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斑斕”話《綠衣》
——《詩經·邶風·綠衣》主旨探析

2023-12-28 10:35李永紅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9期
關鍵詞:制衣綠衣上衣

□李永紅/文

關于《詩經·邶風·綠衣》的詩旨,歷來有較多主張。劉毓慶在《<綠衣>非悼亡妻詩考》中從古人“經”的解讀法,梳理出十說:“傷己”說、“憂國”說、“憂夫婦之變”說、“婦人哀怨之辭”說、“定姜刺敬姒”說、“諫莊公”說、“諷莊公”說、“惡州吁”說、“諫悔”說、“心有憂則身不得安”說。從今人“詩”解讀法的角度,梳理出四說:“悼亡”說、“感舊”說、“尹吉甫思仲氏”說、“斥綠衣時尚”說。又依“史”的還原法,認為該詩是衛莊姜思念與自己感情深厚的一位侍妾而作[1]。本文從《詩經·邶風·綠衣》首句“綠兮衣兮”中的“綠”字的釋義出發,結合詩歌文本,提出《綠衣》主旨的兩種觀點:“綠”字釋為“菉”,詩歌反映了勞動女性內心的憂愁及對貴族服飾不合古禮的譴責,希冀按照禮制制衣采染;“綠”釋為綠色,詩歌表達了對貴族奢靡之風的憂思及恢復古風的愿望。在此基礎上,本文聯系詩歌文本,對《綠衣》主旨再做一番探究。

1 “綠”釋為“褖”

將“綠”釋為“褖”,“綠衣”即為“褖衣”。鄭箋:“綠當為‘褖’,故作‘褖’,轉作‘綠’,字之誤也。[2]”鄭說有誤?!把壱隆笔峭鹾蠹爸T侯夫人的禮服,按照周的司服制度,王后及命婦所著祭服及禮服皆為衣與裳相連,而且顏色一致,都以素沙為里。鄭玄注:“婦人尚專壹,德無的兼,連衣裳不異其色?!辟Z公彥疏:“案《昏禮》云‘女次純衣’,亦不言裳,是其婦人連衣裳。裳衣既連,則不異其色。必不異色者,為婦人尚專一,德無所兼故也。以素沙為里。[3]”詩第一章寫此衣“黃里”,顯然非命婦禮服中的“素沙為里”。詩歌第二章又寫此衣“綠衣黃裳”,非“婦人之服不殊裳,上下連”。西周時期貴族在重大場合中要著禮服,貴族男子的典型裝扮被稱作上衣下裳,上下分開,因而詩中的這件衣服不是婦人六服之一的“褖衣”,而是貴族男子的禮服。因此,將“綠衣”釋為“褖衣”,認為詩為貴族夫人藉此衣哀嘆妾以賤陵貴也就缺乏依據了。

2 “綠”釋為“菉”

“綠”釋為“菉”,《說文》:“菉,王芻也,從草,錄聲?!鼻姴?,是西周時候染黃色的植物原料,可直接染絲纖維?!熬G兮衣兮,綠衣黃里?!币鉃橛们姴輥砣疽路?,染成的上衣里外都是黃色。其后,“心之憂矣,曷維其已!”“心之憂矣,曷維其亡!”重章疊句渲染詩人憂愁之濃重。此憂何來?

其一,衣服所費不菲。染料染色使用的是菉草的鮮葉,其采摘、染色都只能在夏秋季進行。又因其稈細弱,葉片細而薄,生于山坡潮濕地,短時間大量采集并不容易,“終朝采綠,不盈一掬”,所述當為實情。從采摘到成衣,女子要在短時內完成,勞役異常繁重?!秴问洗呵铩ぜ鞠募o》載:“是月也,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忒。黑黃蒼赤,莫不質良,勿敢偽詐。[4]”所染織物的顏色有嚴格標準,要求嚴苛,因而憂思不斷。

其二,此衣色彩鮮麗,但不合禮儀。此衣為絲所制,又為上衣下裳,是“以給郊廟之服”,乃是在祭天祭祖時所穿的禮服。西周貴族祭祀禮服,其一為冕服。冕服之衣裳采用絲織品制作,主要是“繒”?!抖Y記·祭統》:“是故天子親耕于南郊,以共齊盛;王后蠶于北郊,以共純服?!编嵭ⅲ骸凹兎?,亦冕服也,互言之爾。純以見繒色,冕以著祭服。[5]”《儀禮·士冠禮》記:“爵弁服。纁裳,純衣?!编嵭ⅲ骸凹円?,絲衣也。余衣皆用布,唯冕與爵弁服用絲耳。[6]”《禮記·禮器》又載:“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编嵭ⅲ骸按思烂岱??!薄胺裁釋?,其服皆玄上纁下。[7]”依鄭說:“不論是天子所著冕服,還是諸侯、大夫、士著冕服,皆‘玄衣纁裳’?!笨追f達疏:“玄是天色,故為正;纁是地色,赤黃之雜,故為間色。[8]”此衣表里、上下皆為黃色,不能做貴族男子祭祀時的上衣,也不能做下裳?!抖Y記·雜記上》:“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辟F族男子私祭時可著弁服?!秲x禮·士冠禮》載:“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皮弁服。素積、緇帶、素韠;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緇帶、爵韠?!敝糅头r,依舊是上著玄色絲衣,下身著纁裳(與冕服不同的是上衣不加章采文飾)。著皮弁服時則上衣是細白布衣,下著素裳。除此,還有玄端。鄭玄注:“玄端即朝服之衣,易其裳耳。上士玄裳,中士黃裳,下士雜裳。雜裳者,前玄后黃?!毙耸翘熳油顺e居、大夫或士入朝、士冠禮、士婚禮時的禮服。著玄端時,上衣是黑色夏布衣,無任何花紋衣飾,下裳根據士的等級而定,或素或黃或雜。綜上所述,此衣不可能是貴族的禮服,只能是日常所穿常服,但常服用絲,不合禮制,因而引起憂思。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按照制衣流程,應先染再裁制,但一、二章先言成衣,第三章才言染絲,似在此追究根源。菉草染絲必為黃色,黃絲可為王后及其命婦制“鞠衣”?!吨芏Y·天官·冢宰》記載有“染人”一職,“掌染絲帛”[9]。因而,染絲之人無錯,是制衣之人錯用黃色絲料制成此衣,因而,“我”思念古時遵循制衣禮制之人?!敖傎饫呝?,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這四句字面意思是穿著薄葛衣,風吹過感到涼爽陰涼,古人的確是懂我的心思。又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夏季最熱之時,穿著葛衣最涼快(不應穿著絲衣),而孟夏之月衣絺(《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是月也,天子始絺。[10]”是古人所定,因而“實獲我心”。第二,菉草染絲在季夏,為農歷六月,夏季最后一個月,此時穿著盛夏時的葛布衣已經感到涼意,按照古人所定,恰是染絲的季節,古人的安排合于時令,因而“實獲我心”。

綜上所示,將“綠”解為“菉”,全詩重點就在于用菉草染絲制衣,此事務在古代皆為女子所為,因而詩歌反映了勞動女性在繁重勞役下的憂愁,對貴族服飾不合古禮的譴責,希冀按照禮制采染制衣的愿望。

3 “綠”釋為“綠”

“綠”為其本義綠色?!墩f文》釋曰:“帛青黃色也,從系”[11]。前三章描寫了這一件衣服的全貌:它用絲制成,上衣外層為綠、里層為黃,裳為黃色?!秱鳌吩唬骸芭d也。綠,間色。黃,正色。[12]”何為正色?何為間色?皇侃云:“正謂青、赤、黃、白、黑,五方色也;不正謂五方間色也,綠、紅、碧、紫、騮黃是也。[13]”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可能是因為它們是人能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原料染出的顏色,藍靛染青,蒨草染赤,皂斗染黑,菉草染黃。西周時,五色都能達到嚴格的標準。間色,本為姦色?!抖Y記·王制》載:“姦色亂正色,不粥于市?!币鉃槿旧缓虾鯓藴噬牟疾荒茉谑袌龀鍪?,后引申為不純之色,是五正色調和而成的顏色,綠色是青黃調配而成,紅色是赤白調配而成,青白調成碧,青赤調為紫?!抖Y記·玉藻》曰:“衣正色,裳間色?!卑凑瘴髦芏Y制,黃色為正色,應為上衣之表,綠為間色,只能為下裳,這件綠衣表里錯置,上下顛倒,引起了詩人濃重的憂思。鄭玄、孔穎達等認為此詩以衣之用色不當隱含以賤陵貴,又因染絲制衣為女子事,故認為此詩是嫡夫人憂小妾獲嬖寵之詩[14]。此說值得商榷。

《詩經》收集的基本上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最遲也應在春秋晚期。那時社會是否廣泛認可五正色代表貴,五間色代表賤?《詩經·豳風·七月》中“我朱孔陽,為公子裳?!薄爸臁睘檎?,可做下裳?!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15]”齊桓公(?-公元前643年)貴為國君,喜穿紫服,齊國人皆“服紫”,說明至少在春秋早期,紫色并無貴賤之意?!蹲髠鳌ぐЧ吣辍份d:“十七年春,衛侯為虎幄于藉圃,成,求令名者,而與之始食焉。大子請使良夫。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倍蓬A注:“紫衣,君服。[16]”渾良夫官職為卿,穿紫色就是僭越之罪,說明春秋晚期的衛國將紫色視為貴色。以上說明春秋時間色未必為賤。鄭玄、孔穎達等人對《詩經》的注疏成書于東漢以后,將《禮記》中正色、間色視為有貴賤之別當是受儒家影響,而儒家創始人孔子為春秋后期人。所以,春秋中期前,不以正、間色論貴賤。因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莊姜失位傷己說、憂國憂君說、賢夫人失位自傷說自然難圓其說[17]。

《綠衣》反映了服色與禮儀不符的現象。前兩章在于強調顏色,說明此衣不能在禮儀場合穿著,也不能在公門穿著,那就只能是日常穿著。第三章言此衣用絲制成。依周禮,貴族日常應著精細的麻布葛布。此詩反映了當時貴族們日常生活中盡可著色彩鮮艷的絲衣,說明春秋時周禮在貴族內部已經遭到破壞。而色彩鮮艷的絲衣會使從事染絲制衣女子的勞動更加繁重。詩歌前兩章言衣,第三章言絲,衣為末,絲為始,要改變失禮之亂象,唯有回到染絲這一環節。古代關于“五采”的記載,最早見《尚書·益稷》:“采者,青、黃、赤、白、黑也,言施于繒帛也?!奔唇z織物只能染青、黃、赤、白、黑這五種顏色。因而,古人之言避免耗費人力,避免服色不符禮儀。第四章聯系時令,夏季將逝,又到了采染季節,古人的主張的確是“實獲我心”。

4 結語

綜上所述,《綠衣》以貴族服色不合周禮處落筆,表達了詩人對春秋時期貴族背離周禮日趨奢靡之風的深重憂思及希冀恢復古風的愿望。

孔子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遍喿x此詩,的確可以從衣著上了解當時社會生活的風貌,感受到詩作者的怨刺和不平。相信隨著新的闡釋角度的出現,對《綠衣》主旨的解讀還會有新的主張和見解?!?/p>

猜你喜歡
制衣綠衣上衣
羅馬尼亞人的上衣
綠衣警察
作品(十六)
冬去春來
綠衣孩子
“小青蛇”
憤怒的“兔子”
制衣者依稀
小上衣+闊腿褲一穿就時髦
湯鵬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