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策略研究

2023-12-18 11:18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計擎宇龔春艷通訊作者
成才 2023年17期
關鍵詞:情境素養語文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計擎宇 龔春艷(通訊作者)

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高質量的語文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強化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化與鍛煉。以語文教育為基礎,學生能運用語言文字解決實際問題,在不斷提高人文素養的同時,有效強化生活實踐能力。

1 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語文教學方式創新性不足

現階段,許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在組織和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時沒有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一味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和真實需求,導致語文教育的實際效果和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實際上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具有較強人文關懷的課程,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況與語文教育質量是相關聯的,但許多教師只強調自身對語文知識的解讀,希望通過對學生的體驗式教育,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以及實際反饋,導致學生難以在語文課程學習中獲得深層次的體驗,在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也難以得到有效落實。

1.2 課堂教學資源整合不充分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資源的整合缺乏拓展性,教師一味地強調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卻忽略了教育素材的有效延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在面對教師的相關要求時,學生也難以集中注意力。實際上小學語文教育更加強調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在教育資源開發不充分的情況下,學生只能接觸和了解過于單一的學習材料,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能力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響。

1.3 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

考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考核評價標準與語文學習方向息息相關,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考核評價活動的科學設計。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給予的指導不夠充分,并且許多教師只是將語文教育作為一項常規性任務來展開,也沒有考慮學生的整體特點和認知需求,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容易受到較大的限制和影響,學習狀態也很難得到及時的調整與轉變。

2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策略

2.1 通過多元互動發展語言運用能力

互動是拉近師生距離的重要途徑,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格外重視互動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真正突出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要點,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快速調整學習狀態,并且在主動解決問題的同時,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在充分關注小學語文教學核心內容的同時,教師應當為學生搭建主動表達的平臺和空間,通過不同形式的互動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讓每位學生都能做到運用語言表達情感觀點。

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在緊密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核心內容的情況下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并向學生提問,為學生搭建自主表達的空間,確保學生能在實際學習活動中獲得深層次的體驗,在與教師對話的同時真正表達自身的情感觀點。此外教師還應重視合作交流的有效運用,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部開展平等的對話和溝通?;趯W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可以獲得進一步提升,讓學生的學習狀態得到進一步調整。

2.2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促進思維發展

小學生正處在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活動作為鍛煉學生思維的平臺,并從不同角度出發,做好對學生的科學管理,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和培養。構建翻轉課堂需要教師將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講解相關聯,通過課內外的深度融合突出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和具體要求,在翻轉課堂機制的影響下,為學生思維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面對不同成長環境下學生表現出的學習特點,教師在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時,同樣需要關注學生的真實表現。教師可通過任務驅動的形式對學生提出課程自主學習的要求,并且在課堂上實現師生角色的轉化,鼓勵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主動分享關于語文知識的相關內容,這樣一來,課前的自主學習和課堂活動能緊密關聯在一起,學生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能真正實現思維的發展。此外,教師還應從思維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流程,遵循學生語文學習規律,更好地實現對學生思維的鍛煉和提升,真正創造自主學習的平臺,讓獨立思考成為學生思維成長的重要途徑。

2.3 創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審美體驗

創設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情境的還原和創設,從學生認知特點著手,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在情境中豐富學生審美認知,讓每位學生都能基于語文學習發現文字的美感,并且在深入現實生活的情況下進一步強化審美體驗。創設教學情境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統籌和協調能力,在情境中教師要引發學生思考,并且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活動將文字轉化為生動具體的畫面,并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不斷發展,這樣有助于學生學習狀態能得到及時調整,在主動積極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認知與體驗更加全面。

教師應嘗試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與小學語文教育相關的素材內容,通過立體化資源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感官,這樣學生能更加真實深刻地融入情境,并且在良好的外部環境影響下,實現對語文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根據小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的學習表現,教師還應進行基于教學情境的交流,嘗試構建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與畫面,將場景呈現在課堂上,并以此為基礎,及時轉變學生學習觀念,讓貼近生活的情境成為小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升的推動力。

2.4 在生活實踐活動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深度融合,為了落實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目標,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實踐活動的科學設計,從實踐著手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認知與理解。組織和開展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活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做好對學生的科學管理,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同時也要格外關注現實生活中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比如,利用傳統節日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

為了進一步凸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并且實現文化傳承的核心素養,教師應當關注實踐流程的全面創新,既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要從學生的認知需求著手開展多元化的指導與管理,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應當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挑戰性,教師要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進行深度探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營造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

3 結語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是保障語文課程質量的關鍵,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在尊重學生認知特點的同時,推動學生價值觀念的不斷轉變,確保語文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讓行之有效的語文課程教學成為學生認知能力全面提升的推動力,從而真正實現學生文化素質、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同步發展。

猜你喜歡
情境素養語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