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泰興地區犬貓真菌性皮膚病流行病學調查

2023-12-25 10:34常藝貝劉燕霏楊建德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毛貓泰興真菌性

常藝貝,劉燕霏,楊建德

(天津農學院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 天津市農業動物繁育與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92)

真菌性皮膚病是病原真菌寄生或腐生在機體的皮膚及其附屬結構后大量繁殖,引起皮膚及其附屬結構發生器質性病變的常見人畜共患病,又稱之為癬,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發生[1]。淺部真菌是真菌性皮膚病的主要病原體。頭部、背部、腹部及四肢軀干是高發部位,典型癥狀為毛發脫落和形成鱗屑,相應感染部位形成界限分明的局灶性或多灶性斑塊,瘙癢程度不一。在多數情況下,真菌感染常繼發細菌感染,如毛發易斷的犬常出現毛囊炎,毛囊口呈圓錐形擴大。該類疾病通常具有發病率高、傳染性強、易復發、再感染的共同特點,若長期發病,會導致出現動物營養不良、生長遲緩等一系列問題[2]。

對真菌性皮膚病調查的報道多集中在犬,有關貓的報道較少,且泰興地區并無相關調查。本研究通過對泰興三家寵物醫院就診的153 例犬和218 例貓真菌性皮膚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為犬貓相關疾病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本來源

以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期間到泰興地區三家寵物醫院就診的患有真菌性皮膚病的153 只犬和218 只貓為研究對象,從頭部、四肢、腹部、背部等病變部位采集樣本。

1.2 一般檢查

觀察皮膚和被毛的損傷程度,檢查是否有鱗屑、丘疹等,按壓患部,檢查皮膚彈性。向飼主詢問患病犬貓的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用藥情況、生活環境、既往病史。

1.3 實驗室檢查

用酒精棉片擦拭動物患處皮膚,清理灰塵和之前使用的藥物,提前將伍德氏燈預熱,用伍德氏燈照射動物以確定感染區。在皮膚病健交界處采集病料,用手術刀片刮取斷裂、破損的毛發或者伍德氏燈下顯示熒光的毛發,將毛發放在載玻片上,如果皮膚化膿,可以用棉簽蘸取滲出物涂布在玻片上。在玻片上滴加幾滴10% KOH 溶液,壓上蓋片后輕微加熱15 秒。在玻片上滴加瑞氏染色液,蓋滿樣品,30 秒后滴加等量的蒸餾水,用洗耳球輕吹混勻,靜置30 秒。在10 倍物鏡下找到樣本后,再用40 倍物鏡查看是否有螨蟲、真菌孢子和菌絲。

1.4 數據處理

利用 Excel 2016 軟件對患病犬貓的性別、年齡、品種、發病時間、生活環境各項信息分類整理,對重點內容分析,計算發病率,結合柱形圖分析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調查期間,泰興地區三家動物醫院總計接診患病2 008 例,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371 例,占總病例的18.48%。其中,接診病犬942 例,確診為真菌性皮膚病的153 例,占病例總數的16.24%;接診病貓1 066 例,確診為真菌性皮膚病的218例,占病例總數的20.45%。

2.1 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每月發病統計結果

分析表明,夏季發病犬、貓數量(197 例)明顯較多,占總病例數的53.10%,7 月份發病數量(84 例)達到峰值,占總病例數的22.64%。冬季犬貓發病數量(14 例)明顯較少,發病率為3.77%。各月份犬貓真菌性皮膚病病例數見圖1。

圖1 不同月份犬貓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2.2 性別對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影響的統計結果

在153 例真菌性皮膚病犬中,雄性犬占總數的46.41%,雌性犬占總數的53.59%,雌性犬所占比例略高于雄性犬;在218例真菌性皮膚病貓中,雄性貓占總數的59.17%,雌性貓占總數的40.83%,雄性貓所占比例高于雌性貓,見圖2。

圖2 不同性別犬、貓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2.3 不同年齡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統計結果

本研究將犬、貓劃分為4 個年齡段,由圖3可知,1 歲以下犬、貓發病率最高,犬1 歲以下病例數(89 例)占總病例數的58.17%,貓1 歲以下病例數(168 例)占貓真菌性皮膚病總病例數的77.06%。隨著年齡升高,患真菌性皮膚病的犬、貓數量會逐漸降低。

圖3 不同年齡犬、貓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2.4 不同品種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統計結果

調查發現,94 只病犬分屬10 個品種,其余59 只納入雜犬范圍。其中發病率排在前兩位的是貴賓犬43 只(28.10%)、雜犬42 只(27.45%);有品種記錄的163 只病貓分屬5 個品種,其余55只納入田園貓范圍,其中發病率排在前二的分別是英國短毛貓97 只(44.50%)、田園貓55 只(25.23%),詳見圖4、圖5。

圖4 不同品種犬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2.5 不同被毛長度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統計結果

病犬中長毛犬占總數的60.28%,短毛犬占總數的30.72%,長毛犬的比例明顯高于短毛犬;病貓中,長毛貓占總數的44.04%,短毛貓占總數的55.96%,短毛貓的比例略高于長毛貓,見圖6。

圖6 不同被毛長度犬、貓真菌性皮膚病患病情況

2.6 不同生活環境患真菌性皮膚病犬、貓統計結果

如圖7,2 月齡以下幼犬的飼養方式為群居封閉環境,其余病犬處在開放環境中,群居放養狀態下犬(54 例)的發病率最高,可達35.29%,其次是獨居放養狀態下的犬(45 例),為29.41%。如圖8,在病貓中,群居封閉生活的貓(101 例)占總病例的46.33%,占比最高,其次為單獨封閉生活的貓(32 例),發病率為14.69%。

圖7 不同生活環境下犬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圖8 不同生活環境下貓真菌性皮膚病發病情況

2.7 犬、貓真菌性皮膚病患病部位情況

有76 只病犬出現全身性病灶,占總病例的49.67%,該病在犬腹部(103 例)、四肢(92 例)、耳部(52 例)發病率較高,分別達到29.68%、26.51%、14.99%。病貓發病部位個數集中在1 個或者2 個,在眼周(92 例)、耳部(63 例)、腹部(38 例)發病率較高,分別達到34.07%、23.33%、17.43%,詳見圖9。

圖9 患病犬、貓發病部位統計

3 討論

犬貓皮膚病在泰興地區夏季發病率為53.10%,略高于孔玲娜[3]報道的石河子地區的夏季發病率(38.87%)。石河子地處內陸,泰興位于東南沿海,地理位置的差異導致氣候的不同。石河子夏季溫度與泰興接近,但平均濕度低于泰興地區。2021年,泰興夏季平均最低溫度為23 ℃,平均最高溫度為31 ℃,與真菌最適生長溫度22 ℃~28 ℃相符,平均濕度為79%,真菌繁殖活性、感染力均增強。六月初到七月初的梅雨和八月至九月的臺風天氣使該地區持續降雨、紫外線減弱。動物皮膚長期處于潮濕狀態下,角質層結構松散,機體對病原真菌的抵御能力減弱[4]。另外,一些寵物主人錯誤地認為將寵物毛發剃光有利于夏季散熱,這使犬貓皮膚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增加了犬貓患皮膚病的幾率。本研究發現犬真菌性皮膚病在腹部、四肢發病率較高,貓多發于眼周、耳部。趙彬等[5]在句容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真菌性皮膚病常發于頭部和四肢,與本研究中犬、貓的結果基本一致。一般認為健康犬貓體表各部位分泌的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足墊、四肢、軀干、頭部。理論上,犬、貓真菌性皮膚病多發于頭部,且群居生活的貓會通過相互蹭臉或舔舐來交換氣味,增加了貓頭部患病幾率。

犬貓皮膚病的發病率差異,可能與其品種和生活習性有關。犬喜好室外活動,容易接觸復雜的外界環境感染病原真菌。犬經常直接趴臥在地面,且腹部毛發較為稀少,皮膚與真菌直接接觸,所以犬腹部、四肢感染真菌的可能性更大。犬貓通過舔舐皮毛來清潔身體的過程中,會將病原真菌帶至各部位,若主人不重視,病程越長,全身性病灶越容易出現。本研究發現貴賓犬和雜犬皮膚病的發病率較高,英國短毛貓和田園貓的發病率也較高。景勝凡的調查結果顯示保定市金毛犬發病率最高[6],景園園等[7]對鄭州市的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暹羅貓發病率最高,與本研究的結果不一致,這可能與當地氣候、寵物品種和居民寵物偏好有關。隨著寵物的持續發展,犬貓的數量增多伴隨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們更偏愛飼養掉毛少、服從性高、運動量小的貴賓犬和便宜、溫順的英國短毛貓。長毛動物表皮溫度比短毛動物稍高,且毛發內空氣流通不暢,體表潮濕會導致病原菌滋生,從而引發皮膚真菌感染[8]。

猜你喜歡
毛貓泰興真菌性
泰興磚雕:方寸之間見大美
非遺中的“泰興印憶”
開泰圖興——泰興經濟開發區的綠色崛起之道
丟失的美國短毛貓
它們只是另一種卷毛貓
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
江蘇省“三會”換屆合署大會在泰興召開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臨床治療觀察
你還要紅多久 異國短毛貓&江疏影
護理干預對真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