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營造技藝傳承“密碼”:榫卯相扣,十方圓滿

2023-12-18 05:14張詩蕊
中國-東盟博覽(政經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周濤榫卯古建筑

張詩蕊

《黃帝宅經》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p>

竹木一身堅勝鐵

“艷說林溪風雨橋,橋長廿丈四尋高。重瓴聯閣怡神巧,列砥橫流入望遙?!?965年,年逾古稀的郭沫若為程陽永濟橋提筆賦詩,世人由此“傳唱”廣西有個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有座負砥強似靈龜、承梁勝于螭龍的風雨橋。

1989年,法國攝影師閻雷尋著線索,取道三江一睹其風采。他用細膩的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了“活在一種永恒而仁厚的安寧之中”的侗族人和他們的木建寨子,他稱贊道:那簡直是對心靈各種元素之和諧共生的一首贊歌。國際社會也對這遺世獨立的一方之美俗反響不絕。

正如一對對子所說:“瓊樓玉宇,皆得天地靈氣;雕梁畫棟,都為鬼斧神工”,中國古建筑的精構妙筑及所包涵的人文意蘊之美,歷來叫人心向往之。

數度春秋后,三江的鎮子上,一位戴著窄檐遮陽帽的女士在一座估摸兩三百歲的侗族干欄式木屋前駐足,她將工作之余從附近商鋪買的牛奶遞到一對老夫妻手上并說:“非常感激你們住在這里?!?/p>

兩位老人循聲抬眼,帽檐藏不住她的喜悅,他們不解地問道:“你是在感謝我們住在自己家里嗎?這真是第一次聽說啊?!?/p>

“謝謝你們住在這里,房子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有人住著,它就不會倒?!彼龓е匆鈱σ讶回E的二老說。二老身后的木屋,不費一釘一鉚,卻佇立得穩健從容。

她叫周濤,是古建筑營造技藝匠師。正是有了像她一樣的人,我國古建筑經風霜、歷更迭、觀滄桑,容顏“依舊”。而那一天,只是她開展古建筑修繕工作的尋常一日。

半畝方塘一鑒開

何為“匠人”?功夫深是第一位,難能可貴的是對所執之事如活水般的熱忱。而這兩則,周濤的確兼而有之。

出生于建筑世家的周濤,從記事起,生活便與“建筑”緊密相連。從太爺周錫禎在清朝光緒年間在南寧以建筑興業開始,周氏古建筑營造技藝便代代相傳,在往后歲月里,落成南洋的木材廠 、唐山建筑工坊;化作廣西北部灣沿海村民的房子、大木船和實木家具;也在周濤的童年里,以一張小木椅的模樣,深深著跡。

還在讀二三年級的時候,周濤便習慣反復打量課本里的建筑圖畫,不論是莊嚴肅穆的天壇,還是素雅恬靜的蘇州園林,一磚一瓦之下,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似乎有更多的奧秘,牽引她再多看兩眼,臨摹下來。

畫畫時,周濤喜歡坐在自己專屬的小椅子上——周家每位小孩一出生,便會擁有父親制作的小木椅。一人一式,方寸之間,天地自在。雖然父親嘴上說的是怕他們兄弟姊妹之間圍坐吃飯時發生爭搶,但后來的她愈加明白,這是奔忙在建筑工地勘察、施工的父親,對孩子的如一疼愛,對手藝的質樸堅守,對“家”的一份承諾。曾經在她童年的繪本上不斷相扣、咬合的榫卯,凝淀的則是幾千年來,中國各地對“家”的深刻理解。

建筑是“鑿戶牖以為室”,講究中空,而有室之用。對建筑藝術“挖空心思”的周濤,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業精于勤,行成于思

起于心馳神往,精于守正出新,周濤與古建筑相伴而行的一路,她亦說是修行、尋根。

2000年前后,周濤在廣州念建筑專業。彼時,她已在青少年時期給父親“打下手”的經歷里,穩扎穩打地掌握了對土與木、泥與沙、磚與石如何相濡相融的判斷,腳踏實地走過了從測繪、設計、取材到施工的工序實踐。加之對時下行業新知和新穎技術的進修,心手相合則榫卯相接,很快,她的名字前便多了設計師的稱謂,有了獨立的辦公桌和電腦——在畢業實習的轉正期,她以實習生的身份,用4天時間為客戶制作了滿意的方案。

那一張桌卡,由她對建筑事業的耐心、虛心和專心磨制而成,而這“三心”也將她指引到了師父程茂澄身邊。程茂澄是“中國當代藝匠”、國家傳統建筑文化保護“功勛人物”,他們結緣于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程茂澄看她只身一人從南方來到北京,只因對建筑的巨大熱情,便收她為徒。于是,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周濤跟隨師父行走于全國各地的古建筑,一邊考察一邊欣賞;在荒地上建起一座座仿古建筑,一邊修繕一邊學習。

程茂澄曾說,任何一個古建學徒經歷了工期的磨練,到工程結束都可以滿師了。這段經歷也讓周濤的古建筑營造技藝臻于純熟、多元,更讓她沉淀下了對古建筑文化更深的追求:“行走于大江南北,我看遍了京派、皖派、徽派、閩派、晉派、川派等建筑,很多人問我廣西有什么,我也在問自己廣西有什么,突然間,我想回來尋找我的‘根?!?/p>

2009年,周濤辭別恩師,回廣西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并注冊了“大墨榜樣”這一商標?!啊竽诠艜r候指修大房子、大橋,做大工程的人。我想壯大建筑行業的隊伍,希望新人看著我們的今天,可以想到他們的明天?!敝軡_始帶著她的團隊,以“榜樣”的精神開墾廣西建筑這片“園地”。

為了解廣西的古建文化和民俗“密碼”,周濤走訪了很多父輩老工匠,細心地了解和記錄他們擅長的工藝方法,乃至個人的施工習慣;她深入古建村落,了解人們關于房屋興建的儀式、公共建筑的使用情況等。她說,“廣西古建有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占天不占地的特點,體現了世居民族共榮共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庇|摸屋壁上的紋理,盡數是人們和腳下土地世世代代以來相互“較真”的痕跡,人們因此充滿智慧,也由此落地生根。

找到“根”文化的周濤,自覺地在保護和發展廣西古建筑文化的道路上擔起了更多責任,成為自治區級古建筑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她圍繞紅色歷史和鄉村振興主題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修繕桂東南抗日游擊區印刷機關舊址、修繕防城港白龍炮臺、設計與興建豐村新農村文化廣場……從歷史文化街區到特色村寨,周濤在保護中傳承和創新,做一個工程,樹一個榜樣。

稚時的她,以愛“家”之名揚帆;出師的她,則懷著更寬廣的能量,默默為國獻禮。

唯有源頭活水來

作為女建筑師,很多人會立刻把她和林徽因聯系起來,出乎其外,“上房揭瓦”;入乎其內,能言載道。她也總是笑瞇瞇地對來向她學習、取經的人說:“你們也是‘林徽因?!?/p>

在她看來,無論是學習了解、記錄傳播,還是躬親打理,都讓古建筑得以名存實固,接力的路上,大家都可以是“林徽因”。而她也“交出”了信步可取的“接力棒”,以便“老者安之,少者懷之”。

為了更好地促進古建筑營造技藝的傳承和推廣,除了一如既往地以師帶徒的形式將手藝在年輕建筑設計師群體上延續下去,周濤還親自研發了廣西建筑全榫卯微縮模型,讓任何人都有機會動手制作一幢精巧的廣西傳統民族建筑,同時學習和了解其建筑技藝、美學表現等。

將微縮模型精準還原,周濤必須實地勘察古建筑、設計模型效果、分析原材料,再花上數月的時間打磨構件、拼制成型。無論背朝天,手拿黃紙、尺子和筆;還是夜未央,游走于電腦、激光切割機和雕刻機之間,她一如既往地樂在其中。2021年,她的代表作品《獨柱鼓樓(帶燈光)全榫卯微縮模型》拿下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頒發的“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

如今,走進周濤位于南寧市西鄉塘區美麗南方忠良村景區的廣西區級非遺南寧古建筑營造技巧傳承基地、南寧市工藝美術協會研創基地,可以看到侗族獨柱鼓樓、壯鄉吊腳樓等廣西世居民族傳統建筑的榫卯模型;冬泳亭、真武閣等在廣西建筑史上極具歷史意義和工藝成就的榫卯模型;更有許多由小學生親自動手制成、頗具色彩新意的獨棟房屋模型、建筑群落沙盤等。

整個基地像極了一本立體的“廣西建筑史書”,每一個角落,都是匠人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薈萃;每一個建筑,匠心別具,就連木門、窗戶都可以打開,甚至帶上了聲光系統,充滿玩味;而在周濤給孩子們帶來的課堂上,認真的臉龐、爽朗的求知聲、嫻熟的小手,則更彰顯了這本“書”的文化意涵,滿載時代新趣。

令周濤欣慰的是,這本“書”在孩子們的身上發生了美好的“化學反應”,“以前小朋友看到亭子只會說,‘這是一個亭子;現在我的學生們還會告訴大家,哪里是掛落、美人靠、底座、寶頂、滴水和封檐板等,一座亭子,構件多而巧,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取意,孩子們也能說出一二?!?/p>

在周濤的講授下,學生們對建筑構件及作用的了解,就像對自己喜歡的卡通片角色那樣熟稔于心。而這也回應了周濤將古建技藝帶進校園的初衷之一:建筑是多元知識匯聚的領域,了解建筑,也將同時了解文學、藝術、歷史和民俗等,從而繼承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2020年,周濤主創的富有廣西民族特色的系列古建筑榫卯微縮模型被列入外賓接待禮物,在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為遠道而來的東盟外賓“接風”,一展廣西特色民族風情。如今,她的建筑模型不僅用于研學,也發揮了博物收藏、設計參考、居家裝飾、禮品贈送等作用,逐步形成產業化。

“南寧市殘聯為促進殘障人士可持續就業,來到我們基地考察,負責人發現用材安全、上手簡單的古建筑模型組裝工作對于殘障人士來說是非?!押玫囊环莨ぷ?,于是決定和我們展開合作。如今,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加入了我們,若有古建筑模型采購大單,就由他們進行純手工組裝?!敝軡荛_心能助力殘疾人發展事業,她也希望,有更多這樣“跨界”合作,繼續為各方帶來精彩。

十方圓滿,表示建筑在其空間營構上設計周全,具有穩健、圓融之美;亦有五德、五行兼具之意。漫漫一路走來,周濤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創于新,也已“十方圓滿”。

(除特別標注外,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01/ 以侗族鼓樓為原型的獨柱鼓樓全榫卯微縮模型

02/ 1989年,閻雷來到三江,拍下當時所見的程陽風雨橋(修復后)(圖源:后浪出版公司;攝影:閻雷)

03/ 2020年8月,周濤帶學生到柳州三江高友村村寨開展測量保護工作

01/ 周濤與父親周仕根一起在工坊

02/ 周濤指導工人砌青磚臺階

03/ 周濤帶工人開展古建筑測量工作

04/ 周濤在南寧安吉潘氏祠堂修繕工地進行彩繪

01/ 周濤和團隊赴承德避暑山莊進行考察

02/ 周濤帶領團隊開展古建筑營造技藝非遺傳承宣傳及廣西建筑全榫卯微縮模型推介活動

03/ 周濤指導學生做的建筑群落沙盤(攝影:韋世宏)

04/ 周濤在南寧市魯班路小學給學生們講授《南寧古建筑營造技藝》非遺藝術課程

猜你喜歡
周濤榫卯古建筑
榫卯結構在玩具中的應用研究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融設計展·榫卯 和合而生
五月禮贊
中國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與保護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測試題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榫卯》
周濤小小說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