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慧化養老推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2023-12-18 01:05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夢晗張友浪
福利中國 2023年5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老年人

?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趙夢晗 張友浪

我國在2021年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將于2035年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人口持續老齡化、高齡化是我國未來將要面對的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特別強調“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p>

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也是在老齡人口規模巨大的現實下的必然選擇。2008年北京市提出的“9064”養老服務模式,即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社區養老、4%的老年人機構養老,明確了居家養老的主體地位,而現實中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比例更高。目前,北京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不足1%,99%的老年人選擇在家養老,其中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

與此同時,隨著生育水平的下降、代際居住模式觀念的轉變,我國家庭日益小型化,我國家庭戶均規模從1982年的4.41人下降到2020年的2.62人,家庭承擔養老功能的能力有所減弱。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高齡化趨勢進一步顯現,將對承擔居家養老的各個家庭帶來巨大挑戰。未來需要扶持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把專業化的服務送上門,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近年來逐漸發展的智能平臺與智慧化養老服務,有助于及時捕捉老年人對服務的需求,快速集成各類養老服務資源,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供求匹配。

智慧化養老服務的重要作用

及時傳達老年人需求。滿足老年人日常需求、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的重點。目前,我國超過一半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在城市,即便老年人與子女同住,子女也常常忙于工作而無法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大部分時間“空巢”現象較為普遍。將居于家中的老年人的需求傳達給社區是助力居家養老的第一步。智慧化平臺有助于老年人及時表達養老服務需求,有利于社區、機構快速知曉老年人養老服務需要。在老年人家中安裝智慧養老服務終端,實現一鍵撥通120、居委會、養老服務,密切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與社區、養老驛站工作人員的聯系,及時將家中老年人的需求傳達到社區和驛站。

有效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智能化平臺能實現不同養老服務提供主體間的資源協整、信息共享與責任分工。在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的初期,各個服務主體間可能存在的重復投入、資源錯配是打擊初生產業、阻礙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而智能化平臺能夠有效提升資源配置與共享的效率,降低產業成長過程中的損耗,推動養老產業快速發展。有條件的街道和城市采用政府主導和市場運營相結合的方式,推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形成匯集智慧助餐、個人衛生、居室清潔、代辦服務等居家服務信息的“城市大腦”;甚至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及居住類型構建專屬信息檔案,主動匹配適合不同類型老年人的服務事項,做到將服務精準送上門。

統籌協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平臺將感知需求、信息搜索和服務提供串聯為完整的服務鏈,為老年人打造一整套居家養老服務助力包。除了分別在需求端和供給端發揮整合作用外,智慧化技術更有助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銜接,把需求和服務聯通、將產業和事業融合,為老年人搭建居家養老的安全網。將機構、社區資源延伸到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中,一方面可滿足大多數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愿望,另一方面則可充分利用機構與社區的專業養老照護服務。為家庭養老床位配置智能產品,進行智慧化改造,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居家的身體狀況,提供健康預警,自動將老年人的求助需要傳達到社區。今年7月北京養老服務網及手機端小程序上線,通過整合養老服務各類資源——養老機構、床位、養老服務驛站、助餐點等的信息,方便老年人隨時隨地了解周邊的資源,實現居家養老的同時便捷找助潔、助醫、助浴等服務,打造居家養老宜居圈。

推動養老服務智慧化,提升家庭養老能力

以發展視角來推進智慧化養老服務的普及。未來十余年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2035年左右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將超過30%,隨著第一次出生高峰人口開始步入高齡,人口高齡化趨勢加速,對于老年家庭的適老化智能服務終端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大。除了提升智能設備的語音識別、一鍵呼叫等人機交互模式的簡便性外,失能失智的高齡老人更需要動態追蹤的健康管理系統和自動感應的體征監測設備。比如,在家中安裝紅外線監測設施,對老年人跌倒實現非接觸感知,在不破壞老年人生活習慣、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對空巢或日間獨居老人的意外跌倒進行自動監測并發出警報,以及時提供幫助和救援。

以系統觀念來建設智慧化養老服務的網絡。通過智慧化技術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重點在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體系,優化養老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將養老資源與服務由分散式推向集成式,做到整合多元資源、終端一鍵集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發展初期以政府為主導,系統整合資源,形成社會化養老服務聯合體;提升服務質量,系統推廣養老產品,降低單位成本,達到規模效益。同時,完善和拓展智慧化服務類型,系統考慮老人居家所需的各類幫助與服務。當前智慧化養老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安全防護和情感交流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面向居家養老的醫養結合,發展久坐檢測儀、智能起臥床、移動機器人等居家照護服務和體征監測等健康服務的智能設備,提升高齡老人居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以專業素養來提升智慧化養老服務的質量。智慧化平臺整合了資源信息、傳達了服務需求,但真正讓居家的老人安心、讓家人放心需要落實到服務的提供上。除了開發各類智能化產品并搭建平臺來為老年人完善健康數據、豐富精神生活、及時傳達需要外,對于居家的老年人而言,需求能夠得到周邊資源的快速有效響應是關鍵。要進一步利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生成老年人個體身體狀況和行動習慣軌跡,匹配和預備個性化服務,以便快速應答需求。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的專門性和專業性,利用智能設備形成個人健康數據,實現健康預警、線上問診。結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服務,將醫療資源延伸到老年人家里,真正做到醫養結合。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居家》
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撐起一把保護綠傘
居家好物,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養生不是養老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養老更無憂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