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新理論的本土化:例談上海龍文化的“兩創”路徑

2023-12-30 00:47秦浦紅吳玉萍
關鍵詞:兩創上海文化

秦浦紅 吳玉萍

(1.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學院,上海 201620;2.澳門城市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澳門 999078)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自信作為四大自信中“最基礎、最廣泛、最深厚的自信”(1)《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2016年7月1日,新華網http://fms.news.cn/swf/2016_qmtt/7_1_2016_jd95/index.html?ivk_sa=1024320u。,以其深厚的歷史根基和文化軟實力逐漸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于每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成為不斷積淀、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是我們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我們要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也要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的志氣?!皟蓜摗背蔀閲椅幕l展戰略,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繁榮與發展指明了方向。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拓展深遠的文化根基,造就現代化文化形態,創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探索文化繁榮的實踐路徑,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新挑戰。

龍作為文化符號,在中國大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背景和廣泛的社會文化認同。據統計,僅各類包含龍文化資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的2.38%。龍文化也映射到中華各民族及海外華人中,成為可辨識的華夏文化象征。

囿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成陸歷史,上海在龍文化的研究方面長期被忽略,直到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田兆元教授提出“上海也是龍文化的故鄉”[1],上海龍文化的地位才得到重視。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大背景下,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并探索龍文化在上海城市文化建設中的傳承和發展,挖掘和拓展龍文化在當代的精神價值,為龍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開辟一條與時俱進的實踐路徑。[2]

一、守正與創新:文化創新的理論和機遇

文化創新理論是美國學者道格拉斯·霍爾特和道格拉斯·卡梅隆提出的理論。所謂“文化創新”,是指一個產品或品牌傳達了創新的文化表述。[3](P182)這里文化表述可以表現為由觀念意識、神話故事和文化密碼構成的各種與消費者產生聯結的觸達方式,見圖1。觀念意識是已被廣泛認可,被自然地當作真理的重要文化觀念、精神認知及價值態度;神話故事是被戲劇性呈現,易于理解和傳播,能激發情感共鳴的文化故事;文化密碼是通過適宜的文化內容和表現元素構成的表述方式。沒有歷史的積淀,觀念意識、神話故事和文化密碼的臨時拼湊不可能構成一個有長久生命力的文化表述,更難以進行文化創新。當文化創新中包含正確的觀念意識,經過戲劇化的神話故事呈現,使用適宜的文化密碼表述時,觀念意識被重塑,文化創新就獲得突破。[3]

圖1 文化創新的概念

戰略層面上的文化創新必須通過誘導性機遇,即斷裂機遇,來催化和激發,見圖2。斷裂機遇特指消費者與既有品牌之間的聯結被重大歷史或文化變遷解離,導致產品或品牌的傳統文化意義被徹底重塑。[3](P36)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亞文化為文化創新提供重塑的原始素材,選取符合新需求的文化密碼,傳遞當代價值觀念,形成新一輪的文化創新。

圖2 文化創新理論示意圖

離開品牌營銷的背景,將文化創新理論延展至社會文化領域,我們會發現,不同時代為滿足不同心理需要和目的的文化創新一直存在著。文化表述的正確與否,對人們在社會中組織生活、管理機構、調配資源和鞏固政權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文化表述滲透在社會中,時刻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都通過文化表述予以呈現;同時,文化表述也構成人們身份認同的關鍵,為社會運轉提供關鍵觀念的指引和潤滑效應。

有源動力的文化是活態流變的文化,在流傳中被繼承,同時也具有隨時代變遷的創新性。文化創新的發動機是社會歷史變遷。歷史延展和社會結構變化等機遇,都將對現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文化表述構成挑戰,表現出對文化創新的潛在需求。文化創新理論就是敏感地意識到斷裂機遇導致人們對文化精神變更的需求,并提供解決方案,即從亞文化等原始文化素材中尋求創新“爆點”,推動文化的創新活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密切關注“斷裂”時機,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守正),凸顯文化內涵的當代闡釋(創新),符合文化市場的當代特點,創新觀念意識的表述(轉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使之成為與時俱進的文化潮流。

文化創新在社會和歷史變遷引起斷裂的基礎上進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創新,文化與科技融合推動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走向世界。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精神、思想內涵和價值觀等也獲得了較以往更為廣泛的傳播機會。根據我國國情的變化,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對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把握。在此機遇下,在擁有這種觀念意識的亞文化中尋找足以體現和表達這種進展變化的文化密碼。在中華大地傳承千百年的龍文化,作為超越意識形態的文化符號,是存活于文化空間的價值內涵和審美體現,也成為了涵養道德理想、人文精神,進而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堅持價值守正,發掘龍文化在當代的價值美學;堅持創新開發,探索龍文化的新賦能研究。

二、附魅與祛魅:上海龍文化的溯源開新

上海是長三角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水陸變遷歷經億年,7500年前才逐漸穩定并適宜居住。常有人將上海的歷史縮短為1843年開埠以后的發跡史,即從落后的小漁村到現代化大都市的巨變,其實上海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資源。上海青浦崧澤地區考古遺跡表明,上海的歷史至少可推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青浦區重固鎮福泉山、金山區亭林鎮)、廣富林文化(松江區)、馬橋文化(閔行區)等文化遺址在上海地區被陸續發現。同時,馬橋文化遺址中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中原龍山文化等文化元素,說明馬橋文化曾匯聚多元文化于一體。

意識觀念轉變的新機遇必然要求我們提供更好的更符合現代精神和價值的文化表述,以滿足文化自信帶來的新需求和新挑戰。龍文化作為聯結古與今、舊與新的文化中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極強的文化魅力。[4]當代留存的龍文化是千百年來動態流變選擇后的結果。時代變遷、朝代更迭、經濟差異,都會導致龍文化所蘊含的價值發生變化,人們對龍文化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也隨之不斷改變。自黃帝始,龍文化在中華大地逐漸萌芽,在許多地區的出土文物中均可看到龍的形象。龍文化的影響力在上海這座城市也存續已久。上海福泉山遺址出土的器物表明,至少在6000~7000年之前,蟠螭紋樣的陶鼎已經在上海地區被使用;3000年之前的龍紋豆、戰國時期的雙龍璧等,均可清晰地印證上海地區龍文化歷史之久遠。

自聞一多先生作《伏羲考》,將龍理解為遠古時期多元復合的圖騰標識開始,中國人開始對龍這一人類共同想象體展開了溯源研究。聞一多先生認為,龍來自于原始社會多圖騰形象的結合,也是多部落融合的標識。部落圖騰常蘊含通神諭靈的巨大力量,龍正是農耕文明求禱風調雨順的祭祀對象的幻化。上海臨江靠海,對水的認識更為敏感。先人難以解釋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洪水滔天等自然現象,便想象有專門的神靈司職。唐代韓愈在《龍移》一詩中描寫“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雷電剎那間幻化為龍這一執掌神靈,司翻江倒海、興云降雨之職。而更多的文學作品中,龍代表的靈異力量便是吞風吐霧、呼風喚雨。因此,龍就是掌管一方水域之神,受到庇護之地民眾的敬仰和敬畏。上海是臨江傍海、漁民群居的地方,對司掌氣候和雨水的龍的敬畏之心更遠勝廣袤內陸地區。

龍文化歷經了一個不斷豐富完善的發展過程。原始時期龍圖騰和龍神力崇拜為龍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歷史基礎,從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對龍的多面性詮釋可見龍文化演變的歷程。[5]《山海經》描述龍共有14個種類,其中燭龍、蟠龍、青龍、夔龍等多為呼風喚雨的神獸精怪?!吨芤住で浴芬浴皾擙埼鹩谩薄耙婟堅谔铩薄帮w龍在天”“亢龍有悔”等描述龍的不同狀態,用來喻指吉兇征兆?!肚f子》中龍或為神人坐騎,或恣意遨游,是神靈和自由的象征?!肚f子·田子方》用“從容一若龍,一若虎”來形容人威嚴從容的氣概?!肚f子·在宥》形容君子的精神狀態:“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睆幕孟氲纳耢`到表征的精神,《莊子》的描述極大豐富了龍的內涵。漢代以前,龍文化在群體觀念意識中泛化為,龍是祥瑞,是吉兆,是美好的人或物的代稱?!抖Y記》用“龍”來敘述禮制,如“龍袞”以示威儀;《詩經》中“為龍有光”“龍旗十乘”等昭示神圣莊嚴的禮樂規制;《楚辭》將“飛龍御道”視作品德高尚、忠誠耿直的君子化身;《離騷》中有“虬龍鸞鳳,以托君子”的表述。君子向龍,望子成龍,“龍”也成為英雄俊杰的美稱。

隨后龍代指的威嚴、吉兆等含義被統治階級借用,將“龍”特指為皇權,如“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以繪有龍紋的旗幟代指天子之旗。[6]《史記》在龍文化演變中發揮了文化表述中神話的威力?!妒酚洝费郧厥蓟蕿椤白纨堈?人之先也”;將劉邦的出生神化為蛟龍之子誕生,“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描述劉邦貌似龍顏、體勝龍形、蘊龍盤之氣等,將君權神授更為具象化?!妒酚洝分械摹褒垺北凰茉斐苫蕶嗟氖跈嗾?擺脫了民間泛化的意象。人們將對自然的敬畏過渡到對統治者的敬畏,這是龍文化從自然崇拜、神靈崇拜向皇權崇拜的轉化。自此,皇帝自詡為“龍子”,在皇帝專用器物上雕印專屬龍紋,與皇帝有關的一切物品都以“龍”命名,如龍袍、龍椅、龍案、龍塌、龍輦等。為鞏固皇權,將具有統治地位的人(如皇帝等)譽為圣人,“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高位”,認為只有高尚的人才具有龍一樣美好的品德,這是龍文化從政治意向到精神內涵的拓展。

龍由圖騰、神靈變成了人為建構的皇權統治象征,最后形成具有共識的文化基因,變成了一個具有豐富內涵,不斷更新的超級文本。[7]因此,溯源龍文化,就是不斷尋求歷史賦予龍的各種表述意向和文化內涵,從中剝離出具有神秘色彩,被包裝化的封建魅惑,從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

馬克斯·韋伯最早提倡“祛魅”,即逐漸擺脫神力信仰,用科學理性的方式認知世界。在《以學術為業》的演講中,韋伯談到“那些終極、最高貴的價值,已經從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8](P35)。龍文化祛魅表現為,龍從誕生之初多神格統一到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幻想動物,從原來的求雨祈福的信仰變為如今的民俗活動的表演儀式,從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征到如今百姓日常生活方式。這都是作為信仰的龍走下神壇、走向祛魅后的文化表述。祛魅使得龍文化由民俗信仰延伸出的精神內涵遭到了沖擊,原有的廟會、民間信仰等儀式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而消失,這可能會導致傳統文化的斷層,因此創新龍文化的價值內涵具有現實意義。

上海地區龍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古代位于吳淞江畔的青龍鎮是上海龍文化發展的有力佐證。民間諺語有“先有青龍港,后有上海浦”的說法,萬歷年間《青浦縣志》記載,“粵(越)有巨鎮,其名青龍??亟凑爿椵?連海而閩楚交通”,就描述了上海青龍鎮作為交通樞紐的繁華海港景象。此后,上海由濱海小鎮發展為國內經濟龍頭,其多元文化內涵和精神品格的形成受益于上海城市的奮斗史?!八辉谏?有龍則靈”,一代一代的上海人在這片土地上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不斷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文化。1911年《民立報》曾言,“是上海者,誠陶冶人才之文明淵藪也?!鄙虾0l展史是奮發圖強的歷史,也是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精神的體現?!褒堮R精神”和“龍騰虎躍”等,正是積極進取的龍的象征。上海龍文化孕育了艱苦奮斗、英勇抗爭的偉大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象傳》對“龍”解釋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成為我黨發揮艱苦奮斗精神的最好的文化詮釋。

上海城市文化品格受到西學東漸、中西文化交融傳播的影響,經過吸收代謝、嬗變拓展、深化融合,上海成為“新文明之出張所”,形成多元互補、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新時代海派文化更是將中華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江南地區文化、現代先進文化等融合為豐富的城市文化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用城市發展的實踐總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文化發展理念,這是文化建設先行者責任擔當的發聲。

三、解構與建構:上海龍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創新文化理論認為,需要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亞文化中尋找滿足創新文化心理需要的素材,整理歸類并加以故事性講述、神話性詮釋及創造性改編,引導人們對創新文化表述產生認同,進而發生情感共鳴。

從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至今,龍文化貫穿于中華民族發展的始終。作為信仰、哲學、藝術、習俗的綜合體,它扎根于中國社會各階層,并在宗教、政治、文學、民俗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龍文化的生命力體現在它具有完整的文化元素概念圖。文化元素可解構為文化觀念、文化載體、生活方式和文娛表達四個層面。其中文化觀念是精神象征和文化內涵的觀念集合,是群體共同想象力的核心表達;世代流傳下來承載龍文化的符號有龍繪文物、描繪龍的著作等載體;龍文化繁衍至今,流傳下來關于龍的傳說故事、詩歌舞蹈、神仙人物等在百姓生活中隨處可見,龍的形象出現在文學、電影、電視、宗教、繪畫、建筑、音樂、雕塑、非遺、廟宇、裝飾中,不勝枚舉;龍文化對各種藝術性造型和藝術表現技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跟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中民俗活動的文娛表達直接相關。

上海地區龍文化的概念圖在其文化觀念上與華夏龍文化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內涵一脈相承,但在文化載體、生活方式和文娛表達上更多地呈現出地方性的文化特征。

(一)融合共生的文化載體

龍文化走進上海百姓生活,融入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文化情結。龍的現代形象,如牛耳、馬鬃毛、鹿角、蛇身魚鱗、鷹爪口須等,是兼容并包的綜合想象體,說明龍的形象是一個開放兼收、吐故納新的系統。在流傳至今的文化符號上,上海龍文化的器物特征呈現出顯著的創新性,如崧澤文化晚期的獸首玉飾呈現出龍紋的藝術抽象性和實用性的統一。良渚文化遺址中出現的雙龍紋、蟠龍紋、兩頭共生龍紋等,都是對北方及中原龍紋圖樣的改變,這與上海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相吻合。距今6000多年的崧澤文化脫胎于吳越文化中鳥形象認知,鳥意象最終演變成對鳳文化的推崇;在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中,龍紋式樣裝飾陶鼎已經出現,說明龍文化開始進入上海地區;在4000年前的陶器圖案上出現龍鳳相爭、龍鳳呈祥等圖樣,說明文化融合共生早已深入先民生活。

(二)祈福求愿的文娛表達

上古以來的神話傳說中,龍是掌管所有水域的神靈,江、河、湖、海、井、潭等都涵括在內,海龍王、河龍王、井龍王等也長居水中。民間常于這些水域處設置廟宇祭祀龍王,如松江區石湖蕩鎮的水龍王廟。水龍王廟是一座塔式建筑,兼具航標和燈塔的作用,塔內供奉鎮水龍王,見圖3,寓意保護來往船只平安。自唐代投龍簡活動后,龍文化與儀式信仰等文娛表達開始結合起來。傳統節日,人們開展拜龍廟、賽龍舟、舞龍、繞龍燈等民俗活動,火龍、板凳龍、荷花龍、稻草龍等豐富多樣的儀式或活動也開始出現,共同祈禱風調雨順。如上海葉榭“舞草龍”就是祈雨減災消難的龍文化民俗活動。相傳唐代時八仙之一韓湘子的故鄉葉榭鎮埝涇村適逢旱災,韓湘子召來東海青龍普降大雨,使鄉民免受流離失所之困。以后葉榭鎮鄉民逢五月十三或九月十三就用金黃色稻草扎四丈四節的草龍,以感謝青龍布施甘霖。葉榭舞草龍(見圖4)由祭祀和求雨舞兩部分組成,草龍作為神龍顯靈的替身,完成禱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滾龍、返宮等整套降雨流程,滿足“行云雨,澤神州”之愿。

照片來源:周建國《探訪浦江之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947376494784043。

照片來源:《松江“舞草龍”,草木香里舞千年丨愛申活暖心春》,https://www.163.com/dy/article/GV417O5U0550PFKK.html。

(三)積極進取的生活方式

農耕社會中節氣昭示氣候。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通過觀察日月星辰來預測天氣變化。他們將南中天的恒星分為28星宿,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構成形似龍的星座,于每年農歷二月二顯露,即“青龍抬頭”,為春回大地之兆。此時人們或至上海青龍寺求開春順風順水,吉祥如意;或如崇明三民村聚眾慶賀“二月二龍抬頭節”,慶賀新一年農作物播種的開始。

《易·乾》爻辭中言,龍作為神秘莫測的力量護衛一方平安。流傳于松江泗涇一帶的蟠龍塘和龍珠庵中“三弓(拱)一箭安一方”、松江天馬鄉一帶的“龍女緣”,都是口口相傳、懲惡揚善的民間小故事。上海金山呂巷地區就流傳小白龍在秦山白龍洞勇敢制服黑蛇精的傳說,此后呂巷小白龍舞成為民眾為紀念龍護佑一方平安而展示的民間舞蹈。小白龍舞以白綢布為龍身,由1節龍頭、節距1.2米共12節龍身組成,配合鑼鼓節奏,在長凳、八仙桌上呈現不同的舞龍套式,預示白龍下凡、鎮惡除巫、祥瑞天降等場景。每年三月初三,小白龍舞成為“金山小白龍民俗文化旅游節”的開幕表演,金山小白龍象征著造福蒼生、自強不息、拼搏奮進,吸引眾多民眾觀賞。

解構龍代表的傳統文化元素,是為了重新建構龍文化在上?,F代城市建設中的文化支撐力和精神動力。上海要在2035年實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建設目標,就要在文化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這就需要古為今用的文化探索,也需要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真融合和深融合,成為滿足當代精神文化需求的創新表達。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各族人民心中對龍都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說明不管從時間維度還是從地理分布上,龍文化具有廣闊的文化發展空間,也說明龍文化廣納萬物的精神內涵。上海的城市文化恰恰提倡海納百川的胸襟,海派文化在堅持傳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銳意進取,擇善而從,創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民族的、大眾的、健康的、和諧的等典型文化要素的組成部分。因此,上海提倡和弘揚龍文化精神,既符合地方對中央的心理認同,也體現了全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更凸顯了海派文化的城市特質和文化魅力。

海派文化既吸納各方文化元素又反哺其他文化,兼收則盈,排斥則虧,是上海城市品格和現代文化拓展的理念。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上海具有強烈的文化自覺,勇擔龍頭之責,承襲優秀傳統文化觀念,提升和賦能文化價值,激發和促進文化復興,發揮文化資源驅動力,共享文化發展紅利,打造多級復合城市和長三角區域城市群,謀劃構建長三角區域文化共同體的新圖景。上海龍文化的創新也體現在文化載體、文娛表達和生活方式中。2024年是甲辰龍年——青龍年,基于消費者文化自信帶動的國潮風消費趨勢,龍文化IP需要重新煥發出龍魂之魅,以應對龍文化的復興。當代審美趨勢和價值理念為龍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情感想象和主觀表達,用嶄新的視覺表達闡釋,探索更多龍文化符號的表達。如上海青年藝術家王春輝為CASIO創作的“G-SHOCK中華龍”,見圖5(2)《2024青龍年!中華龍IP率先展現東方國潮文化》,2023年4月1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401428550776214&wfr=spider&for=pc。,其創意主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他的《航天龍》數字藏品,見圖6(3)同①。,更是將飛龍翱翔宇宙與中國航天領域的偉大成就結合起來,成為令人驚嘆的文化藝術品。2023年春,上海市民文化節的文化服務日,舞龍作為青年文化活動項目走進街道社區,鍛造社區龍的傳人。上海中小學校開設“九龍探究”課程,建設龍文化十八景,培育校園龍文化。這些都成為上海龍文化創新的有力探索。

圖5 “G-SHOCK中華龍”

四、表述與表征:上海龍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龍文化作為早期人類文明和想象的文化遺存,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廣泛的群眾認知。龍文化所表達的觀念意識、文化載體、生活方式以及文娛表達,已經深深地嵌入華夏兒女共同的民族記憶和文化內涵中,成為負載中國價值觀與展現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號,成為喚醒民族精神的共同想象載體。

斯圖爾特·霍爾曾提出,文化表征研究的是剝離某物的表象認知,描繪人們對此的深層印象。文化中有關的“內涵”“意義”等,都是通過表征得到生產、建構和再生產的。[9]社會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和約瑟夫·坎貝爾等人對文化中的“原型”“深層隱喻”或“象征”的共同想象研究,也表達出類似的研究價值。榮格在《心理學與宗教》一書中,將原型意象定義為具有集體性的形式或圖像。梵語中原型意象被稱為“主觀上的已知形式”,阿道夫·巴斯蒂安將原型意象稱為“基本概念”??傊?原型意象與表征的研究對象具有融合交叉性,都是關于社會主體形成的想象認知或普遍共識。文化存在的普遍依據,是尋找和認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社會想象共性。社會想象共性來自對文化表述的認同,而認識和理解文化,就是找到文化背后的表征價值。表征具有抽象性,需要提煉和簡化;而表述具有主動性和具象性。

龍文化凝聚了各個歷史朝代、各個地方與龍相關的文化精粹,寄托了對大自然的崇拜敬畏,繼而延伸到對天之神靈的敬仰;而人間統治者“受命于天”,賦予龍尊貴和威嚴的外表和內涵,表達了人與天溝通的樸素“諧天”愿望。上海偏居東南一隅,自古“左青龍”代表東南之神。龍不僅是通天神獸,也是吉祥瑞獸。民間廣泛流傳神龍驅除妖孽的故事,因此人類面臨生存危機和意外風險時,常依靠龍的神力驅災鎮惡,佑護一方。龍成為不畏艱險、勇敢拼搏的驅魔者的象征。從對帝王權威的服從到對英雄人物的追捧等多種文化內涵,從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到多元和諧的共生理念,從太平和瑞的吉祥物到皇權統治的象征物,從自強不息的精神到團結奮斗的象征,龍文化豐富的內涵足以成為文化融合的歸屬意象?!斑b遠東方的一條龍”也成為國家的象征。分析龍文化的原型意象,就是分析龍文化的表述變化歷程,更體現龍文化的表征價值,見圖7。

圖7 龍文化的原型意象

費孝通先生曾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多元的文化世界需要提倡文化自覺。人類學更強調文化需要切合地方的本土化和異質化,通過文化的生產和再造,強化地方性,以增加文化辨識度和自我認同度。上海龍文化依托地方特色,發展出多樣化的文化載體和表現形式。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化,上海在促進長三角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文化領域的交流傳播。上海主動選擇龍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并與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表述聯系在一起,既可以增強文化認同感,又能在此基礎上挖掘文化延展性,擴展文化的表征價值。舞龍的民俗活動在很多地方都有悠久的歷史,僅上海本地就有兩項舞龍活動——松江區葉榭舞草龍和浦東新區三林繞龍燈,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見圖8??紤]到整體的文化空間飽和性,上海努力挖掘文化異質性,將民俗、民樂與體育競賽、競技相融合,形成既有非遺文化傳承性,又有現代城市活力的文化項目。保留葉榭舞草龍祈求風調雨順等祭祀初衷,突出民俗文化中“民同樂”“共祈?!钡忍卣?使之成為具有傳承性的文化生活現象。同時凸顯三林繞龍燈舞龍技藝的比試內容,融入舞蹈、戲曲、武術等技法,使舞龍更具觀賞性,也與葉榭舞草龍區別開來。隨后又進一步提升舞龍在不同人群中的影響力,通過競賽活動的組織,創新競技舞龍的新賽場,切磋舞龍新技藝,凸顯不斷進取、奮力拼搏的體育宗旨。1995年成立的三林舞龍隊攜舞龍技藝走出上海,走上了國家乃至世界的舞臺,增加了上海龍文化的影響力。2001年,國家文化部授予浦東三林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舞龍)”稱號;2004年,國家體育總局又授予三林鎮“中國龍獅之鄉”稱號。

圖8 浦東三林繞龍燈(4)① 《2012年元宵燈節 火樹銀花日,萬紫千紅時》,2012年1月25日,http://www.skykiwi.com/e/wap/show.php?classid=166&id=133691。

此外,上海也在不斷布局,進一步擴大龍文化的傳播影響力。2014年,面向全市大中小學校的上海市龍文化全能賽開始正式舉辦,旨在將傳統文化與體育競賽結合,將龍文化融入民族精神傳承。至2023年,龍文化全能賽已經持續舉辦10屆。10年來,全市1600多所學校,近50000名學生參加過這項體育賽事。因龍而賽,因龍而聚,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弘揚龍精神,成為龍文化全能賽的宗旨。如今龍文化全能賽已經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傳統體育項目,成為上海市弘揚龍文化的開創性的文體深融合的項目。

五、結語

龍從圖騰崇拜物演變為華夏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刻反映著先民偉大精神的傳承,是族群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的結合物,是中華民族核心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新時代,在全面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戰略背景下,龍文化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創造,更應注重對它的再挖掘與再闡釋。

上海要在全面理解中華傳統龍文化的前提下,將上海龍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城市文化品格等聯系起來,探索龍文化的創新手段,開創龍文化的城際傳播效應。尤其是在“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設過程中,激發上海龍文化在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方面的積極作用,發揮城市文化感召力,推動城市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

猜你喜歡
兩創上海文化
上海電力大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巔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誰遠誰近?
經典教育與傳統文化的“兩創”(上)
“兩創”背景下推行中小企業社保差異化征繳方式研究
資本市場是推動“兩創”發展的重要保證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