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應用分析

2023-12-25 14:37王必強
露天采礦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露天礦管控事故

王必強

(云南小龍潭礦務局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紅河 661400)

煤炭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占50%以上。但受作業條件、地質環境和從業人員素質等諸多因素影響,煤炭產業一直是我國傷亡事故多發的行業之一[1]。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安全投入,積極探索和實踐,我國煤礦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百萬噸死亡率持續下降。特別是2015 年在全國煤礦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后,重特大事故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O.044,較2011 年下降92.2%,明顯反映出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v向上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確實取得矚目的成就,但橫向上與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2020 年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6.2 倍,是澳大利亞的3.5 倍,這也反映出我國煤礦生產事故預防工作進步空間還很大。其中雙重預防機制是防范和遏制煤礦生產事故的重要管理手段,但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卻存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不完善,特別是對安全風險管控理解不深入,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發揮安全風險管控的真正作用。

1 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的重要作用

1.1 揭示了事故發生的內在機理

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損的根源或狀態,4 要素分別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因素、環境因素[2-4]。安全風險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的組合[5]。危險源和安全風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安全風險是危險源的表征屬性,即存在危險源就有安全風險。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就會形成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經過多種危險因素耦合就可能導致事故[6],這個過程揭示了事故發生的機理。通過控制或切斷事故發生的內因就可以預防事故的發生。

1)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事故發生的概率越低越好,而危險源4 要素管控情況決定了事故的發生概率。通過組織從業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規范作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降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事故的概率;使用本質安全型設備,或在設備設施使用過程中按照規范要求采取相關安全措施,嚴禁使用淘汰設備或有缺陷的設備,降低因設備設施(物的因素)存在不安全狀態造成事故的概率;改善作業條件,作業環境中的照明、溫度、濕度、場地平整度等適合從業人員作業,降低因環境的不良因素造成事故的概率;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安全規章制度,配齊相關技術管理人員,職責分工明確,管理機制運行順暢,降低因管理上的缺陷造成事故的概率。

2)減輕事故造成的后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技術工藝,減少作業區域人數,或實現無人作業技術,可預防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發生;結合煤礦實際,建立完善可靠的應急管理體系,應急預案科學合理,應急措施精準有效,應急物資儲備充分,應急隊伍應急處置本領過硬,應急處置程序高效快捷,建立可靠的緊急避險設施,能有效防止事故擴大,減輕事故造成的后果;個體防護是從業人員最后的一道安全防線,防護效果有限,卻能一定程度上減輕從業人員受傷程度。

3)既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又減輕事故造成的后果。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更多的是既采取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的措施又采取減輕事故后果的措施,盡可能防止事故發生,或最大程度減輕事故造成的后果。

1.2 安全風險管控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

1)為編制年度工作目標計劃提供依據[7]。煤礦在編制年度工作目標計劃的時候應結合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完整掌握本礦存在的重要危險源種類、位置以及可能導致的危險事故類型,充分應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編制采剝設計、安全生產目標、安全培訓、安全生產費用投入、災害預防處理和防排水等重要年度工作目標計劃,保障計劃方案具體、科學、切合實際。

2)為修訂或編制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提供依據。煤礦在使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或開拓新工作面之前,設備設施、工藝發生重大變化或發生重大生產事故后應開展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析清楚其中的關鍵、重要危險因素,以便指導編制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另外,為保證應急預案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和實際操作性,應在編制或修訂前開展全面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根據辨識評估結果,針對危險較大的風險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

1.3 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崗位安全風險內容。掌握了崗位區域內存在的安全風險,就基本知道從事本崗位工作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類型,進而內在驅動從業人員認真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自覺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規程,從“要我安全”的被動思維向“我要安全”的主動思維轉變。

2 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實踐應用

以云南省布沼壩露天礦為例,2017 年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試行)》要求,為積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開始深入推進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因前期缺乏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對安全風險管控理解不充分,落實不深不實,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沒有緊密結合,形成“2 張皮”。經過摸索和總結,露天礦逐漸形成1 套完整的雙重預防機制體系,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有了質的提高。布沼壩露天礦2017—2022 年生產事故統計表見表1。

表1 布沼壩露天礦2017—2022 年生產事故統計表

2.1 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實施情況

1)強化培訓和指導。為保證所有從業人員都掌握并參與安全風險管控工作,該露天礦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安全風險管控培訓學習。首先組織技術、管理骨干人員到國內先進露天礦考察學習,或參加專業機構開展的雙重預防機制培訓班,重點學習安全風險管控的經驗方法;然后組織技術、管理骨干深入一線指導從業人員開展崗前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定期抽考檢查,督促人人都掌握本崗位安全風險并能管控。為解決風險辨識不全,評估不夠客觀,措施單一等問題,該露天礦邀請了第三方機構駐礦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完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2)健全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結合煤礦實際修訂完善了《安全風險管控管理制度》,明確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范圍、方法、管控措施、報告流程、公告和考核要求。成立了安全風險管控領導小組,明確礦長、副礦長、副總工程師、部門領導、班組長、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風險管控職責,形成各層級各崗位人人參與,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安全風險管控責任體系。

3)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年度全面辨識、專項辨識和日常任務辨識,分別由礦長、分管領導和部門(或班組)組織完成。重大安全風險的管控須編制具體方案,采取技術、管理和應急措施,按照“五落實”要求進行嚴格管控,在顯目位置公示。礦長每月組織召開安全風險管控分析會議,總結改進安全風險管控工作;分管領導每半月、部門領導每周組織對負責范圍內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查、分析和總結;班組每天對作業區域和崗位安全風險進行研判和分析,做好作業前的安全確認和安全風險管控。安全部門和值班組人員每天對各生產區域和崗位進行巡查,抽查作業人員崗位安全風險掌握和確認情況,檢查重要環節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根據檢查結果嚴格考核。

2.2 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一線從業人員對安全風險理解應用不充分。煤礦一線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偏低[8],布沼壩露天礦一線從業人員原始學歷高中及以下的占比超過50%,這部分從業人員年齡偏大,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安全風險概念抽象,不容易理解,煤礦安全培訓方式單一,課程設計缺乏針對性,培訓教師良莠不齊,課程內容枯燥,從業人員對培訓存在抗拒心理,導致對安全風險相關內容理解不到位,安全風險管控工作不實不細。

2)安全風險管控方法缺乏操作性。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中的安全風險既多又雜,涉及露天礦所有區域和生產環節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上的缺陷、環境的不良因素。各部門沒有將安全風險辨識結果有效應用于安全生產管理,較大和一般風險一把抓,資料記錄多,流程冗長,工作量大,安全風險管控工作不嚴不實。

3)安全風險管控投入不足。部分管理人員未樹立“安全風險管控低投入高回報”的理念。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優化,相關技術和設備引進、更新升級的投入不足。行政化方式管理企業,資金使用審批流程多,效率低,嚴重制約安全措施項目的實施。

2.3 強化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實踐應用的方法

1)針對性開展安全培訓。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部門領導、礦領導)的培訓應系統完整,包括安全風險的相關理論知識、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方案、安全風險辨識結果應用等內容,能熟練應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方法,并將評估結果應用于實際安全生產管理中[9]。安全培訓方式應靈活多樣,多請專業的培訓機構到礦開展安全風險管控專項培訓,或積極參加相關機構組織的專項培訓,或到先進的煤礦參觀學習。重點培養管理人員“安全風險管控低投入高回報”的理念。一線從業人員應牢固掌握崗位安全風險。結合一線從業人員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特點,可通過情景教學,由培訓教師或部門(班組)領導引導其分析、辨識崗位安全風險,使其掌握崗位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的基本方法,并在部門或班組安全會議上每人輪流重復分析、辨識過程,持之以恒,最終達到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風險,并能舉一反三,實現崗位安全風險動態管控。

2)健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白叱鋈ァ迸c國內先進露天煤礦企業交流學習,取長補短,“請進來”專業的第三方機構服務指導,培養一批優秀技術管理人才。結合露天礦實際,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優化管理流程,完善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提高安全風險管控效率和質量,強化露天礦事故預防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3)保障安全風險管控的投入。安全風險管控投入主要包括安全風險體系優化,先進技術設備引進,人才引進培養,安全培訓,專業機構服務指導,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的費用等。優化安全措施項目審批流程,提升項目實施效率,保障安全費用的有效投入;積極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引進并應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構建安全風險管控智能化管理平臺,實現對安全風險的記錄、跟蹤、統計、分析、上報和監督等環節的智能化分析處理,大幅減少人為工作量和紙質記錄,提高過程控制的效率和管控時效性;加大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與培養的投入,提升露天礦內部管理和技術創新、系統優化的原生動力。

4)安全風險管控有側重點。安全風險管控應目標明確,分級管控。緊盯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注重專項風險和季節風險管控。辨識清楚重大安全風險內容,制定完善有效的技術、管理和應急措施,按照“五落實”要求壓實責任,礦領導嚴格監督檢查。各部門加強較大安全風險的管控,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重點把人管住。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的內容都是風險度較高的風險,應強化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培訓學習,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布沼壩露天礦受氣候影響較大,根據氣候特點提前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雨季期間強化水害和邊坡滑坡的安全風險管控,冬季強化道路交通和消防的安全風險管控,避免因氣候變化造成嚴重后果。

5)嚴格監督安全風險管控運行。安全風險管控運行監督分為4 個層次:①第1 層次:各部門、班組管理人員監督責任區域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嚴格落實,定期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效果,并持續改進;②第2 層次:分管礦領導定期對分管區域安全風險管控效果的檢查,并提出指導和考核意見;③第3 層次:安全管理機構日常監督,通過現場查安全風險管控記錄,現場抽考崗位安全風險和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情況,并嚴格考核,督促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的有效運行;④第4 層次:主要負責人深入現場抽查檢查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每月組織開展安全風險管控效果分析總結會議,各部門匯報安全風險管控情況,提出改進措施,編制分析報告,指導下月安全風險管控工作。

3 結語

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的構建和完善應結合煤礦生產實際,可以借鑒好的思路方法,但不能生搬硬抄。同時也應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緊密結合在一起,相關工作同步開展,達到事故雙重預防的作用。健全完善安全風險管控機制能為安全生產管理打下堅實基礎,煤礦應積極推進,強化專項培訓,加大投入,人人參與,不斷完善系統機制,切實防范生產事故發生。

猜你喜歡
露天礦管控事故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應用
多端聯動、全時管控的高速路產保通管控平臺
學中文
備戰鐵礦露天礦與掛幫礦同時開采穩定性研究
露天礦山土石方量的測量及計算
信用證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
廢棄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礦采區接續方案優選
河北將對1881個露天礦山開展環境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