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研究與實踐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

2023-12-28 07:27黃景金郭偉立韋忠揚唐長增潘正強任建福
自然資源遙感 2023年4期
關鍵詞:時空成果協同

黃景金, 郭偉立, 韋忠揚, 唐長增, 潘正強, 任建福

(1.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南寧 530219; 2.自然資源部北部灣經濟區自然資源監測評價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南寧 530219)

0 引言

自然資源是人類的生存之基、生產之源、生態之本。自然資源調查為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基礎,自然資源監測為檢驗自然資源管理成效提供技術保障[1]。自然資源部于2020年出臺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總體方案》旨在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切實履行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職責[2]。由于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整體性、系統性、區域差異性、動態性和多樣性等特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需要以新一代數字技術作為支撐,將數字化貫穿于調查監測體系的全要素、全流程和全環節之中,沒有調查監測體系的數字化,就沒有自然資源治理現代化[3-6]。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研究是以現代測量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為手段,建設自然資源多維立體協同感知、時空數據自動化處理、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庫建設、成果數據共享服務、軟硬件和數據安全保障等內容,支撐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的工程業務[7]。浙江、廣東、湖南、廣西、重慶等省市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系統構建進行了相關探索和研究[8-14]。

在現代空間信息技術、新一代數字技術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業務的交叉融合發展中,空間位置服務、對地觀測、影像智能處理、數據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5]。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于2020年6月23日全面完成部署,并向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更加完善的時空信息服務[16]。各類對地觀測平臺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提供多種數據源,如: 我國在軌運行的遙感衛星目前超過200多顆,光學和雷達衛星的最高地面分辨率均優于0.5 m,已形成高、中、低空間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種觀測技術優化組合的綜合高效全球觀測和數據獲取能力。在新一代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和與空間信息技術加速融合下,形成了以智能定位導航定時(positing navigating timing,PNT)、智能地球觀測系統(earth observation system,EOS)和智能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為主的航天航空傳感網,如: Zhou[17]在2001年提出的Future Intelligent 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 張兵[18]在2011年提出的智能遙感衛星系統; 李德仁[19]在2017年提出的對地觀測腦; 楊元喜[20]在2021年提出的智能PNT。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并行計算等為海量多源調查監測數據處理提供了算法和算力支撐[21, 22]?;谏疃葘W習的數據智能處理技術成為當前主要手段,其破解了傳統遙感圖像解譯方法主要靠人工判讀和半自動化軟件解譯,效率相對低下,而準入門檻卻很高,解譯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23-25]。目前各類多源遙感解譯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及時、低成本地從海量的遙感衛星影像中提取地物要素信息,具有精準的影像解譯產品生產,自動及并行化數據處理流程,高效處理及快速可視化展示,智能化深度學習框架集成等特點[26],如: 張繼賢等[23]針對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的需求,提出了人機協同的自然資源要素智能提取方法,構建了“智能計算后臺+智能引擎+人機交互前臺”的人機協同解譯技術框架。另外,基于人工智能和知識圖譜技術,可精準記錄長序列調查監測成果數據時間和空間維度屬性及其全流程各時相信息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實現調查監測成果數據身份管理與認證、多維信息集成化一體化檔案式管理、全歷程變化監控和管理,使每個成果數據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為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等提供高效、透明、可信的數據與技術保障。

雖然我國在歷史成果數據整合、現狀數據保障、“一張網”“一張圖”“一平臺”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服務平臺和技術經驗,但與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的需求和目標相比,在數據獲取和處理、成果管理、共享應用、安全保障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 現有多維立體遙感平臺相互獨立,缺乏協同連通; 數據自動化處理難以滿足大規模業務化應用,人海戰術的作業模式難以為繼; 數據資源的準確性、時效性、多樣性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能力不足; 成果數據的安全保障需要全面加強升級。因此,本文從數字化轉型的視角,通過提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技術框架來解決上述問題,并結合地方差異性和實際需求,介紹了廣西的實踐與探索。

1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總體框架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技術難度大,時間緊迫,需要各行業、各部門進行總體布局、統籌推進、分布實施,其總體框架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的多維立體協同感知、多源異構數據自動化處理、實體時空數據庫建設、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安全保障等建設內容和支撐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業務(如圖1)。

圖1 技術框架

1.1 多維立體協同感知網構建

自然資源要素廣泛分布于陸域海域、地上地下,加上自然資源稟賦的區域差異性和氣候多變性,單一遙感平臺難以為所有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提供數據保障,為此,本文在重新明確各類遙感平臺在調查監測中的角色和定位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調查監測的“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如圖2。該感知網共分為5層,分別是天聯網、空聯網、地聯網、人聯網和網連網,各層網在橫向上可獨立成網,在縱向上可協同聯網,織成一張多維立體、協同聯動的感知網,使調查監測數據的獲取途徑多種多樣。

圖2 “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

天聯網是以全球導航定位系統提供的陸海時空位置服務為基礎,構建包含光學、多光譜、合成孔徑雷達、激光測高和重力等遙感衛星的對地觀測網,形成全方位、高精度、高時空分辨率的影像和技術保障能力,實現廣域的定期影像覆蓋和數據獲取,為調查監測提供實時精準的位置服務和宏觀區域的遙感數據服務。

空聯網是通過利用搭載各類專業探測器的有人機、無人機、浮空器等航空飛行平臺,組網構建航空傳感網,與天聯網互為補充,實現局部區域和重點要素的調查監測,提供空間分辨率更高、時效性更強、機動靈活更好、現狀信息更豐富的數據保障。

地聯網是主要包括地面觀測網和海洋信息觀測網,覆蓋地表、地下、水面、水下、海面、海底等陸海全域。其中,地面觀測網主要利用車載測量、移動終端、觀測臺站、專項裝備以及定點觀測傳感網構建陸域信息采集網; 海洋信息觀測網主要利用海洋站、海上固定平臺、岸基雷達以及海底觀測系統構建海樣信息采集網。通過地聯網,借助測量工具、檢驗檢測儀器、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利用實地調查、樣點監測、定點觀測等模式,為更小尺度區域和重點要素的調查監測提供精細化的現狀數據保障。

人聯網的提出是基于“調查監測為人民、調查監測靠人民”的思路,把每個與調查監測相關的人員都當成傳感器,連接起來構成網。不管是專業隊伍、鄉村干部、村民,還是志愿者地理信息和眾包測繪,發揮其在調查監測現狀數據采集中強時效性和低成本的優勢,特別是基層人員具備第一時間發現自然資源變化的獨特優勢。通過為基層人員提供普適型工具手段和激勵機制,就可以為調查監測提供主動精準的數據服務。

網聯網是以通信網為基礎,通過互聯網將人與人連接,通過物聯網將人與物連接,利用“互聯網+”等手段,有效集成各類平臺和傳感器,協同獲取自然資源的位置、數量、質量、生態等時空數據,提高調查監測現狀數據的保障能力。另外,網聯網又可理解為天聯網、空聯網、地聯網、人聯網在縱向上組成網絡,織成一張“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實現對自然資源全要素、陸海全域、全業務流程、全生命周期、全數字化技術手段的調查監測。

基于“互聯網+”思維研發,研發開放式的多維立體協同感知平臺,將各類平臺和傳感器按照有序、主動、連通的組織模式,形成一個各類遙感平臺互連互通、任務執行公開透明、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數據主動共享的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來創新調查監測設備的在線共享、數據的協同采集機制、成果的匯交和共享,有利于提高各平臺和傳感器的使用效率,提升數據采集的精準性和時效性,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同時,避免數據重復采集、降低數據采集成本。

1.2 多源異構數據自動化處理

“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為調查監測提供了海量多源異構的“算料”保障,但基于單一計算平臺、單一算法模型、傳統質檢方法,已難以支撐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需要和社會大眾多樣化需求。針對調查監測中海量多源時空數據,充分利用云存儲、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以“算法為基礎、知識為引導、服務計算為支撐”的多源時空數據自動化處理體系[7],實現調查監測底圖快速生產、自然資源要素自動分類和變化智能提取、“互聯網+”內外協同處理、統一數據質量檢查和真實性驗證等。

1)高性能計算平臺建設。構建滿足多樣化業務存儲、計算和服務需求的高性能計算平臺(包括物理層、系統層、數據層、算法層、服務層等),實現數據資源的按需利用、算法模型的動態封裝與組合、業務流程的動態編排與實時監控、多元時空數據的并行處理、處理結果的動態推送,滿足多源時空數據快速處理需求。

2)多源時空數據自動化處理體系建立?;诟咝阅苡嬎闫脚_,建立包括多源時空數據的自動清洗和同化、二維和三維高精度底圖的快速制作、地表要素的自動分類和變化發現的智能提取等功能的處理模塊,破解傳統基于人海戰術的數據處理困境,實現時空數據處理的流程化、模塊化和自動化,為調查監測提供統一、快速、可靠的工作底圖和變化數據。

3)內外業數據協同處理。構建內業與內業、內業與外業、外業與外業的在線協同作業場景,實現內業數據的實時共享、內外網數據雙向快速交互、業務數據與實時現狀數據的疊加分析、基于實時現狀數據的目標智能識別、普惠型外業數據采集及其軌跡透明留痕、文本表格數據快速處理等,為調查監測提供低成本、快速靈活、可靠的技術手段。

4)質量控制方法建立。圍繞數據多樣性、流程復雜性以及人為因素等質量問題產生的根源,建立基于知識圖譜的質量控制方法,為具體的調查監測業務提供實時、準確、可靠的質量信息與質量預警服務,確保調查監測成果數據的質量。

1.3 自然資源實體時空數據庫建設

以自然資源實體為載體,研究自然資源實體的分層分類標準體系,以滿足自然資源管理共性需要的最小管理單元為基本實體,按照統一的數據物理模型、標準規范,按照邏輯統一、物理分散的思路,整合土地、森林、測繪等歷史成果數據,與農業、住建、統計等部門數據互聯互通,加上互聯網、物聯網數據,形成地上地下、陸海相連、集成融合的自然資源實體時空數據庫。同時建立實體時空數據庫管理系統和聯動更新機制,實現對時空數據庫的統一管理、聯動更新、按需服務。通過構建一個覆蓋全面、統一空間基底的調查監測數據庫和管理系統,對自然資源實體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維護,建立實體與部門標準和分析評價模型的映射關系,實現“一庫多能、按需組裝”,全面掌握各類自然資源狀況,實現自然資源精細化管控,提高數據共享和應用水平。同時,為自然資源知識圖譜構建和知識服務提供實體數據庫支撐。自然資源時空數據庫建設包括數據庫設計、數據集成建庫、管理系統研發以及機制建設等內容。

1.4 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以自然資源實體時空數據庫為支撐,建成部門聯動、開放共享、安全高效的分布式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作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子平臺,為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生態保護修復、執法監督等業務提供“數據-信息-知識”服務。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服務的核心是“連通用化”,即把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與其他系統平臺(包括內網、政務網和互聯網的系統平臺)“連”起來,能“連”則“連”,應“連”盡“連”; 在“連”的基礎上,系統平臺間要“通”數據、“通”業務、“通”價值; 共享服務的核心是各級用戶基于系統平臺“用”數據、“用”服務; 共享服務的目的是“化”成數據資產的增值、“化”成用戶的治理能力。通過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在部門應用和社會服務中的共享應用,提升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服務能力,推動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平臺架構構建、平臺服務功能建設、系統部署與運行環境建設等。

1.5 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涉及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銷毀等過程,是一個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絕非僅靠一些信息安全技術標準和措施就能妥善解決。必須探究數據安全的本質,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考慮現實問題,做好數據安全的頂層設計,加強關鍵數據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強化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安全、網絡通信安全、軟硬件平臺國產化、數據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等內容。

2 支撐業務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技術框架目的是支撐具體的調查監測業務,即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專項調查、動態監測(包括常規監測、專題監測和應急監測)?;A調查是對自然資源共性特征開展的調查,專項調查指為自然資源的特性或特定需要開展的專業性調查?;A調查和專項調查相結合,共同描述自然資源總體情況。動態監測是在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形成的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基礎上,掌握自然資源自身變化及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情況的一項工作,實現“早發現、早制止、嚴打擊”的監管目標。調查監測成果在履行相關的審核程序后,可作為統一對外發布和地方考核依據的法定權威數據[2]。

基礎調查屬于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其成果作為專項調查和動態監測的本底數據。為確?;A調查成果的統一性、可靠性和權威性,在自然資源分類標準基礎上,依托“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自然資源時空數據自動化處理體系、自然資源實體時空數據庫、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的5大建設內容,實現航天航空遙感影像統籌、調查工作底圖快速制作與分發、基于人工智能和人機交互的要素自動分類和變化智能提取、基于“互聯網+”的外業舉證和數據真實性檢驗、基于大數據和知識圖譜的產品質量檢查、基于自然資源實體的成果數據管理、更新和共享等,逐步形成一套涵蓋基礎調查全部工作內容、流程清晰、指標明確、方法先進、能有效指導基礎調查任務實施的系列工程性技術與方法。

專項調查是針對各類自然資源的特性、精細化管理和宏觀決策的需求,在自然資源分類標準體系框架下和基礎調查成果基礎上,查清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結構、生態功能以及相關人文地理等多維度信息。由于專項調查突出“專題性、深入性”,其對5大建設成果的利用方式各不相同。例如: 在基礎調查確定耕地范圍內,由“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為耕地類型、種植體系、氣候條件、地形條件、土壤屬性、耕作系統、健康狀況等調查提供數據保障和技術支撐,基于耕地資源實體實現耕地成果數據的整合、管理和更新,基于大數據和知識圖譜實現耕地資源的數量變化、質量等級、健康水平、產能狀況等評價分析,掌握耕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基礎狀況,最終形成涵蓋專業性調查內容、流程清晰、指標明確、方法實用、先進且工程化的技術方法與流程。

動態監測是在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成果基礎上,通過對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建設成果的綜合運用,掌握自然資源自身季節性、周期性、突發性變化以及人類各種活動引起各種變化情況的一項工作,直接服務于自然資源精細化管理,是實現“早發現、早制止、嚴打擊”的技術保障。常規監測是對基礎調查定期開展全覆蓋動態遙感監測,及時掌握自然資源年度變化等信息。按照國家統一標準,統籌利用現有資料,利用最新衛星遙感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圖,提取地類變化信息,結合有關專項監測及自然資源管理成果,開展實地調查舉證,全面掌握自然資源的地類、面積、屬性及相關要素等信息的年度變化情況,更新基礎調查數據庫。專題監測是對自然資源的重點要素和重點區域的自然資源特征指標進行動態跟蹤,及時掌握監測對象的分布、數量、質量等變化情況。依托技術體系,重點解決專題監測的多類型監測底圖快速生產、樣本庫快速建立、變化圖斑快速提取和質量檢查、時空數據庫更新和對外共享。應急監測是針對突發事件開展的快速監測工程,第一時間獲取事發地事發前、事發時和事發后的影像數據、視頻數據和地理信息數據等資料,為應急指揮、快速救援、災后重建等提供基礎數據保障。依托技術體系,重點解決空域快速申請,監測裝備快速調動,監測數據實時回傳、快速處理和災情自動解譯。此外,建設一套強有力可執行的響應機制,做到第一時間啟動應急監測任務。

3 廣西的探索

3.1 廣西“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構建

為解決廣西壯族自治區(下文簡稱廣西)雨熱同期、多云多霧影響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的及時獲取,廣西借鑒“互聯網+”思維,基于云環境 TCV(terminal cloud virtual)軟件系統架構,研發了“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平臺。平臺以Web平臺為主,智能手機終端APP為輔,以最新的HTML5并基于CSS3.0及以上版本的相關特性進行前端顯示構建,實現Web瀏覽器云端訪問和云端管理。在服務器端,硬件配置應滿足多核心、高頻率、大內存的要求,操作系統采用Linux和Windows Server系統,運行軟件有Mysql數據庫、Redis服務、PHP應用、NodeJS應用等軟件環境支撐。

平臺可接入有人機、無人機、全球導航定位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儀、地面監測車、攝像頭智能手機終端,還可以接入技術人員、鄉村干部、村民等人員,未來可擴展接入衛星實時軌跡和加載衛星影像范圍,從而實現各類傳感器在一個平臺上匯聚、連通、交互。將時空數據采集任務在平臺上發布,在線注冊用戶均可參與任務搶單(特殊任務可指定用戶完成),用戶根據任務的具體要求(如: 精度要求、完成時限、成果提交方式、質量要求等)來完成。同時,平臺確保任務全流程、全環節可視化、透明化。

平臺自2021年1月上線以來(圖3),截至2022年4月,在全國先后接入各類傳感器8 700多臺,發布任務數超過70 000個,無人機獲取面積超過90 000 km2,平臺成果用于中央環保督察、省際省內應急測繪演練、重大項目監測監管、自然資源綜合監測等,取得了良好成果。平臺創新了數據采集硬件裝備在線共享模式、自然資源應急監測協同機制、航空攝影測量生產組織模式和數據成果匯交機制等,提高了硬件裝備利用率,提升了應急監測響應能力,避免了時空數據重復采集,更降低了時空數據采集成本。

圖3 協同感知平臺界面

3.2 普適型調查監測數據采集系統研發

傳統調查監測數據采集工作更多是依賴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其特點是擅于操作專業設備、數據成果質量有保障、經費投入大等,但也存在數據采集的時效性差和機動靈活性不足等問題。為充分發揮鄉村干部、村民等基層人員在自然資源數據采集中機動靈活、低成本的優勢,研發了面向基層人員的普適型調查監測數據采集系統。該系統硬件和軟件模塊分別為全站型GNSS定位儀和鄉村繪APP(圖4)。其中,全站型GNSS定位儀可實現全站儀的三維坐標測量功能,專業參數免設置,操作簡單快捷,儀器成本低; 鄉村繪APP可實時連通各類GNSS定位儀(實現邊測量邊繪圖)、內置專業成圖工具(滿足大比例成圖要求)、操作界面簡單明了(達到免培訓目的)、可與協同感知平臺有機融合(及時掌握進展狀態)。

(a) 技術實現流程 (b) 作業場景 (c) 鄉村繪

全站型GNSS定位儀是基于慣導RTK和激光測距的組合。在測量位置可達、GNSS信號良好的場景下,全站型GNSS定位儀發揮傳統GNSS接收機優勢; 在測量位置難以到達或GNSS信息弱的場景下,全站型GNSS定位儀發揮全站儀的坐標測量優勢。2種優勢有機組合,加上儀器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操作簡便、成本低等,可用于調查監測中變化圖斑的空間位置信息采集。

鄉村繪APP將調查監測的外業數據采集工作分為“測、量、繪、注、拍”5個子模塊,即“測”是連接GNSS定位儀等設備,完成空間位置三維坐標的測量; “量”記錄激光測距儀等工具量取調查要素的長度尺寸; “繪”可依據影像底圖便捷繪制各類邊界線,還可以與實地測量進行繪制,可滿足點、線、面的繪制,同時包含距離交會、延伸計算、等分計算等輔助功能; “注”是對現場地物的類型、權屬信息等信息的記錄,同時可定制屬性標注表格; “拍”是拍攝自然資源現狀、權屬資料、房屋紋理等照片,并可將照片與圖形進行掛接。還可以用鄉村繪APP開展自然資源產品的質檢工作。截止2021年12月26日,鄉村繪APP共注冊人數約4 000人,已在廣西陽朔、全州、資源、恭城等地推廣使用,僅用30余天完成了權屬調查超過28萬宗,單日最高完成調查量達1.3萬宗,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3 自然資源綜合監測

為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廣西圍繞自然資源“十四五”規劃和當前重點工作,對行政管轄范圍的各類合法和非法變化圖斑進行綜合監測,其技術路線如圖5所示。廣西自然資源綜合監測是在第三次國土調查及最新年度變更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建立面向綜合監測的“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運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快速提取自然資源變化圖斑,建立自然資源實體時空數據庫,疊加與實體相關的各類歷史調查監測數據和最新業務專題數據,準確反映圖斑的歷史變化情況和變化趨勢,定期開展綜合監測監管分析評價。通過研發自然資源綜合監測平臺,實現各類基礎數據、監測數據、實地核查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各監測監管環節的處置信息交互流轉,實現監測圖斑的全流程信息化監管。另外,綜合監測成果數據通過平臺同步應用于地理國情監測、年度變更、衛片執法、基礎測繪更新等各項工作。在數據安全保障方面,通過單向光閘實現內外網數據的流通,通過使用明暗水印、防偽加密實現數據防篡改和溯源。

圖5 自然資源綜合監測技術路線

截至2021年12月底,通過“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基本實現了廣西全區優于3 m衛星遙感影像季度覆蓋,優于1 m衛星遙感影像年度覆蓋,為全域變化圖斑發現提供了基礎數據保障。針對重點監測區域,利用廣西無人機應急測繪聯動服務平臺統籌獲取優于0.2 m航空遙感影像(含彩虹-4無人機航攝影像)1.7×104km2。以“AI+人機交互”的方式,共提取變化圖斑7.9萬個,疊加歷史數據和最新業務數據,共發現疑似問題圖斑并下發市縣處理約1.2萬個,為實現“早發現、早制止”的監測監管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地支撐了自然資源監管和自然資源治理能力提升。

4 結論

本文分析了現代空間信息技術與新一代數字技術對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支撐作用,為解決自然資源時空數據保障缺乏協同、多源異構時空數據處理自動化和成果數據精細化管理有待提升、社會化服務和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問題,結合廣西的思考和探索,得出以下結論:

1)提出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發揮各類平臺和傳感器在各項調查、監測工作的優勢,實現現狀數據采集的高效協同、主動靈活和低成本。

2)提出多維立體時空數據自動處理流程方法,實現調查監測底圖快速生產、自然資源要素自動分類和變化智能提取、“互聯網+”內外協同處理等。

3)提出建設基于自然資源實體的時空數據庫,以自然資源實體為載體,在三維底座基礎上,匯聚和整合各類時序化的矢量數據、照片數據和管理數據。

4)提出建設面向“連通用化”的調查監測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依次實現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

5)提出從基礎設施安全、網絡通信安全、軟硬件平臺安全等方面的建設來保障數據安全。

6)以廣西“天空地人網”協同感知網構建、普適型調查監測設備、自然資源綜合監測等應用為例,闡述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技術框架的建設成果。

猜你喜歡
時空成果協同
跨越時空的相遇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鏡中的時空穿梭
工大成果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三醫聯動”擴大醫改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