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咸豐縣山地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對策探討

2023-12-19 22:27朱曉曉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朱曉曉. 鄉村振興背景下咸豐縣山地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23,17(18):-86.

摘 要 民族地區地形多以山地丘陵為主,農業資源豐富多樣,具有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的有利條件。為了促進山地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立足鄉村振興的視角,以湖北省咸豐縣為例,分析了咸豐縣農業發展存在的農業人才短缺;農產品深加工不足;農村自然地理條件惡劣;農村基礎設施滯后,信息流通不暢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互聯網+”特色農業,拓寬農民收入渠道;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注重培養農業人才,積極開展農業技術創新等對策。

關鍵詞 鄉村振興;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湖北省咸豐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27

湖北省恩施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州內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均滯后于其他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相關幫扶政策,山地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被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試點地區。因此,本文以恩施州咸豐縣為例,探討山地民族地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詳細闡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山地民族地區發展的路徑。

1 文獻回顧

國內學術界對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進行了諸多探索,在發展現狀、發展困境、實施對策等方面已有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

1.1 關于“山地民族地區發展現狀”研究

楊成發現多業態經營是山地民族地區發展的關鍵內容。多業態經營本身就是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多樣化資源結構的產物,也是山地民族地區適應特有文化生態共同體的一個成功范例,符合當前我國提出“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目標[1]。覃清華指出,山地民族地區在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脆弱性問題,核心在于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不足,民族地區發展后勁不足,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等方面[2]。文曉國等從“生態底線”和“文化底線”兩個基本原理出發,對少數民族山區精準扶貧的路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建立生態資源—生態產業—山地旅游—精準脫貧的生態資本運作模式[3]。

1.2 關于“山地民族地區發展困境”研究

韋順華、王雨基于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認為廣西邊境民族地區村集體經濟存在人才缺乏、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模式同質化等問題[4]。陳鳳等提出,在新媒體時代,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迎來新的發展契機[5]。王振文提到長期以來,我國山地鄉村存在城鄉二元矛盾突出、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形勢日益嚴峻、基礎設施滯后等問題。單純以鄉村物質形態為目標的設計與建設技術手段,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改善山地鄉村物質空間的落后面貌,但無法從根源上解決與第一產業緊密相連的山地鄉村的實際問題[6]。

1.3 關于“山地民族地區發展對策”研究

才項多杰從內生性發展的觀點出發,力圖通過發展設施農業、實現農業社會化、調動鄉村內外資源、培育鄉村內生性力量、拓寬農民就業渠道等措施來化解當前西藏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困境[7]。樊虎提出建立民族地區多元主體協同培育模式、推進民族地區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體系改革進程、增強外生動力和激發內生動力雙向發力、完善民族地區新型職業農民教育體系等相應的優化路徑[8]。張軍成提出西北民族地區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從吸引外出本土能人回鄉就業創業、培養和發展本地農村主體人才隊伍、健全人才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突破[9]。

2 咸豐縣的基本情況

咸豐縣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云貴高原東延武陵山余脈與大巴山之間,平均海拔1 310 m,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動植物種類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咸豐縣的產業以茶葉、煙葉、土豆、蔬菜為主,建有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活動中心,蘊含著深厚的生態、農業、文化、康養等資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咸豐縣積極謀劃安全飲水、農村電力、農村公路、網絡通信等項目。在安全飲水上,群眾家中用水主要來源為自建或小組建水廠、村級水廠,飲水安全有保障;在電力項目上,經過電網改造,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用電質量;在農村公路項目上,實現了村組公路全硬化,戶連道路基本實現全硬化;在網絡通信上,實現了寬帶、4G網絡進鄉村;在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廣場等項目投入上,實現了村民辦事不出村,村民辦事服務能力及水平顯著改善。咸豐縣走出了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發展之路。

3 咸豐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總體而論,鄉村振興以來,咸豐縣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促進了村里基礎設施的完善,借此積極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想方設法地幫助當地農民增加收入,但是跟較發達地方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3.1 農業人才短缺

咸豐縣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大部分只受過小學、初中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較低,創新理念不強,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加上山區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使得農業新技術推廣難。由于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打工,農村的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具備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人才也大量流失。

3.2 農產品深加工不足

咸豐縣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煙葉、土豆、蔬菜,以上產品多是“大路貨”,屬于大宗、初級、原料農產品。就全縣來說,幾乎所有的村子都在發展這些產業,所以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無法賣出高價。茶葉、煙葉、土豆、蔬菜的價格較低,導致農民生產的效益不高。養殖業主要是養豬、養雞,均為整只出售,經濟效益低。由于農村缺少深加工和營銷渠道,農村集體產業化程度不高,離打造“一村一品”優質高效的特色產業還有較大差距。

3.3 農村自然地理條件惡劣

咸豐縣位于武陵山東部,武陵山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承載能力有限,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而生態環境又是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武陵山的一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石漠化現象嚴重,高溫高濕氣候特點比較明顯。咸豐縣大部分農戶住在半山腰,地勢崎嶇,一旦遇到強降雨及大風就可能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和再生產的特點是對自然條件有較大的依賴性,由于地理環境的制約,咸豐縣的交通基礎設施十分落后,交通不便增加了農副產品的運輸費用。

3.4 農村基礎設施滯后,信息流通不暢

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如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寬帶、電話等。咸豐縣由于經濟實力、地理條件的限制,信息化水平明顯低于中東部地區,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這嚴重制約了信息化的發展。利用網絡進行信息交流和知識學習的機會就更少,這些都嚴重阻礙了信息的流通,給農業信息化的實施帶來了困難。咸豐縣的水、電、路、訊等各種基礎設施還很滯后,農田水利設施仍很薄弱,農村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與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集中表現在農村養老方式單一、醫療服務水平不高、文化生活單調乏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匱乏等方面。

4 對策

4.1 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1)在發展農業產業的過程中,就業創業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通過完善服務平臺,完善服務系統,強化職業技術培訓,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創業。2)加強基層衛生機構的建設,推進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加大醫療衛生的幫扶力度,不斷改善農村就醫條件。3)繼續健全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力度,鼓勵村民積極參保,確保住院時能得到救助。4)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法律法規、各類災害基本常識、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的普及,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4.2 發展“互聯網+”特色農業,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目前,針對咸豐縣已有的茶葉、煙葉、土豆、蔬菜,必須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實行規?;N植,努力打造特色優質農產品和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養殖業應在促進生豬及雞等傳統畜牧產業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同時,按照市場需要,積極引導當地村民發展牛、羊等特色養殖。對于種養的產品,既要采取傳統的線下銷售,又要搭建新型農產品銷售平臺,進行農村電商線上直播銷售,發展“互聯網+”特色農業,在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的同時,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另外,農家樂是一種將農業生產和觀光旅游相結合的產業,它將為武陵山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助力。

4.3 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武陵山大部分農產品大多只經過簡單包裝就上市銷售,沒有形成深加工產業鏈,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根據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來發展農業產業,構建完整的農產品深加工體系。咸豐縣要緊抓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積極創建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著力“提升品質、擦亮品牌”,走“科技興薯”之路,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推廣“農機+農藝”種植模式,發展馬鈴薯標準化、機械化種植,讓更多村民就近就業,不用外出務工,讓村民在獲得勞動報酬的同時提升家庭幸福指數,更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4.4 注重培養農業人才,積極開展農業技術創新

武陵山地區農民的科學知識水平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使用科學技術進行創新。充分發揮當地政府部門的領導作用,通過文化建設提升農民文化素養,學習關于農業生產的新方法與新理念,開展關于農業生產的知識培訓。同時,加強對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和使用情況的管理,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調動農民在生產中自發應用科學技術的積極性。

5 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下,為了促進山地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要深刻認識到山地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盡量結合山地民族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偟膩碚f,咸豐縣的農業實踐困境背后是多方面、多要素組合的結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能夠認識和平衡這些要素,有助于咸豐縣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成.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山地高效農業發展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36(5):181-185.

[2] 覃清華.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路徑研究[J].熱帶農業工程,2021,45(6):61-64.

[3] 文曉國,單鐵成,李羅瑾.民族地區山地旅游精準脫貧路徑研究[J].民族論壇,2018(4):82-85.

[4] 韋順華,王雨.鄉村振興背景下邊境民族地區優化鄉村集體經濟的路徑思考:以廣西靖西市為例[J].現代化農業,2022(7):78-81.

[5] 陳鳳,王昕,曾惠玲.論新媒體時代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策略:以湖南省新寧縣麻林瑤族鄉為例[J].今傳媒,2021,29(1):34-37.

[6] 王振文.農業轉型背景下的近郊型山地鄉村空間更新研究:以成渝地區為例[D].重慶:重慶大學,2016.

[7] 才項多杰.民族地區農業振興的實踐困境與經驗啟示:基于西藏B村的考察[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3(8):192-198.

[8] 樊虎.鄉村振興中民族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基于新內生式發展理論[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2,22(4):91-98.

[9] 張軍成.困境與突破:西北民族地區本土人才推動鄉村振興研究:基于G省T縣的實踐調查[J].蘭州學刊,2022(7):119-130.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