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自然教育全方位融入中小學科學教育

2023-12-29 08:20李雪雷
科學導報 2023年88期
關鍵詞:素質育人青少年

李雪雷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旨在從課程教材、實驗教學、師資培養、實踐活動、條件保障等方面強化頂層設計,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推進學校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有機銜接,著重更接地氣自然戶外教學,從自然中汲取科學的養料,為青少年提供更加優質適宜的科學教育。大自然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同時自然是青少年科學教育之源,是培養兒童觀察力、動手能力、科學素質與探索精神的天然課堂,因此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愛上大自然,推出戶外“自然教育”,從自然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教育部“雙減”政策已初具成效,孩子們有了更多時間回歸自然,身穿反光馬甲,戴上小黃帽,爬樹、生火、觀察動植物······體驗觸摸大自然帶來的種種孩童樂趣,使得天性更加自如純真、學習更感興趣、好奇心更強······為孩子關注自然科學,啟發智慧提升科學素質開辟了綠色通道。此外,教育部門應進一步革新教育理念,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將自然教育落實好。只有早早抓牢自然教育,才能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面向未來,多部門應該強化政策引領,探索有效實踐模式、促進育人融合聯動上下功夫。具體而言,首先開辟自然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資源拓展新路徑,強化自然資源、林草管理部門與教育部門強化聯動,加大政策供給力度,引導各類自然保護地、城市公園、科普場館、博物館、動物園等對接學校,形成自然教育融入學校教育體系的工作合力。其次,各級學校同時要把握學校教育新機遇,建設更多的優質自然教育科學課堂,豐富學校教育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多樣化探索自然教育進課堂,發展出貼近學生需求新模式,積極借鑒森林幼兒園、自然學校等城市經驗,以課堂、教材與教師為重點,實施科學性和生動性兼具的自然教育和科學素質提升。最后,彰顯育人實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著力挖掘不同學段科學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勞動課程中蘊含的自然教育融合點,將自然教育融入生活實踐將孩子帶入自然課堂,滿足孩子多樣化需求,應用自己書本課堂所學去探索大自然,從自然中找答案,在自然中檢驗書本的答案,追本溯源地學習,全面發展惠及自身,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自然教育秉持統籌兼顧各方發展理念,高緯度因材施教,寓教于樂,不斷滿足新時代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提升新需求,新發展方向。同時,加大對自然教育深化拓展的調查研究,廣泛征集意見或建議,從細節、細微處做起,以“一葉知秋”的洞察力,把牢科學教育基本關,促進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開花結果。

猜你喜歡
素質育人青少年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青少年發明家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珠”育人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