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視域下涼州賢孝文化傳承與數字化保護現狀調查

2023-12-16 05:57買巖萍
音樂天地(音樂創作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涼州文化遺產文化

文/ 買巖萍、戴 忱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丁笆奈濉狈俏镔|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也明確提出,從2025 年到2035 年,“非遺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將成為新目標。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我們怎樣將先輩們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人的生活相結合,被現代社會所需要,這是一個新的課題,這種不斷地發展是非遺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所在。

一、繁榮在民間的民俗曲藝

涼州賢孝又稱作“涼州勸善書”,是流傳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城鄉及民勤縣、金昌市、古浪縣等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說書形式,傳統民間文藝的一個品種,演唱內容多是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主要是贊頌忠誠良將、貞女烈婦、孝子賢孫、才子佳人、因果報應等內容,目的是述頌古今、勸人行善、為賢行孝,故名賢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涼州賢孝流傳于河西走廊的武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從古至今,西戎、羌、匈奴、鮮卑、契丹、吐蕃、回、裕固、保安、東鄉等眾多民族生活在這片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的結合部。中原文化與西域文明在這里交匯,游牧民族與農業文明在這里融合,多民族雜居的人文環境和中原王朝與周邊部族河西地區一帶激烈的征戰,形成隴人彪悍粗狂的性格。形成涼州賢孝這種代表隴人崇尚好武、真沉坦率的說唱形式。這種古老的原生態藝術形式,把隴人長期積淀的核心精神、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經過藝人的世代傳承得以保留下來。

涼州賢孝是民族文化和藝術智慧的結晶,主創主要來自民間,使用的語言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民間藝人的口頭創作,以地方方言道白,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其中包括大量民間歇后語、俗語、俚語等。涼州賢孝演唱形式簡單,演唱語言使用的是藝人們最熟悉的鄉音土語的涼州方言,他們表演的劇本是祖輩們世代傳承的民間故事演繹而來,豐富的涼州地方方言給與藝人們在演唱當中夾雜了隨機的口語,有一定的靈活性及創造性。早年涼州賢孝演唱者大多是盲人,作為謀生的手段,他們自幼拜師學藝,民間尊稱他們為“先生”,亦稱為“瞎弦”或 “瞎仙”。涼州賢孝沒有固定的演唱地點,無論茶攤集會、酒坊面店、游樂場所、過年祝壽、開業慶典等皆可演唱。賢孝大多采用坐唱的形式,演唱時的伴奏、說白、誦唱,可一人完成,也可由他人伴奏完成,伴奏樂器主要是三弦和二胡,曲牌音樂里有當地民歌的音樂素材,也有涼州雜調的音樂元素,唱腔曲牌有悲音、苦音、甜音、淚音、越音、高腔、平腔、行腔、五更調等等,唱腔語言幽默、風趣,豪放的說唱里又具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涼州賢孝以傳統段子為主,唱本內容十分豐富,曲目有《十里亭》《扒肝孝母》《李三娘研磨》《薛仁貴征東》《五女興唐》《打甘州》《三姐拜壽》《盜桃》《小姑賢》《丁郎刻母》《王哥放羊》《女賢良》等經典曲目。也有《巧嘴姑娘夸武威》《祖孫三代齊防疫》《杜絕浪費不講排場》《憫農》等現代作品。這些現代作品,都是藝人們自編自演,結合現代現實歌頌新鮮事物、宣傳政策法規的作品。在鄉間地頭、農家小院、街市廣場都是藝人們放開歌喉施展才藝的地方。

涼州賢孝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馮蘭芳、甘肅省級傳承人董永虎、張天茂、王月,臧尚德,王雷忠,武威市級傳承人賈旭峰,這些民間藝人在非遺傳播、傳承保護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通過這些民間藝人們的努力,也使涼州賢孝唱本、唱詞、樂器、音樂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資料。

二、電視、網絡與短視頻的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如何保護、傳承與創新,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百代,流芳百世,這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當今社會是電視傳媒、互聯網高速發達的社會,通過數字傳輸手段,可以讓這些古老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依然熠熠生輝、亙古永存。

根據普查資料統計,涼州賢孝在武威地區的演唱活動仍然是十分活躍,藝人們在各個時期演唱隊伍始終將近百人。在國家出臺的各種非遺保護文件及甘肅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設的戰略決策下,武威市成立了非遺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在特色的文化節上宣傳與演出同時進行,甘肅電視臺、武威電視臺也在各級春晚上對涼州賢孝各種節目進行播出,給愛好賢孝的大眾給了欣賞經典唱段的機會,對涼州賢孝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武威電視臺常年播放宣傳非遺特色的文化節目,對傳承人及老藝人進行宣傳及采訪,舉辦各種演出及比賽等等。

涼州賢孝通過互聯網短視頻的傳播,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增添了新的能量,在網絡搜索就會得到各種網絡平臺如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快手、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等播放各種民間藝人傳播涼州賢孝的賬號。涼州賢孝的愛好者和傳播者、賢孝藝人史有德,粉絲數1645 人,在他的視頻里有幾十個視頻都是傳播賢孝唱段。上傳于西瓜視頻的《王哥放羊》,3.6 萬人次觀看,還有828 人次觀看的《繡荷包》、782 人次觀看的《二度梅》、998 人次觀看的《放風箏》、1114 次觀看的《夢狼記》等等。

賈旭峰涼州賢孝傳承人,1.9 萬粉絲,獲贊12 萬。在抖音平臺有作品多達457 個,有《張連賣布》《十杯子酒》《蘇二休妻》《女賢良》《田三婆倒灶》《頂嘴丫頭》《王婆子罵雞》《割韭菜》《巧嘴姑娘夸涼州》等古典、新創賢孝作品,他精通三弦、快板,唱腔粗獷豪放,優美動聽,堅持不懈為涼州賢孝曲目的挖掘、傳承、保護、弘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政府部門、涼州文化研究院、涼州賢孝傳承人、涼州賢孝愛好者、民間團體都對賢孝的傳播、傳承保護做了積極地工作,許多的新聞媒體,對這些涼州賢孝藝人進行了多次的采訪報道,還有非遺進校園活動,蘭州文理學院、河西學院、武威職業學院等高校邀請非遺傳承人進校普及賢孝相關知識內涵,宣傳中國傳統忠孝文化。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也積極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各種文藝比賽,鼓勵民眾參與,將非遺與旅游相結合,對涼州賢孝的傳承與發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環。

涼州賢孝唱段具有著豐富的內涵,具有一定的大眾藝術欣賞性,并且又具備視頻制作、網絡傳播又很方便的條件,唱本本身又蘊含著傳統戲曲及音樂的成分,可以吸引大批涼州賢孝喜愛者的關注,但視頻拍攝需提高趣味性、技巧性和美感,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還需加強,形式要更加靈活,觀賞人群大部份是以研究和對涼州賢孝有濃厚興趣的人群為主,傳播影響力依然不足,這是需要我們后來者下功夫和深思的地方。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者,想制作出美輪美奐的、有吸引力的視頻,可以與專業團體合作,拍攝地點和演員服飾都可以再包裝打造,視頻制作可加上精美動畫、字幕,將鮮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展現給喜愛涼州賢孝的觀眾,激發賢孝愛好者觀摩、學習和傳播的興趣。

三、涼州賢孝數字化保護現狀

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推進非遺領域的數字技術應用推廣,并逐步推動優秀記錄成果的社會共享和研究利用,非遺文化數字化能夠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從2015 年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組織下,已經通過數字多媒體手段對上千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記錄,非遺數字化這種強大的傳播功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有了機會進行零距離的參與與關注和了解,讓各類優秀非遺資源通過網絡平臺送達更多人群,年輕人參與直播互動與線上展播等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愛好涼州賢孝的人們足不出戶領略了非遺的魅力。

現如今很多非遺傳承人大多步入老年,非遺文化逐漸被年輕人遺忘,讓非遺變“時尚”,是不是就能讓年輕人喜歡上非遺?究竟怎樣才能讓非遺與現代人的生活相結合,被年輕人所喜愛,怎樣被現代社會所需要。有些很小眾的非遺文化,比如涼州賢孝、秦州小曲、花兒、裕固族民歌、藏族民歌和一些地方戲曲和民謠,這種當地的文化即使不能做出物質產品也應該積極融入現代生活中,年輕人喜歡體驗新鮮事物,他們究竟愿意為什么樣的非遺文創產品買單?抖音平臺、優酷平臺、西瓜視頻及騰訊視頻所發布的涼州賢孝內容都大部份相近,只有部分曲子將演唱內容打有字幕,觀眾可以通過字幕有個大致的了解??煞駥v史故事、婚姻愛情、忠孝節義情節內容在視頻上為大家普及?也可以將視頻做成動漫形式,配以唱腔,年輕人是否可以更容易接受?又比如,讓涼州賢孝進入中小學課堂,通過孩子們的學唱將他們的才藝得以挖掘,將本土文化得以傳揚。從娃娃抓起和通過現代的手段來表達,從而使受眾人群更廣,抓好傳承,才能有所創新。讓非遺文化變“時尚”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非遺文化做深入的了解,不能改變非遺文化的本質,保留核心內容,創新非遺文化的表達方式,其表現出來仍是傳統文化的本質特征。我們期待未來非遺會變得更加“時尚”,也期待會有更多的人在非遺領域進行新的嘗試。

涼州賢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內容,目前主要集中在其音樂理論、藝術表現、歷史發展、文化內涵、表演方法等方面,研究內容和領域比較豐富。但由于研究技術和手段的限制,它的產生原理和發音機制問題研究很少,而這類研究是揭示涼州賢孝情感表達生理機制的基礎。通過數字化手段探索研究工作還尚未開展,對涼州賢孝研究的技術方法提供現代化數字技術手段,將會提升涼州賢孝傳承和保護的研究層次和技術水平。

通過計算機、麥克風、外置聲卡、聲門阻抗儀(喉頭儀)、生理電放大器等設備,采集涼州賢孝語音數字信號,記錄原生態涼州賢孝,建立涼州賢孝的歌唱語音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建立涼州賢孝聲學和生理參數數據庫的技術方法,建立涼州賢孝數字化分析平臺。為進一步歸納涼州賢孝語音聲學模型、嗓音發聲模型、呼吸韻律模型,探究每類模型各個參量變化與生理器官運動之間的關系,分析各個參數變化與涼州賢孝表演風格技巧之間的關系等研究領域,最終得到涼州賢孝的發音機制和多模態研究理論,提供技術方法,達到實現涼州賢孝數字化傳承保護的目的。借助音樂學、醫學、計算機及語言科學為基礎的現代聲學方法,可提取多項發音生理聲學參數、建立口傳文化參數模涼州賢孝參數與發音動作的關系、探究語音發聲的機制。這對于揭示涼州賢孝演唱的深層機理,提高歌唱技巧和教學效果有及其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數字技術在各種文化類型中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不僅是保護、傳承、記載、交流、傳播的作用,它在新的知識生成、經驗傳遞上都會起到作用[3]。運用現代儀器進行數據分析,并使用多學科交叉的多模態研究新型科學的方法,探討聲樂、戲曲領域發聲技巧的生理表現等研究形式,是口傳研究領域近年來出現的研究新趨勢。從國家文化戰略角度來看,用多模態方法進行口傳文化的數字研究工作勢在必行。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存在,有它不能輕易改變的特質或基因,同時,非遺隨著時代的變化,又是在變化中傳承的。因此非遺對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需求迫切程度更高。物質的東西在快速迭代,非物質的符號卻能千載傳承。對于非遺文化除了保護、傳承和創新,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所謂傳承,“傳”的是技藝,“承”的是精神,我們要在每個人心中種下非遺的種子,讓非遺“精神”在這個新時代里煥發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猜你喜歡
涼州文化遺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與文化遺產相遇
最愛涼州面皮子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誰遠誰近?
心道與民國時期涼州佛教的復興
涼州瑞像示現之“正光說”獻疑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敦煌P.3619卷一首有關涼州瑞像詩歌的考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