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素質與能力提升策略

2023-12-17 13:10劉曉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新聞記者新聞報道媒介

劉曉

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生產模式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對記者的工作模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萍嫉陌l展帶來了重大的技術變革,網絡和移動通信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也使傳統的傳媒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國家提出了“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概念以來,新舊兩種媒體的融合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近幾年,全國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加速發展,對記者綜合能力的提升、角色的轉變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著重論述了在新的媒體融合形勢下,基層融媒體中心新聞工作者應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素質,以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媒體融合時代基層融媒體中心新聞記

者綜合素養與能力影響新聞傳播效果

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能夠影響采訪報道的質量

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到新聞報道的結果,從而影響著大眾對新聞報道的看法。媒介通過一定的傳播途徑把信息傳達給大眾,這一過程中,記者的采訪方式會使受眾對新聞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新聞記者的能力對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新聞記者要及時地將真實、準確的信息傳遞出去,并指導公眾對新聞事件形成正確的觀點,這對推動新聞業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同時對媒體樹立一個積極的、正面的形象也是有幫助的。相對來說,好的新聞記者因為具有很高的職業素養和獨特的新聞視角,更容易向公眾展示和發掘隱藏在新聞事件背后的信息。

缺乏專業素養的新聞記者會給新聞傳播造成不良的影響

因為工作的需要,新聞記者經常要親自到各種類型的采訪現場,而且采訪環境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或者是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新聞記者是否能夠在克服這些困難的同時,還能夠保持自己的職業素養,為公眾提供一個更完整、更真實的新聞報道至關重要。在新聞的采集、加工和傳播方面,新聞記者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新聞記者必須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并且要有一個正確的立場。在新聞采訪中,新聞記者要采取客觀公正的視角,對公眾進行正確的引導。但是一些新聞工作者在進行采訪和報道的時候,很可能會帶有主觀情感,或者因為他們的職業素養不高,造成了報道的不全面和不客觀,這樣就會對社會輿論造成誤導,最后就不可能實現新聞的真實價值。

媒體融合對新聞記者的新要求

提高受眾認識,增強與受眾的溝通能力

隨著媒體融合的快速發展,新聞傳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說,在傳統的新聞傳播中,新聞記者扮演著傳播者的角色。但是,在網絡時代到來以后,受眾對不同媒介的認知和運用能力都在持續地提高,他們已經不再只是單方面地接收信息,而漸漸地變成了接收并發布信息的一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們的傳播理念發生了變化,這就需要受眾也參與到新聞傳播中,從而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同時,新聞記者還可以在新聞報道之后,通過互動的方式了解受眾想要知道的信息,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受眾。

掌握各個傳播媒介,培養以媒介為中心的思維能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必須改變自己的傳統媒體觀念,加強對新媒體的研究與應用。為了在新聞傳播中占據有利地位,新聞記者必須對各種媒介的特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全媒體時代并不只是要讓新聞記者具備完整的媒體能力,還需要讓新聞記者培養出全媒體思維,這樣才能在報道中對所有的事情都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并且能夠在多個媒體中進行傳播。除此之外,在報道過程中,還需要對各種媒介的特性進行分析與考量,創造出適合各種媒介的報道模式。

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專業技能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媒體融合時代的來臨,網絡電視、手機報等多種形式的媒介不斷涌現。進入互聯網時代,新聞資訊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形式了。除此之外,新聞編輯方式也在逐步改善,從以前的插圖、視頻,變成了圖片新聞和視頻新聞。所以,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也要適當地加強對圖片、視頻和音頻的運用。新聞記者可以通過對信息的整合,融入圖片、視頻等多種要素,使新聞內容更加完整、豐富。

從專項記者向全媒體人才的發展

在媒體融合時代,傳統的媒體傳播模式已經被徹底打破,從單一的媒體傳播模式變成了多媒體融合傳播的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術業專攻”的傳統新聞記者必然要與時俱進,逐漸轉變為復合型媒體人才,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又要主動學習多媒體傳播技術,掌握對新聞信息進行采集、編輯、發布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才能給公眾帶來更好的新聞報道。除此之外,復合型記者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了解多種傳播方式,了解多種媒介的新聞采集、編輯、報道等特征。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當前的新聞采編工作模式也有了較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記者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進行新聞報道。

融媒體新聞記者具備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在傳統媒體的轉型中,新聞記者的“一元采編”觀念也在悄然改變,即新聞記者應具有“一元采編,多元發布”的思維。作為一名融媒體記者,要具備專業知識,要會使用多種媒體,掌握多種媒體之間的聯系,要成為一種“潤滑劑”,確保整個工作的順暢和有序。一個融媒體的記者,不但要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采編水平,還要利用現代技術,從技術上掌握多種形式的傳播手段,從而提升自己的融合媒體運營能力和對新聞的判斷。

新聞記者應以事實為本

新聞記者必須具有新聞精神,對新聞信息進行客觀性的報道,并對其進行深入的調查,保證新聞資訊的客觀報道,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新聞記者應該做好如下工作:首先,確保在各個層面上樹立起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對新聞的本質進行充分的闡釋,并主動地向公眾反映新聞信息的價值。其次,新聞記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確保能夠將新聞資訊向廣大群眾有效地傳達,充分發揮新聞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要;最后,新聞記者還應該注意到,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新聞報道的社會效益,從而能夠更好地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

提高對新聞采訪報道的敏感性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在海量的資訊面前,如何高效地辨識有用的資訊,對新聞記者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具體地說,一方面,新聞記者要有一種敏銳的新聞嗅覺,要能從蛛絲馬跡入手搜尋新聞線索,要能很好地對新聞信息進行分析,要深入到報道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深入的研究精神。另一方面,新聞記者要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從各個方面去了解受眾的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報道,提高采訪效率。

增強責任感

新聞媒體的首要任務是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并能公正、客觀地對社會信息進行報道,發揮出良好的輿論引導效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聞記者必須立足現實,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方面,在新聞采訪中,記者必須以新聞事實為中心,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不能有任何的偏頗。另一方面,新聞記者要清楚地認識到新聞的客觀性,要防止自己的主觀行為,更要注重將新聞報道中的社會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這對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是有益的,同時要加大對公益性新聞的報道力度。

新聞記者應具備創新精神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數量倍數上漲。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從海量信息中深度發掘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去關注怎樣創作精品新聞。從總體上來看,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要針對熱門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力求給公眾帶來深刻、全面、客觀的深度報道,只有這樣才能讓融媒體新聞記者的競爭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還可以將當地的特點與現實的問題相結合,對公眾形成新的吸引力,這也是新聞記者加強創新的重要表現。

提高融媒體記者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

走進群眾的生活,理解群眾的需要

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要不怕吃苦,要深入基層,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要學會用雙腳、眼睛去觀察人民真正的需求。身為融媒體時代的新聞記者,要將新聞熱點聚焦到人民身上,要切實做好新聞采編工作。

創造性思維和新聞敏感性的培養

新聞敏感性是新聞記者必備的職業素質,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的價值,特別是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新聞記者快速的反應能力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身為一名新聞記者,還應該對新聞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并與互聯網技術及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建立一種新型的傳播模式。此外,新聞記者也應該辯證地認識到建設融媒體中心的重要性。新聞記者要加強自己的創新意識,要清醒地認識到新媒體對傳統新聞報道的沖擊,要主動根據融媒體時代的特點及人民群眾的信息獲取習慣等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新聞采編風格和思路。

提高新聞策劃能力

有一些新聞記者習慣在現場進行工作,他們很少對新聞展開有遠見的思考和計劃,他們習慣按照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的采編方式來進行新聞報道。但是,在媒體融合時代,隨著信息的不斷豐富,信息的傳播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可以在廣播電視、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多個平臺上同步發布。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記者能夠根據各個媒體平臺上新聞的點擊量、轉發量以及評論等數據來判定受眾對這個新聞的感興趣程度,并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對其進行深度發掘。

增強媒介融合能力

新聞記者應該對媒體融合的必然性進行充分的了解,持續提升融合產品的生產制作能力,主動研究使用當前的傳媒融合思想與技術,比如,學會對短視頻的編輯與創作,并適時地開展直播,增加新聞作品的互動。除此之外,新聞記者還應當主動地研究并把握各類新媒介的特性,并在新聞報道中恰當地使用網絡語言,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加強了與觀眾的互動交流。

注重提高思想素質,夯實理論根基

在當前形勢下,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理論研究和深入探討,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較強的政治理論素養,要對當前的形勢有較強的把握。新聞記者要堅持職業操守,保證報道的真實性,時時刻刻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要具備一定的新聞理念,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新聞記者才可以與新時代共發展,更好地與新聞行業的發展需求相適應。

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中,觀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如果基層融媒體中心的新聞工作者還堅持采取傳統的新聞采編以及傳播模式展開工作,那將會對新聞的傳播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也不會對媒體的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融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需要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把報紙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計算機等新型媒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觀眾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務,這樣才能充分地滿足觀眾對各類信息的需要,拉近媒體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可以看到更多有價值的新聞。

總之,在信息化技術的持續發展下,新聞媒體的發展也將面臨著創新發展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基層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應該立足現實,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增強自己的職業精神,全方位地塑造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的形象。只有在廣大記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才能真正地用高品質的新聞節目用來教育、引導人們,這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新聞記者新聞報道媒介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