大米、泰和烏雞、泰和優質肉牛、井岡蜜柚、蜀口茶葉、泰和湖羊、竹篙薯等特色品牌[13]。全縣規劃并建立“三帶四區”,即優質精品大米產業示范帶、特色中藥材產業示范帶、優質果茶產業示范帶,泰和烏雞生態保種及商品烏雞規?;B殖綜合示范區、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泰和肉牛生態循環養殖科技示范區、“大品種”蔬菜種植示范區。2021年,泰和縣擁有“三品一標”農產品55個,農民也從綠色品牌農產品經營中人均增收1 215元。泰和縣成功入選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

3.4 創新科技研發技術,強化產地環境保護農業的綠色發展中,產地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也至關重要[14]。泰和縣依托相關科研單位創新綠色技術體系,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農業資源高效保護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污染整治、化肥農藥地膜等污染物減量增效等方面加快探索創新符合我國農業實際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15]。泰和縣從健全中國農田治理現代化及主要病蟲害監測方法和農業預警防控體系入手,加快篩選培育和創新推廣出一批高效低風險農藥品種,優化集成推廣多種新型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模式,制定發布科學用藥操作規范指南,組織基層科研人員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同時,建設病蟲害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糧食高產園和果蔬標準園,扶持發展了28家病蟲科技和防治服務的合作組織,因地制宜加快研發推廣植保無人機等新型現代高效植保機械,既能夠最大程度減輕由病蟲害擴散蔓延產生的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又充分保護了農田生態環境,保障農業綠色發展。2021年,泰和縣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上年減少12%和16%,畜禽糞污綜合資源化利用率超過98%,實現生產與生態和諧發展。

4 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的啟示與思考

4.1 以綠色理念為引領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目前,部分農戶對生態優先、綠色循環發展的內在重要性和認識還不足,發展傳統農業粗放生產與科學保護生態環境對立的問題仍然存在,農業生產中仍然存在農民只追求產量最大化的問題,還未實現逐步轉向數量與質量并重。農業的綠色發展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首先需要上升到理論層面去實現理念的轉變,要切實從思想源頭上扭轉資源消耗大、落后的傳統粗放農業發展方式,樹立真正綠色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式。應將綠色發展理念深深植入政策規劃、制定、執行、監督等全環節,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覆蓋農業各產業全領域,倡議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定時安排宣講人員對農村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宣講,潛移默化地將綠色理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4.2 以綠色技術為支撐盡管泰和縣近年來在農業綠色生產技術的研發、推廣及應用有一定的進步,但距一些發達國家甚至國內先進縣的技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要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就要以綠色科技為支撐。如今,新一輪世界農業科技革命正在進行,要抓住機遇,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借鑒學習其他先行區的優秀經驗,推進現代農業基礎、應用和前沿科技全面振興。利用各種數字化手段和現代化信息技術資源在農業的各生產、流通、運營環節信息的高度融合開發和整合利用,建立健全數字化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對農業資源要素的優化合理集成利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改善產地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檔次和整體質量,提升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以及國內外市場品牌影響力,完善科技集成創新及協同技術攻關機制,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4.3 以監督考核為保障健全監督考核的良性機制。為了避免先行區相關工作出現問題,需要定期由政府內部專家對相關先行區綠色化發展水平和有關工作協調推進情況進行監測和評價,研究提出制定評價指標,考核量化標準,對各試點先行區農業綠色創新發展落實情況進行評估考核,督促推進各先行區將本地農業綠色轉化發展相關重點工作落到實處,形成由監督到考核共同驅動農業綠色的良性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泰和縣先行綠色
綠色低碳
健康養生“手”先行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
脫貧攻堅圖片展·泰和縣
黔貨出山 遵義先行
黔貨出山 遵義先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