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線菌、地榆和大蒜防治煙草青枯病試驗

2023-12-20 13:50陸錚錚李小霞肖仲久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11期
關鍵詞:榆中提液青枯病

陸錚錚,李小霞,肖仲久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種植烤煙是貴州省遵義市農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重要渠道。但是,煙草青枯病在貴州省廣泛發生和流行,已成為制約煙葉生產的重要因素[1],嚴重影響了煙草種植業的發展。

煙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防治該病害的方法以化學防治為主,但是化學農藥的應用阻礙了煙葉品質的提升。因此,綠色生物防治煙草青枯病的方法對改善煙葉品質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本研究采用前期室內篩選出的對煙草青枯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根圍土壤中的拮抗放線菌、地榆中藥液和大蒜粗提液,開展田間試驗,以檢測實際防治效果,為采用綠色防治方法防治煙草青枯病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拮抗放線菌 實驗室中篩選的放線菌F11,抑菌圈的直徑為21 mm。放線菌F11 由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簡稱務川縣)茅天鎮紅星村煙草種植區中有青枯病發病煙田中健康煙株的根圍土壤中分離而得。

1.1.2 供試中藥 中藥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L.),斜切為寸段入藥,購于遵義市中醫院。

1.1.3 供試植物源 大蒜(Allium sativum)白皮蒜蒜瓣,購于北京華聯超市。

1.1.4 供試農用鏈霉素 粉劑,含量80%,購于北美農大集團。

1.1.5 供試田間概況及供試品種 試驗田位于貴州省務川縣茅天鎮紅星村,平均海拔高度830 m,氣候溫和,以種植烤煙為主,常年連作,煙草青枯病發病率較高。供試煙草品種為云煙87。

1.2 方法

1.2.1 放線菌F11 菌液制備方法[2]將放線菌F11在燕麥培養基上擴大培養,于28 ℃培養箱培養7 d后,用直徑為5 mm 的打孔器打取放線菌的菌碟,取5 個菌碟置于裝有300 mL 燕麥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中,于28 ℃恒溫搖床振蕩培養4 d 后即可獲得放線菌F11 菌液懸浮液。

1.2.2 地榆中藥液配制方法 將地榆粉碎成粉末狀,稱取粉末置于三角瓶中,加入無菌水制備成濃度為0.2 g/mL 的中藥液體,高壓滅菌后即得地榆中藥液。

1.2.3 大蒜粗提液制備方法[3]將新鮮大蒜樣品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并瀝干表面水分、切碎。稱取相應的樣品放入滅菌的研缽中,加入相應的無菌水使其濃度為0.17 g/mL,然后研磨成漿。2 層紗布過濾,將得到的濾液以5 000 r/min 轉速離心5 min,取上清液。用0.22 μm 孔徑針頭式細菌過濾器過濾、除菌,即得大蒜粗提液。

1.2.4 大田試驗設置 試驗共設置5 個處理,分別是:處理1(T1),放線菌F11 菌液;處理2(T2),地榆中藥液;處理3(T3),大蒜粗提液;處理4(T4),農用鏈霉素(施用濃度為2 000 倍);處理5(T5),清水。其中農用鏈霉素作為藥劑對照,用清水作為空白對照。

3 次重復,共計15 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小區種有煙株50 穴,兩株煙株間隔1 m,每個小區之間和田邊都留出一行作為保護行。

移栽前先分別用5 種處理液浸根60 min,移栽完畢后,再用各處理液40 mL 加清水160 mL 澆根。此后每隔30 d 澆灌1 次,每株煙苗使用100 mL 各處理液澆灌,整個煙株生長期共澆灌3 次。

1.2.5 病害調查 第3 次澆灌后的每10 d 進行1 次調查,整個生育期共調查3 次。調查時以整株為單位,病害分級標準依據《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YC/T 39—1996 進行[4]。0 級,全株無??;1 級,莖部偶有褪綠條斑或(和)50%以下葉片或頂葉輕度凋萎;2 級,莖部有明顯黑色條斑但尚未達到植株頂部或(和)病側50%以上葉片或部分腰葉以上葉片凋萎;3 級,莖部黑色條斑達到植株頂部或病側葉片全部凋萎或全株大部分葉片凋萎;4 級,病株枯死。

1.2.6 分析與數據統計方法 具體計算式如下[5]。

采用Excel 2010 軟件處理與計算發病率、病情指數和相對防效;用DPS 19.05 數據處理系統分析平均相對防效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統計3 次調查的數據,計算出3 個重復小區的平均發病率、病情指數和相對株防效,并采用DPS 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3 次調查中發病率較低的是采用放線菌F11 菌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發病率為9.97%;其次是采用大蒜粗提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發病率為11.17%;再次是采用地榆中藥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發病率為13.86%;農用鏈霉素處理的小區平均發病率為18.67%;清水對照處理的小區平均發病率為24.02%。

3 次調查中相對株防效較高的是采用放線菌F11 菌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相對株防效為67.96%;其次是采用大蒜粗提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相對株防效為57.48%;再次是采用地榆中藥液處理的小區,其平均相對株防效為43.32%;農用鏈霉素處理的小區平均相對株防效只有28.16%。

放線菌F11 菌液、大蒜粗提液與農用鏈霉素處理比較,相對株防效分別極顯著提高了39.80、29.32個百分點(P<0.01),說明放線菌F11 菌液和大蒜粗提液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均有極顯著的作用。

地榆中藥液與農用鏈霉素處理比較,相對株防效顯著提高了15.16 個百分點(P<0.05),說明地榆中藥液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較顯著。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平均發病率和相對株防效,結合差異顯著性分析,可知田間試驗的3 種生物防治液體對煙草青枯病防治均有較好的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放線菌F11 菌液,其次是大蒜粗提液,效果最差的是地榆中藥液。

3 討論

拮抗放線菌防治煙草青枯病的報道逐漸增多。張立帆[6]研究發現,從貴州省福泉市植煙土壤中分離篩選出的放線菌A27 防治煙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徑為28.7 mm;羅文建等[7]報道,從健康土壤中分離到對青枯雷爾氏菌具有明顯拮抗作用的放線菌LC-7,對煙草青枯病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防效為85.48%。本研究篩選出的拮抗放線菌F11 菌液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顯著且穩定。

地榆是對煙草青枯病防治效果較好的中藥。地榆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在有效抑制植物病原菌上鮮有報道。通過本研究對地榆田間防治效果的分析可知,地榆作為生物農藥防治煙草青枯病具有較大的潛力,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大蒜是對煙草青枯病防治效果較好的植物源。吳曉婷等[8]報道,大蒜根系分泌物濃度為1 g/mL時,對煙草青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率為53.67%。本研究表明大蒜對煙草青枯病的實際防治效果顯著,且是生長在土壤的部分發揮了抑制作用,這與青枯病的細菌性土傳病害的源頭一致,因此可以考慮與煙草輪作或者間作以防治青枯病。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防治效果從強到弱依次為放線菌F11 菌液、大蒜粗提液、地榆中藥液。在綠色防治煙草青枯病中,利用拮抗放線菌和植物源水粗提液防治該病害均可以起到顯著的防治作用,而在實際的田間防治中放線菌比植物源效果更佳是因為放線菌在土壤中可以不斷繁殖,增加了拮抗放線菌在土壤中的濃度。在實際生產中,也可以嘗試結合田間管理,將煙草與大蒜或地榆進行輪作或者間作綜合防治煙草青枯?。?]。

4 結論

本研究分析了3 類生物防治的田間防治效果,結果表明,放線菌和大蒜粗提液對煙草青枯病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平均相對株防效達67.96%和57.48%,比對照藥劑農用鏈霉素2 000 倍稀釋液的相對株防效提高了39.80、29.32 個百分點(P<0.01),地榆中藥液與農用鏈霉素2 000 倍稀釋液相比相對株防效提高了15.16 個百分點(P<0.05)。

猜你喜歡
榆中提液青枯病
基于灰色關聯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評價方法
——以渤海S油田為例
榆中縣一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分析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產規律分析
基于均勻設計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紫地榆中4種成分對牛牙齒根面齲的再礦化作用
興隆山對榆中地區影響的研究
辣子草水浸提液對蠶豆葉保衛細胞的影響
“榆中”名源及城址變遷
淺談茄子青枯病防治技術
三種堆肥對番茄生長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