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歧口凹陷濱海斜坡深凹區海探1 井東營組勘探突破與啟示

2023-12-26 00:40周立宏何海清陳長偉李長海石倩茹董越崎崔宇張佼楊朱華匯張明振
中國石油勘探 2023年6期
關鍵詞:歧口濱海烴源

周立宏 何海清 陳長偉 李長海 石倩茹 董越崎 崔宇 張佼楊朱華匯 張明振

(1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2 中國石油油氣和新能源分公司)

0 引言

渤海灣盆地東以郯城—廬江斷裂帶為界,西接太行山東麓,北抵燕山造山帶,南鄰魯西隆起,經歷了中—新生代多期復雜構造活動,是中國東部重要含油氣盆地之一[1-2]。渤海灣盆地內次級坳陷以發育斜坡區為主要特征,且斜坡區賦存大量油氣[3-6]。黃驊坳陷斜坡區發育,其面積占坳陷總面積的60%~70%[7-8],并有豐富的油氣發現[9]。黃驊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區的發育受基底差異沉降及繼承性大斷裂活動兩大主控因素共同影響,可劃分為階狀斷裂斜坡、多階撓曲斜坡、簡單斜坡及旋轉掀斜斜坡4 種類型[10]。斜坡區具有高、中、低分異的特征,不同部位控砂控藏規律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高斜坡溝槽控砂,優勢運移匯聚相富集;中斜坡坡折控砂,優勢構造巖性相富集;低斜坡遠扇控砂,優勢源儲耦合相富集[11]。

歧口凹陷濱海斜坡主體位于黃驊坳陷海岸線以東的灘海地區,是北大港潛山向東部歧口主凹過渡形成的斜坡構造,成藏條件優越[12]。濱海斜坡區自西向東可劃分為高、中、低3 個區帶,勘探面積為768km2,目前高、中斜坡勘探程度較高,在東三段取得了一系列勘探發現。早期按照構造找油思路在高斜坡發現唐家河油田,主力層位為東營組,探明儲量為1247.5×104t,目前累計產油421.45×104t;在“斷砂耦合”控藏理論指導下于中斜坡發現南港油田,新增探明與控制儲量共計4000×104t,其中預探井唐東9X2 井初期在東三段取得突破,獲百噸高產,已累計產油1.327×104t、累計產氣460×104m3[13]。前期勘探工作已實現濱海高、中斜坡區東三段含油連片,展現出較大的勘探潛力。

濱海斜坡低斜坡區處于深凹區,以前認為深凹區東三段以半深湖—深湖相沉積為主,烴源巖發育,但砂體不發育。隨著濱海斜坡高、中斜坡區勘探工作的不斷深入,證實歧口凹陷東三段沉積期盆內、盆外物源充足,砂體可以波及深凹區。深凹區砂體與烴源巖相互匹配,成藏潛力大,是未來勘探的主要方向。由于地理條件限制,深凹區目前總體勘探程度低,砂體井控程度低。為落實深凹區東三段砂體發育情況及巖性圈閉含油氣潛力,進一步實現“下洼找油”、滿坡含油連片的目標,在深凹區新部署風險探井海探1 井。本文基于海探1 井的鉆探發現,總結深凹區東三段控砂機制、儲層特征和生烴條件,提出東三段油氣成藏模式,為后續濱海斜坡深凹區油氣勘探工作提供借鑒。

1 地質概況

黃驊坳陷是渤海灣盆地中重要的構造單元之一,其中歧口凹陷內部存在一個主凹區和北塘、歧北、歧南、板橋、埕北五大斜坡區(圖1a)。歧口凹陷發育復雜斷層系統[15-16],主要包括北東向、近東西向和北西向3 個優勢斷層走向(圖1b)。受盆外北部燕山褶皺帶、西北部滄縣隆起、南部埕寧隆起三大物源區和凹陷內部低隆起物源區持續影響,新生界從下到上發育了沙河街組、東營組、館陶組和明化鎮組4套地層(圖2)[17-20]。

圖1 歧口凹陷區域構造圖(a)及東三段底部三維構造圖(b)(據文獻[14]修改)Fig.1 Regional structural map of Qikou Sag (a) and 3D structural map of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b) (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14])

圖2 歧口凹陷地層綜合柱狀圖Fig.2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 in Qikou Sag

歧口凹陷主力生烴層為沙三段和沙一中亞段、沙一下亞段,沙三段演化程度高,既是生油層也是生氣層;沙一中亞段、沙一下亞段演化程度中等,以生油為主;東營組埋藏較淺,烴源巖演化程度低,以低成熟為主,但深凹區東營組已達到生排烴門限,可作為一套有效烴源巖。歧口凹陷區域泥巖蓋層主要包括沙三段、沙一中亞段、東二段和明化鎮組的泥巖,泥巖蓋層的發育控制著油氣垂向分布規律。

歧口凹陷濱海斜坡區夾持于北部海河—新港斷層和南部歧東斷層之間,地震剖面上顯示濱海斜坡以歧中斷層為界,其北為南傾正斷層,其南為北傾正斷層,南北向表現為地塹深凹特征(圖3)。受新生代以來差異沉降作用的影響,濱海斜坡自西向東逐漸向歧口主凹過渡,表現為東傾斜坡構造,根據高低關系劃分為高、中和低3 個區帶(圖4)。

圖3 濱海斜坡過海探1 井地震剖面圖(剖面位置見圖1b)Fig.3 Seismic profile cross Well Haitan 1 in Binhai slope (section location is in Fig.1b)

圖4 濱海斜坡東西向地震剖面圖(剖面位置見圖1b)Fig.4 E-W direction seismic profile in Binhai slope (section location is in Fig.1b)

2 海探1 井東三段油氣地質特征

基于海探1 井鉆探情況,從東三段砂巖儲層發育特征、烴源巖發育情況、原油性質等方面進行總結,以加強深凹區基礎地質情況認識,為實現油氣勘探突破奠定基礎。

2.1 海探1 井東三段獲高產工業油流

海探1 井鉆探位置在歧中斷層上升盤,位于歧口主凹區。海探1 井按預期設計共鉆遇東三段4 套砂巖層,從下到上分別為東三下砂體、東三中1 砂體、東三中2 砂體和東三上砂體(圖5)。除東三上砂體測井解釋為水層外,其余3 套砂體測井解釋油層共58.5m/7 層,其中東三下砂體油層15.8m/2 層,東三中1 砂體油層17.3m/3 層,東三中2 砂體油層25.4m/2 層。

圖5 海探1 井東三段巖性與沉積相特征圖Fig.5 Lithologic sect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Well Haitan 1

對東三下砂體4318.5~4331.5m 井段加砂壓裂,日產油33.16m3,累計產油152.1m3。對東三中1 砂體4208.6~4229.1m 井段進行壓裂,累計返排油140m3。東三中2 砂體目前待試油。

2.2 海探1 井東三段儲集特征

東三下砂體巖性為淺灰色細砂巖,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和長石,部分長石顆粒蝕變為絹云母(圖6a);砂巖孔隙度為13.2%~15.8%,滲透率為3.75~4.35mD,孔隙類型主要為粒間孔和溶蝕孔(圖6b),二維核磁實測含油飽和度為66.3%。東三中1 砂體巖性也為淺灰色細砂巖,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和巖屑(圖6c);砂巖孔隙度為12.8%~14.5%,滲透率為3.81~7.32mD,孔隙類型主要為粒間孔和溶蝕孔(圖6d),二維核磁實測含油飽和度為59.4%。東三中2 砂體巖性為淺灰色細砂巖,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和巖屑(圖6e);孔隙度平均為14.2%,滲透率平均為11.18mD,孔隙類型為粒間孔和溶蝕孔(圖6f)。東三段新鉆井巖心發育液化構造、撕裂狀泥礫等重力流沉積構造(圖6g、h),鏡下觀察可見礦物顆粒整體分選差、磨圓次棱角狀—次圓狀,具備典型重力流沉積特征。

圖6 海探1 井東三段砂巖鏡下與巖心照片Fig.6 Microscopic and core photos of sandstone in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Well Haitan 1

2.3 深凹區東三段烴源巖發育特征

海探1 井在東三段鉆遇4 套深灰色頁巖(圖7 中①至④套頁巖),累計厚度為268m,其中底部第三、四套頁巖單層厚度可達60~80m。從地球化學指標上看(圖7),4092~4152m 深度段的第一套頁巖,TOC 在1.7%~3.5%之間,平均為2.6%;S1在0.5~1.5mg/g 之間,平均為1.0mg/g。4189~4205m 深度段的第二套頁巖,TOC 在1.4%~4.2%之間,平均為3.2%;S1在1.2~2.0mg/g 之間,平均為1.6mg/g。4226~4308m 深度段的第三套頁巖,TOC 在3.0%~5.9%之間,平均為4.2%;S1在1.1~4.3mg/g 之間,平均為2.8mg/g。4345~4448m 深度段的第四套頁巖TOC 在1.9%~5.3%之間,平均為3.8%;S1在2.3~4.2mg/g 之間,平均為3.1mg/g。其中第三和第四套兩套頁巖Ro可達1.1%,已經超過生烴門限,是深凹區優越的烴源巖層系,且部分層段的含油飽和度指數OSI 大于100mg/g,也展現出良好的非常規頁巖油資源潛力。

圖7 海探1 井東三段地球化學指標統計圖Fig.7 Geochemical indicators diagram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Well Haitan 1

2.4 深凹區東三段原油地球化學特征

海探1 井東三段試油出油,為了確定油源,對其原油性質進行分析,同時利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對東三段油樣和烴源巖樣品的飽和烴中的生物標志化合物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海探1 井原油密度為0.87g/cm3,黏度為16.47~17.16mPa·s,而中部灘海中斜坡區唐東9X2 井、唐東9X6 井、唐東9X8 井的原油密度平均為0.85g/cm3,黏度平均為5.74mPa·s,均明顯小于海探1 井的相關數值,表明其油源可能存在不同。氣相色譜質譜分析結果顯示,海探1 井東三段原油具有低C24四環萜烷、高伽馬蠟烷、高ETR [(C28+C29)TT/(C28TT+C29TT+Ts)]指數、高C23三環萜烷/C30藿烷、規則甾烷為“L”形分布特征,與海探1 井東三段烴源巖具有相似性(圖8a、b),但與沙一中亞段烴源巖低ETR 指數、低C23三環萜烷/C30藿烷存在明顯不同(圖8c)。同時,東三段原油族組分碳同位素特征、飽和烴單體碳同位素特征與東三段烴源巖具有一致性,而與沙一中亞段烴源巖差異性較大(圖9)。上述油源對比結果表明,深凹區東三段油氣來源于本層烴源巖。

圖8 海探1 井油源對比圖Fig.8 Oil source correlation diagram in Well Haitan 1

圖9 海探1 井原油與烴源巖碳同位素特征圖Fig.9 Carb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source rock in Well Haitan 1

3 海探1 井勘探啟示

3.1 深凹區東三段“遠源輸砂”發育大型重力流水道砂體

過去一直認為,歧口深凹區在東營組沉積時為深湖環境,砂體不發育。近年來根據濱海斜坡高、中斜坡的勘探成果,預測深凹區東三段可能有砂體發育。利用弧長屬性預測濱海斜坡東三段底部可能發育東、西兩套砂體,西側砂體帶主要分布在濱海斜坡中斜坡區,東側砂體帶分布在濱海斜坡深凹區(圖10a)。同時在東西向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到東、西兩套砂體的疊置關系,深凹區的西側砂體可識別出東三下、東三中1、東三中2 和東三上砂體(圖10b)。從沉積背景上來看,歧口凹陷沙一段—東營組沉積時期受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于歐亞大陸下速度突然變大的影響,右行走滑逐漸加強[21-22]。歧口凹陷蘭聊走滑斷層和東部海域郯城—廬江主干斷層共同組成了右行右列走滑斷層系,該斷層系在歧口海域主凹區派生出南北向拉張應力場,形成拉分盆地[23]。在此應力場控制下,東三段沉積時期,海河斷層及其以南多條南傾正斷層呈階狀層層下掉,歧口凹陷中部灘海區東三段古地貌顯示北高南低(圖11a),歧口主凹成為最大沉降中心,北部物源可向南長距離輸送碎屑物質。

圖10 歧口凹陷濱海斜坡深凹區東三段砂巖弧長屬性(a)與地震剖面圖(b)Fig.10 Sandstone arc length attribute (a) and seismic profile (b)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Binhai slope

圖11 歧口凹陷東三段古地貌與物源特征圖Fig.11 Paleo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s source characteristics in Qikou Sag during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

為了進一步明確海探1 井所鉆遇重力流砂體的物源,利用激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LA-ICPMS)對海探1 井東三段中深度為4162m、4177m和4209m 處的碎屑鋯石進行U—Pb 定年分析。將測年結果與燕山褶皺帶物源區母巖年齡特征進行對比[24-25],發現海探1 井東三段碎屑鋯石年齡整體呈現出100~480Ma,1680~2000Ma 和2300~2600Ma 3 個年齡峰值,與燕山褶皺帶物源區年齡峰值特征基本一致(圖11b、c),因此濱海斜坡深凹區東三段重力流砂體物源區為北部燕山褶皺帶。歧口凹陷濱海斜坡東三段自北向南發育的沉積相主要有辮狀河三角洲前緣和遠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積等(圖12),表明東三段沉積時燕山褶皺帶供源能力強,“遠源輸砂”影響到歧口深凹區。

圖12 歧口凹陷東三段沉積體系圖Fig.12 Sedimentary system in Qikou Sag during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3.2 深凹區東三段“近源充注”自生自儲資源潛力大

傳統認為歧口凹陷濱海斜坡深凹區發育沙一中亞段和沙三段兩套主力烴源巖,東三段砂巖成藏主要依靠油源斷層輸導,形成下生上儲型油氣藏。海探1 井鉆探證實東三段發育4 套頁巖,且地球化學指標顯示底部兩套頁巖為較好的烴源巖。從東三段有效烴源巖厚度等值線圖可以看出(圖13),深凹區發育南、北兩個烴源巖厚值區,厚度超過300m;TOC>2%且Ro>0.7%的優質烴源巖發育面積可達135km2??偟膩砜?,深凹區東三段烴源巖分布面積廣、埋深大、已達到生烴門限、資源潛力好,使得東三段具備了自生自儲的潛力。油源對比結果也證實東三段發育自生自儲型油氣藏,改變了傳統認為東三段發育下生上儲油氣藏的認識。東三段自生自儲型油氣藏的發現,開辟了東部灘??碧介_發的新局面。

圖13 深凹區東三段有效烴源巖厚度等值線圖Fig.13 Thickness map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 in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deep subsag area

3.3 濱海斜坡區“源儲耦合,連片成藏”

濱海斜坡區斷層發育,高斜坡唐家河油田發育北東向斷層,其中港東斷層、唐家河斷層溝通沙一段和沙三段烴源巖,并且在成藏期活動,是高斜坡區主干油源斷層,斷砂耦合控藏使得高斜坡油氣富集,形成下生上儲構造油氣藏。中斜坡區北東東和近東西向斷層發育,以歧中斷層及其以南數條北傾正斷層組成的歧中斷層系為代表。歧中斷層系中數條斷層溝通了沙一段和沙三段烴源巖,并且在成藏期活動,作為主干油源斷層,將深部烴源巖生成的油氣運移到淺部東三段成藏,在中斜坡形成了以南港油田為代表的斷砂耦合控制的下生上儲巖性油氣藏[26]。海探1 井勘探結果表明,低斜坡區東三段存在自生自儲油氣藏,進一步豐富了對該區成藏模式的認識??偟膩砜?,濱海斜坡從高斜坡區到低斜坡區,其油藏類型包括了斷砂耦合控藏機制主導下形成的下生上儲構造油氣藏、巖性油氣藏,以及自生自儲巖性油氣藏。不同油氣藏類型的存在使得該區具有較為復雜的成藏模式,呈現出滿坡含油的特征,展現出較大勘探潛力(圖14)。

圖14 濱海斜坡成藏模式圖Fig.14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ttern in Binhai slope

3.4 深凹區東三段非常規頁巖油資源潛力大

黃驊坳陷頁巖油多年勘探實踐表明,良好的烴源巖均可以作為頁巖油勘探對象。滄東凹陷孔二段、歧口凹陷沙三段、沙一下亞段、沙一中亞段4 套主要頁巖層有機質類型覆蓋Ⅰ、Ⅱ、Ⅲ型,TOC介于2%~6%,S1介于2~20mg/g,Ro介于0.6%~1.5%,均已實現了勘探突破,充分表明良好的烴源巖達到一定的成熟度都可以形成頁巖油[27-28]。

通過海探1 井的實施,證實歧口深凹區東三段發育4 套頁巖段,其中底部兩套頁巖段地球化學指標優越。巖石熱解生烴潛量(S1+S2)和游離烴含量(S1)可以直接反映頁巖油含油量,含油飽和度指數OSI 大于100mg/g,表明頁巖油具有可流動性[29-32]。第三套頁巖S1+S2介于6.54~16.94mg/g,平均為11.77mg/g;S1介于0.38~4.33mg/g,平均為2.64mg/g;OSI介于37~439mg/g,平均為113mg/g。第四套頁巖S1+S2介于2.40~13.6mg/g,平均為9.12mg/g;S1介于0.63~4.16mg/g,平均為2.66mg/g;OSI介于47.5~283.0mg/g,平均為107mg/g。綜合上述地球化學指標,深凹區東三段第三、四套頁巖含油性較好,可動性強,且平面分布范圍廣??傮w來看,濱海斜坡深凹區東三段展現出較大的非常規頁巖油資源潛力。

4 結論

(1)海探1 井在濱海斜坡深凹區鉆遇目的層東三段4 套砂體,基于碎屑鋯石U—Pb 定年結果與古地貌恢復,證實其物源區為北部燕山褶皺帶,東三段砂體面積大,儲集物性好。

(2)海探1 井鉆遇東三段4 套深灰色頁巖,累計厚度達268m,地球化學指標顯示其生烴潛力好,為深凹區有利烴源巖層;油源對比表明海探1 井所鉆遇的油氣藏為自生自儲型,試油獲工業油氣流,開拓了勘探新領域。

(3)濱海斜坡從高斜坡到低斜坡發育了下生上儲構造油氣藏、下生上儲巖性油氣藏和自生自儲油氣藏;同時深凹區東三段頁巖含油性好,分布面積廣,展現出巨大的非常規頁巖油資源潛力。

猜你喜歡
歧口濱海烴源
濱海白首烏
濱海頂層公寓
岳濱海 藏石欣賞
東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烴源研究
濱海,中國航天再出發
中國近海湖相優質烴源巖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歧口凹陷西南緣沙一下亞段碳酸鹽巖沉積模式
歧口凹陷西南緣白云巖儲層油氣成藏條件分析
柴達木盆地柴北緣侏羅系烴源巖特征分析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主力烴源巖分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