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區農業氣候資源的變化特征

2023-12-13 01:31趙岳冀
農業災害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大豆種植呼倫貝爾市氣候變化

趙岳冀

摘要 呼倫貝爾是大豆主產區,分析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農業氣候資源變化對指導呼倫貝爾地區大豆種植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比1991—2020年氣候數據與1981—2010年氣候數據,分析大豆農業氣候資源種植區生長季的積溫、降水、日照和霜凍害變化。結果發現:呼倫貝爾大豆種植區積溫、降水和日照均有增加,并表現出相同的空間一致性,霜凍害日數減少。

關鍵詞 氣候變化;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GIS;農業氣候資源

中圖分類號:S1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9–0085-03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大豆具有固氮作用,屬于綠色環保經濟作物,可以培肥地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量較低。因此,對東北地區大豆的種植面積進行擴種,可以提高大豆產量,有效地改善東北地區農作物種植結構失調和大規模長期種植玉米所引發的土壤退化問題。2019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大豆作為中國糧食進口中的最大宗作物之一更是被提及了8次[1-3]。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產量,必須有氣候條件支撐。如今,我們正處在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頻發的大背景下,氣候變化會直接引起氣溫、光照和降水等農業氣候資源的變化,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大豆的生長發育與氣象條件密不可分。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2021年東北地區大部地表平均氣溫與常年相比增溫0.5~1.0 ℃,年降水量與常年相比增加20~50 mm,1961—2021年≥10 ℃活動積溫變化速率為40~60 ℃·d/10年[4]。氣候變化對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已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5-6]。紀瑞鵬等[7]研究發現,東北地區大部生長季延長,生長季內累積積溫增加,且≥10 ℃積溫帶逐漸北移。梁宏等[8]研究發現,通過分析1960—2010年共50年數據,東北地區大部霜凍日數減少,無霜期以3~5 d/10年的趨勢顯著增加。初征等[9]發現,東北地區生長季降水總體呈現增加趨勢,但空間存在差異,年際間變化較大,東部降水增加,西部減少。相關學者分析東三省地區氣候資源變化,研究期截至2007年,生長季內降水量和日照時數均下降[10]。內蒙古1961—2010年生長季的日照時數總體呈減少趨勢,其中東部地區減少趨勢最小,以-14.7 h/10年的速率遞減[11-12]。從前人的研究結果發現,分析引用的數據都是在2010年前,在最新的1991—2020年氣候背景下,氣候變化對呼倫貝爾地區農業氣候資源以及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研究較少。因此,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分析呼倫貝爾大豆種植區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的時空變化變得尤為重要,研究結果可為大豆擴種增產提出一些科學建議。

1 數據來源及農業氣候資源計算方法

采用呼倫貝爾地區16個國家氣象站1981—2020年的逐日地面氣象觀測數據資料,包含氣溫(℃)、降水(mm)、日照時數(h)、無霜期日數(d)等資料,氣象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天擎”氣象大數據云平臺。采用5日滑動平均法計算≥10 ℃積溫。采用經驗頻率法求算出在80%保證率下的≥10 ℃積溫數據。降水和日照計算方法與積溫相同。無霜期即為秋季終霜結束后至秋季初霜出現前的持續日數。利用ArcGIS軟件進行繪圖。

2 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農業氣候資源變化

2.1 種植區80%保證率≥10 ℃積溫變化特征

通過對比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2個氣候態80%保證率下≥10 ℃積溫可知(圖1),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區積溫均增加30~120 ℃·d,其中,阿榮旗東南部、莫旗西部、鄂倫春旗南部等種植區積溫增加100~120 ℃?d;扎蘭屯市東部、阿榮旗中部偏東、莫旗大部、鄂倫春旗東南部等種植區積溫增加80~100 ℃?d;扎蘭屯市中部偏南和鄂倫春旗中部偏東等種植區積溫增加60~80 ℃?d;鄂倫春旗局部和扎蘭屯市局部等種植區積溫增加40~60 ℃?d;阿榮旗局部種植區積溫增加30~40 ℃?d。

2.2 種植區生長季日照差值分布

通過對比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2個氣候態生長季日照時數可知(圖2),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區生長季日照時數均增加。其中,鄂倫春旗東部和莫旗北部種植區生長季日照時數增加20~40 h;扎蘭屯市東南部、阿榮旗東南部、莫旗大部和鄂倫春旗南部種植區生長季日照時數增加0~20 h,嶺西非大豆種植區生長季日照時數有所減少。

2.3 種植區生長季降水差值分布

通過對比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2個氣候態生長季降水可知(圖3),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區降水均增加、嶺西局部非大豆種植區降水減少。其中,扎蘭屯市東部和阿榮旗南部等種植區生長季降水增加25~32 mm;扎蘭屯市東南部、阿榮旗東部、莫旗大部和鄂倫春旗偏南等種植區生長季降水增加15~25 mm;扎蘭屯市中部偏西和鄂倫春旗東部等種植區生長季降水增加0~15 mm;嶺西非大豆種植區生長季降水減少0~24 mm。

3 農業氣象災害霜凍差值變化

通過對比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2個氣候態生長季無霜期可知(圖4),呼倫貝爾市大豆種植區生長季無霜期均增加,說明種植區霜凍日數減少,其中扎蘭屯市東部和莫旗偏南種植區生長季無霜期天數增加10~13 d;扎蘭屯市南部、阿榮旗大部、莫旗大部和鄂倫春旗東南部種植區生長季無霜期天數增加8~10 d;扎蘭屯市中部偏西種植區生長季無霜期天數增加5~8 d。

4 結論與討論

從上述農業氣候資源變化分析中可以看到,變化最明顯的是≥10 ℃積溫,通過對比1991—2020年與1981—2010年的氣候數據,在呼倫貝爾大豆種植地區扎蘭屯市、莫力達瓦自治旗、阿榮旗和鄂倫春東南部積溫都有所增加,這與氣候整體變暖有關。從增溫的量級來看,2個氣候數據對比,生長季積溫增值最大未超過150 ℃?d,積溫帶北移的現象放緩。生長季內的降水、日照和積溫呈現出相同的空間一致性,都有增加,但2個氣候時段數據相比,增加和減少的趨勢空間差異性更大。在氣候整體增溫的趨勢下,相比1981—2010年數據,1991—2020年呼倫貝爾種植區積溫增加、無霜期日數的增加、霜凍害日數的減少,整體氣候變化對大豆種植是非常有利的。呼倫貝爾地區一直是大豆種植優勢黃金地帶,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農業人員應充分利用熱量資源,適當調整大豆播期和品種,可在相同的積溫帶適當選取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品種,還要精細優化大豆適宜種植區域,合理調整作物布局。

參考文獻

[1] 農業農村部.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EB/OL].[2019-03-20].http://www.moa.gov.cn/nybgb/2019/0201903/201905/t20190525_6315395.htm.

[2] 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2-02-22].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3] 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5] 楊曉光,李勇,代姝瑋,等.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農業氣候資源變化Ⅸ:中國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1,22(12):3177-3188.

[6] 徐超,楊曉光,李勇,等.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農業氣候資源變化Ⅲ:西北干旱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1,22(3):763-772.

[7] 紀瑞鵬,張玉書,馮銳,等.遼寧省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J].資源科學, 2007,31(2):74-82.

[8] 梁宏,王培娟,章建成,等.1960—2011年東北地區熱量資源時空變化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4,29(3):466-479.

[9] 初征,郭建平,趙俊芳.東北地區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J].地理學報,2017,72(7):1248-1260.

[10] 劉志娟,楊曉光,王文峰,等.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東北三省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09,20(9): 2199-2206.

[11] 楊麗桃,江像評.內蒙古近50年生長季日照時數變化特征[J].氣象科技,2012, 40(5):854-857.

[12] 王希平,趙慧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林牧農業氣候資源與區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in Hulunbuir Soybean Growing Reg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Zhao Yue-ji (Hulunbuir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ner Mongolia,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8)

Abstract Hulunbuir is a major soybean producing area, and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soybean planting and production in Hulunbuir region. Compare the climate data between 1991~2020 and 1981~2010, 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and frost damage in the growing season of the Growing region of soybean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in Hulunbeier soybean Growing region all increased, showing the same spatial consistency, and the number of frost damage days decreased.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Hulunbuir City; Soybean planting; GIS;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猜你喜歡
大豆種植呼倫貝爾市氣候變化
復興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布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卡倫敖包清理
氣候變化與環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城市綠地系統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